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精编】2021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 九年级 上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自我检测 1、划伤横线部分的内容是必记忆部分 2、本精编知识点把内容分成四个等级【背】、【速】、【多】、【少】的复习深度。 3、解题方式之组合类选择题排错法 排错法:即在众多的备选题肢中可以确认一个错误的备选题肢,从而在四个备选项中排除一个或两个含有错误备选题肢的备选项。一种情况,经常出现的字眼有:一定、必然、都、一切、总是、所有、根本等重点关注;另一情况,是排除题肢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干的要求和规定无关,答非所问,或者题肢与题干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题肢。 下表中,作为考生记录复习完成的记录 题目 完成情况 题目 完成情况 题目 完成情况 题目 完成情况 题目 完成情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知识点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1、【背】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③.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④.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⑤.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⑥.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多】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3、【多】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 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人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②.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③.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4、【少】什么是全面深化改革? ①.内涵: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 ②.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速】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①.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蔽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②.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街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在党的团结带领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6、【背】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7、【背】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①.我国过去 40 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②.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⑤.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8、【少】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 ①.街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社。 9、【多】创新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②.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③.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教发潜能,超越自我。 ④.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10、【背】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群明的禀赋。 ②.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④.创断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⑤.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11、【背】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 ①.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②.不足: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2、【速】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①.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13、【背】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 教育的重要性 )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 , 教育为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 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14、【背】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 ? ①.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②.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③.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④.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15、【多】创新精神的表现: 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③.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④.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16、【速】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②.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③.要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 ④.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 ⑤.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参加科技小发明等活动,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第1课踏上强国之路 1. 进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每一分钟的中 国都在创造奇迹,如表。中国奇迹证明了 ( ) A.中国跨人发达国家行列 B.中国已实现了民族复兴 C.中国已实现共产主义 D.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3. 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 (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 ②中国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③改革开放解决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问题 ④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此,应该坚持 ( ) 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统筹发展,实现同步富裕 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年)》。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是统筹谋划和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纲领。这说明 ( ) A.缩小城乡差距是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 B.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C.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 D.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云南省委省政府践行新发展理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取得重大进展。 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内容。 重大进展(节选) 体现的发展理念和举措 进展一: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即将消除 累计实现95%的贫困人口脱贫、95%的贫困村出列90%的贫困县摘帽,150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挪穷窝”“斩穷根",创造了历史奇迹。 7.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五年两赴云南考察调研,为云南发展建设找寻思路、指明方向、注入动力;云南人民牢记习总书记嘱托,砥砺奋进,努力谱写 中国梦的云南新篇章: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 ◆让“青山”变“金山”,“叶子”(茶叶、中药材、花卉、蔬莱)变“栗子”; ◆努力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 请你结合材料,为谱写中国梦的云南新篇章建言献策。 8.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国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迎来了三个“伟大飞跃”,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镌刻下不朽的奋斗篇章。成就一中国发展新亮点( 部分) (1)从以上图表中你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2)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奇迹”背后蕴故着哪些宝贵经验? (写出4条即可) 成就二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云南西北部的独龙江乡,自然条件恶劣,是云南乃至全国最为贫穷的地区之一。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一个世代刀耕火种的民族,七十载历经两次跨越,踏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整族脱贫,在人类与贫困斗争的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独龙族脱贫新举措 (3)结合上图信息,运用所学知识,用主题词简要概括独龙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新举措。 举措一: 举措二: 举措三: 9.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云南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我们不忘初心,逐梦前行! 注:国家统计局数据公告显示,2018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迈上9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稳居世界第二。2018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 228元,比上年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1)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 (2)请你分析党和政府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有哪些重要意义? 第2课创新驱动发展 10. 5C超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将使人工智能设备的更多应用被开发出来,家庭、交通、工厂等都会为之改变,科技将给人们带来更多新体验。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A.只有科技工作者最值得尊敬 B.科技发明带给社会的都是积极影响 C.人工智能将完全取代人类所有劳动 D.科技创新引领未来,让生活更美好 11. 近年来,随着无人驾驶、智能语音交互、人脸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智能汽车崭露头角,以智能制造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这说明 ( ) ①我国已经是创新型国家 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科技改变生活.助力经济发展 ④科技创新关键在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 2018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人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我国重视科技创新是因为 ( ) ①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已经没有差距 ②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③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科技创新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目前,中国人工智能尖端人才缺乏,芯片自给率不足40% ,高端芯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实践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这说明我国 ( ) ①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仍需提高 ②目前已成为创新型国家 ③科技发展要坚持“引进来"为主 ④无论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归根到底靠人才实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国家印发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以发挥政策的长期激励导向和保障作用。这样做 ( ) ①体现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 ②体现了社会有分工,职业有贵贱 ③有利于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 ④有利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 [感受创新的力量] 创新无处不在。移动支付、刷脸进站、在线教育、大数据分析、远程会诊等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深入人心,我们每个人都能从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创新的力量。 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创新的认识。 16.[创新驱动,勇攀高峰] 回望那些照亮中国自主创新的光荣与梦想,无一不是耐住寂寞,百炼成钢。