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精编】2021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 八年级 上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自我检测 1、划伤横线部分的内容是必记忆部分 2、本精编知识点把内容分成四个等级【背】、【速】、【多】、【少】的复习深度。 3、做题技巧之审题 选择题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 题干的作用是创造背景,提出问题, 选项的作用是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与干扰项混合在一起,要求答题者排除干扰选项,选择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诜项。 那么审题怎么做?, 一是审要求。审多项还是单项,组合型体型属于多项选择的一种方式。 二是审题干,要准确把握题干的内容,明确题干的规定性,把握主要内容,即关键词语;明确题干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的指向性。 三是审选项,对于单项选择题,常见的问法有:主要表明、主要原因、关键、突出特点、根本点、本质、显著特点等;对于多项选择题,常见的关键词有说明、表明、理解正确、原因、结果、启示等。只有准确地把握这些问法,选择时才会目的明确。 下表中,作为考生记录复习完成的记录 题目 完成情况 题目 完成情况 题目 完成情况 题目 完成情况 题目 完成情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知识点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2、【少】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 3、【多】我们是怎样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如何理解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①.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少】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5、【多】亲社会行为的作用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6、【速】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③.【青少年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7、【速】网络怎样推动社会进步?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 ②.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8、【背】网络中的陷阱(弊端)有哪些?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9.【背】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10、【速】网络生活基本准则是什么?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11、【背】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①.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可以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力量。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第1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 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里,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这说明 ( )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个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C.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D.人的身份不同,责任也不同 2.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例如在社区,我与李奶奶是邻居,我与李奶奶属于 (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法律关系 3.“当我离开,愿爱留下!”“死亡并非落幕,而是生命的延续。”-位老人18年前签下了遗体捐献公证书,去世后他如约捐献遗体的故事感动了万千网友。老人的善举( ) ①是爱岗敬业的表现 ②是亲社会行为 ③诠释了生命的价值 ④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白衬衫、红马褂、小红帽,志愿者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目前,全国注册志愿者超过1.2亿人,发布志愿服务项目超过253万个。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 ) ①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②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发展 ③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④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亲身实践,锻炼自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第2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5.网络直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及互动的平台,在诸多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网络直播也泥沙俱下,乱象丛生。对此,青少年应该 ( ) A.抵制网络直播,避免不良影响 B.学会“信息节食”,拒绝使用网络 C.学会理性辨别,提高媒介素养 D.完善相关法律,加强网络直播管理 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购物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生活方式。为了更好地享受网络购物,作为消费者,我们要 ( ) A.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 B.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利用网络 C.沉溺于网络购物,尽享网络生活的便利 D.确保网店经营者规范经营,维护网络安全 7. 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54%的中国网民在上网过程中遇到网络安全问题,其中遭遇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占比最高。对此,国家应该 ( ) A.认识到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避免上网 B.坚决抵制网络实名制,反对用真实身份上网 C.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加大执法力度 D.加强宣传教育,杜绝违法犯罪 8. 近年来,因网络电信诈骗而导致家破人亡的案件时有发生。互联网诈骗是典型的可防范案件,事后打击不如事前防范。这启示我们要 ( ) A.加强宣传教育,远离网络 B.理性判断与选择,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C.维护人身自由,加强自我保护 D.以打击为主,防范为辅 9. 信息时代,新媒体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下列对新媒体认识正确的是 ( ) A. 便于有空刷屏、看朋友圈 B.可以利用微博、博客等随意参与网络评价、吐槽 C.网络信息良芳不齐,不要使用网络 D.广泛涉猎会浪费时间,上网要学会信息节食 10.八年级学生李某经常在网吧通宵上网、玩游戏,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还出现头晕、脖子酸痛的症状。去医院检查,拍片显示他的颈椎出现异常。但他依然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请为李某摆脱网瘾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综合能力提升 11.曾有人问-位哲人:“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哲人回答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这简短的对话,揭示的道理是 ( ) A.只要生活在社会中,我们就一定 能健康成长 B.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C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 D.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对社会的发展作用不大 【考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12.你我一小步,社会-大步,创建文明城市离不开你我他。这是因为 ( ) ①个人离不开社会 ②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③社会离不开个人 ④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考点】做一个社会人 13. (2020 北京)下图是“初中生网民上网经常从事各类活动的比例”中的部分数据。由此可见 ( ) ①网络信息良芳不齐 ②网络能扩展人际交往的范围 ③转发越多的网络信息越真实 ④网络可以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考点】网络的积极作用 14.