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三 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1.宪法 (1)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50知识点26、八下教材P25—29 (2)我国宪法的组成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49知识点16、八下教材P18—19 (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47知识点1、八下教材P3 (4)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怎样保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47知识点3、八下教材P3—5 (5)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49知识点15、八下教材P13—16 (6)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48知识点13、八下教材P14 (7)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48知识点9、八下教材P7—8 (8)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48知识点14、八下教材P14 (9)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49知识点21、八下教材P22—23 2.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这些权利有何共同特点?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53知识点1、八下教材P33—39 (2)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54知识点9、八下教材P46—50 (3)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怎样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二者的关系?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55知识点10、八下教材P52—53 (4)我国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54知识点6、八下教材P41—42 (5)维护权利有哪些方式?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54知识点8、八下教材P42 (6)我们应该如何自觉(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55知识点11、八下教材P54—55 3.国家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八下教材P60)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八下教材P64)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八下教材P69—74) (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八下教材P68) 4.国家机构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八下教材P77)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八下教材P81) (3)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包括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八下教材P83) (4)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八下教材P88) (5)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八下教材P92—93) (6)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八下教材P92) (7)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八下教材P93) 5.依法治国 (1)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是什么?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49知识点17、八下教材P20 (2)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73知识点14、九上教材P45—46 (3)法治的作用 ①法治对人民生活有什么作用?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73知识点13、九上教材P45 ②走法治道路有什么意义?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74知识点16、九上教材P47 (4)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74知识点25、九上教材P53 (5)青少年能为厉行法治,建设法治中国做些什么?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74知识点27 (6)建设法治中国,为什么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74知识点28、九上教材P55 (7)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是什么?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74知识点20、九上教材P49—50 (8)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74知识点24、九上教材P52—54 (9)怎样厉行法治?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74知识点26、九上教材P53—55 一、选择题 1.(2020·齐齐哈尔中考)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的是 A.宪法 B.婚姻法 C.刑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2.(2020·阜宁模拟)2020年1月31日,湖北黄冈市卫健委原主任唐某,因面对中央督查组询问当地防控新冠疫情“一问三不知”而成为焦点,接着这位“唐主任”,被提名免职了。这警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A.法定职责必须为,敢于担当作为 B.法无授权不可为,有权不可任性 C.用权须谨慎,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D.有权必有责,违法应受刑罚处罚 3.(2020·邵阳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娱乐场所应当建立巡查制度,发现娱乐场所内有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举报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A.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B.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C.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义务 D.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 4.(2020·凤山一模)某一大院内,一大群中老年人在清晨和晩上跳广场舞,大声播放音响,扰得邻里不安。小峰与他们交涉,他们却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有跳舞锻炼的权利。”小峰据理力争,理由是 A.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C.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 D.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利益 5.(2020·莘县二模)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根本途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本经济制度 6.(2020·延边州模拟)2020年5月8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这体现了我国的哪项基本政治制度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7.(2020·黔西南州中考)小雯的妈妈是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小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内容。在小雯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人民代表享有提案、审议、表决、监督等权利 C.大会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说明国务院对全国人大负责 D.妈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是由当地人民政府推荐产生的 8.(2020·连云港中考)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下列对监察委员会认识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由它产生、对它负责 B.它与人民检察院共同行使检察权 C.它依法履行监督、调查和处置职责 D.它是我国司法机关重要组成部分 9.(2020·长春模拟)2020年4月10日至4月30日,长春市交通运输局在全市开展出租汽车违法拼车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破坏市场营运秩序的违法行为。长春市交通运输局此举体现了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10.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A.依宪治国 B.依宪执政 C.科学立法 D.全民守法 二、非选择题 11.(2019·襄阳中考)【坚持宪法至上 建设法治中国】 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的第五个国家宪法日,某校九(2)班积极开展宪法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四个专栏的有关内容。 板块一 坚持宪法至上 维护宪法权威 (1)请你谈谈为什么要坚持宪法至上。 板块二 明确权利义务 依法行使权利 小云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还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公园锻炼,这是他们平凡而幸福的一天。 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的基本权利: 板块三 人民当家作主 行使国家权力 (3)请写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至少各写2个) 板块四 学习宣传宪法 增强宪法意识 (4)作为青少年,我们应怎样“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12.(2020·嘉兴中考)【文明嘉兴 法治护航】 2020年1月1日,广受好评的《嘉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在制定过程中,市人大曾在网上公布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研究市民意见建议基础上,对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2019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这一条例,一部高质量的地方性法规诞生。现在,政府有关部门除了依照条例严格执法,还积极宣传条例,发动群众参与文明建设,引导市民在共建共治中增强文明观念、培育文明行为、共享文明成果。 (1)指出材料主要彰显了我国哪一政治制度的优势。 (2)结合材料,说明嘉兴是如何做到“良法善治”的。 (3)有同学读了上述材料后感慨:“社会治理中道德不可靠,法律才管用。”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正确,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13.【增强宪法意识 崇尚法治精神】 2019年春季,同学们在学习《道德与法治》八下“法治教育专册”时,正值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会议的有关内容,与我们教材上的“宪法至上”“权利义务”“国家制度、国家机构”等相关观点高度契合。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__ __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把__ __作为自己活动的根本准则。 (1)基本方略:请根据所学内容,把以上内容填充完整。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大会通过外商投资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26号主席令公布这部法律。 (2)国家机构:上述材料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哪些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是怎样的?