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复习】明清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措施。
(1)东南沿海:明朝中期,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
(2)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来清朝设置台湾府
(3)东北: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入侵者。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国领土。21
(4)北疆:明修长城,防范北方蒙古族的侵扰。
(5)西北:①粉碎准噶尔贵族和大小和卓的叛乱;
②加强对新疆的管理,设置伊犁将军。
(6)西藏:①清朝初期,赐予宗教领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②设驻藏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③达赖、班禅的转世灵童的选择,要在驻藏大臣的监督下,从金瓶中抽签确定,这就是金瓶掣签制。
2(7)西南:实施改土归流政策。
?
?
?
?
?
?
?
?
?
?
?
?
?
?
经济的繁荣
晋商祁县乔氏
乔家的商业字号有200多处,乔家的资产相当于现在的八、九十个亿。
“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
一、农业的兴盛
17世纪初,中国人口已近两亿,19世纪初,中国人口超过三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人 口 激 增
农 业 发 展
农业技术的进步:多熟制的种植制度
粮食新品种的推广: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
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如棉花等
玉米
甘薯
马铃薯
花生
向日葵
猜一猜
玉米,原产美洲大陆。最初传入欧洲(哥伦布)。
16世纪传入我国。
甘薯,原产美洲大陆。最初传入欧洲和东南亚(哥伦布)。
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
马铃薯,原产南美洲。
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欧洲直到18世纪末还将其当作观赏植物。
花生,原产南美洲。
15、16世纪传入我国。
其实我国种植花生的历史已有四千年的历史。
向日葵,原产北美洲。
大约在17世纪从东南亚传入我国。
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吗?
何时从国外引进的?
1.手工业繁荣表现在哪些行业?
2.与前代相比,明清时期的手工业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棉纺织业、榨油、粮食加工、制瓷、采矿、冶铁、造船等。
在工具、技术、产品质量以及行业种类、规模、产量上超过前代,民间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
二、手工业的发展
材料:江南松江地区的农村妇女清晨抱着织好的棉布去市场交易,换回棉花,接着再去织布。因为松江布花色众多、质地优良,当时流传着“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精美的松江布,每年输送京师十多万匹,一匹上好的松江布,可卖上百两银子。
从材料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二、手工业的发展
明代景泰蓝
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和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
二、手工业的发展
从景德镇的瓷器制作过程和课文中的描述,你能说出景德镇生产有哪些特点?
分工细密、生产规模扩大、产品种类繁多。
二、手工业的发展
①出现地区、行业: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
②特征: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几台甚至几十台织机,他们采用计时或计件方式向机工付酬。
③认识:这种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劳动效率较高的经营形式,已经带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特点。
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出现
二、手工业的发展
机
户
机
工
雇 用
被雇用
早期资本家
早期雇佣工人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的新变化
——资本主义的萌芽
在清代,广东的冶铁业、云南的采矿业、台湾的熬糖业、
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明朝中后期,杭州手工业行业达360种;广东
佛山冶铁业,一日出铁六七千斤;江西景德镇有
3000多座窑,民窑居多;嘉兴已使用新式的纱绸机,并且出现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
结合上述资料和所学内容,总结归纳明清
时期手工业发展的体现。
1.手工业行业多
2.生产技术进步
3.经营方式变化(民营工业占主要地位)
4.经营形式变化(雇佣劳动,分工协作)
资料 :
三、商业的发达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农产品与手工制品大量进入市场,商品经济活跃起来
1.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和繁荣
原因:
表现:
人间天堂
杭州
苏州
三、商业的发达
徽商
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
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
2.商帮的形成
三、商业的发达
晋商
山西的晋商,是明清时期崛起的一大商团,这个集团
,是利用山西靠近北方边镇的有利地理位置发展起来
的,主要经营盐、丝、粮食、铁器、棉布等军需用品
以及金融典当行业。活动范围从黄河流域遍布全国,
远至俄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区,号称“足迹遍天下”。
明朝中后期,史称:“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
江北则推山右。”晋商曾雄踞国内商界达五百年之久,
到近代才衰败下去。
三、商业的发达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整座旧址占地2 324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但就是这样一座小小院落,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19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
三、商业的发达
出口茶叶、生丝、土布、瓷器等
白银在明代后期成为主要货币
四、对外贸易活跃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工艺精湛,商路发达,因此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明清瓷器
四、对外贸易活跃
英国对中国茶叶需求量的变化
1720年
181 600千克
1800年
10 442 000千克
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的变化
18世纪60年代
300万两/年
18世纪80年代
1 600万两/年
(1)你能从上述表格中获得哪些信息?
(2)说说清朝前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清前期的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顺差,经济实力居于世界前列。
四、对外贸易活跃
经济的繁盛
海外贸易的发达
商业的繁荣
农业的兴盛
手工业的发展
明清经济的发展
课堂小结:
明清时期经济繁盛的表现:
1、农业:
①技术进步:一年多熟②新品种引进
2、手工业:
①纺织业兴盛②手工业技术、行业超过前代
③民间私营手工业取代官办,占据主导地位。
④东南出现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
3、商业:
①工商业市镇兴起②城市人口增加③商帮出现
4、对外贸易:
①对外贸易活跃。②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1.课时特训:必做【基础训练】T1-5
【提高训练】T6
2.作业本:选做5.1.3
3.预习:5.2.1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