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广州2021年高考语文一模作文题点评及范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广州2021年高考语文一模作文题点评及范文

资源简介

2021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广州2021年高考语文一模作文题点评与范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嫦娥奔月”、屈原“天问,寄托了先民们的梦想与思考。观天象,制历法,研制浑天仪,身绑“火箭”飞向天空,古代科学家孜孜探求浩渺宇宙。新中国成立以来,“飞天揽月”的探索从未间断;上世纪50年代,现代航天业艰难起步;7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上太空;今天,“嫦娥”系列将“玉兔”送上月球,带回珍贵的月壤,“天问一号”飞过广袤的太空,即将着陆神秘的火星……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不断超越,铸就了中国航天精神。
以“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为主题,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
①?“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以当时中学生的身份给学校广播站写一篇广播稿。
②?在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向全国中学生演讲,以学生身份写一份演讲稿。
③?“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以学校团委名义跟“天问一号”团队写一封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这道高考作文模拟题针对性强,突出了两个高考作文训练的重点,一个是“写作情境”,另一个是应用文的文体特征,这两个点是备考过程中考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是经常丢分的地方,通过一模的考试,突出这两个重点,考查考生作文备考的水平,同时也重点提醒考生需要特别关注这两个重点,这对解决考生忽略写作身份意识和文体意识的顽疾,很有作用。
对于这道模拟高考作文题,有四点意见:
一、写作情境理解是难点。
这道题,无论你选择哪个写作任务,都绕不开对写作情境的理解,这是写好这道作文题的一个难点。
第①个写作任务,写作者的身份是上个世纪的70年代的中学生,要在学校的广播站播发一个稿件,内容是关于“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作为学生的心情与思考,主题是“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上世纪70年代的中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当时的航天科技的水平,当时整个社会的气氛,学生的思想状态,这些都是要考虑的,要写好,真不容易。考生需要有穿越的思维,营造好那个时代的氛围,才能把文章写好。
第②个写作任务,写作的情境设置是:在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向全国中学生演讲,以学生身份写一份演讲稿。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这个情境,同学们都不会陌生,选择这个写作任务,最好的是做回自己,学生以自己的身份代入写作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电视台这样的播放媒体,涉及的面是很广的,面向的听众是多层面的,就可以了。
第③个写作任务,写作情境的设置是:“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以学校团委名义跟“天问一号”团队写一封慰问信。写作者身份不是个人自己,而是代表一个团体,以学校团委名义来写这篇文章。校团委是先进青年学生的政治性的组织,这个要理解到位。
这三个情境设置,各有要求,各有难点,能否把这样的情境理解好,是很考验考生对写作情境的理解能力的,这会是一个拉开分数距离的一个重要的参考点。
二、应用性文体特征的把握是基本要求。
应用文的写作是近几年来高考作文的重点,广州一模作文题,用一道题,考查涉及到了三种应用文文体,这个确实是挺用心的。应用文体,关键的是要在写作中展现不同文体的文体特征。比如说广播稿,主要是用声音传播的,主要是表达情感的,适宜比较抒情,比较高昂的表达,不要把一篇很僵化死板的议论文改装成广播稿,那样会把听众闷坏的。
演讲稿,大家最熟悉,围绕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国航天精神突出“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这样的主题,就很好了。
慰问信,主要对“天问一号”团队进行慰问,对他们的付出,对他们的精神表示肯定,向他们学习,如何通过学习激励我们,就可以了。
比较三个写作任务,我个人推测,选第②个写作任务的考生会最多,第二是第③个写作任务,第三是第①个写作任务。
三、防泛化理解“探索”。
主题里面的“探索”应该是特指,是特指航天事业方面的探索。吸取了适应性考试的经验教训, “铭记历史,迎接挑战”,很多考生对于“历史”的理解是泛化的,没有突出特指的抗美援朝这段历史。估计广州一模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希望老师们严格把关,这里的“探索”首先是特指的航天事业方面的探索,这个要放在最主要的位置上。
四、双峰主题要充分。
“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是一个双峰主题,“探索”要突出,写充分,“超越”也要突出,写充分,这样才是好的文章。
范文展示
人生之乐贵本真
——在语文课“品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主题交流会上的发言
李剑林
尊敬的葛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
人生乐在何处?人生为何事而乐?这些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问题。作为儒家思想重要内容的“孔颜之乐”,千百年来,一直在启迪与引导着无数人积极探索人生真谛。周敦颐、程颐、程颢诸多先贤莫不受其影响。而今天,在“品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主题交流中,我逐渐意识到:人生之乐贵在本真。
刚才,肖金花同学说,人生在世事务庞杂人际关系微妙,人生之乐多从“伪”字中来。为了让父母开心,就装作刻苦学子;为了让老师开心,就扮得十分乖巧;为了让朋友开心,就表现善解人意。于是乎,自己也逐渐变得左右逢源,乐在其中。小花儿同学的看法不无道理。《易经》就说“圣人出,有大伪”。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生之乐就源于此。那并不是人生的真谛。
孔子曾自述心志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基本满足,就可以获得人生的快乐。这是普通百姓平凡生活中包含着浓厚烟火气的快乐,是日常的快乐,是简单的快乐。这种简单的快乐,今天具有非凡的意义。有多少人为炒房殚精竭虑,有多少人为炒股废寝忘食。然而,奋勇拼搏换来的却是“发如三冬雪,额似九龙盘”,甚至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样的例子也不罕见。任是资金千千万,三餐能用几个钱?任是广厦千万间,睡觉只需二尺宽。布衣素食,曲肱而枕,遥望天空数星星的快乐,试问几人可以享受?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是颜回的日常生活状态。我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的时代,没有体会过挨饿受冻的感觉。当然,第一位发言的英子同学说,她为了减肥坚决“过午不食”饿得头晕眼花两脚无力,是有了类似的经历。但那绝不能与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同年而语。我们家也曾经居住在条件比较差的城中村,我是“不堪其忧”的那类人。对居住在前海的同学,对自家有别墅的同学不无羡慕。也只因为如此,颜回的“不改其乐”才显得无比珍贵。孔子和颜回师徒二人,为我洗涤了蒙尘的心灵,让我发现了人生最简单而淳朴的快乐。我相信,同学们的内心深处也会有所触动。
不错,作为时代青年,我们不能有了“快乐”二字就止步不前。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我的组长阿先就批评了只看重快乐的想法。快乐可以成为人生的底色,而幸福才是人生的目的。这是我今天的“格言呈现”,请葛老师帮我写在白板上。快乐和幸福都是人生最本质的追求。快乐可以简单,而幸福需要深邃。
最简单的快乐也要“义”字当头,人生的幸福更是非义不取。对人生品格的要求从来都不会降低标准。这是儒家的精神,也是人生的真谛,更是幸福的本源。孔子和颜回是幸福的,他们有着自己的人生哲学;我们也是幸福的,我们有着令人自豪的文化遗产。我们每一位同学还要追求更大的幸福,那就是追随先贤的脚步,实现自己的价值,留下自己的足迹。
同学们,让我们确定共同的目标:做人有品,处事有格,人生幸福!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