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少年在行动》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是在上一框学生了解了人类今天所面临的非常严峻的自然环境危机的基础上探究我们青少年应怎样来应对这个危机,这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但环境破坏的结果却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身在四川的同学对此并没有很深刻的感触。所以,我认为将地球毁灭预言的场景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导入是直观而震撼的,成功的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感受到环保的迫切 性。接下来的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是本课的难点。这是一个学生还比较陌生的知识,不仅要让他们理解,还要让他们以后可以具备这种意识,我通过不同国家是否生产方便筷的不同选择,先让同学对这个问题有最直观的判断。再通过对树木不同利用方式的对比,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区别。最后总结分析,让学生懂得怎样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层层递进、难点很好的突破。本课时的教材内容侧重于从生活点滴的层面引导学生关爱自然,善待自然。但其实学生有一定环保意识,环保知识还有空白区,所以我设计了“我是环保小博士”环节给后面做了很好的铺垫。对于具体的做法,当然教师的说教不如学生自己生活的总结,下一环节的分组探究让学生感受到了环保就在身边,环保就在点滴的小事中。对“川化”事件的分析是我认为本课的一个亮点,这个身边发生的事情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是对本课知识的一种延伸,学生能力的一个提炼。让学生体会到环保不仅要做好身边小事,还需要关注我们的生活,在我们力所不能及的范围可以采取另外的形式达成目的。但教学始终是门遗憾的艺术,在学生不能总结出可持续发展观时,本人的处理还显生硬,如果能给阶梯引导出来比直接抛给学生效果应该更好。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6张PPT)思考:2012的预言在今后的某一年会不会到来?一棵生长50年的树可提炼蛋白质的价值为0.2万美元为鸟类及昆虫提供栖息地的价值为3. 3万美元涵养水源的价值为3.7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空气污染的价值为6.2万美元产生氧气的价值为3.1万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为3. 1万美元综合价值共19.6万美元 如果1棵50年树龄的大树被砍伐,可以制成六千至八千双筷子,价值不到40美元。综合价值共19.6万美元眼前利益长远利益青少年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向前人负责,为后人造福。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消费,环保选择(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1.节水为荣 11.珍惜纸张2.监护水源 12.节粮新时尚3.一水多用 13.维护安宁环境4.阻止滴漏 14.选购绿色食品5.关心大气质量 15.旧物巧利用6.随手关灯 16.回收废弃物7.节用电器 17.做动物的朋友8.减用空调 18.植树护林9.支持绿色照明 19.无污染旅游10.利用可再生资源 20.做环保志愿者少年行动1 了解规范在生活中,我有做过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事情吗?在学校里在家庭里在社区里在社会里结合《公民环保行为规范》,针对存在的问题,快快出谋划策。空调不应低于多少度?爆米花含有什么污染物 ?3月12日是什么节?一个水龙头滴水,每天会浪费多少升水?目前我国已有多少个城市严重缺水 多少支烟的毒素可以毒死一头牛?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气体?26摄氏度铅20升植树节20支200多个二氧化碳不可回收的垃圾包括以每17棵树制造1吨纸张计算,每寄多少张贺卡就相当于砍掉一棵树?一粒钮扣电池能使多少吨水受到污染?一节1号废旧电池可损坏土壤的平米数?可回收垃圾包括4000张1平方米600吨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在学校里在家庭里在社区里在社会里结合《公民环保行为规范》,针对存在的问题,快快出谋划策。①在学校,创建绿色校园A、循环使用书本B、不吃口香糖C、随手关灯,关水D、建立监督岗,推选环保小卫士轮流值勤,不定期进行检查E、草稿纸双面使用②在家里我身体力行A、购物用购物袋,不用塑料袋B、劝父亲少抽烟C、少用空调D、废旧电池不乱扔乱放E、节约用水,淘米水浇花F、用热水洗碗,尽量不用洗涤剂G、上学、上班骑车或走路打发胶打的上学吃口香糖乱吐口香糖不关电脑空调度数太低③在社区我参与并推动A、加大社区宣传B、设废旧电池回收箱C、清理白色污染,绿化小区D、对小区居民进行环保知识讲座F、统一设置垃圾箱入袋G、保护小区树木花草H、减少噪声污染I、保护鸟类尽量不乘坐公共汽车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珍惜水资源,维护护城河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不参与残害动物的活动环保旅游关注新闻环保的报道举报不环保的违法行为④在社会我们共同捍卫“黑”江沱江沱江到“黑”江的转变,你知道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吗?川化集团的违法排污造成沱江特大污染;群众的垃圾向河道乱扔。这种做法有什么危害?给沱江沿岸的内江、资阳等城市的上百万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大量鱼类的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向川化厂提出建议——建议权向政府检举——监督权。