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版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共20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西泠版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共20份打包)

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
10、欧阳询楷书结构(二)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4

27

教学目标:
1.构图解欧阳询楷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字形偏长。2坚画上下伸展,使整字纵势强烈,挺拔修长。3.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观察者字字的书写要领。2、难点:用铅笔或钢笔单钩摹写。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课本
课件10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者”字,请学生上台,框出它的外轮廓。2.教师引导接题:“者”字的外轮廓呈现一个很明显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书法课堂。出示本课课题:《欧阳询楷书结构(二)》
二、学习新知
1.观察者字,并书写分析。观察书中图解:长横伸展,中竖上伸,横向笔画间距较大。观察“事、是、地”三字,用铅笔双钩三字中的所缺笔画。
师生讨论,明确:竖向笔画上下伸展,横向笔画间距较大,字形偏长。自主研究,表现字形偏长的结构特征。出示“青、有、宇、群”四字,请学生思考,请学生思考,例字中的字形特征是怎样巧秒表现的。明确:“青”字横画多而短,间距均匀,竖画偏长。“有”字横短,撇斜,竖画伸。“宇”字上横下纵,字形长。“群”字竖画粗长,重心稳。教师示范“青、有、宇、群”四字的写法。(或播放相应视频。)注意观察每个字中横竖笔画的长短对比。
5.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三、小结1.小组评选最优秀作品。2.谈欣赏后的感受,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能写这么好的字?四、拓展用铅笔或钢笔单钩摹写,说一说下列哪位书法家书写的字形与欧阳询最相似。
学生观察。学生齐读课题《欧阳询楷书结构(二)。》学生观察书中图解。学生说一说,双钩的笔画有什么特征。思考讨论,者三个字的字形偏长的原因与“者”字是否相同。学生讨论。学生练习书写。学生看范字交流书写要点。学生练习,反馈学生评价。
用具体例字、文字和辅导线帮助学生理解。“我来动笔”为互动版块,通过对具体例字的揣摩,加强学生对欧体结构的认识。通过实践使学生理解欧体字形偏长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注意例字中横竖笔画的长短对比。通过纵向比较使学生掌握欧体字形偏长的结构特点。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

日教学课题
2、欧阳询楷书笔法(二)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2月
25日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2、教学生学会欧体的长横平直,长竖直挺,使字形显得端庄。3、指导学生写好左右结构的字,要求写得正确、角度有斜正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横平竖直的笔法。2、难点:笔画角度要有斜正变化。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课本
课件2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揭课题:欧体欧体的长横平直,长竖直挺,使字形显得端庄。长横或由轻到重,或两端重中间轻,形态丰富。长竖中间略轻,两头较重。二、慧眼闪亮识字形出示“立”“州”“盖”,谁来说一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才能写好。三、示范引路攻难点1、教师讲解要领:
同一个字中有相同笔画并列时,它们在形态、长短、角度上要有变化。一般来说,长横平直,回锋收笔,如“上、長(长)、壽(寿)”三字。如果左竖短且呈垂露状,右竖则长,呈悬针状,如“神”字。“罪”字的五竖长短不一,角度有正斜变化。“言”字四横上横最长,另三横较短。“年”字的竖为字中最长笔画,字形去纵势。组合变化横和竖在字中往往是主笔。一个字中出现多个横画时,只有一个横最长,其他横画要短,如“言”字。一个字中出现两个以上坚画时,一个坚画要长而挺,其他坚画则要短,如“唯”字。个字中有横和竖交叉时,横长则竖短,如“十”字;竖长则横短,如“年”字,一长一短,不宜等长。四、总结收获会运用师:同学们,今天的写字课,你有什么收获呢?(指名说……)师:请同学们把这些收获都用到平时的书写中,提笔即练字,把中华汉字写端正写美观。拓展:于右任书法于右任(公元1879-1964年)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于右任的书法将碑、帖笔法完美结合,独具一格。他擅长行草,对草书颇有研究,从历代书法名家的草书作品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草书字体,整理成《标准草书千字文》,在书坛影响深远。
谁来说一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才能写好。归纳和老师一起来写“立”“州”说笔顺。学生练习书写“华”。学生再次练习书写。比赛写字,看谁写的好。请你想一想,这三个字该怎么把它写的漂亮呢?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自己试着写一写,每个字写几遍,写完之后在小组内评价,然后夸夸本组写的好的字。学生总结收获学生完成作业
没有工具,书法课无法进行,因此在课的一开始,因检查书法工具。强调写字的坐姿、握笔姿势:抬头挺胸人坐正,一寸一拳一尺要牢记。随机表扬表现好的同学贴上“美姿星”,强调一看二想三写,质量第一,数量第二。及时纠正不良姿势从而引导学生知道横和竖在字中往往是主笔。今天我们就来练习书写“言”“十”。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3
月1日教学课题
15、欧体字与颜体特点比较
课型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1、通过欧体与颜体的比较,复习欧体楷书的笔法和结构特点,加深对欧体楷书特点的认识。2、学会运用欧体楷书的用笔和结字规律,准确临写汉字。3、培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书写端正的良好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比较欧体与颜体楷书的特点。教学难点:准确表现欧体楷书的特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课本
教学过程:教











