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第一章 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章 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第三章 经济发展模式 长 江 钱 塘 江 自然地理环境 (一)长江三角洲概况 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自然地理环境 (二)长江三角洲的位置 位置: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临东海和黄海,长江黄金水道的起点,江海交汇处,南北海岸线的中段。 自然地理环境 (三)长江三角洲的范围 地形:长江三角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自然地理环境 (四)长江三角洲的地形 亚热带 季风气候 长江三角洲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自然地理环境 (五)长江三角洲的气候 长 江 钱 塘 江 京 杭 运 河 太湖 自然地理环境 (四)长江三角洲的河湖 发展有利条件 位置优越 发展有利条件 长江三角洲区域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京 沪 线 沪 昆 线 交通便利 发展有利条件 政策支持 经济发展模式 (一)长江三角洲的核心 上海 作为长江三角洲的核心,上海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 上海火车站高铁 上海虹桥机场 上海港 上海高速立交桥 经济发展模式 上海金融中心 上海复旦大学 经济发展模式 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经济发展模式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 核 心 北 翼 南 翼 北翼城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等 南翼城市:杭州、宁波、舟山、绍兴、湖州、嘉兴、台州等 经济发展模式 北翼中心:南京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有“六朝古都”的美誉。现为中国东部地区主要的电子、汽车、化学工业基地,也是江苏省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和教育科研基地。 经济发展模式 南京港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经济发展模式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 经济发展模式 昆山的巨变 阅 读 昆山市位于江苏省南部,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这里的千年古镇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历史上昆山一直是传统的农业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市充分利用东依上海的地缘优势,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全面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市)之首,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新兴的工商业城市。 经济发展模式 南翼中心:杭州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加工制造业发达,以机械、电子、纺织、食品为支柱产业。杭州丝绸织造业历史悠久,号称“中国丝都”。杭州还是著名的旅游城市,西湖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享誉中外。 经济发展模式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境内,南至宁波市慈溪境内,跨越杭州湾海域,全长36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大桥的建成,使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缩短了120多千米,大大缓解了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有利于构建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两小时交通圈,并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合作与交流。 杭州湾跨海大桥 经济发展模式 宁波港 宁波隔杭州湾与上海相望,是浙江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宁波港是中国特大型深水良港,货物吞吐量在中国沿海港口中名列前茅。 经济发展模式 上 海 北翼 南翼 内 陆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模型” 经济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