华为在自主创新上的极致坚持,造就了世界领先的SC和芯片技术,才有了今天面对激烈竞争,力挽狂澜的强大能量;北斗系统可提供测速精度高达每秒0.2米的全球服务,从一纸规划到提供全球服务,耗时25年;抗疟药品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被誉为“拯救2亿人”的发现,从研究到摘得诺贝尔奖,已近半个世纪;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一代代科技人、产业人在科技自立的大路上迎难而上、勇毅前行,才有了今天民族产业的豪气与底气! 上述事例对青少年培养创新能力有什么启示? 16.现代战争早已不是靠飞机军舰打赢的,而是靠核心高科技领域的匠心与日积月累的投入。面对美国的制裁,华为总裁任正非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表示:芯片问题,光靠砸钱不行,要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工程.....中美贸易战的根本问题是教育水平,中国将来和美国竞赛唯有提高教育,没有其他出路。 为什么说“中国将来与美国竞赛唯有提高教育"? 18.材料一:五年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材料二: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直到2025年3月13日。中兴产品有大量进口来自美国的元部件,尤其是芯片。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进口芯片金额高达2300亿美元。这一事件让我们意识到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切肤之痛。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也是花钱买不来的。中国强起来离不开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分) (2)如何理解“中国强起来离不开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 (6 分) 综合能力提升 19.(2020吉林)截至2020年7月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30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全部 进人长期运行管理模式,中国北斗朝着完整服务全球的目标迈出关键一步。这说明我国 ( ) A.科技发展水平领先世界 B.开启改革开放历史征程 C.着力改变全球治理格局 D.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考点】我国科技现状 20. (2020重庆)2020年6月23日,中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向航天强国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彰显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发展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人用2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从“埋头追赶”到“昂首领跑"的艰辛历程。这启示我们 ( ) ①中国要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道路 ②北斗三号是中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谋未来就要谋创新,中国在创新中走向航天强国之路 ④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加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 21..(2020安徽)2020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袁隆平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是因为 ( ) 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②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唯.力量 ③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差距 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认识创新 22. (2020百色)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激发社会活力。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 ) 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③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④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23. (2020 东营)2019年8月2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实验区总体方案》。山东自由贸易实验区围绕加快推进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发展海洋经济形成对外开放新高地。这表明 ( ) ①中国已经确立了在国际上的领导地位 ②我们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③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国家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改革进行时 24. (2020宜昌)对以下两幅图片理解准确的是 ( ) A.经济高速增长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 B.改革开放让我国经济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C.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D.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经济发展方式的矛盾 【考点】我国现状 25. (2020泰州)2019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数据变化表明 ( ) 2015-2019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 ①脱贫攻坚是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我国人权事业取得重大进步 ③扶贫的目标是消除社会矛盾 ④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考点】实现共同富裕 26.(2020 北京)[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毛南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出行爬坡上坎,一里挂九梯,石头缝里种粮食,喝水只能靠天”,这些曾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国家投入巨大资金,让2万名村民搬出大山、解决千百年来的饮水难题、改造升级电网、使当地特色产业覆盖率达10.%.....20.0年5月,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印证了脱贫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什么“一个都不能少”? 【10分制】 题目 1 2 3 4 5 6 7(1) 7(2) 8(1) 8(2) 总分 得分 1.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为此,我国应 ( ) ①推动经济高速发展 ②进步深化改革 ③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努力走共同富裕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下图漫画表明 ( ) A.我国还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B.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C我国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D.推动城乡发展体化是实现共同富 裕的根本途径 3.2019年11月20日,以“5G改变世界,5G创造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世界5C大会在北京开幕。据报道,在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中,来自我国企业的占34% ,居全球首位。这说明了 ( ) ①我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②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 ③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④我国的5C与其他科技水平都全面超越发达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协同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为打贏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这表明( ) ①我国要大力加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②战胜新冠肺炎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③只要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就能战胜疫情 ④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截至2020年11月23日,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这表明 (?? ) ①我国全体人民收入较快增长 ②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得到解决 ③我国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在 (??? ) A .毛泽东的领导下B .邓小平的领导下C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D .习近平的领导下 7.40年风雨征程。从1978年出发,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不仅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奇迹”,更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1)当代中国经济的腾飞表现在哪些方面? ( 列出三项即可) (2)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腾飞充分证明了什么? 8.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1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什么? (2)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答案 复习练习 1.C 2.D 3.B 4.B 5.D 6.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 7.①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建设和谐云南、富强云南。 ②实施科教兴滇、人才强滇的战略,把云南建成科技强省、文化强省。 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美丽云南。 ④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升云南的对外影响力。(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8. (1)①改革开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③国际地位不断提升。(3分) (2)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奇迹”背后蕴故着哪些宝贵经验? (写出4条即可) ①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举措一:政策扶持,振兴乡村。 举措二:科技引领,绿色发展。 举措三:转变思想,激发动力。 (1)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①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③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维护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5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0.D 11.C 12.D 13.D 14.B 15. 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6分) 16.①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②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③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 ④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⑤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 ⑥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⑦培养动手能力,勤于实践。 ⑧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7.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 ③教育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国与美国抗衡的能力。 18.(1)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我国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在重大领域的核心技术还未突破,科技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2)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③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只有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20.C 21.C 22.A 23.D 24.C 25.B 26. ①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②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党和国家把共享作为发展的重要理念,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⑤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⑥我国法律保障公民平等、自由地追求自己的人生幸福。 二、自我检测 题目 1 2 3 4 5 6 7(1) 7(2) 8(1) 8(2) 总分 得分 C A A B D C 7.(1)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 大经济体、第-大工业国、第-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③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1分) (2)中国的腾 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分) 8.(1)我国社会 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分) (2)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分)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