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辛亥革命》优质示范课(说课+实录+评课+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教学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辛亥革命》优质示范课(说课+实录+评课+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教学素材)

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辛亥革命》之教学设计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初级中学 雷丽
一、课前系统
1、课标分析:
(1)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辛亥革命和领导人孙中山,说明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2)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以辛亥革命为例,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们的奋斗历程,明确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2、教材分析:
本课是《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第四课时的内容,第三课以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概括地介绍了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列举了一些重要人物的政治主张和功绩,着重分析他们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了解中国在近代如何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以及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的开明分子、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如何寻找救国救民的艰难历程,本课在编排上与前面内容有很大的关联性,具有延续性,都是围绕着“救国救民”这根主线。
3、学情分析
本校是区直属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因此历史剧学生排练得非常好。另外本班的小组合作一直开展得不错,学生对历史一直比较感兴趣,一些基础性知识能通过小组很快落实。
4、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精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一系列视频、图片资料的呈现,培养学生从视频、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角色模拟,侧重培养学生模拟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培养学生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5.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辛亥革命不仅对当时影响深远,而且对后世乃至现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这些影响是本课要突破的难点,我将通过历史剧《阿Q正传》的表演来突破这一难点。
6.教法与学法:创设情景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法
7.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表演道具
二、课堂系统
1、课前探究:
(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指导学生收集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的资料;
(2)完成历史剧《阿Q正传》的编写及组织学生进行排练。
2、新课导入:
【展示】武汉市的一个建筑设想图
【提问】据说,今年武汉市政府准备花200亿元来修建图上的这个建筑。武汉市经济并不特别富裕,为何如此大手笔的来修建这些建筑及周边设施?有何特殊的意义?
(教学意图:用200亿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在镇住他们的同时也促使他们思考,起到凝神、激趣、点题的作用)
【学生回答】因为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汉市政府为了纪念辛亥革命,同时也为了借此拉动武汉经济的发展,提高武汉市的影响力,所以才准备花这么多钱来重新辛亥革命纪念馆及周边设施。
(教学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历史教学担负着传承中华文明,培养有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接班人的伟大责任。因此,单纯的历史知识灌输是毫无作用的,必须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对时事的敏感度和对有用信息的提取能力。本课前已经布置他们查阅辛亥革命的有关资料,好多学生知道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因此回答时自然会朝这方面想)
3、师生互动:
(一)谈谈你所知道的孙中山
【提问】同学们知道辛亥革命是谁领导的吗?
【学生回答】孙中山
【展示】孙中山的照片和他的话语:“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提问】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展示】孙中山的相关资料:孙中山,原名孙文,号逸仙,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被尊称为国父。1866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的农民家庭,家境贫苦,幼年时喜欢听太平天国的故事,常以“洪秀全第二”自居,常常思考着消除天下的不平事。早年行医,后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的主张,遭到拒绝。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才能够拯救中国。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事业,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58岁。弥留之际,孙中山提到国事的遗言是:“和平……奋斗……救中国!”
(教学意图: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孙中山先生的相关资料,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培养学生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风雨欲来忧天下—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展示】分别展示三幅图:《时局图》、邹容及他的《革命军》、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和同盟会在国内的分布图。
【学生活动】读图,思考:1.谁“忧”?;2.为什么“忧”?,从而归纳出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政治条件:《马关条约》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组织基础:革命团体、革命政党的建立。
(教学意图:通过三幅很形象直观的图片,让学生学会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承转】一系列革命团体、革命政党的建立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奠定了组织基础,而当时主要的革命团体就是同盟会,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同盟会的相关内容。
【小组合作】找出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性质、革命纲领和作用?
【总结】同盟会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革命纲领,它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承转】同盟会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它的指导思想就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 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三民主义的相关内容。
【小组合作】“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16字纲领分别的含义是什么,分别对应“三民主义”的哪一项内容?
【总结】在小组合作及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指推翻清政府统治,对应“民族主义”的内容; “创立民国”指推翻君主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对应“民权主义”;“平均地权”指解决土地问题,对应“民生主义”。
【提问】在“三民主义”中,哪一个最重要,最核心?
【学生回答】民权主义。
【叙述】推翻清政府统治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只有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才能解决土地问题,所以民权主义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教学意图:同盟会和“三民主义”的相关知识比较简单,基本上能在书上找到答案,老师不必过多讲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处理这个知识点既能节约课堂时间,更好的落实知识点,还能强化小组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提问】请用一个字概括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学生回答】“忧”
【板书】忧:风雨欲来忧天下—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教学意图:化繁为简,讲完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用一个“忧”概括,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提问】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这个目标的呢?
