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唐诗三首》课件(共93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唐诗三首》课件(共93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93张PPT)
第六单元
第二十四课
唐诗三首
2020-2021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调整心态,进入情景
学习活动(一)
第一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点击欣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有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但一颗爱国忧民的心始终不悔,常常“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他的晚年生活更是凄凉,但他想的,不是个人的苦难,而是天下苍生,这位伟大的诗人,就是唐朝著名的诗圣“杜甫”。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悟这位诗人的情怀。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3.品味诗歌写法、语言等方面的精彩之处。
学海导航,明确目标
学习活动(二)
作家作品
杜甫(712~770),汉族,
河南巩县(今巩义)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拓展视野,前置补偿
学习活动(三)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为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公元760年,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边盖了一座茅屋,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苦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诗人百感交集。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天下寒士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文体知识
歌,能唱的诗,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
七言、杂言,富于变化。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
读读写写
三重茅
挂罥
布衾
倚杖
广厦
chóng
qīn
juàn

shà
突wù(

塘ào(

大bì(
)天下



认读课文,积累词语
学习活动(四)
记记背背
(一)通假字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见”同“现”,出现。
(二)一词多义
1.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被。
忍能对面为盗贼 做。
2.安: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
安得广厦千万间 哪里。
3.高:八月秋高风怒号 深。
高者挂罥长林梢 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与“低”相对。
4.自:归来倚杖自叹息 独自。
自经丧乱少睡眠 自从。
5.独: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独自,独个。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只,仅仅。
6.得:唇焦口燥呼不得 能。
安得广厦千万间 得到。
(三)古今异义
1.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秋季的天空;今义:秋季。
2.卷我屋上三重茅
古义:概数,表示多数;今义:表示确数“三”。
(四)词类活用
风雨不动安如山
风雨:名词用作动词,被风吹,被雨淋
(五)特殊句式
1.被动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点拨:“为……所……”在文言文中是一种比较固定的被动句式。在这个特殊句式中,“为”的读音为“wéi”。
2.省略句
唇焦口燥呼不得。
点拨:省略了主语“我”,应为“(我)唇焦口燥呼不得”。
3.倒装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
点拨:定语“千万间”后置,应为“安得千万间广厦”。
(六)本课名句
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4.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听读课文
解读课文,理解文意
学习活动(五)
整体感知
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义,并将不懂之处画出来。
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注释:
秋高:秋深。
怒号(háo):大声吼叫。
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
长(cháng):高。
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
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原文: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注释:
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
入竹去:进入竹林。
呼不得:喝止不住。
译文: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原文: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注释:
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
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雨脚如麻:
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丧(sāng)乱:
战乱,指安史之乱。
沾湿:
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
译文: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原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注释:
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
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
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都。欢颜:喜笑颜开。
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
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通“现”,出现。
庐: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译文: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1.一个“怒”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合作交流】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了,写出了秋风起势之猛,隐含着作者的愁苦之情。
学习活动(六)
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2.“飞”“渡”“洒”“挂罥”“飘转”等动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合作交流】
①运用这些动词细致传神地写出风吹茅草的情状,再现了秋风破屋的过程,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②茅草的动态紧紧地牵着诗人的视线,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的心情。
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景物描写有怎样的作用?
【合作交流】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凄凉的心境,暗示了一场秋雨即将来临。
4.“俄顷风定云墨色……长夜沾湿何由彻”这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合作交流】“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也表现了诗人企盼战争早日平息,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生活的心情。这一连串的生动描写,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生活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
5.“安得广厦千万间,……安如山!”这几句诗怎样理解?
