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科目(青春有格导学案)道德与法治主备人审核人七年级备课组课题七下2.2青春有格课时1学习目标1、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规则和责任意识2、养成修身、自我省察的习惯能够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3、知道“行已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一、自主学习:1、初识教材:阅读教材,整体感知教材内容2、问题导读:①、行已有耻的含义?②、如何做到行已有耻?③、止于至善?④、如何做到止于至善?⑤、榜样的作用?二、合探解疑排队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行为秩序,相对来说排队应该是一件比较容易做到的事情。排与不排,是亲密无间地排,还是稀稀落落地排,所反映出来的,又绝不仅仅是排队这么简单。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将每月的11日定为自觉排队日,希望通过倡导“有序排队”,推动市民树立文明意识,形成新风尚。对于排队,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观点一:“别人排,我就排,别人不排,我也不排!”观点二:“不论别人排不排,我们都应自觉有序排队。”(1)你赞成哪一种观点?并请阐明理由。(2)“行已有耻”,一个知耻的人,在生活中也一定是一个严于律已、文明优雅的人。请你谈谈如何培养“羞耻之心”三、效果检测:(一)单项选择:1、下列做法符合“行已有耻”要求的是()A.小明总是以各种借口为自已不完成作业开脱B.小静总是爱对周围的同学指指点点,评头论足C.小刚为了不受老师批评,每天早晨到学校补作业D.小强总是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过马路从不违反2、“世界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惭愧知耻才是最美的服装。”这句话说明()A.注重外表的人都能够知耻B.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C.尊重他人才能使人优雅D.知耻与注重外表是对立的3、“耻之一字,乃人生第一要事。”下列行为属于知耻的是()A.考试作弊B.随地吐痰C.知错就改D.不懂装懂4、“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它要求我们()①有至善的追求②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③独善其身④养成自省的习惯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5、《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以下行为与慎独品质不符的是()A.外出游玩时,虽无专人维持秩序,小林仍自觉排队购票B.上自习课时,老师有事离开教室,小花继续安静自学C.做值日时,看到周围没有人,小燕把垃圾倒进花坛里D.放学回到家,看到父母还未回来,小倩独自完成作业6、杭州作家麦家在《致信儿子》中写道:“关于爱,你必须要做它的主人,你要爱自己,更要爱他人,爱你不喜欢的人……”与这段话相符的观点是()①自尊自爱,悦纳自己 ②防范侵害,远离他人 ③与人为善,包容他人 ④相互理解,关爱他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2019年全国首批“新时代好少年”评选结果新鲜出炉,宜昌市第六中学“扶车少年”宁希澄同学榜上有名,开展此评选,是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重要指示精神的体现,该活动()①能激发青少年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力量②是追求“至善”的表现③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做更好的自己④是“行己有耻”的表现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君子慎独,立德像善”,这是回族世家伍氏一门代代恪守的祖训。600多年来,武氏家族开枝散叶,繁衍生息,留下了“博士官六代”、中国第一位回族探花等家族佳话。解读伍氏祖训,追求“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我们应()①从小事做起,积善成德②加强自律慎独,严守道德准则③立志做大事,不拘小节④放弃自我追求,一心奉献国家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9、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原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行己有耻”要求我们()①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③树立底线意识,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理解说明:10、材料一今天中午小强的爷爷过生日,一家人在一起开怀畅饮,爸爸也喝了一点酒。小强发现上学就要迟到,爸爸提议要开车送小强上学,爸爸说:“这点酒没关系,而且这一路上没有交通岗,不会有事的。,”小强用孔子的“行已有耻”反驳了爸爸的观点,跑着去上学了。材料二近日,一张照片,赢得很多点赞(见图)小女孩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地上,为了不让其他乘客滑倒,自己拿纸一遍一遍地将地上的水擦干净。这一举动让不少网友感叹,网友们纷纷跟帖,点评这一行为。例如:网言网语:“小朋友,你有教养的样子真好看,给大人们作出了榜样”(1)你认为小强会和爸爸说些什么?(2)针对图中小女孩的举动,请写出你的跟帖内容。(3)以“止于至善”为主题,写出自己的探究感言。二、合作探究题答案:解析:本题以社会生活中的排队为背景材料,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对于是否应自觉排队,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分析自觉排队的原因可以从体现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修养,“行已有耻”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说明原因。第(2)问,如何培养“羞耻之心”就是如何做到“行已有耻”。这属于教材知识的再现,学生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赞同观点二。自觉排队不仅是个人道德品质的体现,也是维护良好社会秩序,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是“行已有耻”的表现等。(2)①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要求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③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三、效果检测题答案:1、D2、B3、C4、B5、C6、C7、A8、A9、D(二)理解说明:1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们对“行已有耻”“止于至善”的理解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联系教材“行已有耻”要有知耻之心、树立底线意识、磨砺意志,增强自控力等方面作答;第(2)问,具有开放性,要注意积极向上,体现正能量;第(3)问,结合“止于至善’的要求作答。答案:(1)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2)这是关心他人(对自己和对他人负责任)的行为,(或者这是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有利于社会文明和谐(有利于小女孩健康成长)。(3)①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②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③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④培养兼济天下的胸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