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请学生谈谈本学期所学的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与之前所学的颜真卿《多宝塔碑》相比,在字形和用笔上有什么不同。2、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这节课,我们就来仔细地整理一下,看看它们间的不同之处。出示本课课题:《欧体与颜体特点比较》。学习新知欧体与颜体的笔画比较。(1)课件出示“往、注”两字,请学生比较,右部“主”的短横,在收笔上有什么不同。(2)课件出示“祥、禅”两字,请学生比较,同为左右两竖,形态和起收上有什么不同。(3)课件出示“池、见”两字,请学生比较,同为竖弯钩,形态和出锋有什么不同。2、
欧体与颜体的结字比较(1)课件出示欧体与颜体的“重、西、海”三字,请学生从结字的形态、空间和方圆三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
3、
颜体与欧体在结字上有很多不同,形成风格上的明显特征。特别是用笔上的粗细、方圆不同,使字形随之变化。造成不同的视觉效果。4、匀称劲挺,欧体用笔上粗细变化不大,线条劲挺。结字站庄严谨:5、空间大小一欧体空间
分割对比幅度较大,形成疏密变化;颜体的笔6、方圆变化欧体用笔以方笔为主。字形方整:颜体用笔圈润浑厚。三、教师示范书写找一找:《九成宫醴泉铭》的用笔特点有哪些?短横前轻后重
钩画钩角凹凸
竖画多作垂露四、布置作业五、展示学生作业点评。
学生谈谈本学期所学的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与之前所学的颜真卿《多宝塔碑》相比,在字形和用笔上有什么不同。学生了解课题。
学生观察对比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的“住”和颜真卿《多宝塔碑》“注”。
短横----露锋入笔,顿势收笔,前轻后重。学生畅所欲言:短横:露锋入笔,顿势收笔,前轻后重。竖画:细长劲挺,收笔有藏有露。钩画:出钩含蓄,向右上伸。小组讨论,并用合适的词语记录下来。学生练习书写。学生评价。
将本学期所学的欧体与以前学过的颜体相比较,进一步明确欧体与颜体的区别。明确学习内容。用具体例字、文字和辅导线相结合,分别从横画、竖画和钩画三个角度入手,讲解欧体与颜体用笔的不同。用具体例字、文字和辅导线相结合,分别从匀称劲挺、空间大小和方圆变化三个角度入手,讲解欧体与颜体用笔的不同。通过实践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欧体的书写。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教学课题
8、书法幅式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4

13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的副式是书法作品篇幅的形式。
2、副式种类:横幅、条幅、斗方、扇面、对联。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横幅、条幅宽高比例。
2、难点:在不同种类书法副式上练习书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课本
课件8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书法作品“友多闻斋”,说一说这是什么形式的作品。除了横幅形式的作品,你还知道其他形式的作品吗?1.什么是书法的幅式?书法的幅式是书法作品篇幅的形式,主要有条幅、中堂、横幅、长卷、斗方、册页、对联、扇面等。出示课题《书法幅式》幅式种类1.横幅:指在高宽比约为1:3的横条纸上书写的作品,又称“横披”,如上图伊秉绶“友多闻斋”。2.条幅:指在高宽比约为3
:
1或4
:
1的长条纸上书写的作品。3.斗方:指在高宽基本相等的方形纸上书写的作品。4.扇面:团扇,为椭圆形或圆形,常用素绢制成,书写时字数多少随意,也可在扇面中央用方形构图书写;折扇,上宽下窄,呈圆心辐射状,字数可多可少,书写安排必须适合扇子的弧线式形制。5.对联:把两句对偶语句分别写在大小相同的两张长条纸上,右为上联,为下联。如下图小最“邀云作伴远忘返”为上联,“与鹤分里宽有余”
为下联。引导学生找一找不同幅式的作品中正文和落款的位置。出示部分作品图片,请学生根据幅式的特点,说一说这些作品分别属于哪一种。
三、练习
练一练用对联幅式书写“
山间明月,江上清风”。四、展评,小结
学生举手回答:“横幅”。“条幅、斗方、扇面......”学生记忆。了解课题《书法幅式》。学生交流讨论。仔细观察,想一想:在书写这个字时应注意什么?学生观看团扇,书写安排必须适合扇子的弧线式形制。
与同桌说一说。学生练习,反馈。
学生了解幅式知识。了解横幅条幅宽高比例。右为上联,
左为下联。体会不同作品章法布局特点。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

日教学课题
17、复习
课型
复习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复习横、竖、撇、点、捺、提、竖提、竖折、横折弯和竖弯笔画的完成过程;复习顿笔的起收笔方法。学习书法艺术,感知优秀传统;培养细心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书写每一笔画,都分为起、行、收三个部分。难点:用笔的提按变化、笔画的组织安排。
教学方法与手段:谈话法、讨论交流、演示法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笔画复习1、横横的起笔和收笔有藏锋、露峰两种方式,中锋行笔。看清图示中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不同形状的横有长短、粗细变化。2、竖竖有两种形态:垂露竖与悬针竖。起笔和收笔有藏锋、露峰两种方式,请注意两种竖画起笔、行笔、收笔的异同。3、撇撇有长、短、直、曲、平、斜之分。书写时要注意长度、弧度、角度的变化。4、点点的形态变化很多,基本形态有两种:圆点与方点。无论哪种点,书写时都要饱满。除了圆点与方点,还有挑点和竖点。挑点自上向下起笔,向右上行笔;竖点短直,向右下按笔。书写时注意角度事宜。5、捺捺主要有平捺与斜捺,书写时注意由轻便重,有起伏变化。6、提提的起笔和收笔的方式类似短撇,但行笔方向正好相反。写提时注意行笔要稳健,弧度不能太长。7、竖提竖提是竖与提的组合。先写竖画,竖的末尾处向右下侧按后写提,向右上提笔尖收。8、竖折竖折是先写竖再写横,竖的收笔与横的起笔相连接。9、横折弯和竖弯横折弯形态较小,上横斜,下横平,右上角为方折,左下角为圆转。竖弯是竖与横用转笔相连接。指导学生集字练习小结
学生观看横的写法。
学生观看竖的写法。
学生观看撇的写法。学生观看点的写法。
学生观看捺的写法。
学生观看提的写法。学生观看竖提的写法。学生观看竖折的写法。学生观看横折弯和竖弯的写法。学生练习。
主笔即字中的主题笔画,一个字只有一个主题笔画,其他笔画皆为从属笔画。从属笔画应让位于主笔,不可喧宾夺主、抢占空间,只能烘云托月,以突出主笔。相对从属笔画而言,主笔占的空间要大一些。所以写主笔时应张扬放开,写从笔时应抑制收缩。这就是主笔优先规律。基本笔画中作主笔的有长横、悬针竖、斜捺、横钩、竖钩、斜钩、横折钩、横折斜钩、竖弯钩、竖折折钩等。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课后反思:
授课日期

