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坚持依宪治国》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宪法的构成以及宪法规定的内容。( 难点) 2.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重点) 3.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重点) 【学习过程】 一、【自学质疑】 1.我国宪法是 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 ,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 。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 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 。 4.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 、 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二、【合作与展示】 【任务一】 材料一:我国现行宪法对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作了明确规定。? 1、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说说我国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小组展示: 【任务二】2、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小组展示: 材料二:我国公布的普通法律都写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三:宪法的制定,有国家成立专门起草委员会,它的通过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普通法律只按一般程序。?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任务三和任务四。 【任务三】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宪法的地位? 小组展示: 【任务四】4. 如何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小组展示: 三、【训练反馈】 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2.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下列属于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 ) A.婚姻、家庭关系问题? B.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 C.犯罪和刑罚问题? D.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问题 3.首个国家宪法日期间,某校开展“宪法进课堂”活动,大家围绕“建设法治中国就要维护宪法权威”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①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任何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受到刑法处罚 ④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一切团体和组织、全体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 A. ①③④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4.2016年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彰显宪法权威,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须公开向宪法宣誓。这表明( ) ①宪法规范和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 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③宪法是公民维护权益的唯一依据 ④我们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每周一学校的周会上,同学们伴随着冉冉升起的国旗高唱着国歌。但你是否可知道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只能由( )规定。 A.刑法 B.宪法 C.民法通则 D.民事诉讼法 6.我国实施50多年的劳动教养制度,因违反宪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提出废止。随后,国家将启动相关法律程序。这表明( )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③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享有最高立法权 ④普通法律是宪法的立法基础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四、【拓展归纳】 五、【作业】背诵课本重难点内容 2.1《坚持依宪治国》导学案【参考答案】 (一)自学质疑 1.人民意志 2.共同意志 根本利益 3.最高 法律效力 4.全局性 根本性 (二)、【合作与展示】 【任务一】1、我国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任务二】2、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任务三】3、我国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任务四】4. 如何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2)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三、【训练反馈】 1.B 2.D 3.D 4.D 5.B 6.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