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热点专题案例二十九《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应对世界格局新变化》(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中考热点专题案例二十九《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应对世界格局新变化》(教师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中考热点专题案例
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应对世界格局新变化
背景材料
材料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材料二: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强调:面向未来,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主要考虑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以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下,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对我国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材料三:2020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
(?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50854&ss_c=ssc.citiao.link"
\t
"https:?/??/?baike.?/?_blank?)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
(?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5117&ss_c=ssc.citiao.link"
\t
"https:?/??/?baike.?/?_blank?)工商领导人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构建新发展格局
实现互利共赢》的主旨演讲。强调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73721208&ss_c=ssc.citiao.link"
\t
"https:?/??/?baike.?/?_blank?),要全面深化抗疫国际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中国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对外开放,同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共创亚太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习近平强调,中国经济发展
(?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67296265&ss_c=ssc.citiao.link"
\t
"https:?/??/?baike.?/?_blank?)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4104&ss_c=ssc.citiao.link"
\t
"https:?/??/?baike.?/?_blank?)没有变。我们将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
(?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58403961&ss_c=ssc.citiao.link"
\t
"https:?/??/?baike.?/?_blank?),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强调,中国早已同世界经济和国际体系深度融合。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7766203&ss_c=ssc.citiao.link"
\t
"https:?/??/?baike.?/?_blank?)。
命题角度与知识梳理
角度一: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有哪些?
答:(1)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2)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2、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
答:(1)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2)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3、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我们应该怎样做?
答:(1)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
(2)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意国家经济安全。
(3)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角度二:变化中的世界格局
当今世界格局具有什么特点?
答:(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2)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人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人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
(3)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2、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答: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角度三:改革开放促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你谈谈改革开放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2)改革开放极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3)改革开放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5)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角度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1)当今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2)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3)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4)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5)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中国发展有什么意义?
答:(1)有利于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2)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3)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4)有利于我国融人经济全球化浪潮,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个国家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答:(1)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2)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3)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角度五: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1、今天的中国面临哪些发展契机?
答:(1)今天的中国,百业俱兴,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面临新的发展契机。(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4)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5)世界各国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2、我国目前还面对那些挑战?
答:(1)国内: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2)国际: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了各种挑战,使得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3、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该怎么办?(怎样积极应对目前的机遇与挑战?)
答:(1)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2)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变动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3)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角度六:携手促发展
1、中国应怎样积极谋求发展?
答:(1)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2)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3)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4)积极谋求发展,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中国怎样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答:(1)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合作共赢理念。(2)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3)“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动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中国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4)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
拓展训练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中国早已是世界的中国,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高度相互依存,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也紧密相连。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
B.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之间经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程度加深
C.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D.经济全球化表现为商品生产及商品贸易的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2、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充分认识当今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下列有关世界格局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B )
①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进入多极化时代
②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③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等全球几大力量中心共同主宰当今世界
④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纳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把“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这是因为( D )
①坚持改革开放就能实现共同富裕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④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在疫情中独善其身,但随着中国工厂复工、消费复苏,快速恢复中的中国经济对稳定全球供应链、推动世界经济尽早复苏意义重大。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世界进入多极化时代
②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紧密联系的世界
③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抗击疫情的必然选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近年来,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多。为此,我国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可见( C )
A.扩大内需是发展的唯一途径
B.改革开放已不适应时代需求
C.应对风险挑战,转换增长动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D.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主题
为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世界经济的复苏。从2021年1月1号起,我国将调整部分进口商品关税税率,其中与我们普通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二批抗癌药物、婴幼儿奶粉等将继续降低关税直至零关税。此次关税调整的意义和影响有( B )
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与所有国家和地区合作共赢
B.促进了我国“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C.体现了大国担当,实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
D.能够彻底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需要
7、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既给我们带来难得机遇,也给我们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
(2)面对上述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变动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8、材料一: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强调:面向未来,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主要考虑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材料二:2020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
(?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50854&ss_c=ssc.citiao.link"
\t
"https:?/??/?baike.?/?_blank?)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
(?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5117&ss_c=ssc.citiao.link"
\t
"https:?/??/?baike.?/?_blank?)工商领导人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构建新发展格局
实现互利共赢》的主旨演讲。强调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73721208&ss_c=ssc.citiao.link"
\t
"https:?/??/?baike.?/?_blank?),要全面深化抗疫国际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中国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对外开放,同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共创亚太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习近平强调,中国早已同世界经济和国际体系深度融合。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7766203&ss_c=ssc.citiao.link"
\t
"https:?/??/?baike.?/?_blank?)。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回答:
(1)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什么重要的现实意义?
答: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2)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答:①世界经济全球化。②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③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④我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携手促进发展。⑤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3)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青少年要增强哪些意识?
答: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开放合作的意识、改革创新的意识、积极进取的意识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