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走进父母的心灵》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走进父母的心灵教师姓名 邓小琳 学生年级 七年级 课时 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以学生和父母的问题为中心,关注学生与父母相处中所遇到的种种感受和疑惑,期待通过同学们相互间的讨论、学习和分享,学会理解、感激父母,恰当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从中理解和体会父母的爱。学生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们逐渐产生了较明显的逆反心理,易与父母发生误解、矛盾,甚至冲突,导致双方关系疏远或紧张。若不及时加以妥善的引导和解决,将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基于此,本课主要分析父母与孩子产生的矛盾,从而引导学生学会理解父母。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正确认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培养分析问题和“换位思考”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从活动中去感受父母的爱,寻找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学会理解父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爱,学会理解父母。教学重点 理解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教学难点 当父母与自己发生冲突的时候,要理解父母。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卡片。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活动一: 欣赏歌曲 创设情境 播放多媒体课件 欣赏歌曲,思考歌曲所表达的含义。 创设情境 渲染气氛活动二:陈述矛盾 引导学生讲述在生活中与父母发生的冲突与矛盾。 回忆与父母在生活中所发生的不开心的事情。 倾诉心声 呈现问题活动三:分析矛盾 找寻原因 引导学生找到与父母相处存在困扰的原因。 学生谈自己与父母产生冲突、发生矛盾时的感受。 发现原因 调整认识活动四:解决矛盾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与父母所发生的冲突,找寻与父母相处的方法,归纳、总结。 创设情景,相互讨论、交流,如何解决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找寻与父母相处的方法 善解父母 和谐相处活动五:知晓父母 感受亲情 1.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从画面中去感受父母在生活小事上的关爱,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父母的关爱方式多种多样。2.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地震母亲》,引导学生感受母亲的爱。 体会、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父母的爱,与全班分享。 情感育人 深化认识活动六:真情告白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将自己对父母的心里话说出来。 将自己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写进卡片。 真情告白 表达心声结束 师生共同欣赏配乐诗《致母亲》,结束本课。教学流程图:活动二:陈述矛盾maodun活动一:欣赏歌曲创设情境活动三:分析矛盾找寻原因活动五:知晓父母感受亲情结束教学过程开始活动四:解决矛盾活动六:真情告白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走进父母的心灵》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走进父母的心灵》。 《走进父母的心灵》是陕人教版教材七年级政治第八课的内容。在这一课中,主要是以学生和父母所产生的问题为中心,关注学生与父母相处中所遇到的种种感受和疑惑,期待通过同学们相互间的讨论、学习和分享,学会理解、感激父母,恰当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这节课内容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情感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知识与技能:了解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正确认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培养分析问题和“换位思考”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从活动中去感受父母的爱,寻找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学会理解父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爱,学会理解父母。在了解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下面我再侧重谈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1.教学重点:理解父母对子女的关爱。这是因为学生理解父母是正确处理父母关系的前提。2.教学难点:当父母与自己发生冲突的时候,要理解父母。这是因为父母出于责任感和对子女的疼爱之情,即使对孩子可以处理好的事情也常常担心和干预,许多子女受生活阅历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往往难以理解。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马卡连柯说:“老师通常是不能等待这种情况的自然出现,他必须自己去建立能够唤起学生的必要心理状态、观念、情感、动机并激发他们的外部环境。”所以老师要通过创设特定情境使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为此在分析教材内容和教材结构的基础上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我将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图片、文字材料等资料,通过情境教学法、阅读讨论法、亲身体验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由于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学生都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因此本课学习主要采用:阅读——思考——讨论、合作学习法、课后的实践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悟来学习本课知识。最后,我再谈谈对本课内容的教学构思。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1、导入新课:(2—3分钟)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设置情景导入新课。导入设计的依据:通过播放歌曲,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讲授新课:(35分钟)在新课讲授的过程中,我主要通过陈述矛盾——分析矛盾 找寻原因——解决矛盾——知晓父母 感受亲情——真情告白五个环节来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寻找到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方法,与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3、课堂小结(2—3分钟)师生共同阅读配乐诗《致母亲》,结束本课。板书设计:走进父母的心灵分析矛盾——理解父母心与心才能贴得更近体会生活——感受亲情课堂作业: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自己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对本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这样的指导思想:整个教学思路以认知发展为主线,情意发展为内容,交往互动为呈现形式,尽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体验情感、发展能力。以上就是我对本课内容的构思,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1张PPT)成都市机投中学 邓小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正确认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培养分析问题和“换位思考”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从活动中去感受父母的爱,寻找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学会理解父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爱,学会理解父母。教学重点:理解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教学难点:当父母与自己发生冲突的时候,要理解父母。活动一:欣赏歌曲创设情境活动二:陈述矛盾活动四:解决矛盾活动六:真情告白开始教学过程结束教学流程图:活动三:分析矛盾找寻原因活动五:知晓父母感受亲情活动一:欣赏歌曲 创设情境通过欣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渲染气氛,让学生初步体验到父母对子女的爱。打电话与同学聊天,家长总在一旁关注,想知道谈话内容常常偷看他的日记和书信做错事时,父母总爱唠叨总是当着别人的面,数落他的缺点和错误老是把他和别的同学比较活动三:分析矛盾 找寻原因通过学生讲述与父母产生矛盾的一些经历,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与父母在相处过程中产生矛盾的原因,让学生明白这是关爱我们的方式。活动四:解决矛盾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找寻消除与父母之间矛盾的方法,从而拉近与父母的关系,使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活动五:知晓父母 感受亲情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父母的爱的回忆,让学生从生活小事中去体验父母的爱。活动六:真情告白通过学生体验,让学生写一段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来一段对父母的真情告白。板书设计:走进父母的心灵分析矛盾——理解父母心与心才能贴得更近体会生活——感受亲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政治优质示范课《走进父母的心灵》_邓小琳 00_00_00-00_48_16.flv 23cac86d4b727d1785e6ca035aa1576216278425.flv REC01.wav ??.mp3 地震母亲.avi 天亮了.mp3 天亮了伴奏.mp3 感恩的心.mp3 毛阿敏-烛光里的妈妈.wma 永恒的爱.mp3 永远爱你.mp3 演示文稿1.ppt 爱之梦.wma 秋日私语.wma 舞曲.mp3 说课稿.doc 配套教学设计.doc 韩红-天亮了.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