设计以环保为主题的公益广告是踩着垃圾还是走向绿色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我们曾经年复一年地呵护我们脚下的土地我们与万物共荣如今这一切,破 碎成永远不复的梦人类啊, 检视你的心灵吧当你以贪婪掠夺动物们的生存时你们可曾想到……这种人祸衍生的天灾将摧毁我们的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拯救我们的地球!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少年在行动大弯至佳 黄琪【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关爱自然、保护自然、以实际行动保护人类的家园,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力目标]初步具有观察社会、了解人与自然相互制约关系的基本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规范和方法。【教材分析】《少年在行动》是教科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了解了人类今天所面临的非常严峻的自然环境危机的基础上,我们人类社会、青少年怎样来应对这个危机,这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本课集中于如何挽救人类的家园这一主题。本课时的内容侧重于从生活点滴的层面引导学生关爱自然,善待自然,这是每一个地球公民的责任。【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对自然界充满着好奇。同时,青春期中的青少年又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往往存在着偏差。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容易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思想,缺少对周围生命的关爱意识,有的学生用摧残其他生命特别是身边的花草树木等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有的学生以伤害其他生命为乐趣。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仍存在随手乱扔纸屑,不关紧水龙头的现象。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充分认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的好处与不合理利用自然的危害,学会用书中的知识去指导生活实践,培育爱心,珍惜生命,尽自己最大能力去保护大自然,确立一个积极的、正确的环境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行动教学难点: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教学方法】:活动式教学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情感激励法、导学思练【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播放《2012》的片段,展示人们在灾难中逃生的场景学生反思并交流:要避免2012预言的某天实现,人类该做出选择,或是破坏环境,或是成为自然的朋友。设计意图:因为四川的学生对环境破坏所造成的后果感触并不深刻,所以用极具破坏力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反思,直观的感受继续破坏自然的后果,让他们感受到要保护环境的迫切性。一、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展示:方便筷的图片请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方便筷的信息设问:日本人发明了方便筷为什么自己不生产,中国人该不该生产方便筷?展示资料对比A:一棵生长了50年的大树,可做成6000双方便筷,价值40美元B:一棵生长了50年的大树,涵养水分、净化空气等综合价值为19.6万美元老师点拨:这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取舍作为承上启下一代的青少年,应该着眼长远利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设计意图:部分学生往往与很多老百姓一样,只看到眼前利益。通过对比日本人与中国人的不同选择,对比一棵树的不同用途的价值,让学生明确我们发展经济对环境的破坏实质是得不偿失,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二、落实到行动,从点滴做起展示:公民环保行为规范1、 了解规范,反省自我学生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发现身边和自己还存在的不环保的行为设计意图:通过自己的反省和同学的建议,让学生发现自己和周围还存在很多不环保的行为,意识到改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2、 探究改变,我在行动活动:知识问答“我是环保小博士”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讨论在学校、在家庭、在社区、在社会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学生活动:1、2小组探究成果汇报练习反馈:观看小品“我的一天”,找出同学在家里和学校的不环保的做法学生活动:3、4组探究成果汇报能力拓展:图片展示:沱江变“黑”江问题1:分析沱江变“黑”江的原因问题2:分析沱江变“黑”江所造成的危害问题3:对于此次事件,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设计意图:知识问答的设计是弥补学生还模糊或还不知道的环保知识,从而指导他们下面探究活动得正确性。后面的小组探究,让学生自己去讨论生活的点滴,让他们去出谋划策,最终让他们理解,环保其实就在身边,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分析沱江是个能力的拓展,作为中学生,环保行动是多角度的。