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考复习】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下第四课公民义务情境导入导学山东省已全面落实了国家在涉及学生服兵役资助等方面的三项具体政策。据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马希军介绍,这三项具体政策,分别是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政策、退役士兵教育资助政策、直接招收为士官的高等学校学生国家资助政策。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是指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学生,在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正在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含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高等学校新生),服役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国家实行学费减免。学习分级目标1.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知道怎样依法履行义务。2.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3.树立正确的义务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履行义务。自主预习导学一、遵守宪法法律1.遵守宪法就要_____宪法,_____宪法尊严,_____宪法实施。2.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_____,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_____。3.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______,也是必须遵守的_____,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______。二、维护国家利益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____。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_____。三、依法服兵役1.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_____。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____。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_____这项义务。2.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_____与_____相结合、_____与______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四、依法纳税1.税收是______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____。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_____,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_____。2.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_____的义务、_____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______的义务、父母_____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______父母的义务等。五、权利义务一致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______而存在的,二者______、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_____,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2.权利与义务_____,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3.权利与义务是______的,我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4.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______,又是法定义务的______。5.我们不仅要增强______,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______,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六、法定义务须履行1.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_____。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义不容辞的______。2.依据法律规定,有的法定义务要求公民_____作出一定行为,公民必须按照______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3.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_____的事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____。七、违反义务须担责1.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_____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_____做的行为,都是违反______的行为。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______。2.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______;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_____;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_____。参考答案一、遵守宪法法律1.忠于维护保障2.集中体现职责3.有力武器行为规范社会氛围二、维护国家利益1.基本保证责任三、依法服兵役1.神圣职责光荣义务自觉履行2.义务兵志愿兵民兵预备役四、依法纳税1.国家财政基本义务违法行为刑事责任2.劳动受教育计划生育抚养教育赡养扶助五、权利义务一致1.相对应相互依存履行2.如影随形3.完全对等4.享有者承担者5.权利意识义务观念六、法定义务须履行1.强制性责任2.必须法律要求3.禁止做法律制裁七、违反义务须担责1.禁止要求法定义务法律责任2.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教材全面解读知识点1遵守宪法法律探究点为什么要遵守宪法法律?【情境】河南省洛阳市中级法院公开宣判王珉受贿、贪污、玩忽职守案,对被告人王珉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以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经审理查明:被告人王珉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职务调整等事项上谋取利益,或者利用本人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造成特别恶劣社会影响。名人名言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说“法律,一旦离开了人们服从法律的习惯,也就失去了命令人们服从的威力了。”