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九年级政治复习权利与义务(2)育才中学 刘旭二、考点透视: (续前)4、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1)人格尊严是指公民作为一个人应该享有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2)人格尊严权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3)当我们的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要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可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严重的可以要求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一、课程目标: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5、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1)隐私指个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个人隐私权指公民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2)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个别家长和老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情况以弄清事实或加强教育的针对性,采取翻学生抽屉、看学生人均、追问学生交往情况等手段,尽管处于善意,但也是违法的,是不道德的。(3)尊重公民的隐私权,包括尊重自己的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保护隐私、尊重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社会进步的体现。6、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1)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公民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取得的财产才是合法财产。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它合法财产。(2)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私有财产的继承权。遗产继承的方式由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要按照继承顺序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为:父母、配偶、子女。未成年人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3)公民的智力成果(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智力成果主要是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受法律保护。7、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我国消费者享有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等。(2)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正确的维权途径有:与经营者协商解决、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向人民法院起诉、求助新闻媒体予以曝光等。(3)作为消费者要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会对商品信息进行比较、鉴别;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商品、服务等消费的知识;掌握一个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如:相关法律、法律规定、维权途径等;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与不法经营者进行斗争。三、典例示范:1、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某班组织了一次以课堂小品表演为形式的模拟消费活动,下面是同学们表演的具体情境之一:甲同学和乙同学购买了一副新羽毛球拍,刚玩了几下,球拍与握柄分离,飞出去的球拍砸伤了乙的眼睛,二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请你告诉他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正确的维权途径:与经营者协商解决、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向人民法院起诉、求助新闻媒体予以曝光等。2、一天同学甲到同学乙家玩,刚好同学乙出去买东西了,同学乙的父亲让同学甲在同学乙的房间等,闲着没事,同学甲便拉开同学乙的抽屉,发现一本日记本,就在一旁看了起来。就在这时,同学乙回来了,看见同学甲正在看他的日记……(1)结果猜想:接下来会怎样,请你设想出可能发生的两种不同的结果。 (2)精彩点评:请你分别对这两种结果进行点评。 (3)法律链接:同学甲的行为侵犯了同学乙的什么权利?请你写出相关的法律依据。 (4)关注身边:你周围有类似的现象吗?如有,请举两例。 (5)温馨提示:在日常生活中,你将怎样尊重他人的这项权利?答案提示:(1)同学乙非常气愤,说了同学甲几句,同学甲也不甘示弱,两人不欢而散。同学甲首先承认错误,得到了同学乙的原谅,两人仍是好朋友。(2)第一种结果:同学乙不能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同学甲又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都是不可取的。第二种结果:同学甲能主动承认错误,同学乙能宽容他人的错误,都值得赞扬。同学之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友谊长存。(3)隐私权。(4)有。未经允许,乱翻别人的东西,偷看别人的信件;打听别人的私事,到处宣传同学过去的错误等。四、课堂检测:1、今天,中学生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具有了一定的消费能力,但我们在消费时要注意( )(1)产品是否名牌 (2)产品的实用性 (3)产品的包装 (4)自己的承受能力A、(1)(2) B、(1)(3) C、(2)(4) D、(3)(4)2、“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经这一栏目的暴光,很多悬而未决的维权事件迎刃而解,这体现出:( )A、新闻媒体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有效途径。B、新闻暴光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比法律更有效。C、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在逐步增强。D、新闻监督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最快捷的唯一的渠道多项选择:3、在“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某中学的同学踊跃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仅2006年,该校学生已向市知识产权局提出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申请238项。这表明该校中学生( )A、享有智力成果权B、享有人格尊严权C、主要任务是参加社会实践,搞发明创造D、敢于创新,勇于实践4、小丽发现新买的方便面包装袋上没有注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厂商的这种行为( )A、不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B、侵犯了消费者享有的真情知悉权C、是不道德的,但不违法D、可能会对消费者造成一定的伤害5、有关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履行义务必须以享受权利为前提 B、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C、只有履行一定的义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权利 D、权利和义务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概括: 6、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知道及时报警,学生请律师,必要时寻找法律的援助。