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A)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A) 含答案

资源简介

菏泽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A)
一、选择题:
1. 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长期营养不良可导致①渗透压减小,②的数量增多
B.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是①,③的数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水肿
C. 外界环境中的K+通过“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组织细胞”途径进入细胞
D. 若机体出现抽搐,可能因①中Ca2+浓度过低而引起
2. 机体血浆中含有抗体、淋巴因子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这些免疫活性物质(  )
A. 都是由浆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合成的
B. 都能与抗原特异性识别并形成沉淀
C. 合成过程需多种酶和RNA的参与
D. 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防御功能
3.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在A点给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 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偏转
D. 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4. 在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下列对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球员的自主神经系统参与了这个过程
B. 这个过程依赖下丘脑的学习和记忆功能
C. 这个过程存在着大脑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D. 躯体运动在大脑皮层中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5. 枪乌贼的神经元是研究神经兴奋的好材料。研究表明,当改变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时候,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静息电位与神经元内的K+外流相关而与Na+无关
B. 细胞外Na+浓度降低,Na+内流减少,导致动作电位值下降
C. 若细胞外K+浓度突然降低,则会导致静息电位值下降
D. 要测定枪乌贼神经元的正常电位,应放在钠钾离子浓度与内环境相同的环境中进行
6. 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到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可能的原因是( )
A. 高温促使赤霉素降解
B. 降雨促使乙烯合成
C. 高温促使脱落酸降解
D. 降雨促使细胞分裂素合成
7. 给实验用的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分别从其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动脉采集尿液和血液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下表。据此结果可以推测注射食盐水后(  )
尿液 血浆
体积(mL/
单位时间) Na+ K+ Na+ K+

(mg·
kg-1) (mg·
kg-1) (mg·
kg-1) (mg·
kg-1)
注射食 盐水前 25 15 35 155 45
注射食 盐水后 40 12 30 135 37
A.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
C. 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
D.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
8. 假定某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均只有两个营养级,前者的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后者的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  )
A. 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B. 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C. 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D. 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9. 某农场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了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减少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 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
D. 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10.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将10mL酵母菌培养液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并间隔相同时间分别等量均匀取样4次,测定样液的pH和酵母菌数量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
样品 酵母菌数量(个/mm3) pH
1 1210 4.8
2 820 5.4
3 1210 3.7
4 1000 5.0
A. 取样的先后次序为2、4、1、3
B. 10mL培养液的K值可能为1.21×107个
C. 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的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
D. 若再次取样测定,10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有可能低于1.21×107个
11.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呼论贝尔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经调查,第5年时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物种迁入呼伦贝尔草原后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B. 理论上该种群在此草原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 由于天敌、有限的生活空间和资源等,导致第年到第9年种群数量减少
D. 若该物种为东方田鼠,在第5年时进行防治效果最好
12.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为应对“垃圾围城”危机,很多地方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纸类、塑料、金属等)、不可回收垃圾(果皮、残渣、骨头等)和有害垃圾(电池、化工品、化妆品等)三类,并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和能量循环利用
B. 对垃圾分类处理,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C. 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需要考虑微生物种类以及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
D. 该措施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发展循环经济
13. 茶树菇味道鲜美,常生长在油茶树枯朽的树桩上。某林场尝试在树下套种茶树菇,并用桐树、柳树、杨树脱落的枝叶制作培养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油茶树枯朽树桩中的能量不属于油茶树的同化量
B. 生长在油茶树树桩上的茶树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 套种措施可以提高树木和茶树菇对阳光等资源的利用率
D. 该林场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14. 下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了生物群落;图2为相关食物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1中缺少两个箭头,分别是“无机环境→丁”以及“甲→丙”
B. 图1中的丁、丙分别和图2中的A、E相对应
C. 图1中的甲对应图2中的D、C、B
D. 上图中Pb、Hg等有害物质在乙和E中积累相对较多
15. 依据所学知识,对下图中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进行分析,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