【合作交流】这几句诗确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体验中迸发出来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语言铿锵有力,极富气势,显得深沉、激昂、坚决,将诗人的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里诗人跳出个人的圈子,推己及人,表现了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
6.结尾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合作交流】尾句强烈地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的博大胸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至死不悔的决心。
7.全诗的前三节与第四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合作交流】前三节是写实的叙事,诉说境遇之苦,情绪含蓄压抑;第四节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奔放。前三节的层层铺叙,为第四节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合作交流】像杜甫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是不会真的咒骂几个顽童的。但为什么诗人就在诗中这么称呼了呢?这与诗人当时的心情有关。第一,挂在高树梢与飘落在低洼积水的地方的茅草已无法取回,有可能取回的又被群童抱去,这不能不令诗人焦虑万分。第二,这茅草对群童来说可能无关痛痒,对诗人来说却事关生计,群童无知的恶作剧,令诗人痛心。第三,仅仅因为诗人“老无力”就
“公然抱茅入竹去”,这自然在那一瞬间引起诗人的愤慨或感伤。综合上述情况,诗人说一些过激的话是可以理解的。其实诗人在叙述群童的行为时,只说“抱茅”而不说“抢茅”,这也从侧面表明作者不是真的认为他们就是“盗贼”。
8.杜甫称呼抱茅的群童为“盗贼”,你怎么看?
【合作交流】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
但当我们读完最后一段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如果说读到“归来倚杖自叹息”的时候对他“叹息”的内容还理解不深的话,那么读到“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总该看出他并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吧!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
“吾庐独破”,更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的这种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和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人们。
9.如何理解杜甫在诗中表现出的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怎样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合作交流】杜甫身处漏雨茅屋,怎么会突发狂想,要“大天下寒士”呢?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官僚地主家庭,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使他从小就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由于仕途不顺,生计窘迫,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下层社会,关心民生疾苦,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悲愤之语,以及《兵车行》、“三吏”、“三别”这样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他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济为生,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他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发出的不只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杜甫的感情是真挚的,是不容置疑的。
研读课文,突破难点
学习活动(七)
中心意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歌叙写了秋风破屋,群童抱茅,屋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宁愿“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通读课文,归纳中心
学习活动(八)
1.叙事清楚,层次井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叙事兼抒情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结构上说前半部分叙事,后半部分抒情。诗人按照事情的发展过程,围绕“茅屋为秋风所破”来展开,抓住了一个“破”字。这样,叙事清楚,层次井然。当叙事完成后,就自然地进入抒情。因而,整首诗歌表现出层次井然有序、清晰完整的审美效果。
通读课文,总结写法
学习活动(九)
2.情感浓郁,画龙点睛。
诗歌的前半部分是叙事描写,描写了狂风猛雨及其“屋漏无干处”的悲惨景象。后半部分是诗人的感慨,也是抒情,是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由眼前“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困苦和不幸,推己及人,想到“天下寒士”的苦难,从而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崇高理想。这几句诗把诗人身处残破的茅屋而胸怀人民的伟大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引人思考,让人感动。
调整心态,进入情景
学习活动(一)
第二课时
《石壕吏》
点击欣赏《石壕吏》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学习杜甫的三吏之一《石壕吏》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3.品味诗歌写法、语言等方面的精彩之处。
学海导航,明确目标
学习活动(二)
写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9)。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负荷着时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贴得更紧。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时的战乱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拓展视野,前置补偿
学习活动(三)
读读写写
逾yú
戍shù
妪yù
认读课文,积累词语
学习活动(四)
记记背背
古今异义
老翁逾墙走
走(古义:跑,逃跑。今义:脚交互向前移动。)
天明登前途
前途(古义:前行的路。今义:比喻将来的光景。)
听读课文
解读课文,理解文意
学习活动(五)
整体感知
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义,并将不懂之处画出来。
原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注释:
石壕:村名,在今河南陕县东七十里,现名干壕村。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暮:傍晚。投:投宿。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逾(yú):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
呼:诉说,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啼:哭啼。苦:凄苦。
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
原文: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注释:
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前,上前,向前。致,对……说。
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新:刚刚。
存:活着,生存着。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译文: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
原文: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注释:
室中:家中。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惟:只,仅。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未:还没有。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完裙:完整的衣服。“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老妪(yù):老妇人。衰:弱。
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响应。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犹得:还能够。得,能够。备:准备。晨炊:早饭。
译文:
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
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原文: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
夜久:夜深了。绝:断绝;停止。
如:好像,仿佛。闻:听。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
独:唯独、只有。
译文: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1.第1段哪一句是关键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在诗篇中起着什么作用?