【学生回答】革命,辛亥革命。
(三)一声枪响喜迎新——武昌首义
【承转】今天恰逢辛亥革命100周年,小明是个历史迷,准备暑假时和爸爸一起去武汉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在那里他们参观了两个展厅。
1.展厅一:武昌首义
【播放视频】武昌首义。
【展示】展示三幅图片:楚望台军械库及文字“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辛亥革命形势图;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图。
【提问】从视频及图片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信息?
【学生回答】知道了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起义的地方在湖北省的武昌,在武昌首义的影响下全国很多省市都相继爆发了革命,清政府的统治结束。
2.展厅二:中华民国成立
【承转】在展厅一小明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很想卖弄一下,所以就毛遂自荐去当展厅二的讲解员。
【播放视频】中华民国成立。
【展示】展示三幅图片:孙中山就职典礼、孙中山照片及大总统誓词。
【提问】小明将向学生讲解些什么呢?
【总结】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做总结: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江苏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下令定国号为中华民国,以本年为民国元年,这是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孙中山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教学意图:利用视频和图片,培养学生从视频和图像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视频和图片资料更形象,蕴含的知识量更丰富,弥补了老师干巴巴讲解的不足)
【提问】请用一个字概括武昌首义的情况。
【学生回答】“喜”
【板书】喜:一声枪响喜迎新——武昌首义
(四)总统相让留遗恨—帝制终结和袁世凯夺权
活动:新闻发布会---我来当总统
【叙述】迫于形势,孙中山把总统的职位让给了袁世凯,为了提高知名度,进一步扩大自己实力,袁世凯得意洋洋的准备召开新闻发布会。现在,我们来模拟这个新闻发布会,一二组的同学充当袁世凯,三四组的同学充当记者,充当记者的同学要向袁世凯总统提问,充当袁世凯的同学要回答记者的提问。同学们有5分钟的时间准备,小组长组织好组员。
【角色模拟】选取某生为袁世凯,回答众记者提问。
记者甲:请问总统先生,您是如何当上大总统的?
袁世凯:凭本人的实力和智慧。
记者乙:请问总统先生,您当上总统后将怎样来发展经济?
袁世凯:@@##¥(回答不出)
记者丙:请问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使我们国家变得强大,不再受列强侵略?
袁世凯:@@##¥(回答不出)
【讨论分析】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为什么袁世凯回答不出记者的提问?
【展示】在小组讨论分析仍无结果的情况下,展示对联“中华民国万岁,袁世凯千古”。
【提问】这幅对联有何寓意?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上联“中华民国万岁”是6个字,而下联”袁世凯千古”却只有5个字,暗指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
(教学意图:这种类似角色模拟的新闻发布会,既给综合素质较强的同学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也符合初中生模拟性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爱表现自己的特点,参与面非常广;不对称的对联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积极的去思考,同时也指出了袁世凯背叛革命这一事实,在笑声中轻松学习历史,掌握知识)
【提问】请用一个字概括你对袁世凯背叛革命,威逼夺权的感受。
【学生回答】“恨”
【板书】恨:总统相让留遗恨—帝制终结和袁世凯夺权
(教学意图:一个“恨”字表达了国人对袁世凯背叛革命,威逼夺权的深深的不满,对他以后倒行逆施、“冒天下之大不讳称帝”实行专制独裁的责备,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思想,进行价值观教育)
(五)青史幽幽空叹息—辛亥革命的评价
【提问】辛亥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
【学生回答】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叙述】教师重复: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下面请欣赏历史剧《阿Q正传》,思考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在剧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历史剧表演】《阿Q正传》
【提问】辛亥革命的影响?
