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部分 教材专题 专题一 交往成长 1.亲情之爱 (1)家的意义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11知识点12、七上教材P72—74 (2)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11知识点13、七上教材P74 (3)我们如何孝亲敬长?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11知识点14、七上教材P74—75 (4)我们为什么会与父母产生冲突?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11知识点16、七上教材P79—81 (5)我们怎样处理与父母的冲突?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12知识点18、七上教材P82 (6)怎样建立和谐家庭?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12知识点20、七上教材P85—86 2.同学之间 (1)朋友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7知识点1、七上教材P41 (2)我们为什么渴望友谊?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7知识点2、七上教材P41—43 (3)友谊具有什么特质?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8知识点3、七上教材P44—46 (4)友谊需要澄清哪些方面的误区?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8知识点4、七上教材P46—48 (5)如何建立友谊?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8知识点5、七上教材P49—50 (6)怎样呵护友谊?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8知识点7、七上教材P51—53 3.师长情谊 (1)教师职业有什么特点?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10知识点1、七上教材P61 (2)怎样正确看待、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10知识点3、七上教材P63—64 (3)怎样做到教学相长?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11知识点5、七上教材P66—67 (4)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11知识点7、七上教材P68 (5)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11知识点8、七上教材P68—69 (6)我们为什么要尊重、关心、理解老师?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11知识点10、七上教材P68—69 4.关注社会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32知识点1、八上教材P4—5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32知识点3、八上教材P8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33知识点4、八上教材P8 (4)为什么要关爱他人?关爱他人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41知识点9、10,八上教材P75—77 (5)我们应怎样关爱他人?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41知识点11、八上教材P78—79 (6)服务社会有何意义?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41知识点12、八上教材P81 (7)我们应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41知识点14、八上教材P83—84 5.网络交往 (1)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七上教材P55) (2)如何做到慎重结交网友?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8知识点10、七上教材P56—57 (3)网上交往的利与弊有哪些?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8知识点11、七上教材P54—58 (4)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利:①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33知识点5、八上教材P10—12 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有哪些?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33知识点6、八上教材P12—13 弊:网络生活有哪些弊端?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33知识点7、八上教材P15—16 (5)青少年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33知识点8、八上教材P17—19 (6)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33知识点9、八上教材P19—20 6.与异性交往 (1)与异性交往(相处)的作用(意义)有哪些?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20知识点15、七下教材P19 (2)与异性交往的正确态度或做法是什么?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20知识点16、七下教材 P19 (3)面对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我们该如何认识和面对异性情感?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20知识点17、七下教材 P20—21 7.在集体中成长 (1)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26知识点6、七下教材P62—63 (2)如何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冲突?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26知识点7、七下教材P64 (3)怎样让集体的和声更美?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26知识点8、七下教材P64—65 (4)怎样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26知识点9、七下教材P64—65 (5)在集体建设中,我们应尽哪些责任?(如何在共建中尽责?)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27知识点18、七下教材P77—79 (6)怎样真正成为集体的主人?(在集体创建中我们需要担当哪些责任?)(如何在担当中成长?)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27知识点19、七下教材P79—82 (7)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27知识点20、七下教材P81—82 8.走向未来的少年 (1)同其他国家的人民交往,我们应做些什么?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94知识点4、九下教材P65 (2)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94知识点7、九下教材P69—70 (3)如何做到在实践中学习?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94知识点8、九下教材P71—72 (4)终身学习需要养成哪几种习惯?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94知识点9、九下教材P73 一、选择题 1.(2020·襄阳中考)“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主要表现的是 A.美好的生活 B.高尚的情操 C.真挚的友情 D.岸边的别离 2.(2020·绥化中考)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列选项中对友谊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A.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B.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C.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D.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3.(2020·重庆中考A卷改编)《论语·学而》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言行与此相一致的是 A.爸,你上了一天班很累了,还是我来拖地吧! B.妈,到底有完没完?就这点小事你要一直唠叨到天亮吗? C.