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1.了解我国各民族人口分布的特点,知道处理民族关系的政治制度、基本原则以及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了解我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措施,知道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原因和方法;知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原因和方法,理解“一国两制”内涵,知道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方法,懂得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性和方向路径,知道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基本方针和政治基础。(第7课) 2.知道中国梦的内涵,了解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知道“三步走”战略目标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发展阶段”,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懂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方法,懂得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来源和自信中国人的表现,掌握做自信的中国人的方法。(第8课) 促进民族团结 1.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是什么?(P91)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特点。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是什么?新型民族关系是怎样的?(P91) (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民族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P91) (1)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2)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4.为什么要促进民族团结?(P91—96)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3)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5.我们能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1)拥护、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2)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3)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 (4)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6.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是什么?(P93)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7.党和国家是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P94—95) (1)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2)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3)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维护祖国统一 8.为什么要反对分裂、维护统一?(P98—99) (1)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 (2)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3)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9.反对分裂的措施有哪些?(P98—99) (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3)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 10.什么是“一国两制”?(P100)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①“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②“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11.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的方法是什么?(P100)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健全中央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对特别行政区行使全面管治权的制度,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完善特别行政区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和进行分裂、颠覆、渗透、破坏活动。 12.为什么要解决台湾问题(反对台独)、实现中国完全统一?(P101—103) (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2)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3)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4)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3.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P102—103) (1)基本方针和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2)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 (3)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4)经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添活力,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 (5)交流沟通:两岸同胞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4.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P100—102) (1)“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2)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3)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我们的梦想 15.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P10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6.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什么?(P106)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7.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P106) (1)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8.实现中国梦的意义是什么?(P106—107) (1)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2)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3)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4)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19.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P10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何重大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P109) (1)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意味着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1.新时代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有哪些?(P109)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2.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安排(“两个发展阶段”)是什么?(P110) (1)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共圆中国梦 23.如何实现中国梦?(P112—113)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24.中国人自信来源于哪里?(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P11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5.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有哪些?(P115) 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 26.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P115) (1)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2)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3)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人间正道,坚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能够引领中国发展,创造中国奇迹。 27.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要坚定哪些自信?(P117)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例1(2019·襄阳中考)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 ) 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C.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D.相互依存、休戚与共 跟踪训练1(2020·鄂城区6月模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20年5月22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列观点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相符的是 A.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B.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C.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D.发展新型民族关系有助于消除各民族的差异,实现民族大融合 例2(2020·江汉区4月模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在这场接力跑中,中学生要( ) A.实施善治,依法行政,把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B.依法执政、从严治党、依宪治国 C.胸怀理想、求真务实,用实干精神共筑中国梦 D.依法行使权利,坚持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素质 跟踪训练2(2020·谷城适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启发我们 A.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 B.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 C.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D.实现中国梦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 1.(2020·襄州区5月模拟)面对美国对香港、新疆事务的干涉,在根本利益、核心利益、最高利益上,我们绝不让步、决不妥协!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维护世界和平发展 C.改革开放强国富民 D.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2.(2020·黄石5月模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因此,作为青少年应该 ①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②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③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④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20·襄州区5月模拟)中国大陆与台湾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 A.和平统一 B.“一国两制” C.一个中国原则 D.和平发展 4.(2020·枣阳适应)2020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3周年。23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巨大成功。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必须要坚持的前提是 A.一个中国原则 B.四项基本原则 C.高度自治方针 D.社会主义制度 5.(2020·黄石5月模拟)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以来,自治区的自治机关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在自治区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超过90%。这表明我国 A.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坚持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C.坚持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D.维护少数民族的自主平等 6.(2020·南宁一模)【心系家乡 关注世界】 学校开展“心系家乡,关注世界”活动,小宁同学在班级QQ群完成了新的一期新闻播报,让我们跟随小宁一起分享,运用所学知识一同参与。 【新闻播报一】 广西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大会2月26日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在南宁举行。大会围绕着精准务实施策,最大限度化解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不利影响,进一步保护民族特色经济发展,助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等工作展开。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广西为什么要助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 【新闻播报二】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举办“分享防治新冠肺炎中国经验国际通报会”,全球77个国家和7个国际组织代表参会。中国科学家和医护人员则通过互联网搭建无国界的“抗疫堡垒”,进行病毒演变规律、临床治疗方案、抗病毒药物筛选等问题的讨论和交流。 (2)该新闻体现了在应对全球性问题时应该构建什么理念? (3)结合上述新闻,请你谈谈为尽快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各国应该怎么做。 例1(2019·襄阳中考)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 ) 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C.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D.相互依存、休戚与共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故A符合题意;B、C、D的内容都不是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排除。所以正确答案选A。 【答案】A 跟踪训练1(2020·鄂城区6月模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20年5月22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列观点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相符的是D A.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B.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C.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D.发展新型民族关系有助于消除各民族的差异,实现民族大融合 例2(2020·江汉区4月模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在这场接力跑中,中学生要( ) A.实施善治,依法行政,把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B.依法执政、从严治党、依宪治国 C.胸怀理想、求真务实,用实干精神共筑中国梦 D.依法行使权利,坚持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素质 【解析】本题考查共圆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从小就要立下爱国之志,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选择自己喜欢的、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人生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在这场接力跑中,中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际生活中要脚踏实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故C正确;A、B、D不是中学生角度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C。 【答案】C 跟踪训练2(2020·谷城适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启发我们D A.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 B.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 C.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D.实现中国梦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 1.(2020·襄州区5月模拟)面对美国对香港、新疆事务的干涉,在根本利益、核心利益、最高利益上,我们绝不让步、决不妥协!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D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维护世界和平发展 C.改革开放强国富民 D.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2.(2020·黄石5月模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因此,作为青少年应该A ①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②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③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④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20·襄州区5月模拟)中国大陆与台湾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C A.和平统一 B.“一国两制” C.一个中国原则 D.和平发展 4.(2020·枣阳适应)2020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3周年。23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巨大成功。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必须要坚持的前提是A A.一个中国原则 B.四项基本原则 C.高度自治方针 D.社会主义制度 5.(2020·黄石5月模拟)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以来,自治区的自治机关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在自治区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超过90%。这表明我国D A.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坚持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C.坚持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D.维护少数民族的自主平等 6.(2020·南宁一模)【心系家乡 关注世界】 学校开展“心系家乡,关注世界”活动,小宁同学在班级QQ群完成了新的一期新闻播报,让我们跟随小宁一起分享,运用所学知识一同参与。 【新闻播报一】 广西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大会2月26日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在南宁举行。大会围绕着精准务实施策,最大限度化解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不利影响,进一步保护民族特色经济发展,助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等工作展开。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广西为什么要助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 答: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②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③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④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⑤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⑥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等。 【新闻播报二】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举办“分享防治新冠肺炎中国经验国际通报会”,全球77个国家和7个国际组织代表参会。中国科学家和医护人员则通过互联网搭建无国界的“抗疫堡垒”,进行病毒演变规律、临床治疗方案、抗病毒药物筛选等问题的讨论和交流。 (2)该新闻体现了在应对全球性问题时应该构建什么理念? 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3)结合上述新闻,请你谈谈为尽快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各国应该怎么做。 答:世界各国需要一致行动,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积极承担责任;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