7、为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某校法律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希望小学,进行普法宣传活动。假如你是小组的一员,请你回答小朋友提出的问题。(1)同学甲:由于我个子小,经常有同学取笑我,给我起侮辱性绰号,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2)同学乙:小强迟到了,却在门卫处报了我的名字,过后还洋洋得意地告诉我,我非常生气,他能这样做吗?为什么?(3)同学丙:妈妈处于对我的关心和爱护,经常偷偷地拆看同学寄给我的信件,我今年已经14岁了,总觉得妈妈做的不对,但不知道该向妈妈说些什么。你能告诉我吗?8、为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某校法律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希望小学,进行普法宣传活动。假如你是小组的一员,请你回答小朋友提出的问题。(1)同学甲:由于我个子小,经常有同学取笑我,给我起侮辱性绰号,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2)同学乙:小强迟到了,却在门卫处报了我的名字,过后还洋洋得意地告诉我,我非常生气,他能这样做吗?为什么?(3)同学丙:妈妈处于对我的关心和爱护,经常偷偷地拆看同学寄给我的信件,我今年已经14岁了,总觉得妈妈做的不对,但不知道该向妈妈说些什么。你能告诉我吗?谢谢合作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九年级首轮复习] 第十一课时《权利与义务》(一)育才中学 刘 旭一、课标要求: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二、知识归纳:权利 义务三、考点透视:1、 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1)公民的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公民的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每个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3)维护权利主要包括:依法行使权利、依法享有权利、尊重他人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 行使权利。(4)自觉履行义务必须做到: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2、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1)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2)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当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依法维护。(3)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我国义务教育具有三个基本性质: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4)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3、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1)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生命权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益,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健康权包括身体健康权和精神健康权。(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3)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对于中学生来说,重在预防,免受伤害;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一旦受到伤害,要运用法律武器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4、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1)人格尊严是指公民作为一个人应该享有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2)人格尊严权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3)当我们的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要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可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严重的可以要求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5、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1)隐私指个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个人隐私权指公民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2)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个别家长和老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情况以弄清事实或加强教育的针对性,采取翻学生抽屉、看学生人均、追问学生交往情况等手段,尽管处于善意,但也是违法的,是不道德的。(3)尊重公民的隐私权,包括尊重自己的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保护隐私、尊重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社会进步的体现。6、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1)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公民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取得的财产才是合法财产。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它合法财产。(2)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私有财产的继承权。遗产继承的方式由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要按照继承顺序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为:父母、配偶、子女。未成年人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3)公民的智力成果(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智力成果主要是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受法律保护。7、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我国消费者享有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等。(2)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正确的维权途径有:与经营者协商解决、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向人民法院起诉、求助新闻媒体予以曝光等。(3)作为消费者要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会对商品信息进行比较、鉴别;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商品、服务等消费的知识;掌握一个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如:相关法律、法律规定、维权途径等;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与不法经营者进行斗争四、典例示范:1、下面摘录的是一些商家的常用语或做法,你认为属于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 )(1)打折商品一经售出,盖不负责(2)低价处理过期食品(3)小心钱包,谨防扒手(4)童叟无欺,买卖公平 A、(1)(2) B、(2)(4) C、(1)(3) D、(3)(4)2、辨析:九年级学生小王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想上学就上,不想上就不上,别人管不着。”请你对他的观点进行评析。