B. 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
C. 全球气候变化及环境污染等,是当前环境容纳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D. 人类可以通过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二、选择题:
16. 吸烟有害人体健康。研究表明,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能够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Ca2+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尼古丁会增加细胞微粒体酶活性,从而加速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降解;吸烟者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比正常人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尼古丁引起Ca2+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需要消耗ATP
B. 吸烟者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增生肿大的症状
C. 吸烟导致患Ⅱ型糖尿病的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受体与尼古丁结合而被过多占据
D. 与正常人相比,患Ⅱ型糖尿病的吸烟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可能会减少
17. 为探究植物激素对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处理。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处理 结果
完整植株 雌、雄株各占一半
去部分根 雄株占多数
去部分根+施用细胞分裂素 雌株占多数
去部分叶 雌株占多数
去部分叶+施用赤霉素 雄株占多数
A. 根产生的赤霉素能促进雌株形成
B. 叶产生了促进雌株形成的细胞分裂素
C. 若对完整植株施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雌株数量增多
D. 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18. 一颗小小的望天树种子发育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中,要受到植物激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在望天树各器官中均同时存在着多种植物激素,在不同阶段各种激素的绝对和相对含量可能不同
B. 望天树种子萌发过程中主要需要光提供能量,光在幼苗发育过程中影响树苗的形态
C. 光照、温度、重力等环境因素,最终均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调控望天树的发育过程
D. 在望天树种子发育过程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一直发挥协同作用
19. 在自然界,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如下图所示的模型。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当一只捕食者吃掉一只猎物时,就获得了猎物10%-20%的能量
B. 捕食者捕食猎物的过程依赖信息传递,信息传递是双向的,可循环利用
C. 捕食者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并不都符合该模型,原因是猎物逃避捕食者的能力明显提高
D.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有利于保持群落内物种的丰富度
20. 某人工鱼塘中存着如下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关系,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草鱼与植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
B. 由草鱼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最多占草鱼所同化能量的20%
C. 在自然水域(自然池塘)中往往d+f=c
D. g中含有部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
三、非选择题:
21. 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构成一个复杂网络。下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请分析回答问题:
(1)人体的内环境中,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最接近的是___________,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
(2)若图中的数字表示信息分子,则③、⑤、⑧依次代表_________,它们的作用方式都是_________。
(3)人体由于情绪产生压力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调节,此时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___________可以调节___________、水平衡、摄食等生命活动。
(4)若图中数字表示调节途径,当人遇到危险时,途径④________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直接控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___________增多,以增加机体产热;同时通过③⑦途径使垂体分泌的__________增多,最终调节___________的分泌,促进对Na+的吸收,间接使尿量减少。
(5)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功能。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有的患者体内会由于信息分子⑤过多分泌导致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异常免疫应答反应,此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调节。
22. 随着天气变冷,甲、乙两地爆发了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为研制相应的疫苗,某药物研究所从甲、乙两地分别提取病毒样本(甲地:m型病毒;乙地:n型病毒),在某种哺乳动物体内进行注射实验,观察到机体内的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机体内首次产生抗体,首先需要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信号激活B细胞,并在由_________产生细胞因子的促进作用下,最终由浆细胞产生和分泌。
(2)流感病毒侵入机体细胞后,首先需要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使___________细胞活化,该细胞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最终由抗体或其他免疫细胞消灭。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在实验中第二次注射的是___________;第三次注射后机体内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主要是___________。
(4)实验中第三次注射后,曲线的差异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机体对哪种流感病毒的免疫反应更加强烈,理由是___________。
(5)疫苗不必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内发生了___________(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从而实现了人体对流感病毒的免疫预防。
23. 为探究生长素对植物茎和根生长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生长素类调节剂2,4-D(2,4-二氯苯氧乙酸)溶液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绘出了下面甲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对茎和根生长的影响;第二次实验,通过处理扦插的枝条绘出了下面乙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植物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植物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发挥效应的作用机制是___________。
