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考复习】2021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下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情境导入导学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创作的《人民的名义》电视剧开播以来引起强烈反响,不但收视告捷,在社交媒体上也引发广泛热议。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反腐电视剧的热播,生动展现了反腐败斗争的真实实践。对官员来说,反腐败要用好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但是它往往由官员直接行使,腐败就是滥用权力的结果。最朴素的理解,反腐败斗争就是让官员们敬畏权力、善待权力、善用权力。对政党来说,反腐败要确保纯洁性”。一个政党犹如一棵树,从小树苗到大树干,每一次成长都伴随着“阵痛”,需要找找蛀虫、杀杀病菌。对人民来说,反腐败重在得民心。《人民的名义》源于反腐败斗争的伟大实践,源于创作者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脉搏和人民心声,尤为重要的是,“人民的名义”彰显了正义的力量,必将助力清明政治生态建设,为社会传播更多的正能量。学习分级目标1.知道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义。2.在社会生活中自觉树立起公平意识、培养起正义感。3.结合国家政策和具体案例深刻理解公平和正义的重要作用。自主预习导学一、认识公平1.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_____,处理事情______、不偏不倚的态度或_______。2.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____公平、_____公平、_____公平等。3.公平是_____生存和发展的______。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______,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_____,从而激发______,提高工作效率。4.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_____。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_____,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_____。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______,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二、正义的力量1.正义是社会文明的_____,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______。2.一般而言,凡是促进______、维护______、保护____的行为,就是正义的行为。3.正义是法治追求的_______,它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______,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要求人们分辨是非,______,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______,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4.正义是社会制度的_____。正义作为人类社会的______,往往被当作评价社会制度的_____。5.正义是_____的基本条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恰当地______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______;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_____。三、坚守公平1.人们总是_____公平的阳光普照,但公平的社会不会______地形成。2.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_____,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_____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_______。3.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_____,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世。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______,形成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_____。4.制度保障公平。对于____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_____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_____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_____。四、守护正义1.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______。______是公民的基本德性。2.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_____。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______建构正义的大厦。3.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______。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_____,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______,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4.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_____。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____为根据,以_____为准绳,严格遵循______,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______合法、公正。5.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_____,是法治社会的_____。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_____。让我们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______。参考答案一、认识公平1.标准或原则合情合理行为方式2.权利规则机会3.个人重要保障应得的利益尊严自身潜能4.重要基础利益关系长治久安竞争环境二、正义的力量1.尺度期待和追求2.社会进步公共利益弱者3.基本价值目标正当权利惩恶扬善帮助4.重要价值理想追求价值标准5.社会和谐调整和处理主动性和创造性动力三、坚守公平1.渴望自然而然2.现实积极参与捍卫公平3.立场信赖与尊重良好环境4.立法保障司法合法权益四、守护正义1.重要主题正义感2.共同心声实际行动3.勇气和智慧敢于斗争讲究策略4.一道防线事实法律诉讼程序过程和结果5.永恒目标核心价值共同责任美好社会教材全面解读知识点1认识公平探究点如何认识公平?【情境】上海、陕西、深圳等地宣布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不同行政区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解惑】认识公平公平的含义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公平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公平的作用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名词公平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某一方或某一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个人承担着他应承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如果一个人承担着少于应承担的责任,或取得了多于应得的利益,这就会让人感到不公平。典例剖析1.