提示:(1)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3)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因此必须履行。(4)受教育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成长,而且更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3、观察思考: 张某开了一家酒店,吴某把正在读八年级的女儿小红送去当服务员,张某欣然同意。小红不愿辍学,主动去找班主任老师,在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小红说服了父亲,重新回到了学校。(1)上述材料中人物的那些做法属于违法行为?(2)你从小红的行为中获得了那些启示?提示:(1)吴某送小红去当服务员、张某雇佣小红当服务员。(2)启示: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积极寻找各方面的保护。六、课堂测试:《权利与义务》(一)反馈测试一、单项选择:1、中学生小刚路过一家旅行社时,发现门口摆放着广告牌写有“赴港澳台出国旅游”的字样,于是他走进这家旅行社,向他们指出其中的错误。小刚的行为( )A、履行了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B、行使了揭发检举权C、行使了执法权 D、履行了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利益的义务2、一天,小强的钢笔丢了,他怀疑是同桌小曾所为,便要搜查小曾的口袋。小强的行为( )A、是非法的,因为这是侵犯小曾人身自由权的行为B、是合法的,因为这是维护自己财产权的行为C、是非法的,因为这是侵犯小曾名誉权的行为D、是合法的,因为这是小强找回钢笔的有效方式3、世界杯期间,小王晚上经常约一帮朋友到家里看球,每到激动时便发出欢呼声。在多次劝阻无效的情况下,无法入睡的邻居们拨打了110报警,警察依法对小王进行了处罚。下列对这件事的看法正确的是( )A、小王在家里看球赛对社会没有危害,没有违法B、小王看球赛是在行使自己的权利,邻居无权干涉C、小王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要尊重邻居休息的权利D、警察对小王进行处罚,说明小王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4、张大妈在电视上看到苏州天水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米来”牌味精属于不合格产品,而自己家用的正是这种味精。知情后,张大妈的正确做法是( )A、自认倒霉,就当买一次教训 B、忍了吧,不就一包味精吗!不必小题大做C、辱骂了生产者和销售者一顿 D、要求销售者给于调换并赔礼道歉二、多项选择:5、自习课上,王某大声朗读课文,同学制止他时,他说“读书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下列能反驳其观点的是( )A、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B、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集体的利益C、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为所欲为 D、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得到他人的许可6、某村村民抓住一小偷后,没有扭送到公安机关,而是将小偷痛打了一顿,并关押在村委会长达三天,以示惩戒。这些村民的做法是( )A、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合法行为 B、侵犯小偷生命健康权的违法行为C、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的合法行为 D、侵犯小偷人身自由权的违法行为7、下列做法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是( )A、小刘偷拍他人的生活照片并发布在网上 B、小李给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C、学校将三好学生的照片张贴在橱窗里 D、小王取笑同学的生理缺陷8、八年级学生小胡见一些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南下打工去了。于是便认为读书无用,于是也准备辍学外出打工。对于小胡的说法,认识正确的是( )A、接受义务教育是小胡的权利,放弃是他的自由 B、小胡没有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C、小胡的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D、小胡不懂得只有接受教育,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三、请你概括:9、拍照手机的问世所带来的个人隐私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之一,各种肆无忌惮的偷拍,不仅会侵犯被偷拍者的合法权益,也会给偷拍者带来不不要的纠纷和麻烦。10、在我国,公民的权利越有保障,就越能促进我们自觉地履行义务;公民履行义务的自觉性越高,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就越有保障。四、请你简答:11、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某班组织了一次以课堂小品表演为形式的模拟消费活动,下面是同学们表演的具体情境之一:甲同学和乙同学购买了一副新羽毛球拍,刚玩了几下,球拍与握柄分离,飞出去的球拍砸伤了乙的眼睛,二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请你告诉他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五、请你辨析:12、中学生小李与小王在路上捡到一个皮包,包内有手机、首饰和近千元现金。小李说:“我们把这些东西分了吧!别人也没发现,即使知道了也不违法。小王说:“不行,捡到别人遗失的钱物不交还,不仅是道德问题,还是违法行为。”倾你对这两个人的观点进行评析。六、请你参加活动与探索:13、为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某校法律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希望小学,进行普法宣传活动。假如你是小组的一员,请你回答小朋友提出的问题。(1)同学甲:由于我个子小,经常有同学取笑我,给我起侮辱性绰号,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2)同学乙:小强迟到了,却在门卫处报了我的名字,过后还洋洋得意地告诉我,我非常生气,他能这样做吗?为什么?(3)同学丙:妈妈处于对我的关心和爱护,经常偷偷地拆看同学寄给我的信件,我今年已经14岁了,总觉得妈妈做的不对,但不知道该向妈妈说些什么。你能告诉我吗?政治: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揭发检举权、监督权。政治: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经济:合法财产所有权、私有财产继承权、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教育经济:依法纳税人身: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人身:珍爱生命、维护人格尊严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0张PPT)九年级首轮复习 第十一课时 权利与义务(一)育才中学 刘旭课程目标: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知识归纳:政治: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揭发检举权、监督权经济:合法财产所有权、私有财产继承权、消费者合法权益人身: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受教育政治: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经济:依法纳税人身:珍爱生命、维护人格尊严等权利义务文化:智力成果权考点1、 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考点透视:(1)公民的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公民的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每个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3)维护权利主要包括:依法行使权利、依法享有权利、尊重他人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4)自觉履行义务必须做到: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1)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2)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当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依法维护。