(2)甲图中曲线②表示2,4—D对_________(填“根”或“茎”)生长影响,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3)当甲图中2,4-D浓度处于cd之间时,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乙图分析,该小组的同学认为,不能确定12ppm为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理由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某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某研究所持续跟踪研究该地农田中植物种类2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甲所示;对该地三种动物种群A、B、C的值(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进行了连续8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乙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年份 1 3 7 13 20
乔木 0 0 0 14 23
灌木 0 3 4 12 19
草本植物 28 27 26 30 34
总计 28 30 30 56 76

年份 种群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A 0.9 0.8 0.8 0.7 0.8 0.9 1.0 1.0
B 0.8 0.6 0.3 0.5 0.7 0.8 1.1 1.0
C 2.0 2.0 1.8 1.7 1.4 1.0 1.0 1.0

(1)据甲、乙表,该地群落的__________ 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发生了变化。
(2)据甲表,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乔木逐渐取代了灌木的优势地位,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乙表中,动物的分布与__________有关。
(3)乙表中,B种群数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年;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最可能为__________种群。
(4)据乙表,生态位重叠最大的种群最可能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5. 某江南水乡的农民对传统的稻田进行了改良,利用稻田养鲤鱼,既可获得鲤鱼,又可利用鲤鱼吃掉稻田中的杂草和植食性害虫,鲤鱼排泄的炎便又可肥田,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请分析回答问题:
(1)稻农对传统的稻田进行改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正常进行。
(2)据题干信息分析,该稻田中存在的食物链有__________条;鲤鱼与植食性害虫的关系是__________。
(3)该稻田需人工源源不断地输入氮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假定施加氮肥促进水稻和杂草生长的效应相同,每种生物从上一营养级不同生物处获得的能量相等且能量传递效率为10%,从理论上分析,水稻生物量消耗每增加1000kg,杂草生物量消耗可增加__________kg。
(4)一段时间内,由于附近工业废水的排入使该稻田遭受了轻度污染,但水稻和鲤鱼的产量并未受到大的影响,说明该稻田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通过__________等方式很快消除污染;而__________是该稻田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菏泽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A)(答案版)
一、选择题:
1. 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长期营养不良可导致①渗透压减小,②的数量增多
B.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是①,③的数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水肿
C. 外界环境中的K+通过“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组织细胞”途径进入细胞
D. 若机体出现抽搐,可能因①中Ca2+浓度过低而引起
【答案】B
2. 机体血浆中含有抗体、淋巴因子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这些免疫活性物质(  )
A. 都是由浆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合成的
B. 都能与抗原特异性识别并形成沉淀
C. 合成过程需多种酶和RNA的参与
D. 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防御功能
【答案】C
3.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在A点给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 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偏转
D. 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答案】D
4. 在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下列对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球员的自主神经系统参与了这个过程
B. 这个过程依赖下丘脑的学习和记忆功能
C. 这个过程存在着大脑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D. 躯体运动在大脑皮层中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答案】B
5. 枪乌贼的神经元是研究神经兴奋的好材料。研究表明,当改变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时候,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静息电位与神经元内的K+外流相关而与Na+无关
B. 细胞外Na+浓度降低,Na+内流减少,导致动作电位值下降
C. 若细胞外K+浓度突然降低,则会导致静息电位值下降
D. 要测定枪乌贼神经元的正常电位,应放在钠钾离子浓度与内环境相同的环境中进行
【答案】C
6. 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到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可能的原因是( )
A. 高温促使赤霉素降解
B. 降雨促使乙烯合成
C. 高温促使脱落酸降解
D. 降雨促使细胞分裂素合成
【答案】C
7. 给实验用的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分别从其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动脉采集尿液和血液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下表。据此结果可以推测注射食盐水后(  )
尿液 血浆
体积(mL/
单位时间) Na+ K+ Na+ K+

(mg·
kg-1) (mg·
kg-1) (mg·
kg-1) (mg·
kg-1)
注射食 盐水前 25 15 35 155 45
注射食 盐水后 40 12 30 135 37
A.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
C. 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
D.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
【答案】B
8. 假定某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均只有两个营养级,前者的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后者的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  )
A. 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B. 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C. 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D. 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答案】A
9. 某农场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了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减少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 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
D. 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答案】B
10.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将10mL酵母菌培养液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并间隔相同时间分别等量均匀取样4次,测定样液的pH和酵母菌数量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
样品 酵母菌数量(个/mm3) pH
1 1210 4.8
2 820 5.4
3 1210 3.7
4 1000 5.0
A. 取样的先后次序为2、4、1、3
B. 10mL培养液的K值可能为1.21×107个
C. 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的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
