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八 携手世界抗疫 彰显中国担当 1.2020年1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1月27日,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来到武汉,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患者和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2.当地时间2020年1月30日晚,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世界卫生组织3月11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已经构成一次全球性“大流行”。 3.2020年3月26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峰会还发表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声明》。 4.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当今世界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连日来,多国政要及国际组织负责人相继通过各种方式对中国抗击疫情表示慰问和支持。几十个国家政府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向中方捐助了疫情防控物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提醒世人,世界需要一个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5.2020年5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习近平强调,中国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6.2020年6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议和主张,重点强调要坚定不移携手抗击疫情,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合作,坚定不移践行多边主义,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友好。这四个“坚定不移”,展现了中非“团结抗疫 共克时艰”的坚定决心,指明了疫情形势下中非抗疫及务实合作的前行路径,擘画了中非关系发展的未来方向,也为国际社会团结协作早日战胜疫情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1.勇担社会责任 (1)责任的含义及来源分别是什么?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40知识点1、八上教材P65 (2)责任与角色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40知识点2、八上教材P66 (3)我们为什么要对他人负责?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41知识点5、八上教材P68—69 (4)我们应怎样承担责任?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41知识点8、八上教材P73 2.改革开放与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抗击疫情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科技创新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1)我国改革开放有何伟大意义和成果?(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68知识点3、九上教材P3—5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表现在哪些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68知识点4、九上教材P6—7 (3)我国当前的科技创新能力现状是什么?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69知识点17、九上教材P20 (4)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69知识点19、九上教材P14—20 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无论生死”的牺牲精神,“不计名利”的奉献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特点、丰富和发展分别是什么?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77知识点11、九上教材P67—68 (2)为什么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作用)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78知识点13、九上教材P67—69 (3)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78知识点14、九上教材P69 4.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分别是什么?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58知识点15、八下教材P68 (2)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58知识点1、八下教材P60—61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58知识点11、八下教材P64 5.谋求互利共赢(九下P22—25) (1)人类社会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88知识点17、九下教材P23 (2)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88知识点16、九下教材P22—23 (3)中国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什么意义?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88知识点18、九下教材P24 (4)各国人民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应作出怎样的努力?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88知识点19、九下教材P24—25 6.中国担当(九下P29—33) (1)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积极有作为的表现有哪些?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90知识点1、九下教材P29—31 (2)中国在全球治理中贡献了怎样的中国智慧?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91知识点2、九下教材P31—33 7.携手促发展(九下P47—51) (1)中国如何把握世界发展趋势,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91知识点9、九下教材P47—48 (2)我国参与全球规则制定的意义?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91知识点10、九下教材P48 (3)合作共赢理念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91知识点11、九下教材P49 (4)中国是如何践行合作共赢理念的? 答案见本书第一编P91知识点12、九下教材P49—51 一、选择题 1.(2020·营口中考)24岁的中国女孩刘仙,自疫情暴发以来,在短短的40天的时间里,每天都要做400多份盒饭。因为她当时没有防护服,经常穿着雨衣奔走在路上为医护人员送餐,所以大家亲切地叫她“雨衣妹妹”。刘仙的行为不仅在中国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也鼓舞着世界各国人民参与抗疫行动。“雨衣妹妹”刘仙 ①自觉承担责任,奉献社会 ②付出了时间、精力和金钱 ③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和赞许 ④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质回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20·咸宁中考)在2020年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人民在抗疫中表现出来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担当,生动地诠释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志存高远 勇于担当 B.