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导学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导学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7.2自由平等的追求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如何珍视自由和如何践行平等。
2.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意义,能够自觉在社会生活中践行平等。
3. 正确认识自由和平等,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平等观,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二、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2.学习难点: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三.学习过程:
复习导入:重点知识回顾 :
回顾法治和自由的关系如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是什么?
学习过程 :合作学习,分小组问题探究:
1.P101运用你的经验(小组讨论)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吸烟、酗酒、
旷课、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行为。
(2)、田某的言行是 的。田某的行为违反了《 》和《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没有认真履行受教育和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如果不及时纠正,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犯罪。
我们应该远离不良行为,珍惜受教育权利,做珍视自由的典范为。
2.怎样珍视自由?(划知识点)
(1)、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 ,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 、 的法治意识。
3.P102 探究与分享
(1)请你评论唐某的言行。
(2)如果你是关某,面对此事你会怎么做?
(1)唐某的行为是 ,侵犯了关某的 或者 ,属于违法行为。
(2)可以找唐某协商道歉及赔偿的事宜,如果唐某不同意,可以到 唐某。
4.P102 阅读感悟
本栏目通过一则故事,引导我们感悟什么样的生活才是自由的、快乐的,启发我们 ,培养 ,敬畏法律,做到自觉遵纪守法,享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5.什么是特权?现实生活中的特权有哪些?
所谓特权,就是 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
6.怎样践行平等?
(1)、践行平等,就要 。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2)、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 。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 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4)、践行平等,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 ,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 的社会制度。
7.P103探究与分享
陈云的言行对于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义?
陈云作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率先垂范,带头遵纪守法,展现了一位中国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他的事迹启发我们制度面前 ,每个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 ,领导干部也不允许搞特殊。
8.P103 探究与分享
结合三幅图片,与同学交流生活在存在的就业歧视的事例。
三幅图片都反映了生活中存在的 现象,分别是就业过程中的身高歧视、性别歧视和学历歧视。
事例:应届高校毕业生小A去某企业就业,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该企业以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为由,提出“试用期一年、试用期内无薪水、不缴纳社会保险”这样的歧视条款。
9.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有何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做?
危害:损害了公民的 ,违背了 的原则。
怎样做: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10.P105 拓展空间
1、加深了对平等的认识,知道了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反对特权,学会依法同不平等行为作斗争。
2、在家庭生活中:
①对待兄弟姐妹、父母长辈要文明有礼,互敬互爱,懂得尊重理解和换位思考;
②有事时可以召开家庭会议与家庭成员民主协商,人人享有发言权,事情大家说了算。
在学校生活中:
①要以诚待人, 不能自视清高,骄傲自大,不因家境、性格、身高、相貌、成绩等因素歧视同学;
②与老师交往时要谦虚、恭敬、有礼貌,有问题时主动与老师沟通,建立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
11.课堂知识点总结.
能力提升:知识巩固与应用
辨析题 材料:2017年11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设立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职权。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监察厅(局)、预防腐败局和人民检察院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部门的相关职能整合至监察委员会。今后,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都将被这个新机构“盯紧”,它可以监督所有公务员的行为。
八年级学生小明看了此新闻说,以后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都没有自由了。请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辨析。
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1)法治与自由 ,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只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其他自由权利都具有的。
(2)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要 ,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 ,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3)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要珍视自由,必须 。应自觉守法,应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4)监察委员会行使的 ,监督的是公职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职权,并没有限制他们的其他自由权利。
检测练习: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告诉我们( )
A.先履行义务,后享有权利 B.先享有自由权利,后履行相关义务
C.权利必须行使,义务必须履行
D.正确行使自由权利,不能超越自由权利的界限
2.2017年11月22日,有10余名幼儿家长反映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国际小二班的幼儿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并提供孩子身上有多个针眼的照片。涉事教师被北京警方刑拘。这警示( )
A.珍视自由,就要珍惜我们的一切权利
B.珍视自由,就要反对一切对己不利的行为
C.公民应自觉守法,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D.珍视自由,就要敢于抵制一切对己不利的行为
3.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就业歧视、性别歧视等不平等现象。这些现象( )
①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②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③司空见惯,可以听之任之 ④违背了我国宪法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抑制不平等行为的原因是( )
A.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现象 B.不平等现象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C.遇到不平等行为应据理力争 D.遇到不平等行为必要时依法维权
5.漫画《害人害己》中,在公共场所吸烟,会影响他人的身心健康,会受到人们的谴责。这告诫我们( )
A.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他人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B.公民行使权利不受任何限制
C.个人吸烟是个人自由,他人无权干涉
D.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忍就忍
6.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更加便捷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为某些造谣者肆意散播谣言的平台,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和谐与稳定。作为网民,我们应该( )
①提高公民意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 ②树立权利意识,坚持言论绝对自由
③强化义务意识,坚持不信谣、不传谣 ④珍视自由,自觉守法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教学过程 :合作学习,分小组问题探究:
1.P101运用你的经验(小组讨论)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吸烟、酗酒、
旷课、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行为。
(2)、田某的言行是错误的。田某的行为违反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没有认真履行受教育和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如果不及时纠正,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犯罪。
我们应该远离不良行为,珍惜受教育权利,做珍视自由的典范为。
2.怎样珍视自由?(划知识点)
(1)、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3.P102 探究与分享
(1)请你评论唐某的言行。
(2)如果你是关某,面对此事你会怎么做?
