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坚持依宪治国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坚持依宪治国 学案

资源简介

坚持依宪治国
【教学目标】
1、了解现行宪法的构成,理解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懂得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的道理.
2、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宪法权威,提高守法、护法能力。
3、培养崇尚宪法的思想,树立宪法意识,自觉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深刻认识依宪治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自觉树立宪法观念,增强守法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本的活动准则、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学习过程】
一、预习:
(一)填空:
1、我国宪法是 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 。宪法规定了我国国家生活中的 、 的问题。
2、 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中国共产党作为 ,必须以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坚持把 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 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
4、坚持依宪治国(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对我们党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1)中国共产党作为 ,必须以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党自身必须在 和 范围内活动。
(2)党既领导人民制定 ,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5、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表现有哪些?
(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 、 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 问题,是某一方面的规定。
(2)宪法具有 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 和 。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 。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 。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宪法知识大比拼 分组进行比赛
1.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 ,是治国安邦的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是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性质是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阶级是 6.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力机关是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
(二)新课讲授
1、认识我国宪法、目录
我国宪法的构成 ,学生发言回答。(看宪法目录,明确宪法构成)
2、探究活动一:
材料:我国现行宪法在诞生过程中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全国80%以上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
学生探究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提示:(1)、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宪法规定了我国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各个方面。
3、学习材料:宪法关于宣誓制度的规定
学生活动:进行模拟宣誓活动
4、探究活动二: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必须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说明了什么?
提示: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学生活动----小型辩论会:
正方:宪法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所以作为执政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
反方: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也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师指导生分组讨论,整理课前准备的材料,鼓励生积极展开辩论。
师在生辩论后,引导生进行知识点总结(对党的要求)。
5、探究分享:看图示思考, 你能看出哪部法律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6、系列活动 一议----阅读表格:宪法与其他法律内容比较
二议:表格中的内容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议:1、这项规定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2、这样的要求有哪些积极意义?
四议:你能看出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吗?
学生分别活动
7、知识梳理 你知道我国宪法具有哪些特征吗?
比较点 宪 法 其 他 法 律
内容

法律效力

制定和修改程序

法律体系

8、当堂训练 考考你:材料演绎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一条 规定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二: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宪法之外,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法律和其他议案,则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材料三: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
(2)、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学生进行讨论,共同完成,教师归纳。
9、宪法宣传我行动: 课后作业
(1)向父母宣传宪法,做普法宣传员
(2)学习十三届全国人大修宪的新闻。
(三)课堂总结 板书体系
三、课后练习
1.201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一条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内容。这表明( )
A.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B.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只有宪法才具有约束力和强制性
2.宪法至上,是根本大法。这是因为( )
①宪法是国家所治才有权威和尊严。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有法律的总和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④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我国实施50多年的劳动教养制度,因违反宪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提出废止。随后,国家将启动相关法律程序。这表明(  )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③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享有最高立法权 ④普通法律是宪法的立法基础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4.我国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是因为(  )
①宪法集中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意志  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③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④有了宪法,就能够实现国家治理的目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017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四个国家宪法日,热心公益的中学生小明和小刚到某小区开展“宪法伴我行”法律宣传活动。为了解小区居民的宪法知识,他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是收集的观点,你认为有误的是(  )
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宪法规定了国家标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宪法规定我国国家生活中所有制度和所有问题
D.宪法的制定、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6.2016年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彰显宪法权威,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须公开向宪法宣誓。这表明( )
①宪法规范和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
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③宪法是公民维护权益的唯一依据
④我们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思考题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党领导人民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中国共产党坚持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那么,要坚持依宪治国,必须明确哪些要求?
四、教后反思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