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热点专题案例二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中考热点专题案例二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中考热点专题案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背景材料】
材料一: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百姓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近年来,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各地环境保护在加强,生态环境在好转,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显著变化。
材料二: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
材料三:2020年6月29日至7月5日是我国第30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绿色低碳,全面小康”。6月29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教育部在京共同举办2020年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云启动”仪式。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他指出,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要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让生态意识深入人心、绿色理念融入血液、节约文化蔚然成风。
材料四:2020年6月5日是第49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生态环境部和各地生态环境部门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动员社会各界自觉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走绿色发展道路,共同建设美丽中国。下一步,我国将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材料五:2020年5月25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部还将启动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围绕解决老百姓所反映的周围的、身边的一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督察。

核心观点】
国策、战略、理念
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绿色发展理念。
(二)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1.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2.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民的根本福祉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3.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4.这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5.这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6.这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
(三)建设美丽中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5.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
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
1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决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能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
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五)目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
(1)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
(2)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依然面临很大压力。
(3)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已成民心之患、民心之痛。
(4)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尚未形成。
(六)请你为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献计献策。
1.国家: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加快科技创新,开发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发展低碳经济。③加强和完善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强化监管力度。④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树立和强化人民群众的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选择文明、健康、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⑤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环境和能源危机等。
2.企业:①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和使用节能环保技术,清洁生产,节能低碳。②加大环保投入,加大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可再生资源利用回收率。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环保意识等。
3.个人:①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②从身边小事做起,履行环保义务,落实环保行动。③树立绿色消费理念。④积极参与各种环保行动。⑤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等。
(七)我们青少年怎样为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
1.宣传者: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践行者:①爱惜粮食、节水节电。②少吃烧烤食品,不用或少用一次性塑料用品。③绿色出行,多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④积极参加植树种草活动,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植被。⑤垃圾分类处置。⑥不焚烧树叶秸秆、不燃放鞭炮等。
3.维护者:依法同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八)请你为建设“美丽中国”拟定几条宣传标语。
1.美丽中国人人共建,中国美丽人人共享。
2.过低碳生活,享绿色人生。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九)国家高度关注垃圾分类工作说明了什么?
(1)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3)我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4)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创造宜居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
(十)垃圾分类有哪些积极影响?
(1)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2)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
(3)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
(4)有利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仿真训练】
1、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甘肃时强调,要正确处理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积极发展生态环保、可持续的产业,保护好宝贵的草场资源,让祁连山绿水青山常在,永远造福草原各族群众。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基本国策?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必然选择的文明发展道路是什么?
(3)为建设美丽家乡,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2.【治沙典范?美丽中国】
面对沙漠的肆虐,库布其人创造性地提出了公司加农户、生态加致富的治沙模式,发展沙漠生态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他们创造出“10秒种树法”,探索出100多项沙漠生态技术,最终找到了“人与自然”的平衡点。从“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库布其迅速扩大着绿色奇迹,几十年来已为当地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人民币,涵养水源240多亿立方米,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并让10多万农牧民彻底摆脱了贫困,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这一世界沙漠治理“教科书”式的杰作,昭示着“美丽中国”的光明前景。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库布其实现“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转变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2)库布其人为什么不懈寻找“人与自然”的平衡点??
(3)为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光明前景,你有什么小妙招?
3、一座城市的“垃圾革命”正在某地兴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莉莉看到几则新闻:某地政府出台了《生活垃圾分类监督考核办法》。在某小区,每户家庭都有垃圾投放卡和印有二维码的垃圾袋,便于识别投放是否正确,对正确投放的家庭进行积分奖励,积分券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该地在这场“垃圾革命”中的好做法。
材料二:莉莉在投放垃圾时,清运工师傅与她交谈起来。师傅:你们这样正确投放,更方便我们分类清运垃圾了。莉莉:应该的,分类投放不仅可以减少你们的麻烦,而且利国利民。
(2)联系材料三,从道德与社会责任的角度,说说莉莉的言行给我们的启示。
?
参考答案??
1.(1)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①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②树立绿色消费理念。③从身边小事做起,履行环保义务,落实环保行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河流湖泊,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公益活动。⑤敢于并善于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1)①库布其人创造性地提出了公司加农户、生态加致富的治沙模式,发展沙漠生态经济。②创造出“10秒种树法”,探索出100多项沙漠生态技术。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④走绿色发展道路。
(2)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②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③实现经济发展、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④库布其人不懈追求“人与自然”的平衡点有利于改善沙漠生态,发展沙漠生态经济,有利于促进该地可持续发展。
(3)①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行为。②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③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④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⑤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
3.(1)放置分类垃圾桶,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市政府出台考核办法,加强制度建设;发放垃圾投放卡和印有二维码的垃圾袋,加强监督管理;进行积分奖励,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投放的积极性。
(2)道德角度: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角度:作为公民,应积极承担关爱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