团结互助 合作共赢 C.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D.爱国主义 改革创新 3.(2020·扬州中考)面对疫情,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身患绝症的情况下,身先士卒,坚守岗位,治病救人。这表现了他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 A.和乐风范 B.诚信情操 C.爱国情怀 D.礼仪修养 4.(2020·宜昌中考)“千里同好,坚于金石。”“道不远人,人无异国。”这是中国写在对外援助的疫情防控物资上的寄语。寄语表明中国 A.能解决疫情防控的所有问题 B.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C.愿与世界各国人民守望相助 D.在各个国家发挥主导作用 5.(2020·荆门中考)流行性疾病不分国界和种族,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国际社会只有共同应对,才能战而胜之。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紧要关头,国际社会向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支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疫情全球蔓延之际,我国及时开展对外援助,分享抗疫经验。这表明 A.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 B.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担当全球抗疫一切责任 C.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 D.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2020·郴州中考)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强调,新型冠状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疫情。世卫组织认为,中国所采取的防控行动避免了疫情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大规模蔓延。这表明 ①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勇于担当的大国 ②中国为避免疫情大规模蔓延作出了巨大贡献 ③只有中国才能采取大规模的病毒防控行动 ④防控疫情需要全世界各国的合作努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2020·咸宁中考)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时宣布:中国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以及经济社会的恢复发展。大疫当前,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了相应的责任,这充分体现了 A.中国担当 B.中国智慧 C.中国影响 D.中国方案 8.(2020·扬州中考)疫情面前,没有哪个国家是一座孤岛。疫情发生以后,我国及时向世界发布疫情信息,分享防控、治疗经验,竭力为多国提供帮助。这表明中国 ①面对全球性灾难主动担当 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主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2020·北京中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截至2020年5月31日,中国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向150个国家提供抗疫援助;向各国出口口罩706亿只,呼吸机9.67万台;中国始终同国际社会分享疫情信息,开展科研合作;呼吁各国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建设全球公共卫生体系。这说明 ①中国积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 ②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示了大国风范 ③中国居安思危,注重国家经济安全 ④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坚持独立自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0.【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材料一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一次大考。这场大考饱含着艰难,饱含着苦难,同样,展现着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担当,彰显着我们的制度优势,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众志成城,孕育着我们讲好思政课所需的丰富养料。 材料二 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而坚定的话语,是指导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上下同心合力抗疫的有力感召。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就新冠肺炎疫情,分别向法国、德国、西班牙和塞尔维亚领导人致慰问电。在慰问电中,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上述4国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慰问,肯定双方的信任和友谊,传递取得抗击疫情最终胜利的信心,并多次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还在对法国总统的慰问电中,提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在这场大考中,我们青少年可以汲取哪些抗疫精神养分? (2)材料二中,习总书记的要求是在强调宪法的哪一项原则?为什么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3)材料三中,习近平主席提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体现了中国的哪些理念、主张和政策? (4)事不避难,勇于担当。从中国援助世界各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看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11.【面对疫情 勇于担当】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这场全球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中国向世界展现了危难时刻的大国担当: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向疫情严重的国家捐赠防疫物资、积极同各国分享和交流抗“疫”经验、向有需要的国家派遣医疗专家团队、同各方开展联合研发和科技合作……疫情之下,中华民族在本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同时,正以一个文明大国的姿态,协助多国抗击疫情,共克时艰,彰显了一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历史担当。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除上述材料涉及领域外,在全球还有哪些领域活跃着中国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身影? (2)中国担当彰显大国风范,中国担当有哪些表现? (3)请你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12.【全国众志成城 抗击新冠肺炎】 材料一 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截至2020年5月19日15时13分,我国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感染84 503人,累计治愈79 709人,累计死亡4 645人。国外累计确诊4 809 779人,累计治愈1 830 301人,累计死亡315 558人。 材料二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放弃春节与亲人团聚的机会,有的推迟结婚日期,有的将年幼子女交由亲戚照管……签下请战书,按下红手印,白衣执甲、逆向而行,奔向最需要又最危险的地方。