当前,我国网民数量已达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网络已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网络信息繁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应该 ( ) ①享受言论自由,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 ②明辨是非理性参与,不信谣不传谣 ③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考点】正确利用网络 15. (2020湘西)下图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心手标”。我国每年都有很多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志愿服务,他们的行为是我国大力倡导的亲社会行为。我们之所以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是因为 ( ) ①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②个人的力量太弱小,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向社会屈服 ③只有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只有少数杰出的精英人物才能有这种高尚的表现,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考点】为社会做贡献 16.(2020徐州)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学习时,有的学生名正言顺”地与手机、电脑、iPad为伴,本是网上学习,却偷偷地玩起了游戏, 影响学习效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上学习容易分散精力应避免线上学习 B.要学会合理利用网络,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 C.线上学习缺少互动,偶尔玩玩游戏可以理解 D.网络信息无限,应该多收集和储存游戏信息 【考点】正确利用网络 (2020临沂)近年来,预防电信诈骗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对此,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 A.我们应该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辨别能力 B.我们要拒绝使用手机,网络,不给电信诈骗机会 C.对陌生人通过电话、短信等要求进行转账、汇款操作的,切记不相信、不转账 D.如实在不能辨别真伪,要拨打110核实和了解情况 【考点】正确利用网络 18.社会生活是多色调的,美好的生活与社会的美好紧密相连。我们要主动去发现、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热爱社会、亲近社会,利用社会给我们提供的条件不断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当你身处困境的时候,不要悲观,不要抱怨,积极努力,力助社会,终会跨越人生的难关。 (1)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亲社会行为有哪些。 【考点】养成亲社会行为 谈谈中学生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19. (2020湖南)2020年春季,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各地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延迟开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大中小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活动。某中学召开线上家长会,家长们对居家上“网课”展开了激烈讨论。以下是两位家长的观点: 家长甲: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抓紧学习,无需担忧。 家长乙:学生容易沉澜网络游戏玩物丧志,适得其反。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他们的观点加以评析。 【10分制】 题目 1 2 3 4(1) 4(2) 5 6(1) 6(2) 总分 得分 1.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D) 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个“结点” D.个人可以脱离社会生存和发展 2.网民陈某发帖编造与疫情有关的虚假恐怖信息并在网上肆意传播,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给我们的警示是( B) ①散布网络谣言,必定受到刑罚处罚 ②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要提高媒介素养,传播网络正能量 ④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网络既是信息的宝库,也是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我们上网时应该 (??? ) ①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 ②不在无关的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 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④要学会“信息节食”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 4.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赠予等,是一种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 (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中养成。 (??? ) A .家庭 B .学校 C .社会实践 D .国家 (2)为培养亲社会行为,我们应该 (??? ) A.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乱贴广告而无动于衷 B.主动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C.只关心身边的小事,国家大事与我无关 D.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 5.“垃圾可变宝,分类更环保”,为了增强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中学生小杰利用休息日走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有的同学笑他浪费时间,更有同学说他多管闲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杰应该节约时间,专心学习?????? ②社区问题应该是居委会的责任 ③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④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养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初中生优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资料、聊天,分享学习、生活中的心得。有时他也会对网友产生好奇心,甚至产生见面的冲动。 (1)请你简要回答网络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2)我们该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答案 复习练习 1.B 2.B 3.B 4.D 6.C 6.A 7.C 8.B 9.D 10.①面对网瘾这一不良诱感,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它: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它; 用正确的方法摆脱它;用清醒的头脑拒绝它。 ②掌握战胜诱惑的方法。避开诱因;婉言谢绝朋友,提高自制力;专时专用。改正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联想后果;请人监督。 ③学会控制的欲望和冲动,特别是在没人监督的时候,要严格要求自己,克制自己的冲动和欲望,不错自己想做而不应该做的事情。遵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校级校规 11.B 12.G 13.D 14.C 15.B 16.B 17.B 18. (1)例:无偿献血,爱心捐助、学会帮助他人,关爱教助他人与他人积极合作等。 (2)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在社会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 之所急。 19. 家长甲和乙的观点都是片面的,关键是我们对待网络的态度。 ①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正日益走进我们的生活,网络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我们要利用网络学习、工作,学会“信息节食”。 ②未成年人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浏览、传播不良信息。 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性,利用网络传播网络正能量,积极同各种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净化网络环境作贡献。 二、自我检测 1.D 2.B 3.D 4 (1).C 4(2).B 5.D 6. (1)网络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丰富多彩。(2分) (2)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可沉溺于网络,学会信息节食; 我们要学会辨别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 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成为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2分)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