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1)【2021中考道法一轮复习教材考点梳理读记+真题讲练1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上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1)【2021中考道法一轮复习教材考点梳理读记+真题讲练17张ppt】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1.(2020·武汉)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良好的社会秩序是自然形成的
B.遵守社会规则主要依靠他律
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D.限制自由是遵守规则的目的
C
2.(2020·宜昌)宜昌市加强城市管理,倡导人们文明养狗,规定“养狗办证”“遛狗牵绳”等,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这告诉我们(
)
A.规则保障自由
B.规则限制自由
C.规则一成不变
D.规则约束权利
A
3.(2020·衡阳)如图漫画中的小军了解到不少地方增加对驾驶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的规范标准。这说明
(
)
①遵守社会规则只能靠他律 ②驾驶规则是司机享有自由的保障 ③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④要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C
4.(2020·随州)“敬人者,人恒敬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必信,行必果”……这些经典的话语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有(
)
①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②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③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④诚实守信,信守诺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5.(2020·齐齐哈尔)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下列行为属于尊重他人的是
(
)
A.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强加给他人
B.歧视身体有缺陷的人
C.冷漠忽视他人
D.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D
6.“不要轻易给迟到几分钟的外卖小哥差评。”这一出自河南某学院院长的2019年毕业致辞,爆红网络。这启示我们要
(
)
①对他人的所有过错行为,给予理解和宽容 ②学会欣赏他人,不否定他人的行为 ③换位思考,考虑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 ④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不轻视歧视他人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③④
D
7.(2020·安徽)下列漫画体现文明生活方式的有(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8.2020年4月6日,一名男子因在北京八达岭长城本体上故意刻画,受到行政拘留5日并罚款200元的处罚,与该男子同行的掩护人也被列入景区“黑名单”。被限制购票参观资格,这也是《八达岭长城景区破坏文物行为惩戒办法》出台以来,景区首次“拉黑”不文明游客。下列说法你赞同的是(
)
A.文明彰显社会进步,明德引领社会风尚
B.景区游玩已经付款,随心所欲理所当然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D.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公民执法惩恶扬善
A
9.(2020·广东)某老板在其餐馆停业之前,逐个打电话、发微信通知在其餐馆办消费卡的会员来退款。这事在网络传开后,网友们纷纷称赞其为“良心店家”。这是因为
(
)
A.社会缺乏最基本的诚信观念
B.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特有美德
C.它印证了当今社会诚信之难
D.商家坚守了诚信经营的美德
D
10.(2020·宜昌)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个价值准则。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在我国,失信人将被限制乘坐高铁、住宿宾馆。可见,诚信是(
)
A.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石
B.社会文明和谐的纽带
C.企业生存的无形资产
D.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D
11.(2020·怀化)近年来,从限制乘坐火车、飞机,到限制出境、限制购买不动产、限制高消费,严厉惩罚联合惩戒失信行为的制度笼子不断加固,提升了破坏诚信的自我成本,让那些见利忘义、败德失信者付出了代价。一系列激浊扬清的有力举措犹如徙木立信,在社会上树起了“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风向标。
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高度重视诚信建设,请简要回答,我们怎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公民?
①树立诚信意识。②运用诚信智慧。③珍惜个人信任记录。
12.(2020·苏州)【垃圾分类:开启美好生活】
材料一:《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于2020年6月1日正式实施。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就“垃圾分类新时尚,水清天蓝新苏州”搜集了相关资料,开展了主题研讨。
材料二:《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规定,未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以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垃圾分类是靠自律还是他律?靠道德还是法律?薇薇和元元同学对此展开了讨论。
请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
选择薇薇观点:观点片面。垃圾分类需要外在的强制执行,因为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即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垃圾分类还需要自觉遵守,即自律;需要自律和他律结合。垃圾分类要发挥法律的作用,因为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垃圾分类也要发挥道德的作用;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选择元元观点:观点片面。垃圾分类需要内在的自觉遵守,因为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即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垃圾分类也需要强制执行,即他律;需要自律和他律结合。垃圾分类要发挥道德的作用,因为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垃圾分类也要发挥法律的作用;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1)
课标链接
1.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1.5)
2.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在集体中成长2.2)
3.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在集体中成长2.5)
4.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交往与沟通1.1)
5.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在集体中成长2.3)
思维导图
遵守社会规则
中考点梳理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关联考点
文明有礼;换位思考;尊重他人;权利与义务;传统美德
eq
\o(\s\up7(),\s\do5( 考点1))
维护秩序
1.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
社会规则
社会秩序
含义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内容
道德、纪律、法律等
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生活中不遵守社会规则秩序的表现
高铁扒门、霸座;公交互殴;不按顺序排队购票乘车;公交车上相互推挤;公共场所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破坏公共设施;不遵守课堂纪律;过马路闯红灯;公共场所高声喧哗、噪音扰民等。
2.社会秩序的意义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有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3.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秩序?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4.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手段
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eq
\o(\s\up7(),\s\do5( 考点2))
遵守规则
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自由是在不妨碍他人合法权利的范围内,做自己想做的事;在不违背法律的情况下,追求目标的最大化。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2.怎样遵守社会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怎样做到维护与改进规则?