日教学课题
19、考核
课型
考核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1、通过考核,培养学生浓厚的书写兴趣和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促使学生扎扎实实打好写字基础。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达到促进学生品格、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能把字写得正确、漂亮。
难点:学生把汉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美观,从小就练就一手好字,受益终生。
教学方法与手段:谈话法、讨论交流、演示法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考核的目的:书法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基本训练之一,搞好写字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学生重视了书法练习,无论从用笔还是字的间架结构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但也有个别学生重视不够,学生虽然经常练习写字,但在书写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缺乏良好的书写习惯,字迹潦草,行款不整齐,本面不整洁。因此对全体六年级学生进行书法考核。二、考核的宗旨:书法考核是新课程改革的配套措施,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文化的素养的重要内容。本次举行书法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的写字教学,确保学生打好扎实的写字基础,并鼓励在书写方面学有所长的学生发展这方面的才能。三、考核时间、对象、方法和内容:1、考核对象:全体六年级学生。2、考核时间:


日至

日(书法课)3、考核方法:写在指定的方格纸上,自己准备用纸。4、考核内容:书法教材(由书法老师挑选个间架结构的字)四、评比方法:1、每班学生必须全体参与,各个班级评出书法作品的优秀率、合格率和不合格率。2、结合平时教学由书法老师给出等级(平时占60%,考核占40%)。五、评比过程:1、精心组织,挑选具有明显间架结构特点的字让学生书写。2、细致考核,给学生公平的成绩。
学生了解考核的目的及宗旨。
学生了解考核时间。
学生了解考核方式。
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对书写的掌握情况,及需要改进辅导的地方,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明确要求,按要求进行考核。合理分配时间,按时完成书法作品。了解考核的方式。
课后反思:
授课日期

日教学课题
9、欧阳询楷书结构(一)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4
月20

教学目标:
1.了解欧阳询楷书结体紧凑,笔法严谨。2它的第一个特点是把一个字的笔画集中在“中间”的位置,使中间部分紧凑,其他笔画向四周舒展开。。3.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培养写字的兴趣与欣赏字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观察欧阳询楷书结构特点。2、难点:结构紧凑,笔法严谨。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课本
课件9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课件出示“泉”字的形状标注图,教师为什么要在“泉”字上加这么个图形。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在这个标注图的引导下,仔细看看欧阳询楷书独特的结构特征。出示课题《欧阳询楷书结构(一)》。学习新知观察例字,让学生感知中间紧凑的结构原则。欧阳询楷书结体紧凑,笔法严谨。它的第一个特点是把一个字的笔画集中在“中间”的位置,使中间部分紧凑,其他笔画向四周舒展开。
2.师范写“泉、家、德、新”并讲解要领。“泉”:中间收紧,上伸下展。“家”字撇画与弯钩交接紧密,钩画细挺。“德”字左右靠紧,横竖间距匀称,底部舒张“新”字左高右低,左右避让,竖撇直挺。三、比较不同书法家处理中间部分的特点3.指导学生练习。4.然后和例字对比,找出问题所在。5.展示学生作业点评。四、小结看来大家都能基本掌握今天所学的结构的写法了。1.小组评选最优秀作品。2.谈欣赏后的感受,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能写这么好的字?
五、板书设计:第九课
欧阳询楷书结构泉


新六、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书法纸。
学生猜一猜为什么加个圆形图案。学生齐读课题。交流这两个偏旁的写法指名评价学生跟着老师用手临空和默临一次学生练习书写学生看范字交流书写要点。学生练习,反馈学生完成作业
结构图解让学生学习主要知识点,即掌握欧体中间部分紧凑的结构特点。通过纵向比较来强化学生对欧体结构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欧体中间部分紧凑的结体特点。
授后小记:

加强个别的指导。尽管有复习,学生的写字还是不尽如人意。当堂完成的书法作业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不会马上就能够写得很好,这个时候教师的个别指导就有了很大的功效。每次课堂上在学生写字的过程中,我都会巡视进行个别指导,这样学生的才会明白自己哪里好哪里不足,写字才会有针对性的改正和坚持。
授课日期

日教学课题
12、集字临摹练习(二)
课型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把汉字写得匀称美观。
2、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3.在写毛笔字的过程中闭气凝神,陶冶情操,逐渐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难点:在写毛笔字的过程中闭气凝神,陶冶情操,逐渐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课本
教学过程:教