【解惑】遵守宪法法律原因守宪法就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做法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拓展学习法律的方式和途径学习法律常识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比如,学习法律原文,阅读普法读物及有关法律的报纸杂志,收看电视中的法制节目,查阅相关法律网站等。典例剖析1.“任何犯了法的人都不能逍遥法外,谁都不能存一丝‘刑不上大夫’的侥幸。”这句话直接体现了下列哪些现代治国理念()①有法可依②违法必究③刑罚不针对犯罪的大夫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②④解析: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不管职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只要违法犯罪,就一律受到处罚。选择肢①没有体现,选择肢③是对题干所给材料的曲解。因此,只有选择肢②和④是正确的,故正确答案选D。答案:D知识点2维护国家利益探究点如何维护维护国家利益?【情境】新疆新媒体中心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40余名结对亲戚来到了田间地头,体验采摘乐趣。菜地里的蔬菜长势非常好,豆角、茄子、辣子、黄瓜、西红柿已到收获的时节。大家四人一组,以100公斤为目标,开始了“比赛”。“和亲戚、同事们一起劳动,不仅培养了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更增进了我们的友情、亲情。”仲兆丰说。两个小时的采摘活动中,大伙齐心协力,一共采摘了1100公斤蔬菜。“最后大家互相帮忙,也不分组了。虽然天气很热,但大家的积极性特别高,团队合作一起完成任务。”尼加提·尼牙孜说。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新疆新媒体中心内部开展了结对认亲活动,推动了各族干部职工在工作内外交往、交流、交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进一步增进感情,把新疆新媒体中心建成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名词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就是满足或能够满足国家以生存发展为基础的各方面需要并且对国家在整体上具有好处的事物。其包括领土完整、国家主权和文化完整。国家利益是对国家具有好处的事物,而在现实中,究竟什么事物对国家有好处,什么事物对国家没有好处,什么事物对国家的好处大,什么事物对国家的好处少,却不仅仁智各见,难以界定,而且在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现实中所表达出来的国家利益,也未必就像定义描述的那样是对国家有好处的事物,未必就是原本的国家利益。【解惑】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问题:在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上,我们青少年应怎么做??①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增强为国做贡献的本领。?②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切实履行公民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分裂行为做斗争。?③青少年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做出应有的贡献。?典例剖析2.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新疆等民族地区从历史上的边缘地区、改革开放的后发地区一跃而成开放的前沿地带。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因此,民族地区在开放中,要()①努力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②秉持民族事务事关国家全局的立场③自觉维护中华民族的大团结④经济、政治、军事领域无条件开放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解析:④项错误,我国民族地区在开放中是一定程度的开放,而不是经济、政治、军事领域无条件开放.民族地区在开放中,要努力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秉持民族事务事关国家全局的立场,自觉维护中华民族的大团结。①②③正确。故选C。答案:C知识点3依法服兵役探究点如何认识依法服兵役?【情境】浙江省海宁市政府深化征集对象主体由农村和城镇待业青年向各级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转变的改革,地方政府因势利导出台政策抓拥军服务保障,激励大学生踊跃参军报效祖国,走出了“向教育要人才、到学校选兵员、为部队注活力”的新路子。与此同时,海宁市征兵办通过走访教育局招生办、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等单位,摸清了该市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以及今年高中毕业生的人数和去向等情况,将符合今夏秋征兵条件的高学历青年全部纳入预征对象。【解惑】依法服兵役原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做法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等,随时准备参军作战,保卫祖国。名词兵役兵役是指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训练的制度。主要包括公民在军队中服现役,在军队外服预备役,以及在校学生接受军事训练等方面的有关规程。典例剖析3.当前我国虽处于和平时期,但是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每一个公民都应()A.立足本职,搞好工作B.积极投身于保卫祖国的战争之中C.在心中筑起一道“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的精神长城D.在心中筑起一道钢铁长城解析: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作为公民要随时准备参军作战,保卫祖国。C正确。答案:C拓展兵役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军事制度,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国家元首以法律、法令的形式颁布实施。对于保障军队现役兵员的更替和后备兵员的储备,加强国家武装力量建设,建立战时兵员动员基础,具有重大意义。世界大多数国家实行义务兵役制,也有实行募兵制,或实行征兵和募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知识点4依法纳税探究点如何认识依法纳税?【情境】精准宣传是税收扶贫的重要前提。好的政策要落地,政策宣传先“开路”。只有让税收便民政策走进千家万户,才能给贫困户“送上马、扶一程”。为此,广泛开展“暖心税宣、助力精准扶贫”活动。入户宣传,组织扶贫干部到贫困户上门宣传,发放便民服务宣传单,耐心解读苗木种植、农民创业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入户调查,详细了解贫困原因、收入状况,为贫困户出谋献策,提供脱贫对策。入企宣传,组织专业辅导小组对涉及扶贫的企业,一对一辅导营改增和税收扶贫等最新政策,帮助企业用好政策。办农民税收学堂,宣传对口税收减免政策,现场解决农民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税收问题,为有意向创业增收的贫困户答疑解惑。通过“绣花式”宣传,帮助贫困户吃透税收优惠政策,共享税收扶贫政策红利。