现在找工作比较难,但社会给我们创造的机会很多,不少单位公开招聘,应聘者可以凭自己的实力去竞争。这说明()A.参与竞争是获得劳动权利的唯一途径B.应聘就可以获得就业的机会C.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D.我国的就业形势不严峻解析:根据教材知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所以C是正确的选项;A、B选项太绝对;D选项不符合实际,排除。故选C。答案:C拓展不公平的影响人们在社会合作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对待,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就会感到冤枉、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为。这种心理和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信任感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知识点2正义的力量探究点如何认识正义的力量?【情境】聂树斌案改判,正义没有缺席?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这是一次迟来的正义,正义虽然迟到了,但终究没有缺席。最高人民法院以改判聂树斌无罪的形式,宣告了这起案件的终结,无论是否还有遗憾,但我们确信这是公正的。正义本来不应该迟到,但是,即使正义迟到了,只要它不缺席,只要最终出现了,它依然能够坚定人们对正义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努力让人民群众从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聂树斌案再审改判,充分体现了党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直面历史遗留疑难复杂案件、勇于纠错的司法担当。?在聂树斌坟前诵读了改判无罪的判决书【解惑】正义的力量正义的含义一般而言,凡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弱者的行为,就是正义的行为。正义的作用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它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帮著,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追求,往往被当作评价社会制度的价值标准。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拓展正义的好处我们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被人欺负了,有人斥责欺人者;受委屈了,有地方鸣冤申诉;被侵权了,有法律制裁侵权者;有困难了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如果没有正义,善良就会被践踏,邪恶就会肆虐,整个社会就会陷入黑暗和混乱之中。典例剖析2.中学生小强在公交车上发现小偷行窃,机智提醒并协助其他乘客抓获了一同作案的两名小偷。小强的行为是( )①正义的行为,代表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②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③多管闲事,不利于保护自己④既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做到了见义巧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中学生小强在公交车上发现小偷行窃,机智提醒并协助其他乘客抓获了一同作案的两名小偷。小强的行为是正义行为,代表了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既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做到了见义巧为。所以①④符合题意,②③错误,不会助长非正义行为,不是多管闲事,是传播社会正能量。故选B。答案:B拓展正义的制度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吃一大桶粥,要命的是,每天的粥都不够分。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配,每天轮一个。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他们想出一个办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均,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知识点3坚守公平探究点如何坚守公平?【情境】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人民法院对一起公务员考试集体作弊案做出一审判决,以组织考试作弊罪,判处被告人莫某辉等15人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十日至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五千元至一万元不等的刑罚。据了解,这是组织考试作弊入刑后,湖南法院审理的首起组织考试作弊案。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莫某辉报名参加湖南省2016年考试录用公务员衡阳考区的招考,趁机策划、实施作弊。案发后,经检测,此次衡阳考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共有20名考生的答卷雷同,且与枪手答案的相似度达到88.8%以上,可以认定抄袭了“枪手”答案。【解惑】坚守公平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世。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形成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尽我们所能。制度保障公平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拓展教育公平的内涵第一,教育起点的公平。起点公平是指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基本人权与自由发展,即教育权利公平。衡量标准可定位在“让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第二,教育过程的公平。是指从社会的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经费的投放、学校教学课程的设置、师生关系良性合理互动等角度,国家社会通过一定的的制度、政策的倾斜,继续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及维护教育公平。衡量标准可定位在“让受教育者都有机会获得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第三,教育结果的公平。它是指人在发展学习上的公平,指的是每个社会公民都有权利使用国家提供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取得符合个人的兴趣与个性,使自己乐在其中、乐于学习,从而为个人未来的成长创造条件。?典例剖析1.承载过太多青春和梦想、见证过太多欢笑与泪水的高考走到恢复44周年的历史节点。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是广大学子通过高考改变命运,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骨干。国家恢复高考制度()A.积极维护了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B.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正式启动C.满足了公民接受教育的一切需求D.为公民的发展提供了公平的机会解析: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可知,国家恢复高考制度,表明我国政府努力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致力于实现教育公平,是因为教育为每个公民都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提供了可能,所以D是正确的选项;A选项高考不是公民的政治权利;B选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正式启动;C选项太绝对,排除。故选D。答案:D问题你见到下列不公平现象,你应当怎么做?当有人恃强凌弱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当有人弄权渎职侵吞公款时:检举揭发当有人排斥异已、处事不公时:仗义执言、主持公道,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知识点守护正义探究点如何守护正义?