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人教版物理中考教材知识梳理课件 专题十二 运动图像.pptx(33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年春人教版物理中考教材知识梳理课件 专题十二 运动图像.pptx(33张)

资源简介

专题十二 运动图象
运动图象在近几年中考考题中出现概率比较大,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有时也以简单的考查在计算题中出现,所占分值一般3分左右。
专题导航
路程—时间
(s—t)图象
速度—时间
(v—t)图象
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时间(t)轴的平行线
v甲>v乙
v丙>v丁
1.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有两种:
2.涉及s-t图象问题的考法。解决这类问题要看清坐标系横轴和纵轴上的点各代表什么,单位是什么。图象上每个点表示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s。在s-t图象中,以时间t为横坐标,路程s为纵坐标,反映的是物体运动路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图像是一条直线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倾斜程度代表速度大小,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大;若图象不是直线则说明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例1 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专题探究
类型一:路程-时间(s-t)图象问题
A. 物体在6 s内运动的路程为15 m
B. 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 s内静止
C. 物体在前2 s内和后2 s内的速度相等
D. 物体在6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答案:C
由s-t图象知道,当t=6 s时,路程s=15 m,即物体在6 s内运动的路程为15 m;在2~4 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没变化,说明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是静止的;物体在前2 s内运动的路程为5 m,后2 s内运动的路程为15 m-5 m=10 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
方法指导
所以,物体在前2 s内和后2 s内的速度不相等;物体在6 s内路程s=15 m,所以平均速
度是:
例2 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
类型二:速度-时间(v-t)图像问题
A
D
C
B
答案:A
在v-t图象中,平行于t轴的图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向上倾斜的图线表示加速直线运动,向下倾斜的图线表示减速直线运动。根据两木块的高速摄影机图片可以看出,图下边的木块每段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所以该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在v-t图象中是平行于t轴的一条图线;图上边的木块从左向右每段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所以该木块做加速直线运动,在v-t图象中是向上倾斜的图线。
方法指导
例3 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甲、乙两车都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
D.甲、乙两车经过5 s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
类型三:综合运用
D
A.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
乙车的速度v乙=2 m/s,所以甲车速度等于乙车速度;
B.由图可知,甲车是由静止开始运动,乙车开始计时的速度为2 m/s,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
方法指导
C.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地变大,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 m/s;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 m/s;所以,甲、乙都以2 m/s匀速运动;
D.甲、乙都以2 m/s匀速运动,经过5 s通过的路程s=vt=2 m/s×5 s=10 m。
对应练习巩固
1.【对应例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 经过6 s,甲在乙前面1.2 m处
C.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D
2.【对应例1】(2019·上海)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20米),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t秒,甲、乙相距10米。则(  )
A. v甲<v乙,t一定为10秒
B. v甲<v乙,t可能为30秒
C. v甲=v乙,t可能为10秒
D. v甲=v乙,t可能为30秒
答案:B
4.【对应例1】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 m处
③从第3 s开始,vA>vB,5 s末A、B相遇
④5 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 只有①④正确
B. 只有③④正确
C. 只有①③正确
D. 只有②③正确
答案:D
5.【对应例1】甲、乙两车分别从P、Q 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  )
A.v甲>v乙,s=16米
B.v甲>v乙,s=8米
C.v甲<v乙,s=16米
D.v甲<v乙,s=8米
答案:D
6.【对应例1】2018年4月30日东坡国际
半程马拉松比赛在眉山市湿地公园隆重举行,若甲、乙两位运动员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时间(s-t)图象是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 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 m,则(  )
A. 甲的s-t图象一定为a  
B. 乙的s-t图象一定为c
C. 甲的s-t图象可能为b  
D. 乙的s-t图象可能为a
A
7.【对应例2】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前2 s物体做________运动;第2~6 s物体做________运动;第6~7 s物体做________运动;7 s后物体停止运动。(均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
加速
匀速
减速
8.【对应例2】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________做直线运动。经过6 s,甲、乙两物体相距________m。

30
9.【对应例2】如图所示为小明旅游时记
录汽车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出发8 h内和12 h内走过的路程相同    B.在5 h到8 h内共走了270 km的路程
C.在出发2 h到4 h之间速度最快,为12 m/s    D.汽车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47.5 km/h
C
10.【对应例2】一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加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汽车到达下一车站。乘客上下车后汽车开始加速,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匀速行驶,下列图象正确是(  )
A
D
C
B
B
11.【对应例2】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在10 s内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汽车在第4 s时的速度为________km/h;从第2 s到第4 s的过程中,汽车的速度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汽车在第4 s到第6 s两秒时间里前进了________m。
108
增加
60
12.【对应例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________;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________,(选填“向前运动”“向后运动”“静止”),
4
甲和丙
向后运动
丙车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是3∶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________。
静止
12:5
13.【对应例3】如图甲所示是A、B两个物体运动的s-t图象,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做匀速运动的是________;若A向东运动,则在第10秒钟以A为参照物,B是向________运动;
(2)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速度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80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B
西


0.75
(3)请在乙图中画出B在0~80 s这段时间的v-t图象。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