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 (3)自由法治:有同学认为:“自由就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任何限制。”你赞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14.【坚持以法治国 维护宪法权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材料一 为了让民法典走进我们生活,让法治走进我们心里,学校制作了法治宣传栏。 该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一条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在横线上填写相关法律的名称。 (2)根据民法典、刑法和教育法的第一条规定,找出它们的共性,并说明具有这一共性的理由。 材料二 民法典与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颁布施行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民”与“法”的关系。 一、选择题 1.(2020·齐齐哈尔中考)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的是A A.宪法 B.婚姻法 C.刑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2.(2020·阜宁模拟)2020年1月31日,湖北黄冈市卫健委原主任唐某,因面对中央督查组询问当地防控新冠疫情“一问三不知”而成为焦点,接着这位“唐主任”,被提名免职了。这警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A A.法定职责必须为,敢于担当作为 B.法无授权不可为,有权不可任性 C.用权须谨慎,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D.有权必有责,违法应受刑罚处罚 3.(2020·邵阳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娱乐场所应当建立巡查制度,发现娱乐场所内有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举报毒品违法犯罪活动C A.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B.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C.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义务 D.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 4.(2020·凤山一模)某一大院内,一大群中老年人在清晨和晩上跳广场舞,大声播放音响,扰得邻里不安。小峰与他们交涉,他们却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有跳舞锻炼的权利。”小峰据理力争,理由是B A.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C.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 D.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利益 5.(2020·莘县二模)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根本途径是A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本经济制度 6.(2020·延边州模拟)2020年5月8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这体现了我国的哪项基本政治制度B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7.(2020·黔西南州中考)小雯的妈妈是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小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内容。在小雯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D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人民代表享有提案、审议、表决、监督等权利 C.大会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说明国务院对全国人大负责 D.妈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是由当地人民政府推荐产生的 8.(2020·连云港中考)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下列对监察委员会认识正确的是C A.人民代表大会由它产生、对它负责 B.它与人民检察院共同行使检察权 C.它依法履行监督、调查和处置职责 D.它是我国司法机关重要组成部分 9.(2020·长春模拟)2020年4月10日至4月30日,长春市交通运输局在全市开展出租汽车违法拼车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破坏市场营运秩序的违法行为。长春市交通运输局此举体现了B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10.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A A.依宪治国 B.依宪执政 C.科学立法 D.全民守法 二、非选择题 11.(2019·襄阳中考)【坚持宪法至上 建设法治中国】 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的第五个国家宪法日,某校九(2)班积极开展宪法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四个专栏的有关内容。 板块一 坚持宪法至上 维护宪法权威 (1)请你谈谈为什么要坚持宪法至上。 答: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②宪法集中体现工人阶级及其领导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③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板块二 明确权利义务 依法行使权利 小云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还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公园锻炼,这是他们平凡而幸福的一天。 (2)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的基本权利: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受教育权;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被选举权;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劳动权;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物质帮助权。 板块三 人民当家作主 行使国家权力 (3)请写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至少各写2个) 答:国家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国家机构:国家权力机关(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或各级人民政府);国家司法机关(或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 板块四 学习宣传宪法 增强宪法意识 (4)作为青少年,我们应怎样“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答:①学习宪法: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②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③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违宪行为。 12.(2020·嘉兴中考)【文明嘉兴 法治护航】 2020年1月1日,广受好评的《嘉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在制定过程中,市人大曾在网上公布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研究市民意见建议基础上,对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2019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这一条例,一部高质量的地方性法规诞生。现在,政府有关部门除了依照条例严格执法,还积极宣传条例,发动群众参与文明建设,引导市民在共建共治中增强文明观念、培育文明行为、共享文明成果。 (1)指出材料主要彰显了我国哪一政治制度的优势。 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结合材料,说明嘉兴是如何做到“良法善治”的。 答:良法应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嘉兴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条例,使条例符合嘉兴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受到群众好评;善治要求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条例及其施行使嘉兴市民有更多参与文明建设的机会和权利,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提升嘉兴社会文明水平,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3)有同学读了上述材料后感慨:“社会治理中道德不可靠,法律才管用。”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正确,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答:示例:该同学的观点有片面性。社会治理需要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条例及其施行,体现了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也显示法治精神需要道德滋养,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嘉兴文明建设要依靠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13.【增强宪法意识 崇尚法治精神】 2019年春季,同学们在学习《道德与法治》八下“法治教育专册”时,正值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会议的有关内容,与我们教材上的“宪法至上”“权利义务”“国家制度、国家机构”等相关观点高度契合。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__依法治国__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把__宪法__作为自己活动的根本准则。 (1)基本方略:请根据所学内容,把以上内容填充完整。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大会通过外商投资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26号主席令公布这部法律。 (2)国家机构:上述材料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哪些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是怎样的? 答:体现的职权:监督权;立法权。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地位: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 (3)自由法治:有同学认为:“自由就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任何限制。”你赞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答:不赞同。因为: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③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14.【坚持以法治国 维护宪法权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材料一 为了让民法典走进我们生活,让法治走进我们心里,学校制作了法治宣传栏。 宪法 民法典 该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刑法 教育法 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一条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在横线上填写相关法律的名称。 (2)根据民法典、刑法和教育法的第一条规定,找出它们的共性,并说明具有这一共性的理由。 答:共性: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理由: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材料二 民法典与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颁布施行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民”与“法”的关系。 答:①法律的制定离不开人民的参与。②公民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公民生活离不开法律。③法律规范公民的行为,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④法律保障公民生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