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国家权力机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以及我国权力机关体系。 能力目标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及职权。 难点: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引入: 2017年,金秋北京,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8年,春回大地,全国两会如期举行。从十九大到全国两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十九大部署化作脚踏实地的行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的三月,全国两会如期举行。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人民大会大会堂,感受全国人大的氛围。(播放视频) 细心的同学已经知道,视频中召开的什么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其实属于国家权力机关,开会只是他行使职权的一种方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第六课第一节《国家权力机关》,学习相关内容。(板书:国家权力机关) 过渡:那首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77-80页主题文字,将“自学导航”的内容在书上勾画出来。 一、自主预习 1.人民代表大会是 。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和 。 2.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 。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 。 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 、 、 、 。 下面请同学说说你自学的情况,其余同学认真听。 接下来,我们具体解读以上内容。 二、合作探究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问题: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那么,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呢?(提示:是直接?) 人民通过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可见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注意,人民代表大会通常简称人大。 人民代表大会又有县、乡镇,市级、省级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分,其中,县、乡镇,市级、省级属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它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称为人民大表大会,都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所以我国宪法有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收获园地2: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获了第一个观点: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齐读、板书) 过渡:人民当家作主,需要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来实现。这里有一份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示意图。注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主持日常工作。党的十九大在部署“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时指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因此组建了国家监察委员会。结合图示及教材第二三段主题文字小组讨论导学案上的问题。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根据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简表你能说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吗?(提示:谁由谁产生、谁对谁负责?) 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的监督 (2)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谁的地位最高?由此可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国家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可见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 (3)从刚才的学习你能总结地方各级人大与本级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吗? 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4)地方各级人大又是什么国家机关? 它在本行政区域内行使国家权力,所以它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它们统称为人民代表大会,都属于国家权力机关。 收获园地2:(齐读)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获了第二个观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过渡:既然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那么,它都行使哪些职权呢?通过之前的预习,相信你们已经有了答案,谁来告诉大家?(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那接下来我们就一一解读。 (三)、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立法权 过渡: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8页探究与分享,回答以下问题。 (1)强制捐款的行为是否合法?你的依据是哪一部法律? 不合法。依据慈善法 (2)慈善法的出台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哪一项职权? 立法权 (3)这项职权的主体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提示: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 , 省、市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是我国的立法机关。(比如 2018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国家监察法的通过,是反腐败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 2018年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了对宪法的修改)对现行宪法作出了21条修改,其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 县级以上人大及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就是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地方性法规,不过只在本区域内有效。 注意:立法权不仅指法律的制定,还包括修改和废除,简而言之就是法律的立改废。 (4)强制募捐违法一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捐款本是一件好事,但强制募捐却违反了慈善法的相关规定。这告诉我们要建设一个法治国家,人们的行为、尤其是政府的行为一定又有法律依据,做到依法办事。 过渡:除了立法权,人大还有三项职权,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按照导学案的提示小组合作学习其他三项职权。 2、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小组讨论2: 学习要求如下: ①按照导学案的提示,结合教材主题文字,小组合作学习三项职权,并在书上勾画好。 ②1-3组同学重点学习决定权,4-6组重点学习任免权、7-9组重点学习监督权。 ③每组请确定至少一位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 小组讨论时间3分钟,计时开始。 过渡:接下来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视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 权 哪些组学习的这一职权?请举手示意。 请派一名代表交流学习成果。 任免权: 发言提示: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 还有补充吗? (1)任免权是指什么?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领导人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力。 (2)其主体、依据、对象、内容分别是什么? 其中行使任免权的主体是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是宪法和法律,对象是国家领导人及其他组成人员,内容是选举、决定、罢免。比如刚才视频中就选举决定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当然对不称职的国家机构人员还有罢免的权力。 (3)你知道今年当选的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吗? 在今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习近平全票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这是民心所向。大会还选举李克强为国务院总理, 栗战书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强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杨晓渡为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张军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相信,在习大大为核心的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中国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 材料:P79阅读感悟中,爸爸说,按照预算法,各级预算要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 权。 哪些组学习的这一职权?请举手示意。 请派一名代表交流学习成果。 决定权: 发言提示: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 还有补充吗? (1)决定权是指什么?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2)其主体、依据、对象分别是什么? 其中行使决定权的主体是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是宪法和法律,对象是重大事项。 (3)你知道我们富顺的哪些重大事项需要由县人大决定吗? 小结:看来同学们非常关注富顺的发展,看到你们就看到了希望. 材料:视频:“专题询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 权。 监督权: 哪些组学习的这一职权?请举手示意。 请派一名代表交流学习成果。 发言提示: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 还有补充吗? (1)监督权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监察机关的工作。 (2)视频中“专题询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体现了监督的哪一内容?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3)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又体现了监督的哪一内容? 监督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工作。(监察机关) 收获园地三: 通过刚才的努力,我们收获了第三个知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比较: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而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那么人大享有的这的四项职权,全国人大是否享有?(享有),而且应该是最高的四权。 1、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过渡:本节课还有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你能区分吗? 2、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自我检测 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 A、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D、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3、到今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走过60多年的风雨历程,使得它不断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 ①有利于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②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④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抢答题: 1.如果是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 ; 2.如果是对国家机关干部进行任免的决定则是 ; 3.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则是 ; 4.表决通过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项、规划是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