(1)唐某的行为是滥用言论自由,侵犯了关某的名誉权或者人格尊严权,属于违法行为。
(2)可以找唐某协商道歉及赔偿的事宜,如果唐某不同意,可以到法院起诉唐某。
4.P102 阅读感悟
本栏目通过一则故事,引导我们感悟什么样的生活才是自由的、快乐的,启发我们珍视自由,培养自律意识,敬畏法律,做到自觉遵纪守法,享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5.什么是特权?现实生活中的特权有哪些?
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
6.怎样践行平等?
(1)、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2)、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4)、践行平等,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7.P103探究与分享
陈云的言行对于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义?
陈云作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率先垂范,带头遵纪守法,展现了一位中国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他的事迹启发我们制度面前一律平等,每个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领导干部也不允许搞特殊。
8.P103 探究与分享
结合三幅图片,与同学交流生活在存在的就业歧视的事例。
三幅图片都反映了生活中存在的就业歧视现象,分别是就业过程中的身高歧视、性别歧视和学历歧视。
事例:应届高校毕业生小A去某企业就业,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该企业以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为由,提出“试用期一年、试用期内无薪水、不缴纳社会保险”这样的歧视条款。
9.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有何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做?
危害: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怎样做: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10.P105 拓展空间
1、加深了对平等的认识,知道了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反对特权,学会依法同不平等行为作斗争。
2、在家庭生活中:
①对待兄弟姐妹、父母长辈要文明有礼,互敬互爱,懂得尊重理解和换位思考;
②有事时可以召开家庭会议与家庭成员民主协商,人人享有发言权,事情大家说了算。
在学校生活中:
①要以诚待人, 不能自视清高,骄傲自大,不因家境、性格、身高、相貌、成绩等因素歧视同学;
②与老师交往时要谦虚、恭敬、有礼貌,有问题时主动与老师沟通,建立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
11.课堂知识点总结.
能力提升:知识巩固与应用
辨析题 材料:2017年11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设立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职权。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监察厅(局)、预防腐败局和人民检察院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部门的相关职能整合至监察委员会。今后,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都将被这个新机构“盯紧”,它可以监督所有公务员的行为。
八年级学生小明看了此新闻说,以后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都没有自由了。请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辨析。
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1)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只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其他自由权利都具有的。
(2)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要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3)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要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应自觉守法,应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4)监察委员会行使的监督权,监督的是公职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职权,并没有限制他们的其他自由权利。
检测练习: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告诉我们( D )
A.先履行义务,后享有权利 B.先享有自由权利,后履行相关义务
C.权利必须行使,义务必须履行 D.正确行使自由权利,不能超越自由权利的界限
2.2017年11月22日,有10余名幼儿家长反映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国际小二班的幼儿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并提供孩子身上有多个针眼的照片。涉事教师被北京警方刑拘。这警示( C )
A.珍视自由,就要珍惜我们的一切权利
B.珍视自由,就要反对一切对己不利的行为
C.公民应自觉守法,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D.珍视自由,就要敢于抵制一切对己不利的行为
3.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就业歧视、性别歧视等不平等现象。这些现象( D )
①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②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③司空见惯,可以听之任之 ④违背了我国宪法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抑制不平等行为的原因是( B )
A.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现象 B.不平等现象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C.遇到不平等行为应据理力争 D.遇到不平等行为必要时依法维权
5.漫画《害人害己》中,在公共场所吸烟,会影响他人的身心健康,会受到人们的谴责。这告诫我们( A )
A.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他人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B.公民行使权利不受任何限制
C.个人吸烟是个人自由,他人无权干涉
D.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忍就忍
6.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更加便捷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为某些造谣者肆意散播谣言的平台,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和谐与稳定。作为网民,我们应该( B )
①提高公民意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 ②树立权利意识,坚持言论绝对自由
③强化义务意识,坚持不信谣、不传谣 ④珍视自由,自觉守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