通过对自己家乡发生的事情的分析,让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知道自己还有建议权、监督权,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家园的保护。三、设计环保公益广告,宣传环保意识设计意图:巩固今天的探究,通过他们的设计再一次加强环保意识。教师总结:“是踩着垃圾,还是走向绿色,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我们曾年复一年的呵护我们脚下的土地,我们与万物共荣。如今这一切破碎成永远不复的梦。人类啊,检视你的心灵吧,当你已贪婪掠夺动物们的生存时,你可曾想到……这种人祸衍生的天灾,将摧毁我们的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拯救我们的地球。板书:1、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二、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1、在学校,创建“绿色学校“2、在家里,身体力行3、在社区,参与推动环保4、在社会,共同捍卫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少年在行动》说课稿大弯至佳 黄琪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内容是教科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课时的内容《少年在行动》,希望大家多多指教。首先,我对本课时的教材进行一定的分析。1、 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了解了人类今天所面临的非常严峻的自然环境危机的基础上,我们人类社会、青少年怎样来应对这个危机,这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本课集中于如何挽救人类的家园这一主题。本课时的内容侧重于从生活点滴的层面引导学生关爱自然,善待自然,这是每一个地球公民的责任。2、教学目标根据上述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关爱自然、保护自然、以实际行动保护人类的家园,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2)能力目标:初步具有观察社会、了解人与自然相互制约关系的基本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能力。(3) 知识目标:了解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规范和方法。3、教学重难点学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做出的努力却远远不够。因此,我定教学重点为: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行动为本课时的重点。但因为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还比较陌生,上个课时才初步接触,所以我把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确定为本课时的教学难点。二、学情和教法分析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对自然界充满着好奇。同时,青春期中的青少年又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往往存在着偏差。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容易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思想,缺少对周围生命的关爱意识,有的学生用摧残其他生命特别是身边的花草树木等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有的学生以伤害其他生命为乐趣。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仍存在随手乱扔纸屑,不关紧水龙头的现象。因此,单纯的说教无法说服他们,所以我选用了活动式教学法、自主探究法,用来自生活的情境让他们讨论、探究,进而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到答案。另外,这个年龄的学生表现欲强,所以,我在教学形式上设计了小品、表演、广告设计等多样的活动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兴趣,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三,教法设计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很多运用现代教育的地方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一是在PPT的导入设计中通过影片的画面、气氛来激起学生凝重的心情,达到从感性到理性的跨越。二是利用PPT展示对比图片,深究细节,设置疑问,更直观有效的突破难点。三是利用PPT展示知识要点和练习,传统的思品课堂无法解决大量活动与时间的矛盾,PPT的运用让这一矛盾迎刃而解,而且让学生对知识点一目了然,记忆更深刻。四、教学流程导入播放《2012》的片段,展示人们在灾难中逃生的场景学生反思并交流:要避免2012预言的某天实现,人类该做出选择,或是破坏环境,或是成为自然的朋友。设计意图:因为四川的学生对环境破坏所造成的后果感触并不深刻,所以用2012极具破坏力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反思,直观的感受继续破坏自然的后果,让他们感受到要保护环境的迫切性。一、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展示:方便筷的图片请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方便筷的信息设问:日本人发明了方便筷为什么自己不生产,中国人该不该生产方便筷?展示资料对比A:一棵生长了50年的大树,可做成6000双方便筷,价值40美元B:一棵生长了50年的大树,涵养水分、净化空气等综合价值为19.6万美元老师点拨:这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取舍作为承上启下一代的青少年,应该着眼长远利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设计意图:部分学生往往与很多老百姓一样,只看到眼前利益。