【情境】唐山市丰润区太平路街道幸福社区的邻里街坊都会竖起大拇指:“李师傅不仅修车技术好,更难得的是一身正气。虽然年纪大了,可抓起小偷来却一点儿不含糊。有他在,大伙儿心里都特别踏实。”李明贵今年69岁。从工厂退休后,就在社区街边支起一个自行车修理摊,方便邻里、发挥余热。近几年随着城市发展,这条位于居民区的街道兴起了市场,来往买卖的人多了,也成了小偷觊觎下手的目标。有一次,一位妇女在李明贵的摊旁买东西,小偷趁她不备,从挎包里偷走了钱夹。他看到后赶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大吼一声:“把钱夹还给人家!”小偷本以为已经得手,见一个老大爷站出来,不仅不当回事,反而拿出一把改锥比划着吓唬他:“少管闲事。”李明贵大步上前一下捉住小偷拿改锥的手,三下五除二将其制伏。退休后的19年里,被他擒住的小偷就有近20个。【解惑】守护正义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为了实现司法正义,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拓展正义感的具体内容(1)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会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2)而面对非正义行为,则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典例剖析2.(2017贵州黔东南中考)如图漫画中推进精准扶贫有利于()①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彻底消除城乡差别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漫画可知,国家重视并做好扶贫工作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要求。这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体现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①③④是正确的选项;②选项太绝对,排除。故选B。答案:B拓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对于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核心素养训练1.《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指出:“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维护公平的重要性在于()①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②教育发展需要绝对公平③公平体现着人们对权利的尊重④公平能为个人发展提供保障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下列观点最能体现如图寓意的是()A.共同富裕B.男女平等C.社会公平D.民族团结3.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下列属于正义行为的有()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②以大欺小,恃强凌弱③“哥们儿义气”,两肋插刀④乘车购物不排队⑤见义勇为,扶助弱小⑥诚信考试不作弊A.①③⑤B.②③④C.④⑤⑥D.①⑤⑥4.在某社区,活跃着一支由退休职工自发组织的治安巡逻队,在过去的7年里,他们抓过在逃犯,赶跑过小偷,处理过意外事故。他们的行为()A.有利于维护社会正义B.杜绝了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C.损害了社区居民的经济利益D.保障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5.毕达哥拉斯认为,公平是天平上的平衡;苏格拉底认为,公平是一种美德;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公平是“百德之总”……这表明()A.不同的个体,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B.不同的时代,对公平有着相同的理解C.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D.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正义是人类的良知,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义。回答6--7题。6.(2017广东广州中考)为改革完善刑事诉讼制度,充分发挥审判尤其是庭审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的作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决定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进这一改革是对公民权利的()A.社会保障B.物质保障C.立法保障D.司法保障7.在被执行死刑过去21年后,最高人民法院再审改判聂树斌无罪。聂树斌案是司法机关根据疑罪从无、证据裁判原则依法纠错的重大案件。这表明()①正义尽管会迟到,但不会缺席②勇于纠错也是制度正义的题中之义③正义制度的实现取决于法官④只有正义的制度才能切实保障人权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8.“扒衣、群殴、晒不雅照片和视频……,近年来,全国各地贫发校园欺凌事件,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对此,党和国家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严惩校园欺凌犯罪。”针对上述材料,某校八年级同学开展如下讨论,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①小莉: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我们既要珍爱自己生命健康,也要尊重他人生命健康②李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要求,专项治理体现了国家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③张明:国家严惩校园欺凌犯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④吴刚:严惩校园欺凌和暴力主要保护了未成年人的文化经济权利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9一名曾在校园中遭到欺凌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起初他们欺负低年级学生,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高年级学生;接着他们欺负住校生,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走读生;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运用“维护正义”的相关知识,谈谈这则日记对我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启示。10.材料:【精准扶贫民心所向】黑龙江省各地积极通过干部与贫困户结亲帮扶及“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努力补齐“短板”,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受到贫困户欢迎。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2)你认为身边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3)你打算怎样关心和帮助身边的贫困同学?答案:1.B2.C3.D4.A5.A6.C7.A8.A9.我们应尊重他人的权利,公正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做正义的事情,不做非正义的事,采用适当的方法与非正义行为作斗争,做正义感的人。10.(1)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利于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等.(2)教育公平问题,看病难问题.(3)①平等对待弱势群体,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②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不歧视和嘲笑他们;③学会关心、宽容、理解,鼓励他们坚强地面对生活;④积极参与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关心和帮助他们.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