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零用钱小调查》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开展零用钱小调查,提高学生的理财意识,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在调查、访问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统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有关科学理财、合理消费的知识和方法。 活动重难点: 在调查、访问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统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的组织过程: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同学们,老师请大家看几张图片,看看图片中的人物在做些什么? 生:他们在买路边摊的小吃;路边摊买零食; 一、问卷调查 师:我们班的同学是否有这种行为?你赞成这种行为吗?我们现场做一个小调查。 师、生:老师发送问卷,学生参与调查。 师:同学们先看一下两组数据,谁来帮我解读第一组数据并给出结论。 生:大部分同学有在路边摊购买过零食。有购买过的占76%没有购买过占34%。 师:第二道题是你赞成小学生购买路边摊的零食吗?谁来读出数据。 生:赞成的有7人占18%,不赞成的有31人占82%。我们班大多数同学都不赞成在路边摊购买零食。 师:叶老师对比了这两组数据产生了一个疑问,谁能说说老师的疑问是什么? 生:既然大部分同学都不赞成买零食,那为什么又有大部分的同学路在边摊买过零食? 师:我想请班里的同学来帮我解答这个问题。我先听听有路边摊买过零食同学的看法。 生:我不赞成买零食。但看到其他同学买我也买了。 生:我有时候肚子饿了就会买。 生:我虽然有买,但很少。家长不同意孩子买路边摊的零食,我是认同家长的看法,我们从新闻中可以知道,路边摊的零食有过多的化合物质没有保障。但有时候抵制不了零食的诱惑,加上肚子饿,所以就买了。 师:接下来老师请同学梳理一下刚刚几个同学的看法。 生:刚刚同学的回答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看到同学买自己也想买。第二类是肚子很饿所以想买。第三类是抵制不了诱惑所以买了。 师:接下来老师还想了解,那些没在路边摊买过零食的同学是怎样做到的。 生:首先爸爸、妈妈是不准许我带钱到学校的,就算想买也买不了。 生:爸爸妈妈会让我带钱,但会检查钱的数量,如果数额少了的话就会挨训。 生:家里的弟弟妹妹吃完零食后肚子难受,他们就有了警觉觉得零食是不好的东西。最好是不要去买。 请同学梳理。 生:没有零用钱所以没办法买零食;尽量克制自己;吸取以前吃零食(例子)的教训; 师:接下来我们来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1.你每星期零用钱有多少?2.你的零用钱用在哪些地方?零食消费占零用钱的比例? 二、再做问卷调查查 师:老师发送问卷再次邀请同学们进行调查。 师:我们来看一看调查结果。 师:谁来分析第一道题的数据。 生:你每星期有多少零用钱?全班有26名同学少于5元,占67%;5-10元的有3元占7%;11-15元的有5人占13%:15元以上的5人占13%。我得出全班每星期零用钱少于5元的同学最多。 师:5元钱能买些什么,到底多不多,老师想听一听同学的看法。 生:5元钱可以买几块橡皮、几包零食或2支笔。1支笔1.5元只能买3支; 生:自动铅笔2元钱,笔芯要3元。 师:你们5元钱都买文具吗?还是有买其他的东西? 生:我有时候会拿到邮政局去捐款。 生:我会把零用钱积累起来,以后可以买一些“大东西”。 师:从刚刚的调查数据,我们有些同学有买过零食,老师想知道,你们都买那些零食,价格是多少? 生:零食一般消费1-2元,5元钱只能买2-3次。果冻一包要3-4元。脆饼6元。 师:那我们应该如何将零用钱用到实处? 生:虽然我自己没有零用钱,但我觉得可以把5元钱存起来,父母生日的时候可以买生日礼物。 生:可以积少成多给自己买一些智力游戏。 生:随身携带5元钱,没带红领巾可以去买;水喝完了,可以买瓶水;走累了可以坐公交车。 师:谁来读出第二道题的数据。你一般怎样使用零用钱?(多选题) 生:你一般怎样使用零用钱?买零食、买玩具30人;买图书学习用品11人;捐款8人;存起来8人;其他2人。零用钱用在买零食买玩具的人最多,存钱习惯、捐款的行为很少。 师: 如果把第一道题与第二道题的数据放在一起,你有什么发现? 生:第一道题得知我们大部分的同学零用钱都少于5元,第二道题中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去买零食、玩具,同学们还有钱去买文具、存起来、为父母买礼物吗? 师:从第二组的数据我想请一名同学发表一下建议。 生:我建议大家不要把大部分的零用钱用来买零食。可以用一些钱来买图书、学习用品。 师:我们接下来看一下第三道题。 生:零食消费占零用钱比例小于25%的有8人占20%,26-50%的有4人占10%,51-75%有20人占51%,76-100%有7人占19%。买零食的比重很大,班级27人会把大部分零用钱花在买零食上。 师:请同学们把三道题联系在一起进行结果分析。 生:全班大部分的同学都拿大部分的零花钱去买零食。我们班的零食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 师:老师想听一听你们对小学生购买零食的看法。 师:发送研讨。 生:输入自己的想法。 生:我认为买零食可以,但要有有度,因为零食有害健康。 生:我们要用20%或最少的零用钱去购买零食。 生:吃零食不健康,导致吃不下饭,造成发育不良。 生:吃饭才是最好的补充营养的方式。 生:吃零食可以,但不能到外面的小摊买。小摊都是“三无”产品。吃了容易生病。 生:零食有化学物质,吃了生病,无处索赔。 三、访问调查 余老师看法:班主任余老师惊讶的发现,20几个同学有在路边买零食,通过这个调查,让我们了解到班里的情况,更合理使用零用钱,少买零食。69.23%把大部分的零用钱用在零食上。两个字“浪费”。应该把零用钱用在该用的地方,比如口渴时买水、打电话、坐公车等。 师:听完了余老师给同学们的忠告后,想信同学们对零食与零用钱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师:最后老师同学们对如何使用零用钱发表倡议。 四、提出倡议 生:我倡议,不买零食,不买“三无”产品,多买正规产品。 生:我倡议少买零食多买有用的东西。 生:我倡议不带饮料进校园,自带开水。 生:我倡议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如为父母买礼物、买文具等。 生:我倡议零用钱应该做一些有好玩的事情,比如自己去旅游或带朋友去旅游。 生:我倡议大家可以把零用钱存起来在毕业时举办大型晚宴。 生:我倡议家长应该对学生零用钱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买东西是要记得索取发票。 五、总结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先交流到这。接下来我们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在课的一开始我们进行了一个小调查,了解到同学的零食习惯,为我们的研究提供背景。紧接着,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同学零用钱有多少?零用钱都买些什么?零食消费占零用钱的比例。还邀请余老师为我们进行讲解。这些都是研究过程。同学们还发表了自己的倡议得出研究结论。有了研究背景、研究过程、研究结论我想同学们回家可以撰写一篇研究性小论文。我们下节课一起来交流。 师: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