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课学会反思【知能目标导引】:1、明白我们的生活中必须有反思。2、掌握反思的方法,督促自己及时反思。【知能目标解析】:(一)知识结构图:生活离不开反思:反思作为内心活动,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学会反思养成反思好习惯:掌握反思的方法、时机,记载反思结果(二)知识窗:关于反省的名人故事 生活中最需要自我反省,倘若你在取得一点成绩之后自我反省一下,那么你将取得更大的成绩。1、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2、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3、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4、李世民反省故事 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照得失。”唐太宗善于听从大臣的批评和见解,魏征直谏200多次直陈他的过失。唐太宗在晚年也反省自己晚年过度奢侈糜烂的错误。他对太子李治教诲时反省了自己的一生:“你应该从历史中找古代的贤明帝王为学习的典范,像我这样的不足以效法。我做了许多错事,比如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常有兴造,犬马鹰隼没有不去的地方,行游四方又劳民伤财,这都是大错,你不要以为这都是好事,总想学着去做。” 5、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6、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知能巩固训练】:一、打补丁、填一填:1、当我们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得到经验或教训时,就是在()。2、在我们做了错事以后,可以反思事情的经过,吃一(),长一()。3、反思作为内心活动,是()的一种方式。4、掌握反思的时机,能达到()的效果。二、做判断,辨一辨:1、我们做错了事才需要反思,平时不需要。()2、如果主动反思,则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3、反思就是写检讨书。()4、反思人人时时都能进行,比如老师可以反思教法,学生可以反思学法。()5、反思可能带来一些情绪波动,不过这不是没有意义的。()6、生活中需要反思的情况有很多。反思,一开始也许有难度,一旦形成习惯,做起来就非常自然了。()三、生活实践,写一写: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每天都以这些问题为镜子,对照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反思。读了曾子的话,结合你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某次经历,说一说,反思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处?2、你有专属自己的“反思时间”吗?一般是什么时候呢?通常采取怎样的形式呢?四、案例分析,想一想:晋朝时,有一位叫周处的壮汉在乡里横行霸道。一天,他见一位老人在粮仓边唉声叹气,便问老人何故,老人说:“乡里三害,南山猛虎,长桥蛟龙,再加上你,祸害乡里,搅扰民生”。周处听后心中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决心除掉三害,杀猛虎,屠蛟龙,自己则外出求学,注意品德修养。后来他成为国家的栋梁。你怎么看待周处前后的转变呢?将你的想法写下来吧!附:第三课参考答案一、填空:1、反思自己2、堑智3、自我完善4、事半功倍判断:1---6错对错对对对三、生活实践:1、通过反思,(1)我们可以总结经验,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2)可以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3)明确自己的努力的方向,理解和思考自己的生活。2、略四、想一想:周处听了老人的话,进行反思,认为自己以前在乡里横行霸道,扰乱民生,受到了人们的谴责,周处通过反思,自己要要走正道,为民除害,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总之,周处通过反思改变了自己。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