爸妈,我没时间陪你们,你们去敬老院,以后自己照顾自己! D.爸妈,我现在没钱,孝敬不了你们。等我以后有钱了,再说吧! 4.(2020·郴州中考)有人认为,男女同学之间不存在真正的友谊。而事实上,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其作用很大。表现在 ①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 ②可以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我,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③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 ④可以使“异性效应”得以发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2020·武汉中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教育局积极部署“停课不停学”工作,老师们创设丰富多彩的云课堂开展线上教学,学生们有序进行线上学习。这表明 A.线上教学使师生角色发生彻底转变 B.终身学习已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C.线上教学使师生交往达到最佳状态 D.我们可以运用不同方式进行学习 6.当家庭遇到如图类似的情况时,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亲子冲突难以避免,需要有效地化解 ②亲子冲突需要相互理解、平等沟通 ③体现了青春期反抗与依赖的矛盾心理 ④有效化解亲子冲突,只需父母做出榜样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2020·云南模拟)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里,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这说明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个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C.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D.人的身份不同,责任也不同 8.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的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集体是个人获得成长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B.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有限的,无足轻重 C.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无法离开个体而存在 D.在集体中定能促进事业成功,实现自我价值 9.(2020·南京中考)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关于网络交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网络交友和现实交友可相互补充 B.互联网无所不能,能结交很多网友 C.互联网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工具 D.网络交往过程中,要结交所有网友 10.(2020·达州中考)【青年强,国家强】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是 ①积极参加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②专心学习课本,不用接受艺术与劳动教育 ③有了崇高理想,就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在担当中历练,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2020·襄阳中考)【学会正确交往 健康快乐成长】 某班以“交往”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调查】第一组同学的探究任务是设计一份“学生交往情况调查问卷”。目前,该组同学已经设计了部分问题(见下图框)。 (1)参照已经设计的调查问题,从交往的角度,帮助他们再补充一道“调查问卷”题。 【争鸣】第二组同学在了解到同学们的交往状况后,有两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甲:“竞争会伤害友谊,所以,不要和自己的朋友竞争。” 乙:“对自己喜欢的老师我会尊重,对不喜欢的老师不用尊重。” (2)运用所学知识,任选一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思考】在“同伴交往”“师生交往”“亲子交往”“社会交往”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第三组同学在思考…… (3)请你任选一个交往领域,结合所学教材内容,提出1个问题,并作出回答。 12.(2020·襄州区4月C组模拟)【亲情友谊 伴我成长】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亲情之爱,师长情谊,朋友相伴,有欢笑有烦忧,有付出有收获,有艰辛有甘甜…… 小强想要参加学校组织的辩论赛,但妈妈怕耽误学习,坚决不同意。小伙伴们知道了纷纷给他出主意,听了小伙伴们的建议,小强终于说服了妈妈。 经过认真的训练和准备,辩论赛取得了好成绩,小强也获得了“最佳辩手”的称号。小强衷心地向老师和小伙伴们表示感谢。老师笑着说:“谢谢你们,我也在成长!”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小强的小伙伴,你会提些什么建议来说服妈妈? (2)结合材料,想一想面对学生的进步,老师为什么说“谢谢你们”。 (3)这群可爱的小伙伴,对小强有什么影响? 13.(2020·齐齐哈尔中考)【孝敬父母 从我做起】 情境一 学习之余,小红帮妈妈洗脚,来缓解妈妈的疲劳。 情境二 小刚常常利用闲暇时间陪父母去看望爷爷奶奶,并陪他们聊天。 (1)你赞同以上两位同学的做法吗?为什么? (2)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有哪些表现?(请不要列举材料中已有的做法) (3)请写出一句感恩父母的话。 14. 【憧憬美好集体 你我共同创造】 最近,学校开展“文明习惯你我他”主题黑板报评比活动,大家推选擅长美工的张丽进行设计排版,虽然可能会影响自己的期中考试复习,她有些犹豫,但张丽还是认真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同学们也纷纷出谋划策,踊跃投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班级在这次评比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集体的力量来源是什么? (2)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3)集体生活,我们需要学会什么? 一、选择题 1.(2020·襄阳中考)“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主要表现的是C A.美好的生活 B.高尚的情操 C.真挚的友情 D.岸边的别离 2.(2020·绥化中考)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列选项中对友谊的理解不恰当的是B A.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B.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C.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D.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3.(2020·重庆中考A卷改编)《论语·学而》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言行与此相一致的是A A.爸,你上了一天班很累了,还是我来拖地吧! B.妈,到底有完没完?就这点小事你要一直唠叨到天亮吗? C.爸妈,我没时间陪你们,你们去敬老院,以后自己照顾自己! D.爸妈,我现在没钱,孝敬不了你们。等我以后有钱了,再说吧! 4.(2020·郴州中考)有人认为,男女同学之间不存在真正的友谊。而事实上,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其作用很大。表现在D ①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 ②可以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我,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③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 ④可以使“异性效应”得以发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2020·武汉中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教育局积极部署“停课不停学”工作,老师们创设丰富多彩的云课堂开展线上教学,学生们有序进行线上学习。这表明D A.线上教学使师生角色发生彻底转变 B.终身学习已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C.线上教学使师生交往达到最佳状态 D.我们可以运用不同方式进行学习 6.