(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4.为什么要维护与改进规则?
(1)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2)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3)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5.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对不遵守规则的人进行有效劝导?
(1)有“礼”,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2)有“理”,要晓之以理,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
(3)有“节”,要注意适可而止。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eq
\o(\s\up7(),\s\do5( 考点1))
尊重他人
关联考点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文明有礼;传统美德
1.尊重的含义及表现
(1)含义:尊重即尊敬、重视。
(2)表现: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尊重的重要性
(1)尊重是交往的起点。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
(2)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3.怎样做到尊重他人?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2)平等对待他人。(平等待人既是道德的规范,也是法律的要求)
(3)学会换位思考。
(4)学会欣赏他人。
4.关注、重视他人我们应该怎样做?
(1)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
(2)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5.平等对待他人
(1)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2)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eq
\o(\s\up7(),\s\do5( 考点2))
以礼待人
关联考点
尊重他人;友谊
1.礼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1)含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2)主要表现: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2.文明有礼的意义
(1)对个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2)对社会: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3)对国家: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3.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以礼相待,要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做到着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4.参加社交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容貌整洁;服装整洁、美观、大方;举止规范。
生活中的礼貌用语
(1)礼貌用语十个字:“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
(2)见面语:“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您好”“很高兴认识您”“请多指教”“请多关照”等。
(3)感谢语:“谢谢”“劳驾了”“让您费心了”“实在过意不去”“拜托了”“麻烦您”“感谢您的帮助”等。
(4)打扰对方或向对方致歉:“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请稍等”“麻烦”“请多包涵”等。
(5)接受对方致谢致歉时:“别客气”“不客气”“不用谢”“没关系”“请不要放在心上”等。
(6)告别语:“再见”“欢迎下次再来”“慢走”“祝您一路顺风”“请再来”等。
(7)忌用语:“喂”“不知道”“笨蛋”“你不懂”“你能死了”“狗屁不通”“猪脑袋”等。
eq
\o(\s\up7(),\s\do5( 考点3))
诚实守信
关联考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
1.诚信的内涵
(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2)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更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
2.诚信的作用(重要性)有哪些?
(1)对个人: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2)对企业: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3)对社会: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日常生活中不讲诚信的行为
(1)家庭:①父母不兑现承诺。②子女撒谎、偷拿父母的钱等。
(2)学校:①考试作弊。②抄袭作业。③欺骗老师、家长。④涂改、虚报自己的考试成绩。⑤假冒家长签字等。
(3)企业:①生产假冒伪劣商品。②经营者弄虚作假、偷税漏税、发布虚假广告、价格欺骗、缺斤短两。③不履行合法合同,拖欠工资等。
(4)社会:①短信诈骗、电信诈骗。②学历、职称、荣誉造假等。
3.怎样践行诚信?
①树立诚信意识。②运用诚信智慧。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④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4.怎样树立诚信意识?
(1)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2)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
(3)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
5.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怎么做?
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善意的谎言
(1)诚实与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撒谎。然而,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复杂的,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也不是直线式的。
(2)在特定的交往环境中,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某些真相,说些“善意的谎言”。但这不是出于个人的“私利”,而恰恰是维护对方利益的需要。
(3)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6.珍惜个人诚信记录的原因及要求
(1)原因: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2)要求: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颈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