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目录 考情研判 01 时间轴 02 思维导图 03 考点分析 04 易错点归总 05 中考模拟演练 06 知识思维导图 考情研判 课程标准 教材链接 广东省中考试题考查记录 考查要点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1.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七上 第4课 国家的标志 2. 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七上 第4课 分封制的内容 3.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七上 第5课 青铜器的代表 课程标准 教材链接 广东省中考试题考查记录 考查要点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4.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七上 第6、7课 选择题3 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5. 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七上 第7课 选择题2 商鞅变法的成效 6.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七上 第7课 古代科技成就 7.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七上 第8课 选择题2 道家的思想主张 续表 时间轴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考点分析 考点1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亡国之君 亡国事件 提要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夏禹 阳城 夏桀 商汤灭夏 夏是中国历史上的__________王朝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商汤 亳 商纣王 武王伐纣 盘庚迁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_______ 镐京 周幽王 犬戎族攻破镐京 周厉王引发“国人暴动” 东周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 洛邑 — — 春秋争霸、战国七雄 第一个 周武王 1. (2020湘潭)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空白框①②③④处应分别填( ) A. 夏、春秋、三国、元 B. 隋、春秋、东周、宋 C. 夏、东周、唐、西夏 D. 夏、春秋、隋、元 实战演练 A 2. 中国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榜》是以“武王伐纣”为历史背景创作的。下列关于这段历史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周武王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 B. 周武王带领的部落联盟,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纣王 C. 商纣王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昏庸残暴 D. 牧野之战后,周文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D 考点2 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目 的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 (1)周王的分封: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________和________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2)诸侯的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______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土地 人民 调兵 续表 社会等级 (1)统治阶级(贵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被统治阶级:平民、奴隶 作 用 (1)积极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___________,扩大___________ (2)消极作用:后来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根源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稳定政局 统治范围 3. (2020黔西南州)下边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选举制 实战演练 B 4. (2020济宁)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营丘”位于今天的( ) A. 陕西省 B. 山西省 C. 河南省 D. 山东省 D 5. (2019衡阳)《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是( ) A. 纳贡 B. 朝觐 C. 作战 D. 分封 B 6. (2019桂林)西周时期,举行仪式所用的舞队和鼎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低等级的贵族使用了高规格的礼器或乐器,会被视为挑战等级秩序的“违礼”行为。这些规定( ) A. 形成了禅让方式 B. 稳定了社会秩序 C. 实现了土地分封 D. 扩大了国人利益 B 考点3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1. 青铜工艺的成就: 概 况 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__________,更成为王公贵族____________乃至____________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铸造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 饮食 祭祀 军事 礼器 身份地位 国家权力 泥范铸造法 主要代表 (1)_____________(河南安阳出土,也称“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________的青铜器,是商朝文明的代表) (2)_____________(湖南宁乡出土) 续表 司母戊鼎 最重 四羊方尊 主要代表 (3)_______________、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四川___________出土) (4)_________(是已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腹内铭文记述了周武王在______________的过程,有非常重要的_______________) 续表 青铜立人像 三星堆 利簋 牧野伐纣 史料价值 2. 甲骨文: 含 义 商周时期刻写在_________和牛、羊等________上的文字 内 容 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造字方法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 意义 (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2)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开始 龟甲 兽骨 商朝 7. (2020山西)李华同学进入山西博物院网站的“晋魂”系列展厅,截图保存了下面文物照片,并做了相关记录。此文物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 ) 实战演练 A 这是镇院之宝“鸟尊”,它是第一代晋侯“燮”所拥有的一件高规格祭祀礼器。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在凤鸟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器物全身布满纹饰。 A. 提供了研究晋国社会状况的实物史料 B. 见证汉字的造字方法和造字特点 C. 说明晋国是最早实行分封制的诸侯国 D. 突显晋国的青铜铸造业水平领先 8. (2020重庆A卷)古代重庆是巴族的主要活动地区。在已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巴人墓中出土了精美的剑、矛、钺、戈等巴式铜兵器。由此可推断当时的巴族( ) A. 有较发达的稻作农业 B. “武舞”与“跳歌”并存 C. 掌握了金属冶铸技术 D. 尚处于氏族部落阶段 C 9. (2020安徽)下表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 ) A. 汉字是我国唯一的文字 B.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C. 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D. 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 B 考点4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时 期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时 间 公元前770—前476年 公元前475—前221年 霸主/强国 ___________、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 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七雄位置口诀:东南西北到中间) 重要事件 葵丘之盟(齐桓公首霸) (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齐桓公 续表 著名战争 城濮之战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__________ 社会变化 (1)政治:________逐渐瓦解,________逐渐确立 (2)经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出现,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___________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3)思想: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百家争鸣 (4)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形成 (5)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长平之战 分封制 封建制 铁制农具 牛耕 都江堰 10. (2020青岛)“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失,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这反映了( ) A. 