【合作交流】“暮投石壕村”,由诗人投宿地点,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表明诗人目击耳闻了故事的始末。
“有吏夜捉人”是诗篇的关键句。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吏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搞突然袭击,凶狠残酷。这一句揭开了故事的序幕,故事也循此而展开。
学习活动(六)
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
2.第2段两句诗的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在这两段中起着什么作用?
【合作交流】“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这两句诗统领老妇苦啼申诉的记叙(板书:苦啼申诉)。课本编者把这两句诗独立成段,也是意在强调吏之怒、妇啼之苦和统领后文的作用。
3.第3段只是叙述了老妇的苦啼申诉。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合作交流】差吏决不是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这里是实写老妇的苦啼申诉,虚写差吏的怒呼咆哮,以实现虚,在老妇苦啼申诉几层意思之
间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4.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几层意思?从中体现着什么样的进程?
【合作交流】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从中体现着老妇不断苦啼申诉,差吏不断怒呼咆哮的进程。
5.第一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合作交流】“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无保障,更无生趣;“长已矣”,表露了对死去亲人的无限哀思。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6.第二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合作交流】“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
7.第三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合作交流】“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
8.第4段前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合作交流】“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从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声,暗示出老妇已被捉走。“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啼请自己应役的漫长过程;“如闻”,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幕惨剧的发展,彻夜未能入睡。
9.第4段后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合作交流】“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呼应开篇的“暮投”,一个“独”字,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妇双双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个相送,老妇已被去承担那根本不应由她承担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凄惨心情都无法表述。言简意深,凄情绵绵无尽。
10.诗人怎亲以目击耳闻者的身份写出这首诗?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合作交流】开篇句“暮投石壕村”,为以目击耳闻者身份叙述故事作好了铺垫;结尾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一直在关切倾听故事的发展:表明了诗人确是故事的目击耳闻者。除中间主体部分用两个“一何”表达憎恶差吏、同情老妇的强烈感情以外,通篇都只是平实地叙述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再没有什么议论抒情的诗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展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塑造出老妇的凄苦形象,控诉了官府捉人的凶狠残酷,反映了黑暗渗淡的战乱现实,表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
《石壕吏》在构思上有何巧妙之处?
【合作交流】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仅用120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构思的巧妙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役,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场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那些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其实用心品味一番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役逼出来的。原来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差役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再问“尚有他人否”,
研读课文,突破难点
学习活动(七)
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役仍不依不饶,逼着要人,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三层之间的换韵处理也暗示了这一点。总之,差役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作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在《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诸诗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诗人的这种心情来。
中心意思
《石壕吏》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为“三吏”“三别”之一。这首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通读课文,归纳中心
学习活动(八)
1.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是精炼。
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感觉。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
通读课文,总结写法
学习活动(九)
2.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
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调整心态,进入情景
学习活动(一)
第三课时
《卖炭翁》
白居易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做的诗歌——《卖炭翁》。
点击欣赏《卖炭翁》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3.品味诗歌写法、语言等方面的精彩之处。
学海导航,明确目标
学习活动(二)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作家作品
拓展视野,前置补偿
学习活动(三)
写作背景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十分了解,对人民又深切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
读读写写
两鬓bìn
敕chì
叱chì
一丈绫líng
认读课文,积累词语
学习活动(四)
记记背背
(一)通假字
系向牛头充炭直
“直”同“值”,价钱。
(二)一词多义
可怜:可怜身上衣正单(使人怜悯,动词)
可怜无数山(可惜)
记记背背
(一)通假字
系向牛头充炭直
“直”同“值”,价钱。
(二)一词多义
可怜:可怜身上衣正单(使人怜悯,动词)
可怜无数山(可惜)
听读课文
解读课文,理解文意
学习活动(五)
整体感知
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义,并将不懂之处画出来。
原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注释:
伐:砍伐。薪:柴。南山:城南之山,诗中指的是长安终南山。
烟火色:烟熏色的脸。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得:得到。何所营:做什么用。营:谋求,经营,这里指需求。
可怜:使人怜悯。
愿:希望。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原文: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注释:
晓:天亮。辗(niǎn):同“碾”,压。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困:困倦,疲乏。
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译文: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原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注释:
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骑(jì):骑马的人。
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把:拿。称:说。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回:调转。叱:喝斥。牵向北:指牵向宫中。
译文: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原文: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注释:
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
驱:赶着走。将:语气助词。
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够。惜,舍。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红绡:一作“红纱”。
系(xì):绑扎。这里是挂的意思。直:通“值”,指价格。
译文: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1.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合作交流】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而且下雪天的山路难行。
学习活动(六)
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句是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什么这样写?
