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五 创新引领时代 科技点亮生活 1.2020年4月16日,新华社报道,我国“天地一体化量子实验室”在安徽合肥全面复工并“加速度建设”,目标于今年年底建成并交付使用。 2.据新华社4月24日报道,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 3.2020年4月24日是我国的第五个中国航天日,现在我国多个航天重大计划进入收获期,其中亮点不少。如:中国成为首个在月球背面实施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在“永不可见”的月球背面,首次留下了人类月球车的脚印。 4.2020年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5.习近平总书记5月29日在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6.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正式宣告中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创新,是北斗导航卫星与生俱来的基因,从当年被欧美技术封锁,到今天已经实现了核心元器件以及所有单机部件100%国产化!创新,帮助我们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创新,让北斗导航卫星的所有核心部件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创造”! 1.生活需要创新。(九上教材P15—17) 科技影响生活,你对创新有什么样的认识、感受?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69知识点14、九上教材P15—17 2.创新的重要性。(九上教材P17—18) 为什么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引擎?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69知识点15、九上教材P17—18 3.创新与改革推动中国走向富强。(九上教材P18—19) 在我国改革与创新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69知识点16、九上教材P18—19 4.教育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根本途径。(九上教材P22) 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重要性)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69知识点21、九上教材 P22 5.科技现状。(九上教材P20) (1)我国当前的科技创新能力现状是什么?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69知识点17、九上教材P20 (2)我国为什么要重视科技创新?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69知识点18、九上教材P20 6.建设创新型国家。(九上教材P14—24) (1)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69知识点19、九上教材P14—20 (2)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69知识点20、九上教材P21—24 7.培养创新精神。(九上教材P26) 创新精神的表现有哪些?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70知识点24、九上教材P26 8.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九上教材P24—28) (1)我国为什么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70知识点23、九上教材P24—28 (2)创新的时代,应怎样对待知识产权?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70知识点25、九上教材P27 一、选择题 1.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担责任,加强疫苗研发,提出武汉封城、建立方舱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剂等创新举措,并向世界分享诊疗方案,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持。这说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唯一力量 B.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C.只有广大科技工作者才有创新能力 D.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正全方位引领世界发展,已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2.(2020·安徽中考)2020年5月29日,习近平给袁隆平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是因为 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②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唯一力量 ③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差距 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0·苏州中考)2020年6月23日,我国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中国北斗“星耀全球”。今后,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都可以靠中国导航寻找方向。这表明我国 A.科技创新能力提高 B.已建成创新型国家 C.科技的贡献率不高 D.创新仅限科技领域 4.习近平总书记5月29日在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之所以要坚定创新自信,是因为 A.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我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C.科技创新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D.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5.(2020·南充中考)2019年,华为持续加大5G、云、人工智能及智能终端等面向未来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支出为1 317亿元,同比增长29.7%,占全年销售收入15.3%,近十年投入研发费用总计超过6 000亿元。华为高度重视基础创新和基础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②要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③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 ④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2020·舟山中考)2020年5月,舟山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一系列科技新政,是因为 A.企业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C.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D.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7.创新发展,核心诉求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转化为发展成果。没有这种转化,就谈不上是创新发展。在推动和完成这一转化过程中,企业、企业家的主体作用不可替代。这表明企业 A.是推动创新的唯一力量 B.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C.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D.决定我们能否建成创新型国家 8.(2020·黔东南州中考)新基建、新商业、新城市、新名词不断涌现,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健康码”、在线教育更成为数字经济、城市建设的新亮点。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表明 ①科技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 ②生活处处需要创新,科技为发展提供动力 ③我国实现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④科技发展能够解决疫情所带来的所有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无接触收银超市只需手机一扫就能完成购买;5G基站为超高速实时数据采集、远程会诊、远程监护打下基础;智能机器人在机场、车站、银行大厅替人值班服务;无人机可开展探测、巡逻;扫地机器人把家里打扫得超级干净。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科技力量 A.全面展现中国创新强国的现代化水平 B.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和美好 C.以智能取代人工,让生活失去了意义 D.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已领先世界 10.2020年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这 A.见证了中国航天科技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B.说明我国科技实力达到世界最高的水平 C.充分说明我国航天科技在世界独领风骚 D.足以证明我国航天科技能力已主导世界 二、非选择题 11.(2020·聊城中考)【关注北斗成就 感受中国骄傲】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以下材料: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正式宣告中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创新,是北斗导航卫星与生俱来的基因,从当年被欧美技术封锁,到今天已经实现了核心元器件以及所有单机部件100%国产化!创新,帮助我们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创新,让北斗导航卫星的所有核心部件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创造”! (1)观看完材料后,教师提出以下两个时政问题,请你任意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回答。 