截至3月中旬,全国先后有330多支医疗队、超过4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 材料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我国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材料四 5月8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表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统筹全局、沉着应对,果断采取一系列防控和救治举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材料五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近日,一些外国政党政要致电致函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积极评价中国抗疫斗争取得的显著成效,认为中国不仅为全球抗疫守住了“第一道防线”,也为世界各国防控疫情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支持。 材料六 疫情发生后,国家通过多种媒介向全国人民普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知识,宣传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知识也成为学校复学第一课的主要内容。 【感悟生命,传递正能量】 (1)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认识?广大一线医护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要求?从他们“逆向而行”的英雄壮举,我们看到了哪些耀眼的价值光芒? 【感受温暖,制度优势】 (2)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体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哪些方面的显著优势? 【点赞祖国,不忘防疫】 (3)从外国政党政要的电文中,你对祖国有着怎样的认识?预防新冠肺炎,我们应该怎样做? 13.(2020·广水4月模拟)【全民抗疫 共克时艰】 材料一 14亿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坚定信心,同疫情进行顽强斗争。有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医务人员,全国累计派出346支医疗队,42 000多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逆行者中“90后”已是主力,也有其他各行各业坚守战“疫”一线的人民;1月29日至2月14日,每天有2 100余名民警奔走在武汉,协助街道、社区收治隔离“四类人员”14 334人;一个超市的员工每天处理近6吨货品,分装5 000多个蔬菜包,保障45个社区的居民在家吃上肉和蔬菜;一个义工团队自2月中旬起,每天做5 000多个馒头免费送给社区老人,目前已经送出10万个;一声征集,1 500多名网约车司机组成志愿保障车队,服务武汉医护、市民出行…… 材料二 2020年3月2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波兰总统杜达通电话。习近平强调,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中国14亿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坚定信心,同疫情进行顽强斗争。中国广大医务人员奋不顾身、舍生忘死,这种高尚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三 中国在全力抗击本国疫情的同时,克服自身困难,向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专家团队,提供药品防疫物资援助。截至目前,中国红十字会已经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等国派遣专家团队、协助开展疫情防控。中国政府还向世界卫生组织捐款2 000万美元,向有关国家捐赠口罩、药品、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向一些国家出口急需医疗物资和设备。中国政府和民间机构也纷纷向其他国家伸出援手。 (1)“全民抗疫 攻克时艰”,中国人民取得全面抗疫的伟大胜利体现了课本上哪些观点? (2)病毒不分民族、种族和国界,人类社会是一个命运体,只有世界各国携起手来共同抗疫,才能最后战胜病毒。由中国首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什么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3)全民抗疫,人人有责。我们中学生如何为防“毒”战“疫”作贡献? 14.(2020·株洲中考)【开展抗疫国际合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 2020年6月7时,国务院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截至5月31日,中国共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已经或正在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危难之际,中国及时将疫情防控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和盘托出,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携手应对共同威胁。 材料二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发表《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文章指出,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像新冠肺炎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 (1)根据材料一,想一想,我国为世界提供抗疫援助,开展抗疫国际合作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的认识。 一、选择题 1.(2020·营口中考)24岁的中国女孩刘仙,自疫情暴发以来,在短短的40天的时间里,每天都要做400多份盒饭。因为她当时没有防护服,经常穿着雨衣奔走在路上为医护人员送餐,所以大家亲切地叫她“雨衣妹妹”。刘仙的行为不仅在中国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也鼓舞着世界各国人民参与抗疫行动。“雨衣妹妹”刘仙A ①自觉承担责任,奉献社会 ②付出了时间、精力和金钱 ③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和赞许 ④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质回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20·咸宁中考)在2020年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人民在抗疫中表现出来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担当,生动地诠释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 A.志存高远 勇于担当 B.团结互助 合作共赢 C.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D.爱国主义 改革创新 3.(2020·扬州中考)面对疫情,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身患绝症的情况下,身先士卒,坚守岗位,治病救人。这表现了他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C A.和乐风范 B.诚信情操 C.爱国情怀 D.礼仪修养 4.(2020·宜昌中考)“千里同好,坚于金石。”“道不远人,人无异国。”这是中国写在对外援助的疫情防控物资上的寄语。寄语表明中国C A.能解决疫情防控的所有问题 B.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C.愿与世界各国人民守望相助 D.在各个国家发挥主导作用 5.(2020·荆门中考)流行性疾病不分国界和种族,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国际社会只有共同应对,才能战而胜之。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紧要关头,国际社会向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支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疫情全球蔓延之际,我国及时开展对外援助,分享抗疫经验。这表明D A.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 B.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担当全球抗疫一切责任 C.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 D.