资源简介 防网络沉迷促健康成长教案设计?学科:?主题班会课题名称:防网络沉迷促健康成长设计教师:方雨晨手机号码:13761285519教学对象:(填年级)八年级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网络沉迷是中国教育当中长期普遍存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各种内外因的共同驱使作用下,未成年人的网络沉迷问题不光在教育领域,更引发了全社会的思考和探讨。就目前主流观点而言,对于网络沉迷问题,预防比干预更有优势。在此基础上,计划组织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中通过案例、小品表演等形式向学生传达主旨,即沉迷网络会对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响。希望能够通过这节主题班会,在学生中播下一颗种子,使得他们对过度沉迷网络的后果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外部宣传的网站、网络游戏等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沉迷网络的表现和危害。?2.正确认识网络的双面性。发扬其积极的一面,减少其消极影响。?3.以《网络安全法》为规范,使学生真正做到科学合理上网,安全上网。三、学情分析现如今,网络已成为社会交往的重要交通工具。网络的全方位、互动性、隐蔽性和快捷性为人们的工作、娱乐、交往,提供了更广泛的机会。对于现在的初二学生而言,网络已经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网络不仅仅是用来聊天,它是完成作业的工具,它是追小说的利器,更是随时游戏的好帮手。因此,在学生的眼里网络无所不能,而且百利而无一害。通过这节课让学生重新认识网络,以《网络安全法》为规范,使学生真正做到科学合理上网,安全上网。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近几年中,从一些治疗网瘾青少年的相关案例当中,都不难看出,对于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治疗手段普遍不被社会伦理和社会主流舆论所接受。而即使是通过这些手段进行网瘾治疗后的效果也普遍不够理想,长期被压抑网瘾后报复式反弹的案例也是层出不穷。由此可以看出,对于青少年沉迷网络这个热点问题,提前预防青少年陷入网瘾问题要比干预劝阻青少年摆脱网络世界的诱惑更被人接受,且结果更有效。在这次主题班会设计当中,不同于以往班主任一人在讲台上进行说教的形式,这次计划采用由学生自行组织介绍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案例,组织策划、编排小品,通过这种更能使学生接受的形式向他们传达信息。相比于传统的老师在台上讲的形式,学生自行宣读案例组织讨论,通过这种“同龄人”之间的言语交流,比老师所讲更加有效果。再加上自行编排的小品,更加可以多角度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再从整个层面阐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方法,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须简要说明确定重点和难点的依据)教学重点:防网络沉迷的危害依据:根据学生的学情得知,学生对网络沉迷的定义、危害仅仅是听之任之,没有深刻的体会,只有让学生了解其危害之大,才能真正的防止。教学难点:以《网络安全法》为规范,使学生真正做到科学合理上网,安全上网。依据:《网络安全法》作为国家级别的法律对于初二的学生有些生涩难懂,但是以真正的法律作为底线,让孩子们明白即使是普及的网络也要遵纪守法。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一般为2000字以内。)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利用学校aischool系统形式进行快速问答进行后台的数据统计,能够非常直观的发现,前4题的正确率远低于后4题,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家现在从网络中能感受到的是仅仅是游戏的快意恩仇,却忘了网络给我们最初带来的便利。这节课,防网络沉迷?促健康成长这个主题我们来进行探讨。(二)新课1.网络沉迷定义我们一直在说要防止网络沉迷,那么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情况被我们定义为网络沉迷呢?判断下列案例是否为网络沉迷?案例一:一中学生,男,17岁,于一年前开始去网吧玩游戏,开始时是利用业余时间,半年后经常一玩就是整日整夜甚至不回家,饿了就吃一点方便面。家长将其拉回家,他就烦躁不安,搓手、踢门、不吃不喝,甚至损物、自残、夜间不眠。案例二:一中学生,男,15岁,迷恋网络,每天上网聊天,开始尚能坚持上学,成绩还可以,但随着对上网迷恋程度加深成绩明显下降,并经常不去上学。家长限制其上网,他便故意与家长作对,直至打骂父母,并几次要挟父母说:“我要割腕自杀。”后又说要放火,并点燃被单,被家人及时阻止。2.网络沉迷危害作为青少年沉迷网络会有怎样的危害呢?我们首先先来看一段由本班同学带来的小品《王者农药》。老师也知道正处于中学阶段的你们也渴望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加上应试教育的作业压力,你们不得不想到玩电脑游戏来弥补这样的心理。玩游戏到底是利是弊呢?你们是怎样认为的?课前已经已经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双方各选出了4位代表,分别来说说自己的观点。3.《网络安全法》在国家层面也出台了相关针对网络的法律,《网络安全法》就是其中之一。第二十七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从事非法侵入他人网络、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第四十四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4.总结快速问答:1.什么时候有了最初的网络?2.中国最早什么时候引入网络?3.WiFi是哪国人发明的?4.4g是什么意思?5.《王者荣耀》是哪家公司的?6.LOL表示的是?7.?吃鸡吃的到底是啥?8.打野是什么意思?网络沉迷:网络使用者对上网的一种着迷和依赖的状态,这种着迷和依赖状态,让网络使用者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附感,上网后难以离开网络,下网后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再度上网的愿望,以致上网者对上网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并因长时间沉迷网络而导致心理行为紊乱和社会功能丧失。沉迷网络,依据:心理行为紊乱。沉迷网络,依据:网络使用者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附感,上网后难以离开网络。观看小品《王者农药》观后感:玩游戏是对人意志品质极大的考验,一旦沉溺就无法自拔。正方:1、玩网络游戏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2、玩网络游戏可以舒缓学习压力。3、玩网络游戏可以培养社交能力。4、玩网络游戏可以培养团队精神。5、玩网络游戏可以增强自信心。6、以上列举的是网络游戏带给我们的好处。有些游戏,其中的确蕴含着于人生于社会有所启发启迪的道理。对于网络游戏,只要我们能扬长避短、适可而止,就能尽情享受游戏带给我们的乐趣。反方:1、玩网络游戏会使玩家沉迷其中,忘了自我。2、长期玩游戏对身体不好。3、玩游戏还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4、玩游戏还浪费时间和金钱。5、玩游戏会导致脾气暴躁,对学习失去兴趣。6、以上列举的是网络游戏带给我们的坏处。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能荒废在游戏玩耍中。当你沉迷在电脑游戏带给你的快乐中时,你的视力也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天地衰退,等你最后醒悟时,已经为时晚矣!作为中学生不仅仅要做到不沉迷于网络,还要在这样的虚拟世界中保护自己,不主动做破坏法律法规的事情,也不被他人蛊惑,参与违法活动。我们的誓言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通过前后4道题的对比,让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只管的认识到,在他们关于网络的知识面中,存在的仅仅是关于游戏的内容。明确定义判断症状根据定义进行判断,理解定义通过小品和辩论让学生明白沉迷网络、游戏的弊大于利。使学生明确网络不仅不可沉迷,还要做到科学合理上网,安全上网。七、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防网络沉迷?促健康成长1.网络沉迷:网络使用者对上网的一种着迷和依赖的状态2.网络游戏弊大于利3.《网络安全法》八、学校推荐意见(200字以内)方老师本节课所讲的“网络沉迷”问题,其实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但解决起来相当棘手,而她的教学设计主要是由学生自己想、自己演、自己议,最终达到一个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反省并付诸行动的教学目的。通过这种设计与课堂实践,更能使学生接受,可以多角度加深学生的印象。方老师在课结束之前的总结,也相当顺畅,也更容易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