问题一: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外,请你再列举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之间,令“中国骄傲”的两项科技创新成就。 问题二:请你写出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温馨提示:问题一和问题二,任意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回答即可,答题时必须写清选择问题一或问题二。 (2)针对材料信息,学习小组对“创新重要性”进行了探究,同学们纷纷发表见解。请你也参与其中,并写出你的看法。(至少答出5个角度) 12.(2020·铁西区一模)【科技创新 振兴中华】 2020年4月24日是我国的第五个中国航天日,现在我国多个航天重大计划进入收获期,其中亮点不少。如:中国成为首个在月球背面实施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在“永不可见”的月球背面,首次留下了人类月球车的脚印。 中国航天如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我国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龙乐豪认为,不断创新是中国航天不断跨越的关键。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勇于提出新的科研方向,努力缩小与世界顶尖科技的差距。 (1)航天事业的亮点所体现的我国科技现状是怎样的? (2)我国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龙乐豪的话体现了创新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3)在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变的路上必须要坚持的战略是什么? 13.【感受创新脉动 勇于科技领跑】 今天,机器人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生产流水线上,优化人类生产方式;同时,机器人也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庭,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扬创新精神,在智能机器人研究、开发和创新诸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正在由“跟跑者”角色向“领跑者”角色转变。 (1)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展望机器人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美好变化。(写出3例) (2)我国机器人领域能够由“跟跑者”角色向“领跑者”角色转变的原因有哪些? (3)我国在机器人领域由“跟跑者”角色向“领跑者”角色转变,与科技工作者弘扬创新精神密不可分。请你说说创新精神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4.(2020·牡丹区一模)【科技铸就辉煌 创新引领未来】 材料一 2019年5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文章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 材料二 2019年我国科技领域捷报频传。嫦娥四号实现首次月背软着陆,全球最大静音科考船东方红三号交付使用,人工心脏达到国际同类水平,“雪龙2”号首航南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 (1)我们为什么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2)据此,有人认为,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表明我国已经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15.【坚持自主创新 发挥拼搏精神】 当前我国虽然在航天、高铁、核电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中国制造遍及世界,但制造业总体水平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尚弱;在核心技术、产品质量等方面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大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怎样的科技现状? (2)请你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献计献策。(4条) (3)我们青少年在科技创新的路上需要发扬哪些精神? 一、选择题 1.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担责任,加强疫苗研发,提出武汉封城、建立方舱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剂等创新举措,并向世界分享诊疗方案,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持。这说明B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唯一力量 B.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C.只有广大科技工作者才有创新能力 D.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正全方位引领世界发展,已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2.(2020·安徽中考)2020年5月29日,习近平给袁隆平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是因为C 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②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唯一力量 ③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差距 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0·苏州中考)2020年6月23日,我国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中国北斗“星耀全球”。今后,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都可以靠中国导航寻找方向。这表明我国A A.科技创新能力提高 B.已建成创新型国家 C.科技的贡献率不高 D.创新仅限科技领域 4.习近平总书记5月29日在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之所以要坚定创新自信,是因为D A.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我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C.科技创新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D.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5.(2020·南充中考)2019年,华为持续加大5G、云、人工智能及智能终端等面向未来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支出为1 317亿元,同比增长29.7%,占全年销售收入15.3%,近十年投入研发费用总计超过6 000亿元。华为高度重视基础创新和基础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B ①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②要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③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 ④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2020·舟山中考)2020年5月,舟山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一系列科技新政,是因为B A.企业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C.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D.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7.创新发展,核心诉求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转化为发展成果。没有这种转化,就谈不上是创新发展。在推动和完成这一转化过程中,企业、企业家的主体作用不可替代。这表明企业C A.是推动创新的唯一力量 B.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C.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D.决定我们能否建成创新型国家 8.(2020·黔东南州中考)新基建、新商业、新城市、新名词不断涌现,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健康码”、在线教育更成为数字经济、城市建设的新亮点。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表明A ①科技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 ②生活处处需要创新,科技为发展提供动力 ③我国实现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④科技发展能够解决疫情所带来的所有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无接触收银超市只需手机一扫就能完成购买;5G基站为超高速实时数据采集、远程会诊、远程监护打下基础;智能机器人在机场、车站、银行大厅替人值班服务;无人机可开展探测、巡逻;扫地机器人把家里打扫得超级干净。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科技力量B A.全面展现中国创新强国的现代化水平 B.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和美好 C.以智能取代人工,让生活失去了意义 D.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已领先世界 10.2020年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这A A.见证了中国航天科技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B.说明我国科技实力达到世界最高的水平 C.充分说明我国航天科技在世界独领风骚 D.足以证明我国航天科技能力已主导世界 二、非选择题 11.