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2020·郴州中考)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强调,新型冠状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疫情。世卫组织认为,中国所采取的防控行动避免了疫情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大规模蔓延。这表明C ①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勇于担当的大国 ②中国为避免疫情大规模蔓延作出了巨大贡献 ③只有中国才能采取大规模的病毒防控行动 ④防控疫情需要全世界各国的合作努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2020·咸宁中考)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时宣布:中国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以及经济社会的恢复发展。大疫当前,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了相应的责任,这充分体现了A A.中国担当 B.中国智慧 C.中国影响 D.中国方案 8.(2020·扬州中考)疫情面前,没有哪个国家是一座孤岛。疫情发生以后,我国及时向世界发布疫情信息,分享防控、治疗经验,竭力为多国提供帮助。这表明中国B ①面对全球性灾难主动担当 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主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2020·北京中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截至2020年5月31日,中国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向150个国家提供抗疫援助;向各国出口口罩706亿只,呼吸机9.67万台;中国始终同国际社会分享疫情信息,开展科研合作;呼吁各国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建设全球公共卫生体系。这说明A ①中国积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 ②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示了大国风范 ③中国居安思危,注重国家经济安全 ④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坚持独立自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0.【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材料一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一次大考。这场大考饱含着艰难,饱含着苦难,同样,展现着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担当,彰显着我们的制度优势,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众志成城,孕育着我们讲好思政课所需的丰富养料。 材料二 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而坚定的话语,是指导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上下同心合力抗疫的有力感召。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就新冠肺炎疫情,分别向法国、德国、西班牙和塞尔维亚领导人致慰问电。在慰问电中,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上述4国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慰问,肯定双方的信任和友谊,传递取得抗击疫情最终胜利的信心,并多次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还在对法国总统的慰问电中,提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在这场大考中,我们青少年可以汲取哪些抗疫精神养分? 答:①“无论生死”的牺牲精神,“不计名利”的奉献精神。②中华民族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③面对困难的必胜信念、乐观精神等。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⑤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等。 (2)材料二中,习总书记的要求是在强调宪法的哪一项原则?为什么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答: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因:生命至上,对生命要怀有敬畏之心,要珍视生命;生命是宝贵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情系民生,重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等。 (3)材料三中,习近平主席提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体现了中国的哪些理念、主张和政策? 答: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④谋求互利共赢等。 (4)事不避难,勇于担当。从中国援助世界各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看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答: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树立了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等等。 11.【面对疫情 勇于担当】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这场全球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中国向世界展现了危难时刻的大国担当: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向疫情严重的国家捐赠防疫物资、积极同各国分享和交流抗“疫”经验、向有需要的国家派遣医疗专家团队、同各方开展联合研发和科技合作……疫情之下,中华民族在本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同时,正以一个文明大国的姿态,协助多国抗击疫情,共克时艰,彰显了一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历史担当。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除上述材料涉及领域外,在全球还有哪些领域活跃着中国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身影? 答: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区域危机;对外经济援助;全球环境保护;各种灾害救援等领域。 (2)中国担当彰显大国风范,中国担当有哪些表现? 答: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稳定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七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地位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3)请你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答:示例:抗击疫情,人人有责。(语言精练,符合题意即可) 12.【全国众志成城 抗击新冠肺炎】 材料一 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截至2020年5月19日15时13分,我国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感染84 503人,累计治愈79 709人,累计死亡4 645人。国外累计确诊4 809 779人,累计治愈1 830 301人,累计死亡315 558人。 材料二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放弃春节与亲人团聚的机会,有的推迟结婚日期,有的将年幼子女交由亲戚照管……签下请战书,按下红手印,白衣执甲、逆向而行,奔向最需要又最危险的地方。