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课件 (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课件 (26张PPT)

资源简介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柳诒徵
部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1 积累重要文言词汇,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和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 了解四位弟子各自志向及各自性格。
3 思考孔子对四位弟子的说法表现出的不同态度。
教学目标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作者简介
论语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以:介词,因为。乎:相当于“于”,介词,放在形容词之后,可译为“比”。
尔:你们。
以:动词,同“已”,止。或者当“用”的意思。
居:平日,平时。
则:作“辄”解,常常,总是,就。
知:了解,知道。
如:连词,假如,如果。 或:代词,在这里指人。
以:动词,用,做。何以:以何,如何。
毋吾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则以何哉”。
翻译: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你们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率尔: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
尔:相当于“然”,用在adj或adv之尾,表示一种状态。 ...的样子。
千乘(shèng)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一个中等国家。
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摄:夹处。加:加到...上。以师旅加之
师旅:古时军队的编制,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为一"师"。后因以"师旅"为军队的通称。
因:接续。饥馑:谷的不熟为"饥",果蔬不熟为"馑"。饥馑,泛指饥荒。为:动词,治理。
比及:等到。勇:形容词作名词,勇气。
方: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
哂(shěn):微笑。
翻译: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攻打他,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都有勇气,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方:方圆,纵横。计算面积用语,多用于计量土地,后加表示长度的数词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的意思。
如:连词,表选择,或者。
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富足。
如:连词,至于。其:那。 俟:等待。
翻译:“冉求,你怎么样啊?”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待三年,可以使人民富足起来。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能:动词,胜任,做到。焉:代词,代小相,也可理解为语气词。
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祭祖必在宗庙(祖庙),故以"宗庙之事"泛指。在古代是国家重要的政事。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如:或者,连词,表示选择。
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在这里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
翻译:"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希:同"稀",稀疏。指弹瑟的速度放慢,节奏逐渐稀疏。
铿(kēng)尔:铿的一声,琴瑟声止住了。铿:象声词。指弹瑟完毕时最后一声高音。尔:"铿"的词尾。相当于“然”。
而:表顺承。作:起身,站起来。乎:于,同,和。
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
何伤乎:伤何乎,宾语前置。
"曾晳,你怎么样?"(曾晳)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所说的志向不同!"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莫(mù)春:农历三月,天气已转暖的时节。莫:同"暮"。
既:副词,已经。成:定。
冠者:古代男子20岁时要举行冠礼,束发、加帽,表示成人。"冠者"指成年人。
童子:未加冠的少年(不到20岁)。
浴:洗澡。乎:在;沂,水名,在今山东。此水因有温泉流入,暮春时即可人浴。
风: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舞雩。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设有坛,在今山东。
喟:叹息。与:赞成。
翻译:(曾晳)说:"暮春时节(天气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者:助词,表停顿。后:走在后头。方位名词作动词。 夫:指示代词,那。
也已矣:语气助词连用,相当于“罢了”。 让:谦让。
唯:句首语气助词,无义。邦:国家 。也与:语气助词,表示疑问。
安:疑问代词,怎么。见:见得。 之:指诸侯。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事,大事,小事指做小相,大事指治理国家。
翻译: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只不过自己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国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都不谦虚,因此我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相呢?”
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什么题材的文章?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部分?
记叙为主的语录体散文
孔子问志 弟子述志 孔子评志
完成表格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人物
述志
性格
描写方法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人物
孔子态度
孔子评志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走近人物
子路,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孔门十哲”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家祭祀。性情刚直,好勇尚武,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做孔子的侍卫。
冉求,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
公西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亦称公西华,春秋末年鲁国学者,72贤人之一,比孔子小四十二岁。孟武伯曾经向孔子问起公西赤,孔子回答说:“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在孔子弟子中,公西赤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且善于交际,曾“乘肥马,衣轻裘”,到齐国活动。曾点先祖是夏朝少康子曲烈的后代,曲烈封于鄫,公元前557年莒灭鄫。鄫世子巫奔至鲁国,去邑为曾。三传
曾点
曾点喜欢弹琴唱歌。信奉儒学。崇拜孔子,父子同师孔子,学习儒家学说,并付诸实践,但未与孔子周游列国。他痛恨当世礼教不行,立志改变现状,孔子认为他是有进取心的狂放之士。
具体探究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被后世尊称为“圣人”,读这一章,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探究课文
1.教学民主
侍坐 呻之 鼓瑟
2.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耐心解惑
3.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探究课文
解析儒家之志
(一)三子之撰
子路:侧重强国
冉有:侧重富民
公西赤:侧重以礼治邦
求仕
(二)曾皙之志
独善其身
盛世愿景
礼乐仪式
求乐
探究一:曾皙的“志”具体是什么?
这幅“暮春咏归图”,实际上就是委婉展现了曾点出世为政的理想,即所治理的国家安定自主、百姓自由幸福。
曾点描绘了一种超然的“世外桃源”,无拘无束,自由快乐,即隐士的生活景象,表现了淡泊宁静的心态。
探究二:为什么“孔子喟然与点”?
当时社会动乱,孔子称之为“礼崩乐坏”的时代,因而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为国以礼”。曾点的志向突显孔子礼乐治国的最高境界,故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皙的这段话,表达了隐士的生活景象,可能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的想法。因此曾皙的话不仅是显己志,也是对孔子心灵的折射。
拓展延伸
请为孔子写一段颁奖词
拓展延伸
他没有什么万卷巨著,万余字的语录是他一生思想的浓缩;
他没有什么惊天事迹,极平凡的言行却给后人树立了万世楷模。
九州四海因他而一统,寰球世界也必将因他而和谐;
华夏文明因他而灿烂,未来明天也必将因他而美好。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他,一个老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谢谢大家
部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