当家庭遇到如图类似的情况时,以下认识正确的是D ①亲子冲突难以避免,需要有效地化解 ②亲子冲突需要相互理解、平等沟通 ③体现了青春期反抗与依赖的矛盾心理 ④有效化解亲子冲突,只需父母做出榜样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2020·云南模拟)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里,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这说明B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个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C.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D.人的身份不同,责任也不同 8.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的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 A.集体是个人获得成长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B.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有限的,无足轻重 C.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无法离开个体而存在 D.在集体中定能促进事业成功,实现自我价值 9.(2020·南京中考)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关于网络交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网络交友和现实交友可相互补充 B.互联网无所不能,能结交很多网友 C.互联网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工具 D.网络交往过程中,要结交所有网友 10.(2020·达州中考)【青年强,国家强】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是B ①积极参加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②专心学习课本,不用接受艺术与劳动教育 ③有了崇高理想,就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在担当中历练,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2020·襄阳中考)【学会正确交往 健康快乐成长】 某班以“交往”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调查】第一组同学的探究任务是设计一份“学生交往情况调查问卷”。目前,该组同学已经设计了部分问题(见下图框)。 (1)参照已经设计的调查问题,从交往的角度,帮助他们再补充一道“调查问卷”题。 答:示例:你愿意与不同风格的老师交往吗? A.愿意,学习各科老师的风格 B.愿意,发现不同老师的优点 C.不愿意,根据兴趣选择老师 【争鸣】第二组同学在了解到同学们的交往状况后,有两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甲:“竞争会伤害友谊,所以,不要和自己的朋友竞争。” 乙:“对自己喜欢的老师我会尊重,对不喜欢的老师不用尊重。” (2)运用所学知识,任选一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答:示例一:甲的观点错误(不全面、不准确)。理由: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如果我们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等等。 示例二:乙的观点错误。理由: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要接受、理解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等等。 【思考】在“同伴交往”“师生交往”“亲子交往”“社会交往”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第三组同学在思考…… (3)请你任选一个交往领域,结合所学教材内容,提出1个问题,并作出回答。 答:示例:我们应怎样关爱他人? ①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②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③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12.(2020·襄州区4月C组模拟)【亲情友谊 伴我成长】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亲情之爱,师长情谊,朋友相伴,有欢笑有烦忧,有付出有收获,有艰辛有甘甜…… 小强想要参加学校组织的辩论赛,但妈妈怕耽误学习,坚决不同意。小伙伴们知道了纷纷给他出主意,听了小伙伴们的建议,小强终于说服了妈妈。 经过认真的训练和准备,辩论赛取得了好成绩,小强也获得了“最佳辩手”的称号。小强衷心地向老师和小伙伴们表示感谢。老师笑着说:“谢谢你们,我也在成长!”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小强的小伙伴,你会提些什么建议来说服妈妈? 答:①对妈妈的担心表示理解和感谢,安抚妈妈的情绪。②选择妈妈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③尝试让妈妈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或自己想参加这次活动的原因;对我们成长的意义)。④制定训练与学习计划,消除妈妈的担心。 (2)结合材料,想一想面对学生的进步,老师为什么说“谢谢你们”。 答:①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②一方面辩论赛的好成绩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同学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的教。所以老师会对学生说“谢谢你们”。 (3)这群可爱的小伙伴,对小强有什么影响? 答:朋友,见证了小强的成长历程。①让小强感受到真诚友善,少了孤独,多了温暖,活得更加自在。②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③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④丰富了生活经验,更深刻地感悟生命的美好。 13.(2020·齐齐哈尔中考)【孝敬父母 从我做起】 情境一 学习之余,小红帮妈妈洗脚,来缓解妈妈的疲劳。 情境二 小刚常常利用闲暇时间陪父母去看望爷爷奶奶,并陪他们聊天。 (1)你赞同以上两位同学的做法吗?为什么? 答:赞同。因为他们都孝敬父母。①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敬父母有利于传播正能量;在中华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体现文化自信;父母给予我们生命,父母教我们做人,父母哺育我们成长。②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父母为我们生活操劳,父母为家庭作出贡献,父母为我们遮风挡雨,父母陪伴我们成长,父母激励我们奋斗拼搏,孝敬父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 (2)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有哪些表现?(请不要列举材料中已有的做法) 答: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知恩、感恩父母,用行动报答感恩之情;努力学习,让父母高兴;为父母分忧;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了解父母的喜好;体谅父母的辛劳;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扫地、洗碗、洗衣服等);主动与父母沟通,听取父母的意见,倾听他们的心声,不做伤害父母的事,不顶撞父母,不让父母伤心;孝敬父母的长辈,照顾生病的父母,与父母保持亲近融治的关系;等等。 (3)请写出一句感恩父母的话。 答:例如:父母养育恩,心中永铭记!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父母之恩,永生难忘!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等等。(1句即可,只要是感谢父母的语言亦可) 14. 【憧憬美好集体 你我共同创造】 最近,学校开展“文明习惯你我他”主题黑板报评比活动,大家推选擅长美工的张丽进行设计排版,虽然可能会影响自己的期中考试复习,她有些犹豫,但张丽还是认真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同学们也纷纷出谋划策,踊跃投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班级在这次评比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集体的力量来源是什么? 答: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2)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3)集体生活,我们需要学会什么? 答:①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②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③学会参与、学会担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