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中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课题第三课二框依法行使权利第1课时总课时7教学过程个人复备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时间探究一:案例:在首都国际机场,一名女子自称自己是外籍人士,拒绝安检,辱骂民警,出口伤人,称自己再也不回中国了,还说骂人是自己的言论自由,在国外都是这样的,和民警说话太掉价了。最后警察依法将该女子强制传唤到派出所,经调查,该女子,中国籍;最终,因其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你如何看待这名女子的言行?学生讨论,教师解惑释疑,得出结论:行使权利有界限探究二:结合漫画讲解: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利?(背诵)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判断说理运用:邻居冯某养的宠物狗常在夜间吠叫,扰得四邻不安。小闽与其交涉,冯某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的。”学生回答,解释原因。目标导学二:维护权利守程序探究三:借助图片和漫画释疑1.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内涵: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探究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2.遵守正当程序的意义: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3.遵守正当程序的要求: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探究四:判断说理:2019年天猫“双11”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刷新全球纪录。中学生李某热衷网购,在网上看中了一双某品牌跑步鞋,价格比实体店便宜100元,结果下单买回来跟实体店一比对,竟是冒牌货。以下李某的做法哪些是正确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知识目标: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能力目标:结合案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教学重点依法行使权利。教学难点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核心素养培养公民意识、依法办事、学法守法课型新授课有无课件有其它准备教学过程个人复备导学自学复习导入: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导入本课依法行使权利。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依据学习目标设置以下自学问题:1、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2、维护权利守程序的作用和要求是什么?3、★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应该怎么做?4、协商含义、适用、依据、优势?5、调解含义、适用、依据、优势?6、仲裁含义、适用、依据、优势?7、★诉讼含义、适用、地位、类型?二、互助释疑(一)师友展示互助释疑(二)教师释疑目标导学一:行使权利有界限说明:1.通案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填写,根据备课内容可调整表格属性。主备评价:______________使用评价:________________2.按照导学自学、互助释疑、练习拓展、总结提高四步八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备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中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个人复备教学过程个人复备①李某很生气,利用网络对该商家的售假行为大肆渲染;②吃一堑长一智,就当花钱买个教训;③李某与商家沟通,要求退货,来回运费由商家负责;④商家拒绝退货,李某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⑤李某向有关部门举报,以免更多的消费者受骗。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不能以牙还牙,打击报复。探究五:借助漫画,维护权利的方式方式一:协商①含义:是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②适用: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可以通过协商解决。③依据: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④优势: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权益争议是通过协商解决的。方式二:调解①含义: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②依据: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③实施: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进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④方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知识拓展: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区别。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社会公德规范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探究。行政调解:是指由我国行政机关主持,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民事纠纷或轻微刑事案件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调解制度,通常称为政府调解。司法调解:是当事人双方在人民法院法官的主持下,通过处分自己的权益来解决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方式三:仲裁①含义: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②适用: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③依据: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方式四:诉讼①含义: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②地位:处理纠纷最正规、最权威也是维权的最后屏障③类型:A、民事诉讼: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B、刑事自诉:某些侵犯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C、行政诉讼: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三、练习拓展:课时练填空题,选择题。四、总结提高。师友总结谈本节课收获,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依法行使权利。了解了行使权利有界限,知道了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明白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式来维权。分层作业背诵:A全部B基础题作业本:知识点整理板书设计反思提升说明:1.通案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填写,根据备课内容可调整表格属性。主备评价:______________使用评价:________________2.按照导学自学、互助释疑、练习拓展、总结提高四步八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备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