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考复习】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专题:扎实贯彻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唱响新时代民族团结大合唱【背景材料】材料一2021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他指出,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面贯彻党的侨务政策,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更大凝聚中华儿女共创辉煌的磅礴力量。材料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1年3月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要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倍加珍惜、继续保持。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材料三“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多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携手共建美好家园。”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3月7日下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青海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真抓实干,稳扎稳打,凝心聚力,接续奋斗,不断开创青海奋进“十四五”、建设现代化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材料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56个民族一起奔小康,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壮举。独龙族、布朗族、基诺族等一些新中国成立后“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又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柯尔克孜族居住在新疆南疆区域,(曾经)是“三区三州”贫困地区之一。克州有三县一市,总面积7.25万平方公里,约有64万各族群众居住在这里。在民族政策的照耀下,在援疆省市的援助下,克州64万各族群众也跟全国同步进入了小康社会。原来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了历史性的绝对贫困问题。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南川西路街道香格里拉社区是个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满族、土族、撒拉族、壮族、苗族等多民族聚居的社区。在这个社区,各族居民亲如一家,团结一心、互帮互助蔚然成风,“民族团结一家亲”成为触目可及的生动画面。“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充分体现了对青海各族人民的关心关爱。”社区居民李昌明高兴地说,民族团结就像阳光、空气一样,每个人都离不开。团结了,邻里之间就会互助互爱、大家心情就会格外舒畅。我将继续发挥自己所长,让我们的社区更加团结和谐。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乡有6个行政村、1个社区,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等8个民族共1655户5707人,如一支庞大的乐队,共同演奏着新时代新思想引领下的民族团结进步曲。【知识链接】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3.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5.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6.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7.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8.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相关问题】1.为什么要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2)各民族在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3)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4)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等。2.56个民族一起奔小康,少数民族地区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帮助与支持;(4)民族地区人民因地制宜、艰苦奋斗、改革创新;(5)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6)坚持和落实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7)坚持和落实了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3.“直过民族”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有什么重要意义?(1)有益于巩固加深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2)有利于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以人民为核心的发展思想;(3)有利于缩小各族人民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4)有利于增强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维护国家统一和国防安全等。4.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什么意义?(1)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2)能促进民族团结;(3)有利于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4)有利于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5)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有利于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7)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5.如何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1)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2)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4)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5)加大教育投入,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培养人才;(6)坚持依法治国,严厉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违法犯罪行为;(7)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7.唱响新时代民族团结大合唱,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做?(1)认真学习和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树立维护民族团结意识;(2)向人们大力宣传维护民族团结的知识和重要性;(3)关心、帮助少数民族同学。(4)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5)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6)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积极为维护民族团结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等。【对应训练】1.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希望乡亲们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精准扶贫工作只针对少数民族地区B.毛南族的脱贫意味着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材料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D.材料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汉满纳西京东乡,独龙侗水彝苗壮,门巴土家维吾尔……这么多的地方都是我的家乡,读一次,念一遍,就记在心上,我的大祖国呀你真的好漂亮,五十六朵花绽放。”从歌词中我们能够感受到()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②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一国两制”方针③各民族的强大合力能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④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交往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3.习近平主席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座谈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强、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做好新疆工作()①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同等富裕②国家要继续大力扶持新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解决好民生问题③关乎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④有利于实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4.湖南省自1998年对口支援新疆以来湖南累计投入资金约29亿元,帮助当地建成了文化、体育、医院、学校、保障性住房等一大批惠民生、促发展项目。这是因为()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②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③民生是人民的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④形成了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③5.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砸碎了封建农奴制的枷锁,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西藏自治区生产总值翻番增长,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由此可见()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西藏自治区各项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②西藏自治区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的国情④民主改革是西藏自治区各项工作的中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新中国成立前,广西边城凭祥极端贫困,如今凭样车流滚滚,商旅不绝,成为中国沟通东盟十国最重要的口岸。这说明()A.我国消除了民族间经济不平衡B.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7.由云南省普洱市创作的脱贫攻坚报告剧《宾弄塞嗨》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校区礼堂演出。“宾弄赛嗨”是傣族语言,它的原意是说“没有血缘关系的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像一家亲一样。”这是普洱各民族间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关于民族团结的认识,你赞同的是()①各族人民要和睦相处、荣辱与共②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③只有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才能实现民族团结④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8.材料一: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成立以来,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奋进,用勤劳与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表彰大会上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材料二:国家民委命名我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平凉市华亭县山寨回族乡、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王格尔塘洒索玛行政村、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三十里铺镇、甘肃临夏回民中学为第三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为实现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我国实行了哪些举措?参考答案1.C2.A3.A4.A5.C6.C7.A8.(1)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2)①国家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③实施兴边富民行动;④支持民族地区教育;⑤建立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⑥设立少数民族地区专项扶贫贷款;⑦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投资和财政补贴;⑧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等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