D. 若再次取样测定,10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有可能低于1.21×107个
【答案】C
11.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呼论贝尔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经调查,第5年时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物种迁入呼伦贝尔草原后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B. 理论上该种群在此草原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 由于天敌、有限的生活空间和资源等,导致第年到第9年种群数量减少
D. 若该物种为东方田鼠,在第5年时进行防治效果最好
【答案】B
12.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为应对“垃圾围城”危机,很多地方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纸类、塑料、金属等)、不可回收垃圾(果皮、残渣、骨头等)和有害垃圾(电池、化工品、化妆品等)三类,并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和能量循环利用
B. 对垃圾分类处理,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C. 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需要考虑微生物种类以及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
D. 该措施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发展循环经济
【答案】A
13. 茶树菇味道鲜美,常生长在油茶树枯朽的树桩上。某林场尝试在树下套种茶树菇,并用桐树、柳树、杨树脱落的枝叶制作培养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油茶树枯朽树桩中的能量不属于油茶树的同化量
B. 生长在油茶树树桩上的茶树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 套种措施可以提高树木和茶树菇对阳光等资源的利用率
D. 该林场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答案】B
14. 下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了生物群落;图2为相关食物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1中缺少两个箭头,分别是“无机环境→丁”以及“甲→丙”
B. 图1中的丁、丙分别和图2中的A、E相对应
C. 图1中的甲对应图2中的D、C、B
D. 上图中Pb、Hg等有害物质在乙和E中积累相对较多
【答案】B
15. 依据所学知识,对下图中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进行分析,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
B. 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
C. 全球气候变化及环境污染等,是当前环境容纳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D. 人类可以通过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答案】D
二、选择题:
16. 吸烟有害人体健康。研究表明,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能够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Ca2+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尼古丁会增加细胞微粒体酶活性,从而加速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降解;吸烟者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比正常人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尼古丁引起Ca2+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需要消耗ATP
B. 吸烟者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增生肿大的症状
C. 吸烟导致患Ⅱ型糖尿病的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受体与尼古丁结合而被过多占据
D. 与正常人相比,患Ⅱ型糖尿病的吸烟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可能会减少
【答案】BC
17. 为探究植物激素对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处理。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处理 结果
完整植株 雌、雄株各占一半
去部分根 雄株占多数
去部分根+施用细胞分裂素 雌株占多数
去部分叶 雌株占多数
去部分叶+施用赤霉素 雄株占多数
A. 根产生的赤霉素能促进雌株形成
B. 叶产生了促进雌株形成的细胞分裂素
C. 若对完整植株施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雌株数量增多
D. 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答案】CD
18. 一颗小小的望天树种子发育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中,要受到植物激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在望天树各器官中均同时存在着多种植物激素,在不同阶段各种激素的绝对和相对含量可能不同
B. 望天树种子萌发过程中主要需要光提供能量,光在幼苗发育过程中影响树苗的形态
C. 光照、温度、重力等环境因素,最终均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调控望天树的发育过程
D. 在望天树种子发育过程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一直发挥协同作用
【答案】BD
19. 在自然界,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如下图所示的模型。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当一只捕食者吃掉一只猎物时,就获得了猎物10%-20%的能量
B. 捕食者捕食猎物的过程依赖信息传递,信息传递是双向的,可循环利用
C. 捕食者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并不都符合该模型,原因是猎物逃避捕食者的能力明显提高
D.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有利于保持群落内物种的丰富度
【答案】AB
20. 某人工鱼塘中存着如下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关系,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草鱼与植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
B. 由草鱼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最多占草鱼所同化能量的20%
C. 在自然水域(自然池塘)中往往d+f=c
D. g中含有部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
【答案】B
三、非选择题:
21. 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构成一个复杂网络。下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请分析回答问题:
(1)人体的内环境中,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最接近的是___________,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
(2)若图中的数字表示信息分子,则③、⑤、⑧依次代表_________,它们的作用方式都是_________。
(3)人体由于情绪产生压力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调节,此时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___________可以调节___________、水平衡、摄食等生命活动。
(4)若图中数字表示调节途径,当人遇到危险时,途径④________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直接控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___________增多,以增加机体产热;同时通过③⑦途径使垂体分泌的__________增多,最终调节___________的分泌,促进对Na+的吸收,间接使尿量减少。
(5)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功能。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有的患者体内会由于信息分子⑤过多分泌导致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异常免疫应答反应,此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调节。
