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如何创设师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孔子云:教学相长,没有师生间的互动,就难以谈教与学的相互促进与发展。如果过分地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势必会限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创造性的发挥,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如何创设新型的师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显得至关重要。一、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人是知情合一的动物,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对人类行为直接施以巨大的动力影响。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由情生趣,以情诱思,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善于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言行举止,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乐意接受自己。平时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随时抓住一切契机,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灌输“我能行”、“不轻言放弃”的思想。当发现学生有渴望成功的迫切愿望时,赶紧设法为他们获得成功创造条件,让他们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例如我在进行匀速圆周运动教学时,先通过“过山车模型”说明了游乐场过山车的圆周运动,激发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后,再让学生上台表演“水流星”,既增强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增加了课堂的情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迸发出激情的火花,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与价值。即使在对学生批评指责时,也要让学生明白老师是为了帮助他们,如果认为他们朽木不可雕,甚至出言不逊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那么什么办法也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还要根据我们老师自己的个性特点、爱好与长处找到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最佳方式和方法。二、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学中要注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创造和渲染气氛,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应时刻意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在理性与情感两个方面动态的交流过程。教师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实现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积极主动投身到教学过程中去的前提条件和有效途径。首先教师要从教育观念上发生转变,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情感上自觉地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使学生在宽容的氛围中学习发展。这样才能克服学生怕失败的心理负担,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行为上才会表现为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深入思考,探索真理。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改变过去习惯的“一言堂”做法,真正平等地与学生对话,成为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外延,揭露事物的本质,发现知识内在的联系,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其次在教学设计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信赖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探究、讲座等形式的实践机会。教师应该进一步摆正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主动听讲、积极思考、动口、动手的机会和环境,促使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保持主动状态。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实践情景。物理学家劳厄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这充分说明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体验,学习物理知识,掌握实验技能,从而把“单一学习”过程变为“综合实践”的过程,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实施“综合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使采用演示实验,也应尽量由学生配合完成,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所设计的实验材料,有层次或有序的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独立地支配他们,并有技巧地指导学生实践、观察、分析、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动手、运用能力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例如在学过“超重和失重”后,我指导学生课后去观察失重现象,找一个用过的易拉罐,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一个洞,用手按住洞,在易拉罐里装上水,移开手指,水就从洞中喷射出来,如果放开手,让易拉罐自由落下,在下落过程中,水将不再从洞中射出,实际做一做,并解释这一现象。这样通过创设课后实践情景,把学生课堂内学习热情进一步延伸到课外,学生们无不兴奋,无不欢乐,尝到了物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甜头,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学好物理的潜能从他们身上迸发出来。三、及时而恰当的激励评价学生在物理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常常令我感到惊叹,他们提出来的问题有些是我备课时根本没想到的,他们对某些问题常常有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学生常常将老师作为最重要的参照者,教师的一个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莫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对积极发表看法的学生给予恰当的评价,多承认、多鼓励,以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捕捉最佳教育时机进行评价。现代心理学表明,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断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努力。在学生无助时,教师满腔的热情;在学生成功时,教师真诚的赞叹;以及教师平时对学生一个微笑、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拍拍肩膀的激励、握握手的感激,都是评价,它像一丝花香、一股清泉在恰当的时机沁人心脾,就如那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这种评价,简便、直接、有效,虽然没有量表,也无法记载,但对学生的成长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激励着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精神百倍、勇往直前。2、激励性评价要注意“度”。激励不在于一味地表扬和“藏拙”。太多的表扬和超值的嘉奖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长期下去,学生也许会迷失了自我。要注意善待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善于发现其可取之处给予鼓励,不可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同时通过教师或学生的交流指出其不足,不要为表扬而表扬,以免迁就错误而产生误导。3、用眼神去鼓励评价。教师在教学中的体态语可以起到“春雨润物”的效果,而体态语中眼神的作用尤其突出。教师的眼睛可以杀人,杀的是人的自信与自尊,教师的眼睛可以塑造人,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对没有信心不敢发言的学生,教师可以用眼神表现出热盼与期待;对回答问题过程卡壳的学生,教师的眼神可以给他启示与鼓励。当来不及用语言评价或无须用语言评价时,教师的一个微笑的眼神,就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但是,师生之间眼神的交流那真是一种心灵的默契,教师要用眼神让学生们知道他们每一个人在老师的心中都有位置。当你在课堂上,看到每一个学生的眼睛都发亮了,那你这节课就成功了。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用自己的身和心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学生的激情,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和你心心相印、协调一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立良好的教学情境,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促成物理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物理教学的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