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_年级:八年级科目:道德与法治课型活动探究课课时1主备:主讲:课题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教研组长签字:教学副校长签字: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情境体验感受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增强对党和人民的热爱;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能力目标:通过亲自参与活动,增强自己对党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的全面了解,培养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通过对教材知识的学习知道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知道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知道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图片导入: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央视网《联播+》特选取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红色故事,与您一起学习。提出问题: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的重大事件,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维护宪法权威解读目标【过渡语】通过刚才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又制定了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那么,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它又为什么要制定宪法?宪法与我们又有着怎样的关系?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探讨的话题----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学习目标: ①感受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 ②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实际行动尊重和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权。 ③知道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④了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懂得这一原则归根到底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⑤了解国家在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活动中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知道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认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时政播报利用班优随机抽取学生对假期见闻进行时政播报。1、收集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事例,并写出自己的感受。2、学生进行播报,其他学生注意倾听。3、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进行互相评论。提示:①你找到的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事例是什么?②你从这一事例中得到什么启示?评论解析【过渡语】同学们,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无一能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定宪法也是如此。接下来,我们再来一块学习中国共产党与宪法的故事。活动一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提出问题:1.你从材料中获得了哪些知识?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展示你们的风采】活动要求:①归纳: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归纳总结材料所反映的事实;②播报:选出小组代表进行展示;③品析、表达、分享: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进行互相评论;④总结:通过分析你对宪法有了怎样的认识?教师小结:感悟升华:根据材料我们知道了: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的国家性质。2.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完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教师板书】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赏析思辨【过渡语】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国家取得的革命成就和建设成就,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则材料。活动二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材料一小明的调查周记:小明的道法老师让小明利用假期时间对我国的国家机关进行一次调查,调查后,小明有了一个发现: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都有“人民”两个字。小明赶快查阅了一下,才知道了其中的答案。材料二: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中学生扮演政协委员,通过实地调研撰写了大量提案。其中《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节俭教育的提案》《关于完善学生社会实践体制的提案》和《关于加强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的提案》被评为“最佳提案”。在全国政协委员的指导下,学生继续修改和完善这些提案,最终形成能够提交政协会议的正式提案。2016年3月1日,他们将提案交到三位全国政协委员的手中,由这些政协委员提交给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思考问题:(1)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都有“人民”二字?(2)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国家事务,这给我们什么启示?答案提示:(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教师板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感悟践行【过渡语】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是因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主人的责任。那么,宪法又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呢?活动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材料一:P6探究与分享材料二:P8探究与分享思考问题:(1)以上四同图片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2)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3)人民法院的做法对于保障柯先生的合法权益有何积极作用?参考答案:(1)受教育权、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文化活动权、劳动权。国家通过投入资金,采取各种积极措施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2)如发展均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民法院结合自己的工作,为公民着想,切实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教师板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建言献策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给脱贫攻坚带来严峻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信心决心不动摇,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强力推进。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坚决兑现党的庄严承诺,积极应对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认真查缺补漏解决问题,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进一步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启动脱贫攻坚总结加强宣传,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提出问题:你希望国家如何帮助贫困人群?①政府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②政府要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的支持力度;③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科学文化水平,利用科技脱贫致富等。课堂小结【总结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的人民意志的统一,知道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知道了国家通过各种措施在保障和维护人民的人权。因此,作为人民的一份子,我们要增强主人翁意识,担当起自己的责任。课堂练习1.2018年3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党组会议。会议指出,要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各级政府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重大部署开好局、起好步。坚持党的领导是因为(B)A.中国共产党能积极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B.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C.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D.中国共产党坚持肝胆相照、共同执政的基本方针2.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D)A.落实保障措施B.捍卫国家主权C.管理国家事务D.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3.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包括(D)①平等权②人身权利政治权利③财产权、劳动权④受教育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为此国家需要(B)A.行政机关应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B.依据宪法和法律明确公民具体权利并规定侵权责任C.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应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D.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