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制作康乃馨 》教学设计 (一)教材地位: 目的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发展。我今天说的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七课《自制礼物》活动一《制作康乃馨》,这是一次工艺美术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感恩教育的好教材。在实践的过程中,动用学生眼、手、脑多个器官,体会纸艺浓厚的观赏气息,运用画、剪、缠、粘等多种技法,制作出一朵朵美丽的康乃馨。从小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知道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是这样确定三维目标和重难点的: 知识与技能: 了解康乃馨的花语,了解手揉纸的材质特性; 掌握折叠和裁剪的加工技能; (3)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初步掌握康乃馨的制作技巧。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欣赏、探究学习了解康乃馨的制作并巩固以前学习的各种剪贴粘画等技巧; (2)能耐心、细致地进行操作,体验制作成功的乐趣,并且通过探究、实践、创新掌握康乃馨的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制作纸花的体验中激发学生欣赏美、知道美、创造美、感受美的激情,树立创造美的观念; (2)通过对康乃馨花语和特征的认识,欣赏康乃馨的美,感受康乃馨的深刻寓意,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3)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体验探究、实践和创新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审美情趣和安全意识。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探究和实践的方法,总结出康乃馨的制作方法,同时加强对劳动的体验。 难点:做花过程中的一些技巧,让学生通过实践去领悟和创新。 教具:示范作品、课件、各色彩纸、铁丝、大小花瓣模型 、红笔水。 学具:剪刀、胶水、铁丝、彩纸。 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我授课的对象是五年级小学生,他们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的劳苦感受较少,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为父母制作一份礼物,献上一束纸质康乃馨,以人文精神感染他们,以提高学生的情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依赖心较强,习惯被动的模仿学习,老师示范,学生依葫芦画瓢。 2、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在教法和学法的选择上,我想以这次实践活动为载体,打破传统的实践活动课“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结合新课标精神及教学理念,我预设构建了“探究→合作→创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流程如下:设置情境,欣赏美——探究交流,认知美——经验实践,创造美——评价小结,感受美。具体地说就是从欣赏入手培养兴趣,通过观察自我探究,以技能训练为主线,采用激趣法、情景教学法、观察法、问题法、演示法、经验交流法等教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突破重难点。这种模式既有教法的实施,也有学法的指导,符合从实践到理论到创新的认知规律,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同时贯穿运用本人提出的工艺美术教学达标规程: 赏美——知美——创美——感美。 三、教学过程: 我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为四个步骤: (一)创设情境。这一环节大致需要六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巨大动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重要前提。我首先提问学生你知道母亲节吗?今年的母亲节你给妈妈送了什么礼物?然后出示课件知识链接,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我增加了母亲节的时间。为了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告诉学生老师给母亲亲手制作了一束花,唱了一首自己写的歌——《美丽的康乃馨》。预设学生要求老师唱歌。随后教师出示一束纸艺康乃馨,并问学生你了解康乃馨的花语吗?请大家闭上眼睛回想一下躺在妈妈怀抱里的温馨;想象当我们取得好成绩时妈妈脸上灿烂的笑容;生病时妈妈无微不至照顾我们劳碌的身影……请大家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边听歌边想想妈妈如何用自己单薄的身躯为你支撑起一个幸福的家庭,老师没有响亮的歌喉,没有深厚的演唱功底,但老师也是用心在歌唱。“美丽的康乃馨,就像慈祥的母亲,朴实无华默然开放,馨香美丽给了亲人,含辛茹苦九十载,养育儿女为家操劳,风霜雪雨无怨无悔,夕阳晚霞最最美,母亲的脸上爬满了皱纹,母亲的笑容依然温馨,祝福母亲,祝福母亲,愿你身体康健喜乐平安,祝福母亲,祝福母亲,从前受苦现在享福美好日子伴你岁岁年年。” 引出课题,板书:制作康乃馨。 出示课件:康乃馨花语。生看一遍即可。 这个过程每一个点的链接都要随着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展开,抓住学生的回答和老师的预设相同或者相似之处来入手,让每个点的导入都水到渠成。 (2)自主学习,探究交流。第二环节大概需要10分钟。 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我一改以前教师讲解示范手把手的教学方法,首先观察一支康乃馨的外形特征,问答:“康乃馨有哪几个部分组成?”交流后说出花的各个部分,出示课件,康乃馨的结构图。随机板书:花瓣——花萼——花叶——花茎。教师让学生按照课前分成的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将老师发的实物拆开,出示课件问题:拆一拆,看一看,议一议,交流纸艺康乃馨的制作方法。学生边交流老师边出示课件,制作步骤。 用粉红纸剪出三个圆片,将圆片折叠成米字型,把边沿剪成锯齿状。再用绿纸剪出4片叶子和一片花萼。 沿每条折痕剪开一半,作为花瓣的前端,再把其拧皱。 把铁丝顶端弯成一个钩状,再把花瓣依次串上去,花朵根部用餐巾纸缠紧,贴上花萼。 4、用两片叶子夹住一根铁丝粘好,再用绿色的纸条从花萼部分开始缠满花茎的铁丝,缠的过程中将叶子一并缠上。 (三)实践创造,学生动手制作康乃馨。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占用的时间最多,让学生充分地张扬个性,动用画、剪、折、粘、等多种技法,完成创作。预设20分钟。 首先告知学生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制作的过程中注意碎纸不要乱扔。 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点拨,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解决探究中遇到的问题,一对一辅导他制作。出示课件方法提示。1、在剪圆片、叶子、花萼时,先画出形状再剪。2、剪锯齿时注意剪均匀,深浅一致。3、拧皱花瓣时要尽量让其皱。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创作的方法上例如三个原片采取大、中、小的不同样式,以突出花朵的立体感;材料的使用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以达到综合实践的目的。 制作过程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评价鼓励,感受美的创造。 展示学生的作品,首先学生之间自评和互评,找出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利于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及同学间的相互学习,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然后老师进行重点点评,评出“创意奖”和“最美丽奖”,培养学生的成就感。简单交流本次实践活动的感受和收获,不但在技能上有所收获,课后还要把自己的作品送给妈妈,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四、说板书。重点板书拆花朵时探究得出的花朵的每一部分和制作的过程。鲜明地对比出二者的顺序正好相反。 制作康乃馨 花叶 做花瓣 花萼 串花茎 花茎 贴花萼 花瓣 缠叶子 五、课件。 课件的制作内容上紧扣书本,但也有所选择增删,力求反应教学的基本过程,突出重难点。制作风格尽量突出简约美,尽量少用装饰,以防止因为画面太过花俏而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从而突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课件辅助教学而不扰乱教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