【学生回答】第一个影响,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从剧中 “皇帝老儿也下台了”可以得出结论;第二个影响,改变了一些陋习,从剪辫子可以看出;第三个影响,有些人不是真正的想革命,而是为了权力和金钱,比如假洋鬼子和白举人;第四个影响,革命没有改变穷人的生活,掌权的仍是那些人,只是变了个名称;第五个影响,大部分人没有参与革命也不了解革命,只是凑热闹。
【总结】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辛亥革命可以说它是成功的,因为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也可以说它是失败的,因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展示】孙中山的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教学意图:辛亥革命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单纯的说教很难让学生体会到辛亥革命对中国各个方面的影响,通过学生自演的历史剧《阿Q正传》很轻松的突破了此难点,通过鲁迅先生笔下阿Q的遭遇生动形象的再现了那段历史,学生在阵阵笑声中深刻体会到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了的影响)
【提问】请用一个字概括你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学生回答】“叹”
【板书】叹:青史幽幽空叹息—辛亥革命的评价
(教学意图:渲染对辛亥革命功亏一篑的遗憾,培养学生正确、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4、课堂总结:
忧:风雨欲来忧天下—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喜:一声枪响喜迎新——武昌首义
恨:总统相让留遗恨—帝制终结和袁世凯夺权
叹:青史幽幽空叹息—辛亥革命的评价
(教学意图:通过一首诗甚至是“忧”、“喜”、“恨”、“叹”四个字来呈现辛亥革命的全部内容,使静态的教材内容动态化、生活化、人性化了,条理清晰又简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展示】“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及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照片。
【承转】江泽民说,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孙中山实现了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领导我们苏醒了;毛泽东实现了中国历史的第二次巨变,领导我们站起来了;邓小平实现了中国历史的第三次巨变,领导我们富起来了。
【请看今日之中国】中国的强大已指日可待,请看今日之中国:展示6副图片:奥运会的鸟巢、上海的陆家嘴金融中心、三亚的海上风光及旅游业、嫦娥一号、中国军队赴索马里打海盗、胡锦涛与奥巴马的会谈。
(教学意图:节选几幅能突出表现今日之中国的图片,让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全面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综合实力,增强其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让学生懂得了此类题的答题角度,知道以后遇见此类题主要从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角度来回答问题,提高答题的技巧。
【深情呼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人有责,作为祖国的未来,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计献策。
三、课后系统
5、课后作业:《给胡锦涛爷爷的一封信》
主题:传承辛亥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献计献策
字数:500左右
(教学意图: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借鉴历史、指导现实,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使学生自觉的关注现实,以主人翁的心态关心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增强主人翁意识和民族使命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4张PPT)
圆明园鼠兔首铜像分别以1400万欧元卖出
蔡铭超:“在当时的情况下,每个中国人都会站出来,我只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谈谈你所知道的孙中山
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的主张,遭到拒绝。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才能够拯救中国。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事业,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58岁。弥留之际,孙中山提到国事的遗言是:“和平……奋斗……救中国!”
孙中山,原名孙文,号逸仙,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被尊称为国父。
1866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的农民家庭,家境贫苦,幼年时喜欢听太平天国的故事,常以“洪秀全第二”自居,常常思考着消除天下的不平事。早年行医,后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866-1925
风雨欲来忧天下,
一声枪响喜迎新;
总统相让留遗恨,
青史幽幽空叹息。




百年历史,
三次巨变,
三大伟人。
领导我们苏醒了
领导我们站起来了
领导我们富起来了
让我们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而努力吧!
风雨欲来忧天下—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组织基础:革命团体、革命政党的建立
政治条件:《马关条约》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读图,归纳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同盟会
时间:
地点:
性质:
革命纲领:
1905年8月
日本东京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作用:
极大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核心
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君主制 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一声枪响喜迎新——武昌首义
展厅一:武昌首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起义后全国15个省宣布独立
看视频,找出有用信息
展厅二:中华民国成立
一声枪响喜迎新——中华民国成立
看视频,找出有用信息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一声枪响喜迎新—中华民国成立
①时间:
②地点:
③临时总统:
④政权性质:
1912年元旦
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江苏,苏)
孙中山
总统相让留遗恨—帝制终结和袁世凯夺权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
退位诏书
袁世凯
新闻发布会:我来当总统
青史幽幽空叹息—辛亥革命的评价
革命的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评价
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历史剧《阿Q正传》
第一幕:精神胜利法之儿子打老子
出场人物:阿Q,假洋鬼子,赵太爷,赵秀才
【假洋鬼子身穿西服,戴着礼帽,柱着文明棍与赵家老爷和少爷在桥头遇见,阿Q在一旁观望。】
假洋鬼子:MR赵,你好运气啊
赵老爷:托钱大少爷的福啊(赵少爷鞠躬做谦卑状)
假洋鬼子:不敢(绅士状),现在科举考试取消了,办起了新式学堂,以后你这个秀才可就是稀奇货了啊(贼笑)。goodbye!(扬起文明棍昂首阔步望前走,与阿Q擦肩而过)
阿Q:(昂首挺胸的走,故意大力甩动辫子)哼!假的,秃驴,大秃驴!
假洋鬼子:嗯!(愤怒状)你说谁?(边说边用文明棍朝阿Q头上重重打去)
阿Q:(一手抱头,一边指着台下的一名同学):我说他,某某某!