【解惑】依法纳税依法纳税的重要性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不依法纳税的表现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名词税收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典例剖析4.河北省石家庄矿区地方税务局充分结合辖区个人所得税税源结构和征管现状,结合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工资表设置特点及会计核算方式,积极推进各类纳税人的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明细申报工作。截至6月底,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所得入库397.9万元,同比增长32.33%。这表明()①依法纳税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②拒不纳税是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③税收具有强制性,公民必须依法纳税④国家通过税收对纳税人的所有活动进行监督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④解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不是权利,①错误;④说法错误,②③说法正确,故选A。答案:A拓展税收的特征税收与其他分配方式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习惯上称为税收的“三性”。知识点1权利义务一致探究点如何理解权利义务一致?【情境】沈阳、鞍山、抚顺15个基层法院分别对辽宁41名涉拉票贿选人员作出一审宣判。审理法院综合考虑各案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犯罪情节以及悔罪表现等因素,对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高宝玉等41名被告人分别以破坏选举罪、贪污罪、受贿罪、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等刑罚。经审理查明,高宝玉等41名被告人在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前和会议期间,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贿赂的方式给出席会议的多名省人大代表送钱送物。审理法院认为,高宝玉等41名被告人在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时,以贿赂的手段妨害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情节严重,构成破坏选举罪,其中,高宝玉等9名被告人还涉贪污、受贿、行贿犯罪,应予依法惩处。【解惑】权利义务一致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拓展劳动者基本权利内涵: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获得劳动报酬、休息和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劳动者享有的法律法规的其他权利。劳动者义务的内涵: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典例剖析1.下列观点与如图漫画不相符的是()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B.法律保护公民的权利C.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密不可分D.公民可以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解析:漫画的内涵主要体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人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因此选项A、B、C正确;选项D观点错误,因为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故选D。答案:D名人名言马克思说:“在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里,几乎把一切权利赋予一个阶级。另方面,却几乎把一切义务推给另一个阶级。”知识点2法定义务须履行探究点为什么说法定义务须履行【情境】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审结南京首例撤销监护人资格案,一位母亲因拒不履行抚养义务被撤销监护权,由南京市玄武区民政局履行监护职能。10岁的小武(化名)是个不幸的孩子。不到1岁时,父母离婚,他由父亲抚养。2岁时,父亲再婚。父母之爱还没来得及享受到小学毕业,父亲突然病逝。继母不愿继续抚养他,向秦淮法院起诉将抚养权变更给孩子的生母。但法官发现,小武不仅被继母决意放弃,生母也拒不接纳,理由是自己条件差,居无定所,与小武也没有感情。为了给孩子找到一个家,法官联系专家,走访民政局,联络爱心组织,最终确定由南京市同心未成年人保护和服务中心负责临时照料小武。此后,在玄武区民政局的资助下,小武有了寄养妈妈。玄武区民政局作为临时监护人,帮助照料小武几个月后,发现生母仍然没有丝毫悔意,既不来探望孩子,也不给孩子生活费。在多次做工作,希望生母领回孩子无果后,民政局将生母诉至秦淮法院,申请撤销其监护权,并指定民政局为小武的监护人,秦淮区人民检察院支持起诉。法院经审查后认为,作为小武的亲生母亲,在法院判决小武由其抚养后,既不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用,又未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关心和生活上的照顾,甚至拒绝探视,时间长达10个月以上,导致小武生活无着,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判决依法撤销其监护权。【解惑】法定义务须履行原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做法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事坚决不做。拓展相关法律规定,判决撤销监护人资格,未成年人有其他监护人的,应当由其他监护人承担监护职责。没有合适人员和其他单位担任监护人的,法院应当指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典例剖析2.张某以自己生活拮据为由不赡养年迈的父母,被父母起诉到人民法院。法院判处他每月向父母支付200元生活费。可见()A.不赡养父母只是不道德行为B.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要受刑罚处罚C.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D.法律约束人们的一切行为解析:本题题考查对履行义务的认识。题干中的张某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法院的判决,表明,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中A、B、D观点绝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C。答案:C拓展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对公民的义务进行不同分类①政治生活的义务和一般民事关系的义务。如纳税、服兵役,是政治生活的法律义务;抚养子女、履行债务,是一般的民事法律义务。②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积极义务即必须作出一定行为的义务,如纳税、抚养的义务;消极义务即不作出一定行为的义务,如不得侵入他人住宅的义务。③绝对义务与相对义务。绝对义务,指对一般人承担的义务,例如不得侵害法律所保护的任何公民的基本权利。相对义务,指对特定人承担的义务,如债务人只对债权人承担清偿债务的义务。④第一义务与第二义务。这一区别的标准与权利中的原权利与派生权利(又称救济权)的划分相当。第一义务对应原权利而存在,即不侵害他人权利的义务;第二义务对应派生权利而发生,即由于侵害他人权利而发生的义务。知识点3违反义务须担责探究点一为什么说违反义务须担责?