导入欣赏杭州西湖夏季风光图片,你想到哪些形容词。师:杭州城六月真是太美了。南宋诗人杨万里就曾写过一首诗,来赞誉杭州城的夏季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出示课题《集字临摹练习(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南宋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绘了杭州西湖夏季的美丽景色。学习新知出示诗文,配乐朗读。分析结构,学写例字。
课件出示“西、月、中、风、光、时、接、天、穷”九字,请学生按照结构,分类排列。教师小结。明确:独体字笔画较少,线条需写得厚重,如“西、月、中”三字。“風(风)”字外部两弧笔向内收紧,中间部分高低适中。“光”宇竖弯钩的钩脚按笔向右上提。“時(时)、接”两字左窄右宽,重心偏下。“天”字两横向右上斜,撇轻捺重。“窮(穷)”字笔画细密,取纵势。
4、课件播放临习视频。展示评价。书写作品,学习章法。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斗方和横幅作品,请学生回忆之前所学,说一说两者在章法上的不同之处。拓展课外,从本课展示的三种书法幅式中选取一种进行集字练习。
学生欣赏杭州西湖夏季风光图片,用形容词来形容。学生了解课题。学生读一读南宋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理解古诗的意思
。学生再次配乐朗读。学生分小组讨论,例字中的独体字“西、月。中、光、天”、左右结构“时、接”、上下结构“穷”和半包围结构“风”在结构上又什么特征。学生临习。
学生评价。
通过欣赏图片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明确学习内容。对本课集字内容进行解读,使学生先理解,再学习。详解上述九字的书写特点,指导学生掌握“西、月、中、风、光、时、接、天、穷”九字的写法。通过作品展示认识斗方、横幅与对联,使学生按照示范作品进行临摹练习。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教学课题
5、欧阳询楷书笔法(四)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3月
2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捺的两种形态。2、通过比较,分析不同书法家书写捺的特点。。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练习,掌握斜捺和平捺。2、难点: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课本
课件5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提问:大家回忆一下带捺笔画字有哪些?请学生回答,“天”“之”“令”“文”等。教师继续补充:“道”“延”等细观察、找规律
1、出示例字“天”“之”“令”“文”。请学生运用之前所学,说一说这两字的主笔是哪一笔,分别叫什么名称?
2、学生观察“捺”结构有什么不同,说一说。教师引导:捺常为字中的主笔,主笔是否写好,对一个字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把捺写好,出示课题:《欧阳询楷书笔法(四)》
3、教师总结:捺有两种形态:斜捺和平捺。斜捺角度较斜,起笔较轻。平捺位于字的底部,取平势,捺脚略粗重。三、出示示例字:建、起、从、休、交、爰,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找一找规律。仔细观察,分组讨论他们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教师总结:平捺的角度因字而异。起笔斜势切入,用笔前轻后重,如“建”头部拱起,捺脚或短促有力,如“起”字;或圆转平出,如“從(从)”字。平捺中间行笔较长,捺脚平出或略上翘。斜捺的形态较短,如“休”字。当斜捺在底部时,捺脚略微上翘,如“爱、交”两字。教师示范四种捺的写法(或播放相应视频)。
四、学生按照要求临写以上字。
五、练习,学生根据所写字的规律来练习书写以上毛笔字,教师要巡视指导。六、板书设计:第五课
欧阳询楷书笔法(四)天、令、之、道
指名学生说,并在本子上写一写。学生齐读课题学生认真观察。集体交流并举手回答学生书写“天”“之”“令”“文”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字和范字的差距,再改正。学生听老师总结评价学生尝试书写四种捺。学生完成作业
我们中国的汉字书巧大多如《写字歌》中所说要讲究横平竖直,但有少数的汉字为了力求字形的美观,看上去更端正,显得更有活力,有此笔画在书写的时候要作适当的倾斜。斜捺的形态较短,如“休”字。当斜捺在底部时,捺脚略微上翘,学生不仅要学,还要学会及时总结、归纳。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

日教学课题
1、欧阳询楷书笔法(一)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2月
15

教学目标:
1、认识书法史上著名的“楷书四大家”。2、重点学习欧阳询楷书名碑《九成宫醴泉铭》的技法。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欧阳询楷书名碑《九成宫醴泉铭》的技法。2、难点: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课本
课件1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1、同学们,谁能说说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什么样的?
(身体坐正,脚平放,注意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睛离桌面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随学生的回答,出示学生正确书写姿势的画面。
2、一起做一做。
二、导入新课
本学期我们学习欧阳询楷书名碑《九成宫醴泉铭》的技法,同时欣赏、体会不同书法家楷书的精美独特之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
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楷书四大家”。前几个学期我们主要学习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这学期开始,我们将重点学习欧阳询楷书名碑《九成宫醴(lǐ)泉铭》的技法,同时欣赏、体会不同书法家楷书的精美独到之处。
欧阳询(公元
557-641
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笔法严谨,结构紧凑,被称为“欧体”,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等。公元
632
年夏天,唐太宗在游览九成宫时偶然发现一汪清泉,欣喜万分,马上下令魏徵撰文,欧阳询书写,立碑纪念——《九成宫醴泉铭》由此产生。该碑楷法严谨,笔画线条刚劲,粗细适度,笔法精妙,结构内紧外松,内刚外柔。
三、学习新课
1、打开书第1页,指名读题目。
2、(出示范例的字“之”“玉”)
(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
(2)欧体笔画方中带圆,沉稳含蓄。点画通过棱角分明,多呈三角状,是典型的方笔。也有圆润的点画,形态变化丰富。
(3)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四、指导学生练习
1、学生描描、临写。
2、教师巡回指导。五、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总结点在不同的位置,起笔的角度和收笔的方向各不相同。右上点呈撇状时,方角在右边,如“乎”字。一个字中出现多个点时,形态各异,变化丰富,如“灼、庶”两字。吴昌硕(公元
1844-1927
年)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吴昌硕的诗、书、画、印被称为“四绝”,无论哪一方面都有强烈的个性,自成一家。他善于融会贯通,画中带有很浓的书法意味,并将篆刻的笔法运用于书画中。吴昌硕喜欢临摹石鼓文,从三十几岁到七十岁,一直不间断地临写,同时又将诸家笔法融于一体,最终突破石鼓文方正的写法,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身体坐正,脚平放,注意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睛离桌面一尺,胸离桌边一拳。学生一起做一做检查学生书法工具复习握笔姿势观察这个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学习小组讨论学生描描、临写。
学生上黑板写。学生听总结学生描描、临写。
我国教育学家、文字学家、诗人郭沫若早就在1962年指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大书法家沈尹默说:“练字不但对身体有好处,而且可以养成善于观察、考虑、处理事务的敏锐和宁静的头脑。”他们两位都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他们的话,是一生学字的经验总结,很有道理。
吴昌硕的诗、书、画、印被称为“四绝”,无论哪一方面都有强烈的个性,自成一家。他善于融会贯通,画中带有很浓的书法意味,并将篆刻的笔法运用于书画中。吴昌硕喜欢临摹石鼓文,从三十几岁到七十岁,一直不间断地临写,同时又将诸家笔法融于一体,最终突破石鼓文方正的写法,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
2月
22日教学课题
7、欧阳询楷书笔法(六)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4

