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新文化运动 课件(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1 新文化运动 课件(29张PPT)

资源简介

北京大学创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为现名,是近现代中国进步思想和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你知道最早奠定北京大学这一地位的是什么重大事件吗?
1917年鲁迅为北大设计校徽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之
——思想觉醒(新文化运动)
温故:艰难的近代化探索之路
知新: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探究
袁世凯 “祭孔”图
材料一: 1914年9月25日,袁世凯颁发祭孔告令说:“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 28日,他身穿古装,率领文武百官到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12月23日冬至这天,他又穿起特制古祭服,率百官到天坛举行祭天大典,演出了尊孔复古的丑剧。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社会现实: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影响强烈。
问:这两则材料反映出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什么现象?
新旧思潮激烈冲突
材料三:
1912年—1919年,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前50年的投资总额;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
问:从材料三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材料四:清王朝虽被推翻,但专制主义幽灵仍在国中游荡,不管是袁世凯的称帝还是“革命”者的集权行为都说明,专制主义对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
“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陈独秀等深感“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问:结合材料四思考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并没有真正实行,专制主义对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
②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归纳背景
1.政治上: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并没有真正实行;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实行专制独裁;国内军阀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P45)
2.经济上: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根本)
3.思想上:
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的传入,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而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思想激烈冲突。(直接P45)
4.阶级上: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真的民主政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才能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与洋务派论战
C、与立宪派的论战?????????
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
知识巩固:
D
代表人物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
主要阵地
运动口号
“ ”(德先生)、“ ”(赛先生)
主要内容
(前期)
后期发展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1918年, 开始传播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青年杂志
民主
科学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民主
专制
科学
新道德
新文学
愚昧
旧道德
旧文学
马克思主义
预习检测: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走进“新文化”风暴
——两个阵地、四个战士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陈独秀
终身以“新青年”自居
主要贡献:
?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2卷改名为《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倡导新文化。
?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南陈”。
?是五四运动领袖之一。
中国文化革命之父;中国自由主义之父
胡 适
主要贡献:
?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在学术上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
民族魂
鲁 迅
主要贡献:
?1918年发表第一篇短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猛烈抨击封建礼教,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其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成果。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李大钊
主要贡献:
? 1918—1919年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三篇文章,首倡社会主义,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创办《每周评论》,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北李”。
新文化运动到底“新”在何处?
1.用“科学”大旗和新文学的形式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
2.后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探究二:
温故:文艺复兴的性质
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而发起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知新: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新文化运动是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大旗而发起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知识巩固:
问:(1)这两位先生是?
(2)陈独秀等人为什么要拥护这两位先生?
民主和科学
科学摧毁封建蒙昧主义
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鲁迅《狂人日记》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封建礼教
问: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和实践文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胡适、陈独秀、鲁迅
问:在新文化运动中对封建统治和封建道德进行深刻批判的是谁?
鲁迅
李大钊
问: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谁?
探究三: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材料一: 20世纪初,上海的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地址学校开设的修身课《女诚》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为包办婚姻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回礼教,争取婚姻自由……为此,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国展开了……到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爱国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思想解放之风进一步在全国传播开来,把先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向更深层次。
——摘编自1919年上海《良友》杂志和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⒈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二 《新青年》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他们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⒉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觉醒;
3.新文化运动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化学实验室
材料三:有的同学把《新青年》从第一期读到最后一期,这使我们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词藻、空疏无物之古文了。
——北京女子高师学生程俊英
4.新文化运动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材料四:“五四”前后搬入中国的种种社会主义学理虽曾一度汇成涌流之潮....但在短短几年之后就破平浪静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于中国社会,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页。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他以文学语言描绘了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同十月革命的关系。这种关系既反映了历史的造就,又是一个时代的人们比较和选择的结果。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5.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材料五: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材料六:中国这二千年只有这些死文学,只有些没有价值的死文学。” ——胡适
材料七: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新文化运动存在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对东方文化绝对否定的偏向。
积极的影响+局限性
归纳评价
课后整理
探究四: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的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1.主要内容:
2.作用:
3.性质:
1.发生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
2.对传统的态度。
3.影响力和影响领域不同。
4.运动的发展趋势不同。
一本激情洋溢的刊物——
(阵地)
一群激情飞扬的人物——
(代表)
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
(中心)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新青年》
陈独秀、鲁迅
胡适、李大钊
北京大学
1915~
感受历史 肩负未来
他们处于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时之思;向西方寻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陈旭麓
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就有为民请命的人,
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知识巩固:
1.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的继续。“继续”的主要含义是( )
A、继续反封建 B、继续向西方学习
C、继续反对尊孔复古 D、继续主张民主共和
2.与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相比,前期新文化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深入钻研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B、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民权、平等思想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坚持西方文化中心论
A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