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植物的营养器官 特色介绍 深圳市育才三中刘头明这是一节中考科学复习课。本课摈弃了传统的生物复习过程中“满堂灌”的模式,采取了知识呈现与多媒体、挂图、模型、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亲生感受,置学生于小组合作学习之中,让学生在体验中复习巩固,多维度加深知识点的印象。本节课从09届育才三中毕业生赠送给母校的一面镜子上的一句留言(绿叶对根的情意)开始引入课题。前18到22分钟师生共同进行知识回顾。接下来学生走下座位再用12分钟左右的时间研究根、茎、叶的挂图、模型、实物,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第三步,在上座位之前每组组长随机选择一道讨论题,用10分钟左右,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归纳结题。本节课不拘泥常规课堂教学,以多种形式还课堂于学生,使学生做到能思考、能疑惑、能发散、能创新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培养学生整理信息、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总之本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的特色:1.真正体现“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主旨。2.恰当采用多媒体、挂图、模型、实物等多种教学辅助形式,做到让“墙壁说话”,为教学服务。3.有效深化小组合作探究模式。4.努力贯彻教学的科学性、目的性、过程性、艺术性的统一。5.切实改变学生生物复习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现状。植物的营养器官教学设计 育才三中刘头明设计理念: 教育家郭沫若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本节是中考专题复习课,传统的复习模式会让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如果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去体验,那么知识点的突破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还课堂于学生,努力创造条件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做到教与学的双赢。活动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根、茎、叶形态的变化2.会区别常见植物的根、茎、叶3.掌握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能力目标:1. 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能力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3.加强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母校的热爱2.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活动准备:1. 将根、茎、叶形态结构的挂图贴在四周的墙壁上2.把根、茎、叶的结构模型放在教室后的桌子上3.准备两根大小差不多的萝卜,一根放入清水,另一根放入盐水中4.在2.5L的塑料瓶中装入一定的蓝墨水,然后插入带叶的枝条,放在太阳底下照射2小时5.挖两株生命力旺盛的“富贵树”带根树苗 6.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装有讨论主题的信封活动过程: 首先由一张照片引入到学生对母校的情意表白,过渡到09届毕业生送给母校的一面镜子上刻有:绿叶对根的情意。稍加阐明后转入教学主题:植物的营养器官。然后结合PPT师生共同回顾根、茎、叶的相关知识点,接下来学生带着问题下位观看挂图、研究模型、感受实物。最后分组讨论,师生共同讨论作答。活动流程图: 由赠言引入课题插插播歌曲回到主题 “绿叶对根的情意”小组讨论 根、 茎 、叶根 茎 叶 教学反思:尽管本节课采用多种形式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中考复习课带有明显的“应试”烙印,学生有很多考点以外的疑惑,没能一一解答,特别是学生看图、模型与实物的时候,兴趣浓厚,想法很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科学优质课展示《植物的营养器官》复习专题课_刘头明 00_00_00-00_42_46.flv 教学内容特色分析.doc 配套教学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