周王室势力大减 B. 周朝即将灭亡 C. 分封制得到巩固 D. 周朝政局稳定 实战演练 A 11. (2020房山区二模)春秋时期,山东诸小国为齐国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国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国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国所并。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 ) A. 区域性的局部统一 B. 周天子的管辖范围扩大 C. 皇帝的权力不断加强 D. “推恩令”开始实施 A 12. (2020东营)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句“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直接反映了战国时期( ) A. 周王室衰微 B. 分封制崩溃 C. 兼并战争不断 D. 注重兴修水利 C 13. (2020常州)史料是解释历史的依托,是现实与历史对话的桥梁。下列史料中,最能直接解释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是( ) B 考点5 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背 景 _________________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_____________的势力增强 开始时间 公元前356年,____________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目的 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指导思想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法家思想) 铁制工具和牛耕 地主阶级 秦孝公 续表 内 容 政治 (中央集权) (1)确立________,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地方管理,对后世的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巨大) (2)废除贵族的____________(打击旧贵族势力) (3)改革____________,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强化基层管理,加强专制统治)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体现____________) 县制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世袭特权 户籍制度 法家思想 续表 内 容 经济 (富国) (1)废除井田制,允许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改革的_____________) (2)鼓励_________,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保护个体经济,体现________思想) (3)统一____________(度:长短。量:体积大小。衡:轻重——有利于经济发展) 军事(强兵) 奖励___________,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打击了旧贵族势力) 土地自由买卖 封建性质 耕织 重农 度量衡 军功 续表 历史作用 使秦国的_______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_________,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性 质 比较彻底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成功原因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国情,顺应民意;秦孝公支持;商鞅富有改革斗争精神 启 示 (1)改革是__________,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 (2)改革要____________________,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 (3)要勇于改革、敢于创新 国力 战斗力 统一全国 强国之路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14. (2019淮安)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始农耕时期,半坡人以种植水稻为主 B.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 C. 宋朝时期,小麦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D. 元朝时期,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 实战演练 B 15. (2020聊城) “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商鞅说这句话的主要目的是( ) A. 颂扬汤武功德 B. 批评商朝暴政 C. 强调以礼治国 D. 宣扬变法图强 16. (2020重庆B卷)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 A. 商鞅变法成效巨大 B. 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C. 春秋时期诸侯称霸 D. 战国时期大国争雄 D A 17. (2019南通·改编)下图是文物铜方量的图片。其铭文中记载了公元前344年12月,“大良造(爵位)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该文物可实证( ) A. 商朝青铜工艺高超 B. 商鞅废除井田制 C. 商鞅维护贵族特权 D. 商鞅统一度量衡 D 考点6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时 间 公元前256年 人 物 李冰(秦国蜀郡郡守) 构 成 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分为________(内江灌溉、外江分洪)、_________(灌溉)和____________(分洪排沙)三个主体工程 意 义 (1)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方面的作用 (2)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_____________” (3)2 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鱼嘴 宝瓶口 飞沙堰 防洪 灌溉 水运 天府之国 18. (2020临沂)下图所示的水利工程,2 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图中“分水堤”东面的江水主要用于( ) A. 分洪 B. 水运 C. 排沙 D. 灌溉 实战演练 D 19.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区分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下列关于都江堰工程的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秦国在岷江上兴修的水利工程 B. 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修建 C. 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D. 人类征服、协调自然的成功典范 D 考点7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1. 老子和孔子: 人 物 老子 孔子 简 介 老子姓李名耳,是春秋后期楚国人,_____________ 的创始人,重要的思想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出身下层贵族, _____________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道家学派 儒家学派 续表 成 就 老子的学说集中在《________》(又称《___________》)一书中,这部书成为_________的经典。老子的主要成就有: (1)思想方面: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___________;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老子善于从_______两方面思考问题,说明他具有朴素的____________思想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提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孔子的主要成就有: (1)政治方面:提倡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 老子 道德经 道家 仁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政以德 以德治国 顺应自然 正反 辩证法 续表 成 就 (2)政治方面:主张“________________”,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2)教育方面:创办_______,主张“___________”,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如“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文化方面:晚年根据鲁国历史编成《_________》一书;其弟子将孔子的言论整理成《__________》一书 无为而治 私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温故而知新 春秋 论语 续表 评 价 老子的《道德经》充满了辩证法思想和东方智慧,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2. 