【合作交流】外貌,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合作交流】心理。“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4.“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作用?
【合作交流】“辗”字既写出了天寒冷,已经结了冰,从而突出说明了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牛车的重量,体现了卖炭翁的辛劳。
5.“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合作交流】
“翩翩”形容轻快洒脱的样子。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6.千余斤的炭换回来的是什么呢?
【合作交流】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半匹”“一丈”极言其少,与“千余斤”的炭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些无用的纱、绫对卖炭翁来说,既不能充饥,又不能遮体。卖炭翁一年的辛苦就这样付诸东流,满怀的希望就这样成了泡影。宫使夺走的不仅仅是卖炭翁的一车炭,还夺走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剥夺了他生活的权利。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可怕的宫市制度!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7.分析结尾两句的作用。
【合作交流】“半匹红绡一丈绫”与“一车炭,千余斤”这样的价值反差,对满怀希望、赖以活命的卖炭翁来说,是最大的嘲弄、最残酷的伤害。宫使强夺去的不仅仅是千余斤木炭,更是他生活的希望和权利。就全诗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
8.说说“卖炭翁”和“黄衣使者”的两种人物形象。
【合作交流】卖炭翁:蓬头垢面、老态龙钟、忍气吞声、无可奈何,处在受压迫受剥削且无力反抗的地位。
黄衣使者:蛮横无理。
9.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合作交流】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制度的揭露抨击。
10.举例说明《卖炭翁》在表现手法的运用上有何特色。
【合作交流】在表现手法上,灵活地运用了陪衬和反衬。如,以“两鬓苍苍”突出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险恶的南山作陪衬,老翁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而这一切,正反衬出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卖炭得钱,买衣买食。就全诗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
举例说明《卖炭翁》在表现手法的运用上有何特色?
【答案】在表现手法上,灵活地运用了陪衬和反衬。如,以“两鬓苍苍”突出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险恶的南山作陪衬,老翁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而这一切,正反衬出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卖炭得钱,买衣买食。就全诗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
研读课文,突破难点
学习活动(七)
中心意思
《卖炭翁》通过记叙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通读课文,归纳中心
学习活动(八)
描写生动,多处运用反衬。
全诗运用了外貌、心理、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卖炭翁和宫使不同的形象特点。同时多处运用反衬手法,使得作品具有更深刻的思想性。如:“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绡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就全诗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
通读课文,总结写法
学习活动(九)
阅读技法:古诗词中的遣词炼字
【典型例题】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晓驾炭车辗冰辙
【参考答案】一个动词“辗”,使画面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寒冷,说明了卖炭翁的辛苦,又刻画出了牛车的重量,说明了卖炭翁的勤劳。
读写活动,拓展迁移
学习活动(十)
【技法点睛】可从不同词类入手:
1.名词: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
2.动词:巧用动词可以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3.形容词: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4.副词:在古典诗词中,副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婉转,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5.特殊词:①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②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③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④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