假洋鬼子:什么东西!(将阿Q劈头盖脸的打了几下,扬长而去)
阿Q:(捂着脸)妈妈的,儿子打老子!
第二幕:进城
出场人物:阿Q,闲人甲乙,地点:小酒馆
【旁白:阿Q进城回来后,众闲人对他刮目相看】
闲人甲:阿Q,听说城里转了个革命党,是真的吧?(好奇状)
阿Q:已经杀了
闲人甲:革命党人要造反,就该杀!(愤怒状)
闲人乙:对对对,就该杀!(附和)
阿Q:(做神秘状,问众闲人)你们看见过杀头没有?
闲人甲乙:没有没有
阿Q:(见众人没看过,愈发的得意起来,手舞足蹈)好看,好看,杀革命党,好看啊!
闲人甲:(故意装出瞧不起的样子)你又没看见过?
阿Q:(果然被激怒)妈妈的,我要不是亲眼看见的,是你儿子
闲人乙:阿Q你说嘛,说嘛
阿Q:(在众人的一致要求下)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我一人在街上走,看见街上跪着个革命党,手脚被绑着,旁边站了好多老爷,一大汉举起大刀,咔嚓(照着听得出神的闲人甲脖子上砍去)
闲人甲乙:(作鸟兽散)
第三幕:革命
出场人物:阿Q,假洋鬼子,赵太爷,赵秀才
【旁白:辛亥革命后,财主们都纷纷逃跑,阿Q决定也去革命】
阿Q:(神气的样子,举起竹杠捅屋顶,捅下几片瓦片来)我革命了,我造反了。(边说边往外跑)我革命了,我造反了。(摘下帽子)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唱歌: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往前走。大踏步往赵府走)
【赵府里赵太爷和他儿子正在密谋】
赵太爷:无毒不丈夫!他阿Q能当革命党,你为什么不能?(逼视赵秀才),你去找钱大少爷。
赵秀才:找他?我们不是和他有仇吗?(疑惑的样子),哦,去投革命党(恍然大悟)
赵太爷:你我能让阿Q踩在脚底下吗?哼!这么个阿Q也当上革命党了(不屑的样子)
【旁白:于是,赵秀才为了革命剪了头发】
假洋鬼子:啊,very good,好极了!MR赵,进城去做自由党吧,我来做介绍,如何?
赵秀才:好(摸摸头发,高兴又尴尬)
假洋鬼子:(大笑)革命嘛,还舍不得这个(指着秀才的头发,两人退去,状似很亲密的样子称兄道弟)
第四幕:不准革命
出场人物:阿Q,假洋鬼子,赵太爷,赵秀才,众闲人
【众闲人在打闹,闲人乙摘掉闲人甲的帽子,露出短发,闲人甲很生气】
闲人乙:哈哈,没辫子了 ,好光啊,你老婆急得要跳井了吧(幸灾乐祸的样子)
闲人甲:去去去(很郁闷的样子),这回进城,碰上洋学堂的学生给剪了,真晦气!
闲人乙:小子,皇帝老儿都下台了,你的头发那么值钱吗?对了,城里现在怎么样了?
闲人甲:还是老样子,知县大老爷还是大老爷,带兵的还是那个老把总,就是改了个什么名。
闲人乙:(叹气)哎,反正啊,倒霉的还是老百姓。对了,你剪了辫子不也成为革命党了?
闲人甲:人家革命党剃光头
闲人乙:谁剃光头啦?
闲人甲:白举人啊
闲人乙:什么,白举人也投革命党了?
阿Q:胡说,怎么会呢?白举人杀过革命党
闲人甲:是啊,我也搞不清楚,可人家现在就是革命党。
【旁白:阿Q为了当革命党,决定去找假洋鬼子,碰到假洋鬼子和赵太爷在门口讲话】
假洋鬼子:(唱:最近比较烦比较烦,孙先生让我去武昌)。我是个急性子,过去见了老孙我总催:“孙哥,快动手吧!”,他总是“NO,NO”(摊开双手),否则,革命早成功了!
赵太爷:是是是,革命应该早成功了(点头)
阿Q:革命?革命(上前)
假洋鬼子:你来干什么,滚出去!
阿Q:我要投……
假洋鬼子:我的头怎么啦,这是革命!滚出去!
【旁白:后来赵家遭抢,阿Q作为替罪羊被枪毙了】
闲人甲:城里人都说,这枪毙到底没杀头好玩,阿Q一直到临死一句戏文都没唱,大家都白跟了一趟,不好玩!
闲人乙:是啊是啊,怎么能不唱呢?这个死阿Q!(附和,颇遗憾的样子)
【全剧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