考点2、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3)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我国义务教育具有三个基本性质: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4)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1)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生命权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益,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健康权包括身体健康权和精神健康权。(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3)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对于中学生来说,重在预防,免受伤害;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一旦受到伤害,要运用法律武器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考点3、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1)人格尊严是指公民作为一个人应该享有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2)人格尊严权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3)当我们的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要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可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严重的可以要求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考点4、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1、下面摘录的是一些商家的常用语或做法,你认为属于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 )(1)打折商品一经售出,盖不负责(2)低价处理过期食品(3)小心钱包,谨防小偷(4)童叟无欺,买卖公平A、(1)(2) B、(2)(4)C、(1)(3) D、(3)(4)典例示范:A辨析:九年级学生小王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想上学就上,不想上就不上,别人管不着。”请你对他的观点进行评析。提示:(1)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3)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因此必须履行。(4)受教育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成长,而且更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观察思考: 张某开了一家酒店,吴某把正在读八年级的女儿小红送去当服务员,张某欣然同意。小红不愿辍学,主动去找班主任老师,在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小红说服了父亲,重新回到了学校。(1)上述材料中人物的那些做法属于违法行为?(2)你从小红的行为中获得了那些启示?提示:(1)吴某送小红去当服务员、张某雇佣小红当服务员。(2)启示: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积极寻找各方面的保护。课堂测试:单项选择:1、中学生小刚路过一家旅行社时,发现门口摆放着广告牌写有“赴港澳台出国旅游”的字样,于是他走进这家旅行社,向他们指出其中的错误。小刚的行为( )A、履行了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B、行使了揭发检举权C、行使了执法权D、履行了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利益的义务A2、一天,小强的钢笔丢了,他怀疑是同桌小曾所为,便要搜查小曾的口袋。小强的行为( )A、是合法的,因为这是维护自己财产权的行为B、是非法的,因为这是侵犯小曾名誉权的行为C、是非法的,因为这是侵犯小曾人身自由权的行为D、是合法的,因为这是小强找回钢笔的有效方式C3、世界杯期间,小王晚上经常约一帮朋友到家里看球,每到激动时便发出欢呼声。在多次劝阻无效的情况下,无法入睡的邻居们拨打了110报警,警察依法对小王进行了处罚。下列是对这件事的看法,正确的是( )A、小王在家里看球赛对社会没有危害,没有违法B、小王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要尊重邻居休息的权利C、小王看球赛是在行使自己的权利,邻居无权干涉D、警察对小王进行处罚,说明小王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B4、张大妈在电视上看到苏州天水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米来”牌味精属于不合格产品,而自己家用的正是这种味精。知情后,张大妈的正确做法是( )A、自认倒霉,就当买一次教训B、忍了吧,不就一包味精吗!不必小题大做C、辱骂了生产者和销售者一顿D、要求销售者给于调换并赔礼道歉D多项选择:5、自习课上,王某大声朗读课文,同学制止他时,他说“读书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下列能反驳其观点的是( )A、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B、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集体的利益C、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为所欲为D、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得到他人的许可A B C6、某村村民抓住一小偷后,没有扭送到公安机关,而是将小偷痛打了一顿,并关押在村委会长达三天,以示惩戒。这些村民的做法是( )A、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合法行为B、侵犯小偷生命健康权的违法行为C、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的合法行为D、侵犯小偷人身自由权的违法行为B D7、下列做法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是( )A、小刘偷拍他人的生活照片并发布在网上B、小李给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C、学校将三好学生的照片张贴在橱窗里D、小王取笑同学的生理缺陷A B D8、八年级学生小胡见一些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南下打工去了。于是便认为读书无用,于是也准备辍学外出打工。对于小胡的说法,认识正确的是( )A、接受义务教育是小胡的权利,放弃是他的自由B、小胡没有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C、小胡的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D、小胡不懂得只有接受教育,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B C D概括:9、拍照手机的问世所带来的个人隐私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之一,各种肆无忌惮的偷拍,不仅会侵犯被偷拍者的合法权益,也会给偷拍者带来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我国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或 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是违法行为简答:10、当我们的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可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严重的可以要求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谢谢合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政治优质课展示《权利与义务》_刘旭.wmv 权利与义务1.ppt 权利与义务2.ppt 配套教学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