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说到做到 【主题说明】?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撒谎还没有明确的辨别能力,有时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欺骗,是不对的,许多家长也会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由,帮助掩盖,并没有加以纠正,逐渐便形成了习惯性撒谎的不良行为。? ?本节课力图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让学生体验被骗的感受,懂得诚实的可贵,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与学习中要诚实守信,不欺骗、不说谎。??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教育学生认识到,生活与学习中要诚实守信,不欺骗、不说谎。?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被骗的感受,懂得诚实的可贵。? 3.行为目标:体验说到做到的感受,懂得诺言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育学生认识到,生活与学习中要诚实守信,不欺骗、不说谎。? 难点:让学生体验被骗的感受,懂得诚实的可贵。?? 【课前准备】? 教学PPT。? 【教学设计】? 观察岛?(热身暖心)?? 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讲解教材中观察岛中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讲述《范式守信》的故事,? 2.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讲述自己听到这个故事的感受。? 3.教师总结: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做事说话应该学会诚实守信,不欺骗,不说谎。? 本环节用时约5分钟。? 活动营?(体验分享)?? 教育学生认识到,生活与学习中要诚实守信,不欺骗、不说谎。让学生体验被骗的感受,懂得诚实的可贵。? 活动一:借出的橡皮擦?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活动一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教室里,小红找明明借橡皮擦用,本来是答应了明明下午还给他的,可发现这块橡皮擦很漂亮,自己很喜欢,这时……? 2.请学生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么办呢?。? 3.教师总结:现在我们坐在小学的教室里了,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当我们向同伴做出承诺时,我们就应该去遵守,不能够去撒谎欺骗同伴的友谊。? 活动二:你怎么做?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景体验,观察、描述,说说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时,会怎么做。? 5.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对情境的处理。? 6.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并及时给予反馈。? 7.请学生将所交流的情节写下来。?? 分享屋?(总结提升)? 体验说到做到的感受,懂得诺言的价值。? 引导学生总结当不守信、撒谎时,会怎么样?诚实、守信时,又会怎样?自己喜欢哪种方式?? 2.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 3.引导学生朗读儿歌,让学生体验说到做到的感受,懂得诺言的价值。? 拓展园?(拓展延伸)?? 强化学生对诚实守信的认识。? 1.组织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将承诺记录下来,并提醒自己。? 2.鼓励学生时刻做到不撒谎不骗人。? 【活动反馈】? 通过让学生体验被骗的感觉,使学生意识到诚信的可贵;? 2、使学生意识到现实生活中自己所做出的决策都不应违背诚信原则,并学会提醒自己遵守。?? 【练习题】? 我已经信守的诺言有_______,我违背的诺言有__________。??? 【教学参考素材】? 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张(今山东金山县)人。年轻时在太学求学,与汝南元伯是好朋友。两人一起学习,后来都请假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二年后回到太学读书,(我)将到你家拜见你的父母,见一见你的幼子."于是一起约好了日期。当约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母亲问:"两年前分手时,千里之外约定的话,你就那么确定他会来拜访吗?"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酿酒。"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大家登上大厅一起饮酒,最后开心的分别了。?? 【心理学背景知识】? ???“诚信”即诚实守信,其本质是“知行统一”,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诚友善、讲究信用。心理学上认为诚信是个体自觉地表现出与认识一致的行为表现。在个体成长初期,基于所受教育及经历中早期经验的积累,形成对诚信要求的认识,?即初始诚信认识,?个体在初始诚信认识指导下,产生诚信行为,?并对诚信行为的结果有特定预期,行为发生后所产生的结果作为反馈反作用于诚信认识。即以早期教育和生活经历为基础而形成,由生活实践中的行为反馈加以调整。故受认知和实践双重影响。????? 陶渊明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由此可见,诚信教育是教育的核心,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诚信水平呢?? 1、?在儿童时期的早期经验中的强化应更多指向诚信行为,而不是获利情况,教育中也 应强调这种引导,?这会影响到将来个体的归因倾向;? 2、?注重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示范;可以合理的利用范式进行诚信教育,利用范式的 形象,唤起学生对范式的钦佩和追求,进行观察学习。? 3、?学校教育中多联系实际,不可以流于表面的空洞说教;? 4、?除了认知教育外,还要加强行动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用意境性复制的方法 将学生带到范例生活的情景中,从做中学会诚信。? 5、?引导学生向有利于诚信的角度归因,即诚信可以带来长远的成功,失去诚信损失重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