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导学提纲(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导学提纲(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一课第二框题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青春成长的力量,体会青春的美好。
(2)发挥青春思维的长处,培养思维的独立意识,弘扬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
2.能力目标
(1)运用独立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方法,积极开发创造潜力。
(2)学会与他人交往,提升交往品质。
3.知识目标
知道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表现。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批判精神作用大,思维批判有技巧。
2.学习难点:批判精神作用大,思维批判有技巧。
【学习过程】
导:发挥你的想象力,畅想青春。步入青春期我们的思维有什么变化?
思:自学深思(7分钟)
1、独立思考的表现?(背诵,常考材料题)
2、批判性思维的表现?(背诵,常考材料题)
3、批判性思维的意义、作用(为什么要发展批判性思维)?(背诵,常考材料题)
4、怎样培养批判性思维?(背诵,常考材料题)
怎样开发青春的创造潜力?(背诵,常考材料题)
议:小组学习(14分钟)
讨论笔记区:
四、检:迁移应用(10分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填入题目后面的括号内。)
1.(2020福建莆田,20,★★★)生理发育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与此同时,我们的思想和精神也在发生巨变。人是有思想的高等动物,为此,处于青春期的我们除了要关注我们的身体变化之外,还要()
①发展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②培养我们的批判精神
③开发我们的创造潜能 ④摆脱父母和老师的监护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莫泊桑说过:“应该时时刻刻躲避那些走熟的路,去另寻一条新的路。”寻找-条新路需要我们( )
①发展独立思维 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③人云亦云 ④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七(1)班要集体去春游,班会上大家讨论制定出游方案,小刚和小敏建议大家去离学校100公里的野三坡。下列同学的思维,具有独特性的是( )
A.小刚:骑自行车出游是新时尚,我建议大家骑自行车去
B.晓红:小刚说的对,我们骑自行车去野三坡吧
C.小强:我也同意小刚的建议,一起骑自行车去野三坡
D.小敏:刚才小明说的有道理,骑自行车太远也不安全,我们应采纳小明的建议,坐旅游公司的大巴车去
4.“学贵有疑”,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
A.对事没有自己的看法 B.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C.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D.不敢向权威挑战
5.鲁班从小就跟随家人参加土木建筑工程施工,逐渐掌握了各项生产劳动技能。他在劳动中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最终发明创造了锯、钻等。上述材料说明( )
①创造离不开实践 ②只有在土木建工工程中劳动,才能发明创造
③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 ④青春蕴涵着伟大的创造力,人只有在青春期才能发明创造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6.赵伟针对数学老师烦琐的解题步骤提出自己的简便方法;孙丽就班级管理问题与班长看法不同。这说明了()
A.他们的思想都已经走向了成熟 B.他们都具有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C.批判性思维就是要敢于否定一切 D.他们通过与别人的“不同”来张扬自己
7.青春的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开发创造潜力,需要( )
①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②关注他人和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
③放弃学校的学习,全身心投入到发明创造中去
④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2020四川绵竹孝德中学期中,21,★★*)材料一进入青春期以后,中学生除了生理发育,思想和精神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多,他们对家庭的依赖性越来越小,摆脱成人控制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材料二小闽在读完课文《愚公移山》后,?向老师提出了质疑:“愚公为什么不搬家呢?移山耗时耗力还破坏生态环境。”听了小闽的质疑,老师决定让同学们围绕这个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为小闽颁发了最佳质疑奖”
(1)材料告诉我们,步人青春期的中学生渴望哪一方面的独立?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独立的?




(2)材料二中老师的举措主要是为了鼓励学生的什么精神?为什么要鼓励这种精神?





(3)请你谈谈同学们在发扬上述精神时应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1-5DBADA 6-10BC
(1)心理
批判精神
①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②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3)①要有质疑的勇气;
②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③要考虑他人的感受,容易被人接受并解决问题;
④要掌握批判的技巧(对事不对人,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