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远离欺负,童年更美好 选题思考? 近年来,校园欺凌、暴力事件频发,许多学生的身心正在遭受着校园欺凌的折磨。环顾四周,校园欺凌不再是媒体上的一则新闻,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无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对方法也应该是多样的。但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发现,学生的应对方法比较单一,也比较极端,面对欺负时,或隐忍不发,或以暴制暴,这并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有时还会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本课试着引导学生站在欺负者、被欺负者、旁观者三个角度观察欺负行为,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讲述自己经历或目睹的一次欺负事件,从欺负者、被欺负者、旁观者三个角度进一步认识欺负行为,并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2、以欺负者、被欺负者、旁观者三个角度为着眼点,了解欺负行为产生的原因。? 3、从欺负者、被欺负者、旁观者三个角度出发,积极探寻防止欺负的有效方法:? (1)对于欺负行为不一味容忍,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保护自己。? (2)能够与同学和睦相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主动欺负别人。? (3)在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向被欺负者伸出援手,或者寻求大人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欺负者、被欺负者、旁观者三个角度进一步认识欺负行为。? 难点:在了解欺负行为背后原因的基础上,积极探寻防止欺负的有效方法。? 教学准备? 自制微课视频《为何欺负屡禁不止》、《向欺负说“不”,不止我们在行动》,欺负事件记录表。? 教学流程? 热身活动:绝密任务? 【设计意图:活跃氛围,帮助学生放松,使学生在游戏状态下体验被欺负的感受。】? 请学生抽取自己的“秘密任务”,每组均有“特工”和“杀手”两种角色,“特工”亮明身份后,学生各自完成纸条上的任务。????? 任务如下:? 特工——请与小组中的每个同伴热情地打招呼、问好。? 杀手——请与小组中的每个同伴(除特工外)热情地打招呼、问好。? 遇到特工时,既不要和他打招呼,他跟你打招呼时也不要回应。? 分享感受:? (1)你的任务是什么?? (2)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哪些感受?? (3)如果相同的情况发生在生活中,你会有哪些感受?? 活动二:欺负面面观? 【设计意图:学生在记录自己经历的过程中,直面欺负,从欺负者、被欺负者、旁观者三个角度进一步认识欺负行为,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为保护学生隐私,本环节不设小组讨论,学生按照意愿自由发言。】? 1、师:同学们,刚才游戏中的场景,如果发生在生活中,其实就是一种欺负的行为。(黑板、PPT出示“欺负”二字。)看到“欺负”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试着用一个词或一句简短的话表达你的想法。? 2、教师板书学生说出的词语,适时分类总结。? 师:刚才一些同学分享了欺负带给他们的联想,这里面有不同的欺负方式:身体、语言、关系的,欺负发生时的感受也令他们印象深刻。? 你是否有被欺负的经历,你是否在有意无意间欺负过别人,你是否亲眼目睹了一场欺负?请你从被欺负者、欺负者、旁观者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写下你的见闻和感受。可以将当事人的真实姓名隐去。5分钟完成。???? ?4、全班分享? (1)被欺负者? 当时你的心情、感受是什么?如果愿意,可以跟大家说说你遭遇了什么。?你当时有什么想法?? 你觉得在那种情况下,你最需要什么?? (2)欺负者? 你欺负他/她的原因是什么??欺负他/她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3)旁观者? 说一说你当时见到了什么,你的想法,以及你的行动。? 活动三:微课《为何欺负屡禁不止?》? 【设计意图:从多个角度认识欺负产生的原因,意识到不仅欺负者和被欺负者是有责任的,作为数量更庞大的旁观者,也能对欺负行为的出现产生影响。】????? 1、同学们,我在黑板上记录下了大家分享过程中的关键词,看到这些词,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样的?——难受、不舒服? 这些词,都是我们在谈论欺负时产生的,听了你们的感受,我明白,大家不喜欢欺负这种现象。? 2、其实,不止你们不喜欢,其他地方的孩子也不喜欢,老师、家长、社会同样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欺负现象却屡禁不止。请大家试着思考一下,你认为欺负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呢?(请个别学生发言)? ?3、大家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心理学家们的调查结果吧。请你记录下印象最深刻的原因。? 4、观看微课《为何欺负屡禁不止》,了解原因。? 5、请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几个原因。? 活动四:向欺负说“不”? (一)我们能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在了解欺负行为背后原因的基础上,积极探寻防止欺负的有效方法,通过方法的探寻,获得面对欺负的勇气和力量。】? 1、我们都希望将欺负从我们的童年生活中赶走,还大家灿烂美好的童年时光。刚才,我们一起探讨了欺负发生的原因,请大家试着从欺负行为背后的原因入手,思考一下向欺负说“不”,我们能做些什么?? 给大家8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将你们讨论的结果记下,并选择一名 同学做代表阐述你们小组的观点。? 2、学生小组活动。? 3、各小组分享,教师适时总结,将小组成果展示出来。? (二)不止我们在行动? 【设计意图:面对欺负时,因为自身力量弱小,多数学生内心是害怕的。在上一环节,学生思考了自己可以做什么,而这一环节,则告诉学生国家在做什么,给予学生强大的社会支持。】? 1、同学们,其实不止我们在行动,我们的国家,社会也在关注着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欺负事件,并给予我们强大的支持。? 2、观看微课《向欺负说“不”,不止我们在行动》。? 3、在拒绝欺负这条路上,我们并不孤单。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欺负远离我们,让童年更加美好。?活动五:总结分享? 【设计意图:总结、升华,学生表达自己在本节课上的感悟。】? 今天的课就要结束了,你有哪些感悟和收获?试着对他们说一句话吧。? 我想对被欺负的同学说……? 我想对欺负人的同学说……? 我想对旁观者说……?我 想对自己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