【情境】据杭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杭州发布,经杭州市、区两级公安机关缜密侦查,杭州市公安局以犯罪嫌疑人莫某晶(女,34岁,广东东莞人)涉嫌放火罪、盗窃罪两项罪名向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经查,犯罪嫌疑人莫某晶在本市上城区蓝色钱江公寓2幢1单元1802室从事家庭保姆工作期间,多次窃取雇主家中财物。犯罪嫌疑人莫某晶在该户室内放火,导致雇主家中母子四人死亡。拓展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中国现行《刑法》规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体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解惑】违反义务须担责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公民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公民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公民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典例剖析3.某电大女生遭多名女生抓光衣服殴打拍照上传网络,四名施暴女生以故意侮辱妇女罪分别领刑2年半至6年半不等,其中3名被告案发时还未成年,这一案例警示我们( )即便未成年,校园施暴若触犯刑法也会领刑B.遏制校园暴力我们无能为力,只能依据法律C.避免与他人争吵,学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D.而对校园暴力,要学会规避,善于巧妙化解解析:由题干描述得知,某电大女生遭多名女生抓光衣服殴打拍照上传网络,四名施暴女生以故意侮辱妇女罪分别领刑2年半至6年半不等,其中3名被告案发时还未成年,这一案例警示我们,即便未成年,校园施暴若触犯刑法也会领刑,所以A是正确的选项,排除错误的观点B、C、D。故选A。核心素养训练1.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是()①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②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③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控告、检举④保护环境,珍爱生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要捍卫国家利益,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①努力维护祖国主权和尊严②为自己的祖国发展、强大而发愤学习?③准备发起战争④不使用外国的一切产品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3.关于我国的税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B.税收完全靠公民的自觉C.我国通过税收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实现国民经济持快速健康发展D.我国法律规定.任何偷税.漏税的行为都是错误的.违法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4.下列不能体现公民依法履行法定义务的选项有()①在公园里,苗苗吃完香蕉随手扔地上②刘某给110打骚扰电话③初三学生小光在网络中反击分裂言论④佳佳勤奋学习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5.我国法律规定的公民的义务是()A.可以履行,也可以放弃B.有条件的C.公民自愿履行的D.必须履行、不能放弃的6.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是和田民警:木拉提。从警14年来,木拉提始终坚持战斗在打击暴恐犯罪第一线,用热血和行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他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他被当地人民群众誉为大漠“猎鹰”(维吾尔语的尊称,传说中老百姓的守护者。)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他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②他履行了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③他是不尊重自己生命安全的表现④他体现了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7.开饭馆的李某借口生意冷淡,三年税款分文未交,还扬言“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李某没有履行公民的()A.依法纳税的义务B.劳动的义务C.职业道德D.受教育义务8.只有做到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才是一个合格的公民。下列行为体现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有①中学生小胡乘坐公共汽车时主动给孕妇让座②八年级学生小李见到游人摘公园的花上前制止③小王是个电脑高手,他制作电脑病毒并在网上传播④养殖户刘先生发现养殖的鸡感染了禽流感,打电话向防疫站报告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既要正确行使权利,又要忠实履行义务。在生活中遇到以下这些事情,你会怎样做?请简要说明理由。情景再现做法理由样例:你每天都步行上学,在通过马路时。红灯停,绿灯行。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1)姐姐很喜欢养“水系植物”。广州频发登革热期间,邻居多次要求处理这些“水系植物”,姐姐就是不听。(2)在网上购买一部手机,后发现有质量问题,多次找商家交涉后,商家说“货已售出,概不退还”。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位“大哥”拿出一颗摇头丸对你说,吃了很爽,要不要试试?(4)学校组织义务植树活动。10.70多岁的老党员沈张贵,自从1994年从上海退休回乡后,始终坚持义务为村里打扫道路,清捞水草。为此,乡亲们都亲切地叫他“劳保外公”。一年到头,“劳保外公”不是拿一把扫帚,打扫村里的大小道路,就是撑一只小船,清捞河面漂浮的水草杂物。风雨无阻,从不间断。由于他的辛劳,大坞村的每条路面,总是十分洁净;河面也清清爽爽。对此,乡亲们赞叹说:“尽义务做好事,一天两天并不难,扫上十年八年可就不容易了。‘劳保外公’真是好样的!”(1)“劳保外公”尽的是何种义务?(2)为什么乡亲们要赞叹“‘劳保外公’真是好样的”?答案:1.A2.D3.B4.D5.D6.C7.A8.B9.(1)做法:规劝姐姐向邻居道歉,并及时、妥善处理好“水系植物”理由: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权利(2)做法:向工商部门检举该商家理由:公民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3)做法:坚决拒绝,远离毒品理由: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4)做法:积极参加理由: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10.(1)“劳保外公”尽的是道德义务。(2)“劳保外公”坚持十年如一日,自觉自愿地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义务为村里打扫道路,清捞水草,为村民创造了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既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又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因而赢得了村民的赞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