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5) 讲义-2021届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金华专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一 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5) 讲义-2021届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金华专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专题一 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
【课标条目】
3-1-7 列举实例,分述苏联早期社会主义建设,印度争取独立运动,土耳其革命、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德国纳粹党上台的历史背景和国情特点。
3-1-8 知道影响两次世界大战进程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探究战争的起因、性质和后果。
【课标解读】
1.第一次世界大战
起因
(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根本原因);
(2)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目的);
(3)军国主义论调在一些国家盛行,这些国家的统治者还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4)萨拉热窝事件(直接原因、导火线)
时间
1914~1918年,历时4年
交战
双方
德国、奥匈帝国等组成的同盟国,与英、法、俄组成协约国。(战前,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
爆发
标志
1914年7月,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德国、俄国、法国和英国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主要
战役
(1)马恩河战役:1914年9月,在巴黎东北部的马恩河附近,英法军队同德军展开大会战,迫使德军后撒,西线陷入相持态势。
(2)凡尔登战役:1916年2月,德国进攻法国的凡尔登。在凡尔登战役中,德法双方共伤亡近百万人,这一战役因此被称为“绞肉机”
结果
1918年,奥匈帝国土崩瓦解,德国在国内发生起义后于11月11日签署停战协定,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性质
是一场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
特点
时间长、范围广、规模大、损失重、武器新等
影响
(1)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战胜国召开了瓜分世界的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最终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影响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4)中国是“一战”战胜国之一,但却在巴黎和会上外交遭受挫折,引发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1)巴黎和会(1919年1月,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
①背景:一战”结束后,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各国人民都热切盼望签署一项真正的和平协定。
②与会代表:战胜国代表参加,会议实际上由美、法、英三个国家操纵,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及战败的德国等被排斥在外。
③性质:是一次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④焦点重点:如何处理德国成为列强讨论的焦点;处理列强在中国山东的利益问题等被列为重点问题。
 ⑤签署条约:6月28日,与会各国代表签署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此后协约国还分别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
⑥中国遭遇: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是《凡尔赛条约》却规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代表团后来拒绝在条约上签字。
⑦影响:①《凡尔赛条约》签署后,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它们与《凡尔赛条约》一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②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
(2)华盛顿会议(1921年11月,美国华盛顿)
①目的:为了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美国倡议)
②与会代表: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9个国家的代表。
③签署条约:1922年,《九国公约》》等条约。
④中国遭遇:《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事业机会均等原则。但是,列强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收回租界等正义要求予以拒绝,《九国公约》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⑤影响:《九国公约》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列强调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3.苏联早期社会主义建设
(1)二月革命
①爆发的背景: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但与西欧、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依然很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②时间:1917年3月(俄历2月)
③经过:1917年3月,彼得格勒爆发了全城总罢工,并演变为武装起义。
④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⑤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由资产阶级政党组成的临时政府接管了政权。
(2)十月革命
①背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满足工人和农民的愿望,继续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人民的革命情绪再度高涨。1917年4月16日,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次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会议上,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影响日益扩大,掌握了彼得格勒等很多地区的苏维埃领导权。
②领导政党: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
③时间: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
④经过:1917年11月6日,列宁来到总指挥部,亲自指挥起义。7日上午,彼得格勒绝大部分地区控制在起义者手中,只有临时政府的据点冬宫还没有攻下。当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进攻信号,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攻克冬宫。
⑤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⑥结果:临时政府被推翻,革命取得了胜利,俄国成立了代表工人、士兵和农民的苏维埃政府。
⑦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
成立了代表工人、士兵和农民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满足了人民和平的愿望。苏维埃政府颁布《土地法令》,把土地分配给农民,使苏维埃得到劳动人民的广泛支持。
⑧十月革命的意义:
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俄国进入早期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的社会制度,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3)苏联的诞生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苏联”。苏联成立时仅有4个加盟共和国,后来逐渐发展到16个,因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并入其他共和国,最后则有15个加盟共和国。
4.经济大危机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其他原因为鼓励人们消费政府大力提倡分期付款,出现了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1929年爆发于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的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美国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它波及的国家和地区很广,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持续时间长,从1929年到1933年;破坏性特别大,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各国为了摆脱困难困境,纷纷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商品,这一做法不仅使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了2/3,还进一步恶化了国际关系。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政府纷纷寻找摆脱危机的办法。