6

教学目标:
1.了解钩画字的写法。2比较不同书法家书写竖弯钩的特点字的写法。3.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观察钩画字的书写要领。2、难点:激发学生写好毛笔字的信心和对写字活动的兴趣。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课本
课件7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把上节课学习的字各写1个。2.小结,提醒书写注意点。3.学习钩画的字。课件出示“元、心”的隶书写法。出示“冠、心”欧体楷书的书写,请学生说一说相比隶书有哪些变化。出示课题《欧阳询楷书笔法(六)》
二、教学钩画字。
1.指名读钩画字的书写分析。欧阳询的楷书中部分笔画保留了隶书的笔法,特别是竖弯钩,出钩向右上角,形同雁尾,如“冠”字。其他的钩画也较为含蓄平缓,有些钩画具备了唐楷的典型特征,如“心”“也”字。师范写并讲解要领。明确:欧体楷书钩比较圆浑饱满,出钩角度含蓄平缓。“武”字的斜钩因出钩向外,隶意较为明显。示范竖钩、竖弯钩、斜钩和卧钩的用笔方法。强调出钩前应调锋蓄力,出钩时短促有力。观察钩的变化。课件出示“也、乾、同、力、引、风”六字。“也”字竖弯钩竖短横长,出钩弧势向右上。“乾”字竖弯钩竖长横短,转折处圆润,出钩向右上。“同”字横折钩横短竖长,横平竖直,出钩含蓄。“力”字的横与折笔长度相当,折向左下斜。“引”字横折钩的转折处提笔轻按,向左出钩。“風(风)”
字的钩画匀称细劲。3.指导学生练习:“冠”“心”“可”“乎”。4.然后和例字对比,找出问题所在。5.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三、小结看来大家都能基本掌握今天所学的偏旁的写法了。谈欣赏后的感受,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能写这么好的字?四、板书设计:第七课
欧阳询楷书笔法(六)
学生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将这两个笔画书空一遍学生观察隶书钩笔“蚕头燕尾”的特征。学生齐读课题交流钩画的写法仔细观察,想一想:在书写这个字时应注意什么?学生练习书写。学生看范字交流书写要点。学生练习,反馈。学生完成作业。小组评选最优秀作品。
激发兴趣。导入教学感知隶书笔意的含义。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和继续创作的欲望。观看教师示范,学习书写。练习掌握字的书法。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钩画的不同写法,重点引导学生注意这几个字中的钩画,并观察其中的异同点。通过展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

日教学课题
14、欧阳询楷书结构(五)
课型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1.了解欧阳询楷书的第五个特点是上紧下松。2下部自然伸展而呈横势,重心向右下倾斜。。3.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注意观察每个字上下之间的松紧对比。教学难点:比较不同书法家处理相同字的特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课本
教学过程:教











