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书法 5横折钩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书法 5横折钩 教案

资源简介

5.横折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思考,明了“横折钩”的书写要领。
2.通过描红和仿影练习,初步掌握“横折钩”的写法。
3.感知“横折钩”在书写时的形态美。养成认真观察、积极读帖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横折钩”的写法,难点在于感知“横折钩”的形态变化。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笔墨纸砚等。
四、教学过程
直揭课题
同学们,书法是咱们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它一直被视为我们民族的骄傲。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笔画 “横折钩”。(出示课题)
讲授新课
(一)认识“横折钩”
(多媒体出示“横折钩”)
1.同学们,“横折钩”有一个长得很像的兄弟,你们知道是谁吗?(出示“横折”)
2.“横折钩”是“横折”与“钩”的组合,请大家观察 “而”字的“横折钩”,说一说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言)
3.师小结:横细折粗,横长折短,左低右高,折画内收。
(二)学写“横折钩”
1.你觉得写好“横折钩”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2.师:书本第20页写法提要部分是怎样总结“横折钩”写法的呢?(出示“横折钩”动态行笔路线)学生描述。
3.板书出示:藏锋起笔、中锋行笔、左上出钩。
4.看一看书法家刘友林先生是怎样写“横折钩”的。(出示教参光盘示范视频)
5.请同学们把“横折钩”描红两个。(提醒学生书写姿势和描红仿影要求)
6.展示作业,点评。画圈鼓励,做到了什么?哪里需要改进?
7.通过刚才的描红,你觉得写好“横折钩”,最难的是什么位置?(折笔处,与出钩方向)
8.看老师再来写一写好吗?师边示范边讲解要点。
板书:上、提、斜、按。
9.同学们再来仿影两个,相信这次练习,你一定会写得更好。
(三)比较发现,总结规律
1.同学们,包含类似“横折钩”写法的汉字还有很多,这个字你认识吗?(出示“尚”)这个字的写法和“而”字有哪些相似之处?
2.总结:“横折钩”对应的左竖如向内倾斜,“横折”的写法多为横长折短,呈内收状。出示(左斜右也斜、横长折短)
3.“横折钩”的写法并非一成不变的。我们再看“同、月”两个字,有没有笔画“横折钩”呢?它的写法和刚才的“而”字的“横折钩”有什么不同?
4.总结:如果左竖笔直,且“横折钩”作为主笔支撑,写法多为横短折长,“折画”就应竖直修长,刚劲有力。出示(左直右也直、横短折长)
五、作业练习
下面我们就来学写“尚、有、而”三个字,体会“横折钩”在不同字中的变化。
1.“尚”字和“而”字的特点刚才我们已经做了简单的了解,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第21页“一点通”,尝试把这两个字分别描红两个,仿影两个好吗?
2.同位之间互相交换,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字画上红圈圈。你觉得他哪里写得好?
3.同学们,还剩一个“有”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请你来做小老师,参照“一点通”的提示带领大家学习“有”字的写法,谁愿意挑战一下自己?
4.老师来做小助手,出示“有”字的写法要领。
5.练习“有”字,描红两个,仿影两个。
6.请同学们把作品贴到黑板上,有请小老师上台画圈、点评。
六、学习书法文化
同学们,小手写酸了吧,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跟老师一起来到美丽的琅琊山,醉翁亭。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这里风景如画,醉翁亭更是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来此饮酒作诗。由欧阳修撰文,大书法家苏轼执笔的楷书作品《醉翁亭记》刻石就诞生于此。此碑大气磅礴,笔画舒展、字字厚重。看,今天我们所学的笔画“横折钩”在此碑中更是变化丰富,千姿百态。(出示视频)
七、课堂总结
同学们,咱们中国的书法艺术就是这样令人沉醉。写字如做人,祝愿在座的每位同学都能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