5.罗斯福新政
1929到1933年经济大危机,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失败,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渐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6.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①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1922年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在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
②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纳粹德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
③日本觊觎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在国内外矛盾激化的形势下,日本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为寻找出路,军部法西斯势力积极推动对外扩张。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日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加紧扩充军备,并制定了《国策基准》,把“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的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定位日本的基本国策。
7.第二次世界大战
①起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其他原因,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德国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欧洲,亚洲的战争策源地;英国和法国等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②时间:1939年9月到1945年9月,历时六年。
③交战的双方:法西斯国家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
④经过
A.爆发:a.德国突然袭击波兰。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英国和法国不得不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法国沦陷。1940年四月,德军先攻占了北欧的丹麦、挪威,随后迫使荷兰、比利时投降,五月底,英法联军敦克尔克大撤退,六月,法国沦陷在英国的支持下,戴高乐组织了自由法国运动,继续开展反斗争。
c.1940年七月,德国对英国发动大规模的空战,在丘吉尔的领导下,英国人民进行了坚决抵抗,德国最终失败,这是希特勒发动世界大战以来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d.1940年九月,德意日三国缔结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它标志着轴心国军事同盟正式形成。
B.大战的扩大:a.1941年6月,德国突然袭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1941年10月,德军进攻莫斯科,1942年苏联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这一战役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
b.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重创毫无准备的太平洋舰队在美国,随后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使亚欧大陆上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反法西斯战争连在一起,“二战”发展成真正的世界大战。
C.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941年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联合声明,《大西洋宪章》,得到苏联和中国的赞同,它为后来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奠定了基础。
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D.大战的转折
a.太平洋战场上,中途岛战役。1942年6月,日本再次进攻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前哨和珍珠港的屏障中途岛,日军惨败,从此丧失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机。
b.苏德战场上,斯大林1942年7月,德军发动了更大的攻势,1943年2月,苏联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这不仅是苏德战争的根本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c.北非战场上,英军在埃及的阿拉曼地区大败德军,将德意军队赶出埃及。1943年5月,盟军彻底清除了北非地区的德意军队,北非战事结束。
d.欧洲战场上,1944年6月6日凌晨,以美英为主力的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成功在诺曼底登陆,建立起向德国腹地进攻的战线,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重要转折点,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⑤结果:法西斯的覆灭,“二战”以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宣告结束。
a.1943年七月,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b.1945年4月,对德国的最后一战柏林战役打响,柏林战役宣告了法西斯德国的失败,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并在柏林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5月9日为欧洲解放胜利日
c.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军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以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宣告结束。
⑥重要会议
a.开罗会议,1943年11月下旬在埃及的开罗举行,由美英中参加,讨论了三国在缅甸配合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会后,三国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宣言声称三国将常坚持长期作战,以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b.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底在伊朗的德黑兰举行,由美苏英参加,着重研究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以及战后处置德国等问题。三国达成协议,美英将于1944年在法国北部登陆作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苏联到时将在苏德战场发动大规模的攻势进行配合。
c.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在苏联雅尔塔举行,美苏英参加,决定三国将共同击败德国,迫使它无条件投降。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事结束后两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战后成立联合国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它的一系列决定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但是,三大国在许多问题上,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他国的权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这些对战后的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在德国波斯坦举行,由苏美英参加,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⑦.二战的性质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侵略的战争,是邪恶与正义的较量
⑧.评价(影响)
a.法西斯国家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战争浩劫,它的规模和破坏程度远远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使人类文明遭遇重大挫折。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c.战后成立的联合国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
【考点拓展】
1.“二战”中形成的世界人民团结的战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中国抗日战争中形成的人民团结的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团结起来,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进行正义的战争。
【活动建议】
1.搜集有关材料,揭露德、意、日法西斯反人类的暴行。
2.观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巴顿将军》等影片,树立正义一定战胜邪恶的信念。就“人类能否有效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进行辩论,提高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