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学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学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资源简介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道德与法治怎么考?
1、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说明了什么?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党和政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⑤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⑥党和政府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⑦党和政府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⑧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⑨党和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⑩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2、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全面深化改革。
④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⑤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3、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什么意义?
①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②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等。
4、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①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和奉献社会。
——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摆脱贫困一直是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我们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履行减贫国际责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做世界减贫事业的有力推动者。纵览古今、环顾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这个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
在这一段,谈到了中国脱贫攻坚与世界的联系,可以结合九年级下册“消除贫困”进行考查,同时也要想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可能会问以下问题:
5、为什么要消除贫困?(为什么发展也成为时代主题之一?)
①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
③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④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6、为消除贫困、促进发展,世界各国作出了怎样的努力?
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
②各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整个世界的发展而努力。
③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这一段也可以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考查,比较常用的一句话: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大会上还提到,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这个可能还会联系民族精神进行考查。常用的两句:
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