(2020·聊城中考)【关注北斗成就 感受中国骄傲】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以下材料: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正式宣告中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创新,是北斗导航卫星与生俱来的基因,从当年被欧美技术封锁,到今天已经实现了核心元器件以及所有单机部件100%国产化!创新,帮助我们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创新,让北斗导航卫星的所有核心部件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创造”! (1)观看完材料后,教师提出以下两个时政问题,请你任意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回答。 问题一: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外,请你再列举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之间,令“中国骄傲”的两项科技创新成就。 问题二:请你写出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温馨提示:问题一和问题二,任意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回答即可,答题时必须写清选择问题一或问题二。 答:示例:问题一: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服役、“雪龙2”号交付使用、大兴机场正式通航、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开发出全球首款类脑芯片、首次验证远距离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用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首次解析非洲猪瘟病毒结构、70倍太阳质量黑洞(恒星级黑洞)发现等。(答出2个即可,其他答案只要属于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之间的我国的科技创新成就也可)问题二:黄旭华、曾庆存。(答出2个即可,若学生的答案超过两个,按排在最前面的两个判分) (2)针对材料信息,学习小组对“创新重要性”进行了探究,同学们纷纷发表见解。请你也参与其中,并写出你的看法。(至少答出5个角度) 答: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③创新让生活更美好。④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⑤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⑦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⑧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⑨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⑩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我们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答出5个角度即可) 12.(2020·铁西区一模)【科技创新 振兴中华】 2020年4月24日是我国的第五个中国航天日,现在我国多个航天重大计划进入收获期,其中亮点不少。如:中国成为首个在月球背面实施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在“永不可见”的月球背面,首次留下了人类月球车的脚印。 中国航天如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我国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龙乐豪认为,不断创新是中国航天不断跨越的关键。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勇于提出新的科研方向,努力缩小与世界顶尖科技的差距。 (1)航天事业的亮点所体现的我国科技现状是怎样的? 答: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2)我国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龙乐豪的话体现了创新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答: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或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引擎,对经济发展起“乘数效应”)。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3)在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变的路上必须要坚持的战略是什么? 答: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3.【感受创新脉动 勇于科技领跑】 今天,机器人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生产流水线上,优化人类生产方式;同时,机器人也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庭,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扬创新精神,在智能机器人研究、开发和创新诸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正在由“跟跑者”角色向“领跑者”角色转变。 (1)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展望机器人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美好变化。(写出3例) 答:①家庭机器人陪伴学习、娱乐。②辅助打开窗帘、调节室温、预约做饭。③帮助照顾老人、危险报警。 (2)我国机器人领域能够由“跟跑者”角色向“领跑者”角色转变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②我国机器人领域注重自主创新、提高科研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③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拼搏精神。④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等。 (3)我国在机器人领域由“跟跑者”角色向“领跑者”角色转变,与科技工作者弘扬创新精神密不可分。请你说说创新精神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①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③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④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14.(2020·牡丹区一模)【科技铸就辉煌 创新引领未来】 材料一 2019年5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文章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 材料二 2019年我国科技领域捷报频传。嫦娥四号实现首次月背软着陆,全球最大静音科考船东方红三号交付使用,人工心脏达到国际同类水平,“雪龙2”号首航南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 (1)我们为什么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答: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③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④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⑤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⑥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等等。 (2)据此,有人认为,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表明我国已经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答: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表明当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我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所以,我国尚未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15.【坚持自主创新 发挥拼搏精神】 当前我国虽然在航天、高铁、核电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中国制造遍及世界,但制造业总体水平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尚弱;在核心技术、产品质量等方面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大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怎样的科技现状? 答:目前,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我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请你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献计献策。(4条) 答:①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把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③把科技和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核心位置、优先位置)。④加快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的改革创新。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培育自主品牌。⑥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⑦大力培育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我们青少年在科技创新的路上需要发扬哪些精神? 答:爱国主义精神;开拓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精神;乐于奉献精神;勤劳勇敢精神;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