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德”字,观察“德”字的空间分割关系。2、教师引导接题:“德”字上密下疏,说的是它笔画间的空间布白关系。其实,如果我们关注“德”的笔画,还可以用另一个词来形容它的结构特征----上紧下松。出示本课课题:《欧阳询楷书结构(五)》。
二、学习新知1、观察例字,感知欧阳询楷书的第五个特点是上紧下松,说一说“德”字的紧和松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左部上撇偏右,下撇伸左,势向右靠。右上部紧靠左部而呈纵势,右下部呈横势。整字下松。“德”字下部自然伸展而呈横势,重心向右下倾斜。观察“代、我、克”三字,用铅笔双钩“代、我、克”三字中的所缺笔画。双钩的笔画上部和下部有什么不同取势。自主探究,表现上紧下松的结构特征。(1)出书“终、怀、鹿、繁”四字,请学生思考,例字中的紧和松是怎样巧妙表现的。4、师范写并讲解要领。“终”字上部撇画靠紧,下部点画疏朗。“怀”字上部点与横靠近,下部重心右倾。“鹿”字上部横竖紧密,下部撇捺舒展。“繁”字上部左右靠紧相接,下部点钩相离。布置作业展示学生作业点评。重点评价松紧关系是否合理。
学生观察“德”字的空间分割关系。学生观察例字,感知欧阳询楷书的第五个特点是上紧下松,说一说“德”字的紧和松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生:“代、我”两字,撇短促,斜钩上部斜靠左部,下部右下伸展,呈上紧下松之态。“克”字“儿”的上部收紧,下部左右伸展,呈上紧下松之态。学生临写。学生评价。
“上紧下松”版块包括了本课主要知识点,即掌握欧体上紧下松的结体特点。用具体例字、文字和辅助线帮助学生理解“我来动笔”为互动版块,通过对具体例字的揣摩,加强学生对欧体结构的认识。通过实践使学生理解欧体上紧下松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注意例字上下之间的松紧对比。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教学课题
4、集字临摹练习(一)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3
月1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汉字写得匀称美观。
2、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把汉字写得匀称美观。2、难点: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课本
课件4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上几节课所学的毛笔字,说一说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二、出示《登鸛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是唐代王之涣的五言绝句。诗句的大意是:我登上这座高楼,看到傍晚来临,西边的太阳沿着山脉落下去,还能看见悠悠黄河向大海流去。如果我还想要看得更加高远,那么就要再登高一层。出示本课课题《集字临摹练习(一)》讨论交流学习例字,复习笔画课件出示“一、上、山、千、日、更、海、黄、穷”九字。“一”字笔画要粗壮。“上”字横长竖短,字形呈扁状。“
山”导字宽博,中坚挺拔。“千”字修长秀美。“日”字笔画少,形略小。“更”字上密下疏,撇收捺放。“海”字左窄右宽。“黄”字上横下纵,中间收紧。“窮(穷)”字中间笔画繁多紧密,取纵势。
四、例字指导,教师边指导边讲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五、临写
(1)仔细观察,怎样才能把字写的像字贴上一样好?
(2)先临写第一组部分字。学生评议。
(3)临写第二组字时,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巧练。
六、练习
练习书写以上字,教师巡视指导。拓展从《九成宫醴泉铭》中集字书写五言对联
:“得山水清气,极天地大观。”
指名答齐读“登鸛雀楼”仔细观察“登鸛雀楼”,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先进行观察,然后交流。议一议:怎样把字写的正确、匀称、美观。学生练写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书法先临写第一组部分字。学生评议。
临写第二组字。
横幅的四个字组合在一起要讲究变化。斗方的四个字上重下轻。书法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书法课不应该单纯为了书写而教学,了解书法作品的出处和书法家的生平,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书写兴趣。学生不仅要学,还要学会及时总结、归纳。还可以和同学比一比,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下决心练好书法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

日教学课题
16、书法作品欣赏
课型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面对一幅作品应该从哪些角度欣赏它。
2、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欣赏方法:远景、近景。教学难点: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课本
教学过程:教











欣赏。王羲之《兰亭序》“萧翼智取《兰亭序》”故事导入。教师:这到底是一件怎样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来仔细看看吧。出示课题:《书法作品欣赏》。
二、欣赏方法了解《兰亭序》相关历史背景。1、远观一
欣赏幅式美、整体美远观一幅书法作品,首先看到的是幅式和整体效果。优秀的书法作品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作品的内容与整体幅式的搭配非常得体,作品的整体布局如字的大小、行列的疏密以及空间留白都很合适,能带给我们一种美的感受。
2、近观--欣赏结构美,线条美,局部美一幅好的作品,它的局部往往也是非常漂亮的。它的每一根线条或直、或曲、或粗,或细.....都具有不同味道的美。每个字的笔法精到,结构优美,整幅作品中,有大小,长短、宽窄、科正等对比关系,字与宇之间顾盼呼应。
三、说一说
这是一幅用《多宝塔碑》集字的作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从整体效果、行列分布、字形结构、线条形态、对比关系等方面谈谈你的感受和评价指导学生书写。
“小小评论员”活动,请学生将远观和近观《兰亭序》的收获连起来说一说。五、板书设计:书法作品欣赏文、明、诚、信
学生稳定自己的情绪学生听故事学生说一说,自己面对《兰亭序》的感受。学生进行集字临摹练习。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学生赏析优秀作品。学生谈感受。学生尝试运用欣赏的方法,分析教材中的集字作品,分小组讨论,并说一说。
写字贵在坚持,无论是在练字课上,还是平时做作业,我们都要仔细观察,学会发现和总结每个字的规律。只要这样,相信我们的进步一定会很快,每个同学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我们练习书法,不仅仅要用心揣摩用笔的技巧,还要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更要重视对思想品德的培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通过实践使学生理解欧阳修的用笔和结字特点。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教学课题
6、欧阳询楷书笔法(五)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3
月30

教学目标:
1、了解圆转和方折字的两种写法。2、比较分析不同书法家书写转折的特点。3、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观察圆转和方折字的书写要领。2、难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及浓厚的写字兴趣。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课本
课件6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入(林散之书法)林散之(公元1898-1989年)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他的书法以魏晋南北朝、唐代碑刻为基础,又从《淳化阁帖》学习晋人书法,并取法唐、宋、元、明名家手札。赵朴初、启功等赞他诗、书、画为“当代三绝”林散之自幼酷爱诗、书、画,有“三痴雅号。1930年拜入黄宾虹门下学国画。三年后,遵循黄宾虹“学习前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师法大自然”的教导,游历名山大川,创作写生稿800余幅、诗歌近200首,并沿途观摩历代书法石刻,胸襟与眼界大开。这对他后期的艺术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右图“天意成佳配,人情留墨缘”对联,即体现了他的书法风格。
出示课题《欧阳询楷书笔法(五)》
教学圆转与方折两种写法。
课件出示“甚、山”两字,说一说,这两个字中红色标注的是什么笔画?同样是竖折。这两字笔画的形态有什么不同?
1.范字:“甚”“山”“右”“深”2.师范写并讲解要领。(或播放相应视频)学习圆转和方折的竖折。横折的转折处多为方笔,如“昆、當(当)”两字。撇折的夹角小,转折处形态方整,如“云、兹”两字。横折折撇的第一折为方折,
第二折圆转,如“及”字。3.学生练习5.展示学生作业点评。四、小结
看来大家都能基本掌握今天所学的圆转方折的写法了。小组评选最优秀作品。谈欣赏后的感受,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能写这么好的字?
板书设计:欧阳询楷书笔法(五)山、又、安、固
学生认真聆听,感受书法家的胸襟与眼界学生按观察汉字。学生看老师范写。
小组讨论:怎么写好这类字学生临写。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交流学生听老师总结评价学生完成作业
这对他后期的艺术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天意成佳配,人情留墨缘”对联,即体现了他的书法风格。笔画在行笔过程中改变方向时,有圆转和方折两种写法。欧体以方折为主。体会不同转折方式的用笔方法。学生不仅要学,还要学会及时总结、归纳。
授后小记:
②通过集字练习,巩固前几课的笔法练习。第五课学习欧阳询楷书笔法第四个特点:捺分平斜。捺对很多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写的,用笔的提按还需多练习。第六课学习了欧阳询楷书笔法第五个特点:圆转方折。学生的书写效果还不错。
授课日期