通过对比日本人与中国人的不同选择,对比一棵树的不同用途的价值,让学生明确我们发展经济对环境的破坏实质是得不偿失,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二、落实到行动,从点滴做起展示:公民环保行为规范1、 了解规范,反省自我学生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发现身边和自己还存在的不环保的行为2、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的反省和同学的建议,让学生发现自己和周围还存在很多不环保的行为,意识到改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3、 探究改变,我在行动活动:知识问答“我是环保小博士”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讨论在学校、在家庭、在社区、在社会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学生活动:1、2小组探究成果汇报练习反馈:观看小品“我的一天”,找出同学在家里和学校的不环保的做法学生活动:3、4组探究成果汇报能力拓展:图片展示:沱江变“黑”江问题1:分析沱江变“黑”江的原因问题2:分析沱江变“黑”江所造成的危害问题3:对于此次事件,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设计意图:知识问答的设计是弥补学生还模糊或还不知道的环保知识,从而指导他们下面探究活动得正确性。后面的小组探究,让学生自己去讨论生活的点滴,让他们去出谋划策,最终让他们理解,环保其实就在身边,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分析沱江是个能力的拓展,作为中学生,环保行动是多角度的。通过对自己家乡发生的事情的分析,让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知道自己还有建议权、监督权,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家园的保护。三、设计环保公益广告,宣传环保意识设计意图:巩固今天的探究,通过他们的设计再一次加强环保意识。教师总结:“是踩着垃圾,还是走向绿色,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我们曾年复一年的呵护我们脚下的土地,我们与万物共荣。如今这一切破碎成永远不复的梦。人类啊,检视你的心灵吧,当你已贪婪掠夺动物们的生存时,你可曾想到……这种人祸衍生的天灾,将摧毁我们的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拯救我们的地球。评课稿黄老师的“少年在行动”一课流程清晰、方法灵活、教学民主、形式多样。对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做了较好的诠释。对学校的“学导思练”教学模式也作出了充分的展示。主要有以下几个的亮点:1、思想品德课是源于生活的探究。本课的重点要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环境保护。对于环境破坏的结果,四川地区的孩子感触并不是特别深刻。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黄老师整堂课都巧妙得将生活引入课堂。比如:导入中关注生活、引发疑问;“方便筷”案例,利用生活,探讨总结;探究环节让学生总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到最后用家乡的川化污染事件归纳延伸。使我们的课堂知识源于生活,最终还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充分体现新课改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关注孩子的心灵,平等尊重孩子,并注重张扬其个性。在整堂课的设计中,孩子的主体地位体现的非常明显。用影片《2012》触发其真情实感,引发其探究欲望。在反省了自己的错误行为后自己探究解决方案,并帮助个别同学解难释疑。在最后的公益广告设计环节,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体现了他们的个性的多彩。3、目标有效达成。在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本节课是十分有效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这是一个学生还比较陌生的知识,不仅要让他们理解,还要让他们以后可以具备这种意识,黄老师的设计可以说是独具匠心的。通过不同国家是否生产方便筷的不同选择,先让同学对这个问题有最直观的判断。再通过对树木不同利用方式的对比,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区别。最后总结分析,让学生懂得怎样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可谓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难点在不经意间突破。4、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精当。首先,黄老师将地球毁灭预言的场景展现在他们的面前,PPT的效果是直观而震撼的。中间一棵树的两种不同利用方式的图片对比,最后沱江问题的图片展示,也起到了同样的视觉效果,帮助教师成功的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能力,从课内到课外。除了以上的亮点,黄老师还应该注意的就是:PPT的对比可以更大一些,这样内容更清晰,在处理“方便筷”案例的最后环节,学生不能直接总结出可持续发展观点,老师可以降低问题难度,更能体现教师“导”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青白江-至佳实验学校-黄琪-政治-少年在行动 00_00_00-01_06_25.flv 剪切1.mp4 少年在行动.ppt 教学反思.doc 教学设计.doc 说课稿+评课稿.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