截至3月中旬,全国先后有330多支医疗队、超过4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 材料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我国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材料四 5月8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表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统筹全局、沉着应对,果断采取一系列防控和救治举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材料五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近日,一些外国政党政要致电致函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积极评价中国抗疫斗争取得的显著成效,认为中国不仅为全球抗疫守住了“第一道防线”,也为世界各国防控疫情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支持。 材料六 疫情发生后,国家通过多种媒介向全国人民普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知识,宣传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知识也成为学校复学第一课的主要内容。 【感悟生命,传递正能量】 (1)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认识?广大一线医护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要求?从他们“逆向而行”的英雄壮举,我们看到了哪些耀眼的价值光芒? 答:认识: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光芒:珍爱他人生命;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不怕累、不怕苦、不怕牺牲;责任担当;克难奋进;舍小家,顾大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等等。 【感受温暖,制度优势】 (2)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体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哪些方面的显著优势? 答:原因:生命至上,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等。显著优势: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等。 【点赞祖国,不忘防疫】 (3)从外国政党政要的电文中,你对祖国有着怎样的认识?预防新冠肺炎,我们应该怎样做? 答:认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中国为化解国际难题与危机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越来越高;中国向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和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等等。预防新冠肺炎,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出门,出门必须戴口罩,少去人多的地方;勤洗手,常通风;多喝热水,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适当的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均衡饮食,三餐规律;保持乐观心态;等等。 13.(2020·广水4月模拟)【全民抗疫 共克时艰】 材料一 14亿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坚定信心,同疫情进行顽强斗争。有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医务人员,全国累计派出346支医疗队,42 000多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逆行者中“90后”已是主力,也有其他各行各业坚守战“疫”一线的人民;1月29日至2月14日,每天有2 100余名民警奔走在武汉,协助街道、社区收治隔离“四类人员”14 334人;一个超市的员工每天处理近6吨货品,分装5 000多个蔬菜包,保障45个社区的居民在家吃上肉和蔬菜;一个义工团队自2月中旬起,每天做5 000多个馒头免费送给社区老人,目前已经送出10万个;一声征集,1 500多名网约车司机组成志愿保障车队,服务武汉医护、市民出行…… 材料二 2020年3月2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波兰总统杜达通电话。习近平强调,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中国14亿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坚定信心,同疫情进行顽强斗争。中国广大医务人员奋不顾身、舍生忘死,这种高尚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三 中国在全力抗击本国疫情的同时,克服自身困难,向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专家团队,提供药品防疫物资援助。截至目前,中国红十字会已经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等国派遣专家团队、协助开展疫情防控。中国政府还向世界卫生组织捐款2 000万美元,向有关国家捐赠口罩、药品、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向一些国家出口急需医疗物资和设备。中国政府和民间机构也纷纷向其他国家伸出援手。 (1)“全民抗疫 攻克时艰”,中国人民取得全面抗疫的伟大胜利体现了课本上哪些观点? 答:①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②传承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③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④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⑦坚持人民利益至上。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等。 (2)病毒不分民族、种族和国界,人类社会是一个命运体,只有世界各国携起手来共同抗疫,才能最后战胜病毒。由中国首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什么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这一理念被写入多个联合国决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3)全民抗疫,人人有责。我们中学生如何为防“毒”战“疫”作贡献? 答:①我们要相信党和政府,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②我们要积极学习防疫知识,科学防疫从我做起。③听从当地政府指挥,与国家共克时艰。④服从学校安排,停课不停学,认真上好网课。 14.(2020·株洲中考)【开展抗疫国际合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 2020年6月7时,国务院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截至5月31日,中国共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已经或正在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危难之际,中国及时将疫情防控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和盘托出,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携手应对共同威胁。 材料二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发表《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文章指出,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像新冠肺炎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 (1)根据材料一,想一想,我国为世界提供抗疫援助,开展抗疫国际合作的意义。 答: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文明的交流互鉴,提高国际影响力,提升综合国力;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的认识。 答: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②人类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③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