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2021中考道法一轮复习教材考点梳理读记+真题讲练课件1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下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2021中考道法一轮复习教材考点梳理读记+真题讲练课件16张PPT】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1.(2020·江西)一只风筝在天上飞,却乞求挣脱线的束缚。线终于断了,满心欢喜的风筝来不及拥抱蓝天,就一头栽了下来。下列选项与这个故事寓意相符的是(
)
A.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B.自由不应该设置边界
C.绝对自由是遵守法律的前提
D.自由不需要法治保障
A
2.(2020·昆明)“自由快乐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严以自律之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自由快乐是不受法律约束的 
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③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④遵守法律、严于律己才能真正享受自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3.(2020·梧州)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建设增加了不少暖心的设施:在人行道中有专门为盲人铺设的“盲人道”,在公共厕所设有专门为儿童、残疾人提供方便的“无障碍卫生间”……从法律意义上看,这些做法符合平等含义中的(
)
A.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B.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C.不同情况同等对待
D.同等情况不同对待
A
4.(2020·天门、仙桃、潜江、江汉油田)一个“孙小果”,一群“保护伞”!
2019年12月15日,涉孙小果案的19名公职人员和重要关系人职务犯罪案一审宣判:从孙小果的生母(在昆明市某区公安分局刑侦队供职)。继父(昆明市某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到为他违规脱罪减刑的公安、法院。监狱公职人员,分别获有期徒刑从两年到二十年不等。19名公职人员因孙小果案入刑,这说明了
(
)
①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任何违法行为都将受到刑罚处罚 ③司法机关确保了司法过程和结果公正 ④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5.(2020·苏州)2020年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政策,即同步登记报名、同步招生录取、同步注册学籍。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表明(
)
A.教育质量得到飞速提升
B.公民政治权利得到保障
C.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
D.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C
6.(2020·荆门)2020年5月1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正式施行。右边漫画说明
(
)
A.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是不讲诚信的行为,但并不违法
B.获得劳动报酬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C.国家用正义的制度保障公平
D.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C
7.(2020·安徽)正义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餐馆老板李某拒不申报纳税
B.王某利用手中职权给家人谋私利
C.刘某强行索要小学生的财物
D.张某积极向受灾的群众捐款捐物
D
8.(2020·广东)郭某在小区骑车时将一男童撞伤,却想离开现场,受到孙某阻拦,郭某因情绪激动心脏骤停死亡。郭某家属起诉孙某要求承担赔偿责任。法院认为孙某对郭某侵害儿童权益的行为进行合理阻止,属于见义勇为行为,判决孙某无需担责。法院的判决
(
)
A.引导公民培养自由的品德
B.营造平等的社会风气
C.杜绝全社会违法犯罪行为
D.捍卫社会的公平正义
D
9.(2020·咸宁)材料:为培养中学生的法治意识,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以“宪法关系你我他”为主题举行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参加。班会上同学们提出了一些观点: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应当把高空抛物问题写入宪法;④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⑤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什么法治精神?
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
10.2019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独龙族群众回信,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勉励乡亲们为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继续团结奋斗。我国在“脱真贫、真脱贫”的过程中,要做到更合理地分配社会资源,用制度推动社会公平的实现。对此,少数人认为:“公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公平的实现只要有制度保障就可以了。”
请从“公平”的角度,对少数人的观点加以评析。
观点错误。维护社会公平,需要制度保障,要靠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力量,还要靠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而乂不侵犯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等。是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维护公平 守护正义】
某学校以“当自己和他人遭遇非正义行为、不公平对待时,你会怎么做?”为主题对全市2
500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1)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问题?
图表说明同学们能够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平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但是缺乏维护社会和他人公平与正义的责任感。
(2)谈谈如何维护公平、守护正义?
维护公平:个人守护公平,制度保障公平。守护正义:个人维护正义,司法维护正义。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中考道法一轮复习教材考点梳理读记】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课标链接
课标内容
1.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心中有法3.1)
2.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在集体中成长2.5)
3.理解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1.5)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1.初步认知罪行法定、无罪推定等原则。2.初步理解程序正义在实现法治中的作用,建立依法处理纠纷,理性维护权利的意识。
思维导图
崇尚法治精神
中考考点梳理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关联考点
法律的特征与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eq
\o(\s\up7(),\s\do5( 考点1))
自由平等的真谛
1.自由的作用
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2.如何正确理解自由?
(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2)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3.自由的含义
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3)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5.平等的含义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1)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
(2)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6.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2)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3)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eq
\o(\s\up7(),\s\do5( 考点2))
自由平等的追求
1.珍视自由的要求
(1)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2.践行平等的要求
(1)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2)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4)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3.特权的含义、表现及后果
(1)含义: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2)表现: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等。
(3)后果: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关联考点
法律的特征与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eq
\o(\s\up7(),\s\do5( 考点1))
公平正义的价值
1.公平的含义
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2.公平的内涵及要求
内涵
要求
权利公平
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规则公平
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
机会公平
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3.为什么要努力维护社会公平?
(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4.正义及正义的行为
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5.正义的要求
(1)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
(2)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3)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6.正义的价值
(1)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①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②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③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
(2)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①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②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eq
\o(\s\up7(),\s\do5( 考点2))
公平正义的守护
1.如何坚守公平?
(1)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2)个人维护公平。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到不公平行为: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3)制度保障公平。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2.如何才能守护正义?
(1)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2)司法维护正义。①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②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3.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
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