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壳运动和火山地震(二)》教学内容特色介绍——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中学 刘薇本课主要讲授地震火山的相关知识。汶川地震之后,学生们对地震等自然灾害仍具有恐惧心理,因此培养学生们面对自然灾难的应对心理及逃生自救知识成为本课的主要任务。目前,世界先进科学技术仍未能准确预测地震等灾难的发生,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更应树立主人翁责任感。通过本次教学,向其传授相关的地震火山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观念,激励更多同学树立为祖国的地震事业服务的远大理想。本文特色:1.多次采用视频播放的方式,既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又能够加深学生们的直观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小游戏环节通过学生集思广益、仿真模拟、自我检测等环节,直观验证学生结论的正确与否,充分锻炼学生们面对突发地震的应变能力。3.抗震小英雄故事的学习,结合鲜活事例,极大鼓舞学生要勇敢、镇定、机智地面对自然灾难的发生。4.本课中抗震自我保护动作的学习,做到学以致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能够使学生在灾难中最大限度地做好自我保护。本课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请专家领导批评指正。4.5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二)——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中学 刘薇课题章节第四章第五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学时间45分钟内容地震和火山知识基础地球内部的构造。地壳变动一直广泛持续地进行,有时缓慢有时迅速而激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并能够对照地图说出全球火山地震的分布特点。了解地震的危害,初步掌握地震逃生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和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分析地震发生时,所处“商场、家里、学校、电影院、户外”等多种场所,检验学生逃生时随机应变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火山地震知识的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查找资料,分析证据,激发学生的探索钻研精神。通过交流表达自己的证据、观点等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展示自我、自信的精神。通过“小英雄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们的主人翁责任感。让他们更加勇敢坚强地面对自然界的突发事件。任务定位教学重点1.地震火山的分布2.抗震自救的方法教学难点地震火山的形成教学策略教法 学法讲演法、演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了关于火山地震的知识,搜集并准备了相关资料。板书设计第五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二)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1播放汶川地震录像观看激起学习兴趣,增强每个人的责任感!2、设问:用恰当词语描述此时此刻你的感受组织语言发表感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地震1.地震是如何产生的?阅读课文找到答案锻炼迅速阅读能力2.地震有哪些要素?3.世界地震分布带?4.地震的预报和防范?播放视频介绍地震来临前的先兆。观看加强感官效应5.地震逃生:此时此刻,如果发生地震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分组讨论团结合作,各抒己见6.用讨论的方法检验逃生计划,分情况模拟。,游戏发散思维,随机应变7.系统总结地震发生时“要做到的”和“不要做到的”。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思维8.躲避时的自我保护动作动做学习活学活用9.抗震小英雄的故事两个同学讲述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10总结:遇到地震不慌张,要像小英雄一样想办法逃生,并帮助他人!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思维火山1.火山成因视频观看加强感官认识2. 火山的结构及喷发物阅读课文找到答案锻炼迅速阅读能力3. 全球火山分布带,并思考火山地震分布带相似的原因?4火山的种类及著名火山介绍火山学生演示自己的PPT锻炼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5.讨论火山的利与弊。辩论提高口才和应变能力总结强调火山地震的分布情况。落实与反馈分组计时抢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科学优质课展示《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_刘薇.rmvb 内容特色分析.doc 配套教学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