百家争鸣: 背 景 (1)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_____________” (2)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_” 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 续表 主要 学派 学派 人物 时期 有关著作 主要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春秋 《论语》 “______”;为政以德,以德治国;“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孟子 战国 《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荀子 战国 《荀子》 “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仁 仁政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续表 主要 学派 学派 人物 时期 有关著作 主要思想(主张) 道家 老子 春秋 《道德经》 顺应自然;朴素的_________思想,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无为而治” 庄子 战国 《庄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法家 韩非 战国 《韩非子》 反对空谈仁义;___________,树立君主的权威,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辩证法 以法治国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续表 主要 学派 学派 人物 时期 有关著作 主要思想(主张) 墨家 墨子 战国 《墨子》 “_______”“________”;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兵家 孙武 春秋 《孙子兵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膑 战国 《孙膑兵法》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评 价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兼爱 非攻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20. (2020潍坊)国家博物馆举办“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用九幅画勾勒出孔子的一生。其中最能体现孔子教师身份的是( ) 实战演练 C 21. (2020眉山)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可见,孟子“仁政”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 ) A. 全面否定 B. 照抄照搬 C. 全面超越 D. 继承发展 D 22. (2020福建)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其理论依据所属的学派是( )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兵家 B 易错点归总 易错点1 正确书写:亳、盘庚迁殷、卿大夫、司母戊鼎、利簋、泥范铸造法、商鞅 易错点2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指西周的分封制 易错点3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利簋是已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 易错点4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易错点5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易错点6 商鞅变法的政治措施有确立县制,经济措施有统一度量衡;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政治措施有推行郡县制,经济措施也有统一度量衡 易错点7 商鞅又称卫鞅、公孙鞅 易错点8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的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其主要功能是防洪、灌溉、水运 易错点9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中;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主要言论由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易错点10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孟子的主张是“仁政” 续表 1. 《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中“天下为家”的现象始于( ) A. 炎黄联盟 B. 尧舜禹的禅让 C. 夏朝的建立 D. 西周的分封制 中考模拟演练 基础检测 C 2. (2020广东模拟)恩格斯在研究国家起源时提出,具有武装特征的“公共权力”的机关部门取代了氏族、部落制度,国家才得以形成。据此判断,夏朝相对于三皇五帝时代,成为中国最早国家的标志包括( ) ①军队 ②刑法 ③监狱 ④君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3. (2020兰州)“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实行世袭制 B. 实行分封制 C. 实行郡县制 D. 实行行省制 4. (2017 广东)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削减或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D. 分封制 B D 5. 下列图片具有的共同历史价值是( ) A. 研究青铜文明时期的青铜器特征 B. 研究古代花鸟虫鱼的生物进化过程 C. 研究古代历史文物所蕴含的艺术价值 D. 研究二里头遗址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C 6. (2020潮州模拟)陈直说:“《史记·殷本纪》合于殷虚甲骨文者,有百分之七十。”又说“《史记·楚世家》之楚侯逆、楚王,皆与传世铜器铭文相符合”,“寿县蔡侯墓近出铜器群,倘无《史记·蔡世家》,则蔡侯后期世系,即无从参考”。作者意在说明( ) A. 甲骨文、铭文可以印证《史记》 B. 甲骨文、铭文标志着汉字的成熟 C. 考古资料否定了司马迁的记述 D. 出土文字价值优于传世文献 A 7. 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体现在( ) ①铁器、牛耕的普遍推广 ②各国实行的变法改革 ③各诸侯国争夺霸主地位 ④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A C 8. (2020菏泽)下列农具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是( ) A. 骨耜 B. 铁农具 C. 耧车 D. 曲辕犁 B 9. (2019广东)对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 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B. 分封制度基本瓦解 C. 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 改革图强成为风潮 A 10.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等,一些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A. 井田制逐渐完善 B. 铁制工具及牛耕技术的普及 C. “驰道”“直道”的修建使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D 11. (2020广东)“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恰是因为统治者“有为”。这体现的是( ) A. 法家的“法治”思想 B. 儒家的“仁政”思想 C. 道家的“无为”思想 D. 墨家的“非攻”思想 C 12. (2020深圳)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孔子说:“钓而不纲,戈不射宿。” 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这一观点出自(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13. (2020孝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既是大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下列主张属于其教育思想的是( ) A. “无为而治” B. “有教无类” C. 以法治国 D. “兼爱”“非攻” A B 14. (2016广东)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其主张能体现下表所示内容的学派是( ) A. 墨家 B. 儒家 C. 道家 D. 法家 层 面 日常规范 个人 用礼仪规则来要求自己,可以不犯错误 家庭 父母健在时,要对他们表示尊敬和爱戴 政府 君主遵守礼仪规则,臣民就听从他召唤 B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末年,贵族阶层分化,有些低级贵族不得不以传授知识为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日益强烈,士人创办的私学由此兴起。在鲁国,孔子广收徒众,传授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私学”走向兴盛,为战国社会的变革奠定了人才基础。 素养提升 材料二 唐太宗贞观年间,兴办了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等多种中央官学,学生来自官僚子弟和普通庶民。地方官学的学生除参加科举考试外,还可通过选拔进入四门学学习。官学教育内容以“五经”、《论语》等为主。政府还鼓励私人办学。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简述春秋末年私学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春秋末年、唐朝初期教育特点的相似之处。 士人发挥的作用;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孔子办学的影响。 私学发展;教学内容丰富;儒学教育突出;教育对象广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