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1.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小网”,这些“小网”无限延伸组成了社会这张“大网”,每个人都是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说明()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B.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C.参与社会生活才能确定我们的身份D.个人与社会相互决定、相互依存A2.(2020·宜昌)暑假期间,有的同学在家长陪伴下外出旅游,欣赏山河美景,寻访文物古迹,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同学们参加旅游()A.可以尽早走上工作岗位B.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诱惑C.能从社会获得精神滋养D.对学习书本知识有干扰C3.如图漫画启示我们()A.法律有普遍约束力B.在集体中发展个性C.养成亲近社会行为D.营造诚信社会氛围C4.(2020·荆门)当前,荆门市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众多青年学生成为志愿者,走入社区打扫清洁卫生,走上街头协助维持交通秩序,走进福利院帮扶老弱病残......青年志愿者在服务社会中获得成长,展现了青春的风采和力量。这说明()①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关爱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 ③服务社会能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④通过社会实践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融入社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D5.(2020·武汉)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云上大会,设置云阅听朗读馆、云书店、云博物馆等内容板块,全方位展现5G技术给数字阅读带来的变化。这表明()A.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B.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C.网络交往能摆脱时空限制D.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A6.(2020·恩施州)疫情期间。如果你爸爸妈妈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你独自居家学习生活。你会()①理解并支持爸爸妈妈的选择,他们坚守在抗疫一线是在守护家人和全国人民的安康 ②在家自我封闭不与任何人交流 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④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生活学习有规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D7.(2020·鄂州)2020年年初的疫情期间,某网民在微信群中私自发布消息称:“一位80多岁的老人家中无粮食,在地上捡树叶吃。”后经公安干警调查,情况不实,纯属谣言,这则消息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公安机关依法对该网民进行了严肃处理。此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A.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B.网络信息不可信C.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D.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D8.(2020·荆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直播带货让网络零售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两会期间,网民通过网络向政府积极献言建策;疫情期间众多学生停课不停学,在家上网课,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引发在线教育爆发式增长;依靠5G通信技术,在线“云监工”火神山医院建设,远程在线医疗会诊。依据材料回答: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哪些作用?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9.(2020·怀化)2020年春季,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各地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延退开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大中小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活动。某中学召开线上家长会,家长们对居家上“网课”展开了激烈讨论。以下是两位家长的观点: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他们的观点加以评析。家长甲正确,家长乙错误。①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正日益走进我们的生活,网络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我们要利用网络学习、工作,学会“信息节食”。②未成年人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浏览、不传播网络淫秽色情信息。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性,利用网络传播网络正能量,积极同各种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净化网络环境作贡献。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课标内容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1.1)2.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1.2)3.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1.6)思维导图中考点梳理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关联考点承担责任;个人与集体;生命的意义eq\o(\s\up7(),\s\do5( 考点1))我与社会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3.人的身份的确定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4.人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关系(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5.社会化的含义及途径(1)含义: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2)途径:①个人内化: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②社会教化: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6.如何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1)途径: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2)表现: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3)结果: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eq\o(\s\up7(),\s\do5( 考点2))养成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种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2.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和意义(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3.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4.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和要求(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我们还可以听新闻、看报纸、讨论社会热点事件、参加志愿活动等社会参与行为来养成亲社会行为。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具体形式参加社会公益宣传;积极参加义务劳动;主动照顾老人与儿童;自愿清理社区卫生死角;为灾区捐款捐物;清除城市的“牛皮癣”;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调查活动、参观访问;等等。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关联考点特殊保护与自我保护;权利与义务;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eq\o(\s\up7(),\s\do5( 考点1))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对我们生活的作用(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借助互联网,我们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2.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3.网络促进民主政治进步的表现有哪些?(1)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2)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问政”在中国各地,网民的话语权越来越受到重视,网民“网络问政”的方式、渠道也在不断创新和突破。关心时事的网民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各地政府会议的旁听席上;地方政府出台各类政策会在网站上征求网民意见,邀请网民参加座谈会;网民还通过微博等对话“两会”……。4.网络的消极影响(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受到侵犯。5.为什么说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1)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2)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3)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现实的人际关系。网络对我们的利与弊(1)利:①为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求医问药、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②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弊:①浏览网络不良信息,影响身心健康,容易导致违法犯罪。②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学习,甚至荒废学业。③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我们容易上当受骗等。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提高警惕,防止被骗①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②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③通知“中奖”、领取“补贴”却要你先交钱的。④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⑤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⑥让你开通网上银行接受检查的。⑦陌生网站要求登记银行卡信息的。eq\o(\s\up7(),\s\do5( 考点2))合理利用网络1.媒介素养一般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2.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要学会“信息节食”。(3)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4)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3.如何做到“信息节食”?(1)要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2)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3)更不可沉溺于网络。4.网络谣言(1)网络谣言的危害:①加剧社会恐慌。②引发社会信任危机。③损害国家形象。④侵犯公民或社会组织的个体权利。⑤污染了网络环境。⑥扰乱了公共秩序。⑦败坏了社会风气。⑧损害了公共利益和当事人的声誉。(2)如何辨别网络谣言:①注意信息出处。②关注官方信息。③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④辨识信息内容。⑤向他人求助。5.如何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1)理由: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2)要求: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等。6.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2)①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③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近年来,未成年人由于沉迷网络而导致的违法犯罪案件屡屡发生。因此有人认为,未成年人上网没有任何好处,应该禁止未成年人上网。(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2)网络有利有弊。网络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网络交往不仅包括相熟朋友之间的交流沟通,也包括陌生人之间方方面面的交往。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我们就可以享受网络交往的诸多益处,如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学习新知、结交朋友等。当然,网络也有其弊端,沉迷网络、荒废学业、诱惑欺诈的事情也时有发生。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应该成为网络的俘虏,而要做网络的主人。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上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2021中考道法一轮复习教材考点梳理读记】.doc 八上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2021中考道法一轮复习教材考点真题讲练】.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