日教学课题
3、欧阳询楷书笔法(三)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3

9

教学目标:
1、掌握撇提势斜的执笔方法,注意写字笔顺。2、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3、培养学生研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撇和提的执笔方法,注意写字笔顺。2、难点:比较不同书法家书写提与撇的特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课本
课件3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提问:大家回忆一下带撇和提的字有哪些?请学生回答,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田字格的位置、正确的执笔写字姿势、书写整洁等细观察、找规律
1、出示例字(物、我、后、在)。“物”、“我”撇和提都取斜势。收笔方向相反,而方式相同,均为露锋尖收。“物”撇自右上向左下斜。“我”提自左下向右上斜。“后”字上撇平短,左撇有弧度。“在”字长撇斜,略带弧度。
2、学生观察字形,说说笔顺规则。
3、学生交流,不足之处教师及时进行总结。
4、师生进行交流,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写。(1)撤和提都取斜势。撤自右上向左下外,提自左下向右上件,收笔方向相反,而方式相同,均为露锋尖收。。(2)撇画有平、斜、长、短的变化。“身”字上搬平而短,下撇长而斜。“家”字的四个撇有直曲、长短、角度的变化。“厥”字的左撇直长,右下搬形态细小且有弧度。提画左重右轻,长短和角度因字而异。写坚提时竖画要带有弧度,长提要写得平一些,
短提则要写得斜一些,如“地”字。“扶”字的提画伸左,收笔穿过坚钩。“以”字的坚与提连写。三、出示例字:身、家、地、扶,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找一找规律。仔细观察,分组讨论他们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比较不同书法家书写提与撇的特点。
四、学生按照要求临写以上字。
五、练习,学生根据所写字的规律来练习书写以上字,教师要巡视指导。鲁迅书法大家对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公元1881-1936年)并不陌生,尤其是他的文学作品语言犀利,思想深刻,广为人知。殊不知,鲁迅还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呢。他从小接受传统而全面的书法训练,长时间坚持临帖,积累了深厚的书法功底,后来又热衷于搜寻碑帖拓片,对书法、美术有着很高的鉴赏力。他的书法以篆隶用笔为基础,质朴洒脱。无论是精心书写的对联,还是平时书写的手稿,都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请学生回答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田字格的位置、正确的执笔写字姿势、书写整洁学生观察字形,说说笔顺规则学生交流学生练写偏旁学生自己观察找一找规律。仔细观察,分组讨论他们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学生练习书写练习,学生根据所写字的规律来练习书写以上字,教师要巡视指导。
我们要追求书法作品的整体美。要在变化中求和谐,在局部的组合中求得整个作品的美。这种美不仅仅是表现在一部分或几部分,而且表现在各部分总起来看,彼此间有一种恰到好处的协调和适中,没有哪一部分突出到压倒其他部分,以致造成其余部分的比例不够均衡,损害了整体结构的完美。
书法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书法课不应该单纯为了书写而教学,了解书法作品的出处和书法家的生平,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书写兴趣。学生不仅要学,还要学会及时总结、归纳。
授后小记:
①欧阳询的楷书和颜真卿的楷书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六年级这学期主要学习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的技法。欧体用笔上粗细变化不大,线条劲挺。颜体用笔上横细竖粗,线条曲折。欧体用笔以方笔为主,字形方整:颜体用笔以圆笔为主,字形外圆内方,这几节课的作业效果还不错。
授课日期

