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18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18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新知导入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诗中评论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隋炀帝
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0多年就灭亡了?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1.隋朝建立的概况?(时间、人物、都城)
2.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
3.隋朝统一全国有何意义?
自主阅读: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2页,找出下列信息:
西

南方:
北方:



东晋
十六国并存




581年
北魏
东魏
北齐
北周

北朝
589年
灭陈
南朝
西魏
隋朝统一全国有何重大意义?
(1)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2)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
大趋势。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这些共同说明了什么?
隋朝的繁盛
隋统一全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促进发展?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材料一: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
材料二:隋文帝初一统天下,就实现了两汉初年高、惠、文、景三代四帝六十年休养生息才达到的目标,文帝的遗产则足够以后五六十年的政务开支。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研读
隋朝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与陆运相比,水运的优势
疆域辽阔,不便管理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1)加强南北交通
(2)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一个中心:
洛阳
两个端点:
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四个河段: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五大水系: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自主阅读:
阅读课文第3页及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找出下列信息:
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二千多千米
三点:三个城市
洛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四段:分为四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海河
黄河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江都(扬州)
长安
六省:跨越六个省份(从北至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积极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材料一: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四: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何影响?
?消极影响: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在短时间内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材料研读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三: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中国大运河(The
Grand
Canal
of
China)
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在的“北煤南运”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大运河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现实见证,是保存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最丰富的文化长廊、博物馆和百科全书。
今日运河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自主阅读:
阅读课文第3页最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2.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3.科举制的创立有何意义?
科举制选拔官吏的依据不再是家族名望,而是考试成绩,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隋文帝——
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拨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
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只注重门第
凭才学做官
初步创立
正式确立
科举制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科——考试科目;举——选拔人才
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察举制
(西汉确立)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开始)
科举制
(隋朝创立)
选拔
方式
地方向上推荐人才,试用考核任命
各州郡推举人才,中央指定官员掌管任命
选官
标准
才华、血缘关系、财力、权势等
家世、道德、才能,后期家世成为最重要因素
影响
选拔了人才,但后期造成地方权势掌控选官的弊端。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权力,但后期造成豪门大族把持选官的局面。
制度
比较
自由报考,分科考试,中央统一安排
才学
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打破血缘和大族掌控,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促进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影响深远。
制度的生命力——与时俱进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材料一:“这一伟大帝国的各项设施中,没有哪一项能像开科举、从最有才华的青年中选拔政府官员那样,给予其创立者这么大的荣耀……在中国,学而优则仕,人人机会均等。”
——郭施拉《开放的中国》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的官吏的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材料研读
材料二: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隋朝的灭亡
材料研读
材料一: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
材料二:隋末“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结合课本第4页内容,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隋炀帝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通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还多次巡游三次东征,这一系列的徭役和兵役耗费人力,影响正常生产活动,严重破坏社会生产。
605年-606年
建成东都洛阳
每月用工约200万人
605年-610年
开凿大运河
先后征夫约300万人
607年-608年
东修长城
先后征夫约120万人
608年-609年
亲征攻灭吐谷浑,重启丝绸之路
隋军“冻死过半”
612年-614年
三次亲征高丽
三次出兵共计约300万人
隋炀帝的暴政
分析以下材料,概括隋朝灭亡的原因。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隋炀帝被叛军杀死
隋炀帝
隋朝的兴亡给我们的启示:
成由勤俭败由奢;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