【答案】 (1). 组织液和淋巴 (2). 细胞(或细胞质基质) (3). 神经递质、细胞因子、激素 (4). 直接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接触) (5). 神经一体液(神经和体液) (6). 下丘脑 (7). 体温(或血糖) (8). 交感 (9). 肾上腺素 (10).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11). 醛固酮 (12). 免疫监视(或监控清除) (13). 正反馈(答“反馈”不得分)
22. 随着天气变冷,甲、乙两地爆发了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为研制相应的疫苗,某药物研究所从甲、乙两地分别提取病毒样本(甲地:m型病毒;乙地:n型病毒),在某种哺乳动物体内进行注射实验,观察到机体内的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机体内首次产生抗体,首先需要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信号激活B细胞,并在由_________产生细胞因子的促进作用下,最终由浆细胞产生和分泌。
(2)流感病毒侵入机体细胞后,首先需要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使___________细胞活化,该细胞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最终由抗体或其他免疫细胞消灭。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在实验中第二次注射的是___________;第三次注射后机体内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主要是___________。
(4)实验中第三次注射后,曲线的差异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机体对哪种流感病毒的免疫反应更加强烈,理由是___________。
(5)疫苗不必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内发生了___________(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从而实现了人体对流感病毒的免疫预防。
【答案】 (1). 抗原与B细胞接触 (2). 辅助性T细胞(受同种抗原刺激后)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3). 辅助性T细胞 (4). 细胞毒性T (5). 与抗原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6). m型病毒(抗原)和n型病毒(抗原) (7). 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 (8). 不能 (9). 抗m抗体的产生属于三次免疫反应,抗n抗体的产生属于二次免疫反应 (10). 引起免疫反应的只是病原体所含有的抗原 (11). 体液免疫
23. 为探究生长素对植物茎和根生长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生长素类调节剂2,4-D(2,4-二氯苯氧乙酸)溶液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绘出了下面甲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对茎和根生长的影响;第二次实验,通过处理扦插的枝条绘出了下面乙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植物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植物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发挥效应的作用机制是___________。
(2)甲图中曲线②表示2,4—D对_________(填“根”或“茎”)生长影响,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3)当甲图中2,4-D浓度处于cd之间时,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乙图分析,该小组的同学认为,不能确定12ppm为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理由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或答“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 (2). 与细胞内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 (3). 茎 (4). 随着2,4-D浓度的升高,对①发挥抑制效应时,对②仍然发挥促进效应 (5). 不能 (6).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是指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器官生长的影响 (7). 未测定浓度为12ppm左右(当浓度大于或小于12ppm)时对该植物生根的影响 (8). 对该植物生根的影响是外施2,4-D和植物内源生长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24. 某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某研究所持续跟踪研究该地农田中植物种类2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甲所示;对该地三种动物种群A、B、C的值(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进行了连续8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乙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年份 1 3 7 13 20
乔木 0 0 0 14 23
灌木 0 3 4 12 19
草本植物 28 27 26 30 34
总计 28 30 30 56 76

年份 种群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A 0.9 0.8 0.8 0.7 0.8 0.9 1.0 1.0
B 0.8 0.6 0.3 0.5 0.7 0.8 1.1 1.0
C 2.0 2.0 1.8 1.7 1.4 1.0 1.0 1.0

(1)据甲、乙表,该地群落的__________ 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发生了变化。
(2)据甲表,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乔木逐渐取代了灌木的优势地位,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乙表中,动物的分布与__________有关。
(3)乙表中,B种群数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年;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最可能为__________种群。
(4)据乙表,生态位重叠最大的种群最可能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物种组成 (2). 垂直(结构)和水平 (3). 乔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4).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5). 2018 (6). C (7). A与B (8). A与B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说明占有共同的空间和资源,竞争的结果表现为各自数量的下降(相互抑制)
25. 某江南水乡的农民对传统的稻田进行了改良,利用稻田养鲤鱼,既可获得鲤鱼,又可利用鲤鱼吃掉稻田中的杂草和植食性害虫,鲤鱼排泄的炎便又可肥田,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请分析回答问题:
(1)稻农对传统的稻田进行改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正常进行。
(2)据题干信息分析,该稻田中存在的食物链有__________条;鲤鱼与植食性害虫的关系是__________。
(3)该稻田需人工源源不断地输入氮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假定施加氮肥促进水稻和杂草生长的效应相同,每种生物从上一营养级不同生物处获得的能量相等且能量传递效率为10%,从理论上分析,水稻生物量消耗每增加1000kg,杂草生物量消耗可增加__________kg。
(4)一段时间内,由于附近工业废水的排入使该稻田遭受了轻度污染,但水稻和鲤鱼的产量并未受到大的影响,说明该稻田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通过__________等方式很快消除污染;而__________是该稻田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答案】 (1). 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3). 3 (4). 捕食和竞争 (5). 水稻和鱼不断地输出使部分氮元素不能返回该农田生态系统 (6). 1200 (7). 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 (8). 负反馈调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