日六年级书法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教学中注意学生从最基础的书法入门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书写习惯,能熟练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尤其需要教师着重指导用笔方法。
?二、教材分析?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因此,书法教学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我中华民族文明的突出体现,写好汉字不仅具有展示、欣赏和收存价值,而且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书法课要讲究字形、运笔、结构、章法四美,显然将其提升到一个艺术高度来认识来衡量。?
三、教学目标?
1、书法课的教学要有人文性?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面对全体,使学生在多方面得到发展,书法教学作为培养特长一面来讲,要让学生了解书法的重要性,晓知并学习古代名人学有所成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艺术之感情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从小养成喜好、爱好艺术的良好习惯,并且既学本领,又学做人。?
2、书法教学要有针对性?
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图人人都能当小书法家,但求个个参与,书写水平都有所提高。其中还必得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要注意选拔出类拔萃之优生作为培养对象,给他们机会,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书写技能,真正使他们的特长得到发挥,为他们的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书法教学要有持久性?
欲获得某一知识、技能,并非三两日可成,必有时日来保证。“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必须具有持久性。?
1、学习书法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要磨练学生的耐性。要天天坚持不懈,如同做事,要有始有终。平时要求学生每天利用一点时间(三二十分)练习巩固自己所喜爱的书法。?
2、开展书法兴趣活动,在活动中比进步,比质量,比速度,比特色,并将学生的书法作业进行展评,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方可达到日久功成的目的。教诲学生:自古学艺无捷径,更不能如行人走路,三步并两步行。天赋自来是有,但不学无术,形同废物而无用。
?4、书法教学要具有发展性?我们教书法的目标是:?
(一)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特长,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得到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具有观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借鉴、引用、学习。?
(三)能使整体进步,部分学生有为,并终身受益。?
(四)教必有成,学必有果,培养学生自信,展示自己、发挥才能、发表作品。最终达到学生自认为“天生我才必有用”之目的。5、书法教学要具有兴趣性?
书法本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艺术,下有根上无顶,无人书写水平达到顶峰。小学阶段的书法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的四种格体,初步认识真(楷书)、草、隶、篆,大致区分各体的字形特点,尤其是了解楷书中柳、颜、欧三体,倡导积极尝试、习练爱好之精神,让学生观赏一些书法刊物,开阔眼界、欣赏佳品、品评杰作、学会审美、勤学苦练、效仿名人,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平时注意用毛笔示范学生,引导学生在“看、识、品、学、练”五点上下功夫。经启发诱导,渐渐使学生被书法艺术的美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步入书法之门。
?四、采取措施。?
自来学艺均有百日之功,无论成效大小,观其自晓。时久习练,可以使眼高手自高,功到自成,耗日太多使学生情绪低落。可也不能急于求成,对小学生来说,要使他们循序渐进,初见成效,也有以下的方法:?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自己喜爱的字体去练;??(二)按字形的要求,正规严格去指导习练;?(三)学会比较和鉴别的方法;?
(四)教学生掌握运笔和写字的章法,一步一步练习,分步检查书写效果强化过关。?教学课题
11、欧阳询楷书结构(三)
课型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5

4日
教学目标:1.欧阳询楷书的第三个特点是撇收捺放。2撇画头部较重,尾部较轻,短而含蓄,取收势。3.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观察欧阳询楷书结构书写要领。教学难点:撇画头部较重,尾部较轻,短而含蓄,取收势。。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课本
课件11
教学过程:教











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然”字,观察“然”
字的结构特征。2、教师引导接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讨论“然”字结构中的奥妙学问。出示本课课题:《欧阳询楷书结构(三)》。二、学习新知1、观察例字,感知撇收捺放的结构原则。撇长捺放点画收,上下错开有变化。教师小结:“然”字撇高捺低,撇画提笔轻收,取收势,捺画重顿后向右下伸展,取放势。我来动笔双钩“大、庭、炎”中的撇画和捺画,体会撇收捺放的特征。自主探究,表现撇收捺放的结构特征。(1)出示“永、味、奉、波”四字,请学生思考,例字中的撇捺是怎样搭配的。(2)师范写并讲解要领。“永”字撇短而含蓄,捺向右下伸展。“味”字撇短而微曲,捺长而向右伸。“奉”字撇高捺低。“波”字两撇一纵一弧,捺画横势伸展。单钩比对。
三、指导学生作业。四、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五、板书设计:第十一课欧阳询楷书结然、味、奉、波
学生用已学知识,形容“然”字的结构特征。
学生读一读书中的图解:撇长捺放点画收,上下错开有变化。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动笔双钩笔画。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观看教师书写。学生用钢笔单钩“单钩比对”中的例字,说一说哪位书法家书写的字形与欧阳询最相似。
学生书写。
了解欧阳询楷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字形偏长。竖画上下伸展,使整字纵势强烈,挺拔修长。
用具体例字、文字和辅助线帮助学生理解。“我来动笔”为互动版块,通过对具体例字的揣摩,加强学生对欧体结构的认识。通过实践使学生理解欧体撇收捺放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注意例字撇捺的处理方式。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

日教学课题
13、欧阳询楷书结构(四)
课型


本课题教时数:
1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1.欧阳询楷书的第四个特点是空间分割对比明显。2了解唐楷与欧体的结构特点。3.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楷书的第四个特点是空间分割对比明显。。教学难点: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课本
教学过程:教











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弱”字,观察“弱”
字的结构特征。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重点探讨“弱”字的疏密关系。出示本课课题:《欧阳询楷书结构(四)》。学习新知观察例字,感知空间分割对比明显的结构原则。请学生看书中“弱”字的疏密分析图,说一说从图中的标识,看到了哪些疏密关系。教师小结,明确“弱”字的三组疏密关系:上疏下密、左密右疏、左右密中间疏。
2、双钩“我来动笔”中的笔画,说一说钩写的笔画有什么特征。
讨论明确:
这些笔画都是较为舒展的,所在部位空间布白大,其他部分空间小,疏密对比非常明显。自主探究,表现空间分割对比明显的结构特征。出示“当、男、质、槛、循、轮”六字,请学生思考,例字中的疏密关系是怎样巧妙安排的。“当”字中间疏朗,留白较大。“男”字上部横竖分割空间小。“质”字上部空疏,下部横画间距紧密。“槛”字左疏右密,右边上密下疏。“循”字“目”小且横画间距紧密。“轮”字左边和右下紧密,右上角空疏。单钩比对用铅笔或钢笔单钩摹写,说一说下列哪位书法家书写的字形与欧阳询最相似。布置作业书写书本后第13页的作业。四、展评
学生用已学知识,形容“弱”字的结构特征。学生观察例字,感知空间分割对比明显的结构原则。说一说从图中的标识,看到了哪些疏密关系。学生动笔双钩笔画。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观察例字。学生进行单钩比对。学生作业,评价。
了解欧阳询楷书的第四个特点是空间分割对比明显。“我来动笔”为互动版块,通过对具体例字的揣摩,加强学生对欧体结构的认识。通过实践使学生理解欧体空间分割对比明显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注意例字中笔画的疏密对比。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